大悟读书网 > 人物传记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 第十二章 "3Q"大战 出逃香港

第十二章 "3Q"大战 出逃香港

............

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这就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互联网的"二选一"事件。腾讯向上亿的QQ用户发出了最后通牒,在电脑上安装QQ软件还是360,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亲爱的QQ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对于一个企业创始人来说,这是最考验人心的时刻。对于我来说,这次面临的商业危机已经超过了我人生中经历过的任何一次,3721与CNNIC、360与雅虎的口水战、360杀毒和其他病毒厂商的免费之争。在多年的创业生涯当中,我一直在创建公司,拥有一些追随者,受到了一系列崇拜,也受到鄙夷。我经历过种种骇人听闻的要挟和人身攻击,体验过各种巅峰对决、千钧一发的时刻,这些都没有将我置于死地。而这一次,风波之大已经超出我的想象,我们对事情似乎也已经失去了最终的控制。

致全国QQ用户的一封信

即便经历了那么多次走在生死边缘的时刻,这个"二选一"时刻的到来,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超现实的感受。这里除了涉及两家公司的商业竞争之外,还涉及几亿互联网用户对于过往使用习惯的放弃,涉及中国网民在社交与安全之间的权衡。

2010年11月3日晚上,全国QQ用户的电脑右下角突然跳出来一个弹窗,腾讯发布了著名的"艰难的决定"----腾讯QQ与360安全卫士互不兼容。这就是史无前例的"二选一"。

一时间网友的评论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这几乎关乎每个每天都要上网的网民的选择,这个选择势必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进程,这个选择让我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考验。

可怕的一幕终于发生。

这个选择,让中国互联网在分秒必争的发展当中,竟然具备了一定的观赏性。

电话那头的高管说:"腾讯宣布二选一了。"

舆论转向和上市主承销商更换

腾讯公布"二选一"的时刻,也就是我把公司的命运交给上天的时刻。我觉得,我能做的不太多了,虽然我也必须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但是听天由命的成分更多了一些。

就在他们通话的同时,电话里的提示音提示着公司内部的一个电话正在打进姚珏的手机。她看了一眼来电号码,决定先和沈南鹏沟通完再说。挂了电话,她回拨了公司的这个号码。

我不合时宜地想起了巴顿将军,想起了战场。那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场就是战场,我们同样是战场上的军人,商业竞争对手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敌人,他们就像饥饿的狼群一样守候在我们的身旁,随时准备吞噬着我们的客户。如果我们畏惧、退让,那么他们张开的血盆大口就会连我们一起吞噬。

"嗯!"

当时的一些分析评论非常有道理,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极端的场景出现,这映射出了互联网市场成长过程中的草莽气息,也让"3Q"大战不再仅仅是涉及两家企业的恩怨之争,而是有了更广泛、更深层的含义:互联网企业的规则是什么?是否有权干预用户的自由选择权?这对整个行业形成了考问。

"是吗?"

显然,互联网企业是否有权干预用户自由的问题史无前例地摆到了中国几亿网民面前,用户被要求选择一款软件,必须放弃另一款软件,这对于曾经欢欣鼓舞、拥抱互联网自由精神的网民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因此,这个时刻也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时刻。

姚珏沉吟了一下,说:"最坏的结果,不排除腾讯会二选一。"

一瞬间,网民的选择权问题浮出了水面。

11月3日,姚珏正在惠通时代广场D座的办公室办公,她桌上的电话不断响起。"360扣扣保镖"刚刚推出,一边是狼烟四起,各种事情需要公司内部充分沟通。另一边,公司上市各项工作刚刚正式启动,和重要投资人也需要紧密对接交谈。在这通电话中,我们的投资人沈南鹏问她:"最近360和腾讯的战争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对360的业务影响到底有多大?"

"二选一"的决定一出,对于360的伤害毋庸置疑。对于安全与社交来说,社交软件显然更具有黏性,也是网民更加离不开的贴身工具,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安全是可以被迫牺牲的软件,因为失去它的后果不是显而易见的。不出所料,360安全软件卸载率开始飙升,市场份额开始断崖式下跌。

终于,矛盾全面爆发了。

但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舆论天平此时倒向了弱小的一方,全国网民对于腾讯这种要挟用户的方式产生了愤怒。因此,线上线下爆发了经典的一幕,一方面,大量的用户被迫卸载了360安全卫士;另一方面,对腾讯的批评之声如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地涌来。

我住进自己在香港的家,每天只有自己一个人。但是每天我都在和公司的高层以及媒体进行实时电话沟通。我一天吃两顿饭,一个人去。吃饭之后回到家里,密切观察媒体的各类报道,也接听记者和公司高层的电话。一分钟都不敢休息。我知道,此时此刻,事态肯定会向更加焦灼的方向发展。(3)

在网民看来,自己无异于被绑架了。虽然腾讯在公开信中义正词严地表示:不会让用户的电脑桌面成为战场,而把选择软件的权利交给用户,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用户的电脑已经被折腾成"硝烟四起"的战场了,腾讯此举更像是往这片战场上扔下了一枚原子弹。

一个艰难的决定

"真正的难题不是拥有伟大的梦想,而是你在半夜一身冷汗地惊醒时发现,梦想变成了一场噩梦。"这是《创业维艰》里的一句话。

"以前还在怀疑它们之间到底谁对谁错,没想到腾讯突然来个挟QQ以令网民,实在令人讨厌。"

确实如同《盗梦空间》里某一幕的重演,男主人公来不及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被带走了。而此时此刻,我最想见到的也是自己的孩子。

"从3号晚上到现在,腾讯强制我QQ下线几十次了,越逼越愤怒,我在我所有的QQ群公号里都表达了气愤!"

车掉头后开向了首都机场,我直接飞到了香港。

"亿万网民遭殃!至少2亿以上的网民遭受其害!为了维护我们网民自身的利益,我建议大家组成一个'网民利益联盟',以亿万网民的名义坚决要求腾讯和360停止战争,还我桌面。"

"掉头,直接去机场!"我对司机说。

"我们不管腾讯和360怎么打,但是我们的电脑用什么软件必须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我的电脑我做主。"

这一刻,我好像来到了《盗梦空间》的某一个时刻,不知道处在梦境的第几个层次。

很多媒体都做了一些数据调查,据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在360软件与QQ软件之间必须卸载一个,46.6%的网友会卸载QQ,而选择卸载360的网友只有29.8%。从这一数据对比来看,腾讯这一行为不得人心。

"嗯!"

和很多公众事件类似,在网民共同关注一件事情的同时,娱乐的元素也会同时出现。智慧的段子手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以"一个艰难的决定"为标题来造句娱乐,一些段子层出不穷。

"去香港吧!"

百度版:我们刚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用户浏览器出现了"Google",将自动启动电脑。

"我有香港的签证,还有日本和美国的。"

联通版: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方圆百里检测到有移动用户,将不间断拨打110。

在车里,我翻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护照,看了看上面所有签证的有效日期。10月28日我刚刚从香港回到北京,此时我还有香港的有效签注,因此返回香港是最便捷的选择。

方便面版:康师傅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用户如果使用其他方便面,将没有配料。

"你看看你现在能飞哪儿,就赶紧先飞过去。剩下的以后再说。"老齐对我说。

微软版:我们刚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腾讯停止对360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在装有QQ软件的电脑上停止使用Windows。您可以选择卸载QQ或者删掉Windows,我们不会让用户的桌面成为战场。

这个时候,容不得丝毫闪失。

就在网友讨论如何解决360和QQ"打架"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时,人人网趁机推出了一款一劳永逸的兼容软件----"QQ劝架补丁"。据说,"劝架补丁"能够有效防止QQ强制掉线,保证QQ与360同时正常运行。而就网友提出人人网是否早将软件准备在先的质疑,千橡公司公关部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我们肯定是跟大家一起知道的!"

30多个警察当时出现在北京四惠桥畔的360公司总部,如果我出现,虽然不知道是否会被带走调查,但我和老齐都本能地知道,在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的生死关头,无须任何坐实的犯罪指控,只要传出360公司创始人被警察带走调查的消息,就算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和错误,舆论天平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向一边倾斜,我们可能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了。而一段时间公司没有核心领导人,就像战场上没有了将军,势必导致军心涣散,大军溃败。

11月3日之后,对于360公司的命运来说,每天都是起承转合。民意倾斜并不能缓解我们对卸载率下降的担心,我们现在做什么似乎都是出于本能。

原来,随着"360扣扣保镖"的装机量急速上升,有人已经举报到了公安部,希望将360的反击定义为"刑事犯罪",认为360破坏了QQ的软件和计算机系统。本来是腾讯和360两家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现在已经上升到让公安机关来关注的高度。而且,这些警察来自外地。

晚上9点,公司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运行"。

我本能的反应是----事态升级了。

我们推出了最新的聊天工具"360WebQQ客户端",既可以让用户继续聊天,也能避免用户被QQ软件扫描硬盘。

然而,更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每天监测软件卸载数量,和公司高管商量对策的关口,一天早上,我和平时一样正准备从家里出发到位于四惠桥边上的公司上班,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和我多年并肩战斗的老齐。拿起电话,我听到了他说:"公司里来了30多个警察,你赶紧逃。"

从大战爆发起,整个公司陷入了备战的状态。为了防止公司的内部通话被窃听,公司的副总裁谭晓生把一些员工的通信工具更换了,让员工用全新的手机和号卡。为了防止泄密,谭晓生让他们通话拨VPN到美国之后通过Skype国际版通话。而公司负责PR的刘峻和李亮,跑到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宾馆里,连夜赶着写了一份给政府的材料,直到天亮才回单位。

战局一触即发。

11月6日,马化腾主要邀请深圳的四家媒体做专访,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他接受了三次媒体群访,舆论开始听到他的声音。

这段莫须有的视频无疑又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令局势雪上加霜。我不知道这段视频是怎么炮制出来的,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推波助澜把"3Q"大战推到了爆发边缘。

记者:在你看来,这是不是腾讯历史上最大的灾难?

幕后的传言制造者变本加厉地为这场商业战提供火药。"360扣扣保镖"推出前后,有人在网络上制作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虚假网页,上面有一个粗糙的视频,场景显示好像是在360的会议室里,几个人正在演示着PPT,讨论着有关360进军即时通信的计划。

马化腾:肯定是,而且是人祸,不是天灾。360真正的装机量在1.2亿到1.5亿,与我们的电脑重合度大概是60%。估算下来,受影响的QQ用户大约有1亿。"360扣扣保镖"是上周五11时多发布的,周一已经有2000万用户感染,周二我们已经看到有用户生成图片进行传播,假设每个QQ用户有40个好友,那2000万用户就可以扩散到8亿,形势已经很危急,除了对抗和先下网,我们已经别无他法!(4)

10月29日,腾讯发表声明称"360扣扣保镖"是非法外挂。

当整个互联网都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论战时,外界只看到了轰轰烈烈的热闹,而真正的危机与焦灼,往往埋藏在看不见的冰山下。对于360,"3Q"大战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的,但不被媒体和公众知晓的危机是,我们的主承销商准备撤退了。

当时也有人问过我是否胸有成竹。其实,就如同艾森豪威尔将军根本无法预知诺曼底登陆那场异常艰苦的战役究竟会取得什么结果一样,大军推出的那一刻,他的眼神里只有迷茫。

上市决定在10月28日的董事会上获得批准之后,我们和律师、审计师、投行约定的上市启动会定在了11月10日。但是,随着"360扣扣保镖"的发布、"3Q"大战的爆发,情况看上去已经脱离了360的掌控。原定的上市主承销商对我们的态度忽然有所转变,他们说:"你看,现在'3Q'大战宣布了'二选一',目前你们的上市计划已经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你们暂停启动上市,等到事情有了明确的结果再说。"

后来有人猜测,10月29日是马化腾的40岁生日,而360此举是给马化腾送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其实这是完全不实的言论,360选择这一天推出"360扣扣保镖"纯属巧合,我们的产品是简单测试之后匆忙上马的,除了应对战争别无他用。

主承销商已经不来开会了。这个时候,我、老齐还有姚珏,都没有上市的经验。我们也都有点蒙了。主承销商都撤退了,你还能上市吗?如果不能上市,你是不是就死了?

马化腾悲愤地向外界宣布:"再过三天,用户可能全军覆没!"(2)

事态的白热化与上市准备会的同步

"3Q"大战爆发,互联网江湖震动。我们的投资人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担忧,王功权说:"这太危险了!事关生死!"后来这个事件开始被国际媒体报道,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也开始关注起中国市场秩序的问题。企业家们提议,应该有一个熟悉双方当事人的中间人去做一些调和斡旋,避免双方往死里打。

核弹引爆,一时间,媒体爆炸了,浓烟滚滚。一时间,互联网震动了,众说纷纭。

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王功权。作为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王功权在圈子里有一定的威望。关键是,他既是我们的投资人,也和马化腾认识,是两个人都尊重的人。腾讯早期由IDG投资,尽管不是王功权直接带过的案例,但是在最初腾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时,王功权还和王树一起连夜开过会,帮助马化腾探索腾讯的商业模式。可以说,他和马化腾的渊源跟他和我的渊源一样深厚。我俩都是王功权帮助过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

这款如同QQ伴侣一般的软件,一旦弹出,果然就受到了QQ用户的强烈追捧。最初发布的72小时内,装机量突破了1000万。用户发现,"360扣扣保镖"主要功能涵盖隐私保护、防止QQ盗号、过滤QQ广告、清理QQ垃圾等,同时用户在安装"360扣扣保镖"后,直接把QQ面板上的安全按钮链到了"360扣扣保镖"。

在企业家冯仑的劝说之下,"3Q"大战爆发之后,王功权和马化腾在香港的一个酒店房间里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谈。马化腾陈述了腾讯与360恩恩怨怨的过程,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10年10月29日,我们深感已经身陷困境,舆论已经大军压境,我们在一直延续到凌晨的会议上决定,只能使出了最后的招数----宣布推出"360扣扣保镖",让弹窗之战爆发得更猛烈一些。这并不像很多媒体想象的那样,推出"360扣扣保镖"是我们精心设计的"精确制导",或者是我们精心谋划的一场布局。我们只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了形势,它的发布只是迫于无奈,它将要产生的后果当然让我紧张。

马化腾对他说:"王总,不是我不想妥协,是我不能妥协。第一,QQ的客户端是我最核心的价值,很多收费都在这里进行,涉及很多的财产账号。周鸿祎说,他来给我做安全保卫,就是说,遇到了小偷他来打。那么以后出现了安全质量的问题,或者他什么时候再要求我在商业上妥协,那我就必须妥协,那么王总,如果是你,你会同意吗?第二,腾讯的很多收入实质上就是广告收入,是跟着QQ走的。我们是一个大的协议,相当于已经把用户的同意授权一次性要到手了,每次推送新软件的时候并不需要再经过用户确认。但是,360安全卫士的做法是,只要我再一次推出东西用户没有确认,它就一律当作病毒删掉。这不合理。这就像电视台播出广告,每一次插播广告并不需要观众同意,但是它给了用户一个选择,就是你可以不看这个台。现在,QQ的广告收入断崖式地下滑,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收入会跌到零。所以,这事关乎公司的命脉,我必须保卫我的公司。"

2010年10月28日,我和老齐、姚珏在香港参加董事会,正是在这个董事会上,360上市的决定得到了正式批准。接下来,我们又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了五家的联合声明以及我们自己并不明智的那个回应,预感到战火必将愈演愈烈。

在谈话中,马化腾表示了对王功权的尊重和感谢,但是也重申了不能妥协的立场。(5)

一旦发动战争,很多事情就已经无法预知。

事后,王功权通过电话告知了我交谈的结果。这和我的预测完全一致,这件事情已经关乎双方公司的生死存亡,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轻言放弃。而只要双方不让步,腾讯和360的僵持将持续下去。对于我来说,当然也是难以妥协的。

如同我看过的一本小说,世界上几个国家刚开始打的是常规战争,但是打着打着,战争就升级了,双方都使用了核武器。随着双方取胜心切的态度日盛,大家急眼了,最终使用了核弹。

在我看来,马化腾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道理。让用户选择"不看这个台",也就相当于让用户自主放弃QQ,如果使用,就必须接受捆绑的一切软件。这就是一切"山寨"可以迅速横行的根本原因。

情急之下,我们的公关也昏招迭出,在我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弹窗上发布了一个并不恰当的、针对马化腾个人的回应,更加激发了事态恶化的可能。

拿这次事情的发端----QQ电脑管家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了,我们看到QQ强制弹窗、强制升级、强制扫描、强制推广。腾讯的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在"强制"这两个字上。"360扣扣保镖"让用户的QQ更安全,用户还可以管理QQ的弹窗和插件。它让用户更自由,所以用户很喜欢"360扣扣保镖"。

随后我们发出声明,宣称"向一切灰色利益和潜规则宣战。不怕得罪任何厂商,哪怕是中国最大的和第二大的互联网巨头"。

但是"360扣扣保镖"对腾讯的收入产生了威胁,于是被腾讯定义为非法外挂、超级大病毒。腾讯不但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张贴针对360的大字报,而且把一个受到用户狂热欢迎、主动下载量三天就超千万的软件,说成是"感染了2000万用户"。

2010年10月27日,腾讯召集金山、百度、遨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表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并通过弹窗等方式公告用户,要求主管机构对360的不正当竞争进行坚决抵制。而我也在微博上发出声音称:"360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所以遭到了全行业的妒恨。"

在带领360往前冲的这几年,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时刻。与既得利益集团做斗争,我承认有时候我会沮丧,会失望。但我还是有些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我想改变一些东西,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三个星期的封闭式开发行将结束,我知道,弹窗广告、QQ秀都是腾讯的重要收入来源。这是一枚相当于核弹的武器,一旦发出,会让双方的关系瞬间彻底陷入冰点。因此,这款武器更像是我们的一个战略储备,至于是否使用、何时使用,公司内部完全没有一个结论。我们在观望紧张的局势,也担心事态进一步恶化。

在360与腾讯僵持的24小时之内,网民对于腾讯的不满铺天盖地而来。很多人,甚至一些媒体,都在怀疑360是否使用了水军,但是了解真实情况的人都知道,360的公关费用很少,根本不可能雇用这个数量的水军。所有的民意,都是网民发自内心的表达。或者换一种说法,360至少有三亿水军,每个360的用户都是360的志愿军,不但自发自愿,还都是免费和义务地在帮360发帖。这让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针对QQ软件的这些弊病,我们开发了一款软件,也就是最后引爆战争的、激发出"一个艰难决定"的著名的"360扣扣保镖",如同对Windows的优化功能一样,我们做了一款QQ的操作系统,加上了很多优化QQ软件的功能,让软件可以去广告、清垃圾、加快运行速度、优化模块。这样可以让QQ软件用起来又快又轻松。为了避免争议,我们不是修改了腾讯的代码,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另外,这款软件不显示IP,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我们要确保这款软件完全合法,以免陈寿福事件(1)再次上演。

为了向网民示好,从维护用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我们内部决定,主动撤下"360扣扣保镖",这必然能再次为360赢得认可。

我们再次研究了QQ软件的利弊,希望做出一款保护用户隐私、让用户喜欢、使用更便捷的软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第一,QQ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垃圾,用户也不知道该不该清理,因此经常选择不去清理,从而导致电脑变慢;第二,QQ的广告弹出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必须缴纳会员费用;第三,一旦QQ开启,它的功能很多,往往几十个模块同时运行,造成电脑卡慢。

11月4日,我们发表了公开信,愿搁置争议,让网络恢复平静,"360扣扣保镖"正式下线。

到底什么武器才能和QQ抗衡呢?我在家里苦思冥想。通过研究腾讯过往的经历,我想找出QQ软件的软肋,做一款让用户爱不释手的软件。我想到,曾经著名的珊瑚虫事件搅动得互联网行业鸡犬不宁。一个网络爱好者和编程爱好者做出的外挂辅助软件,曾经受到腾讯用户的大力欢迎,也让腾讯烦恼不堪。这款软件可以显示IP,提示好友的地理位置,屏蔽腾讯的广告,还有丰富的定制功能。虽然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其中珊瑚虫可以显示IP的功能受到了强烈的争议,因为这泄露了用户的隐私。

其实,"360扣扣保镖"的初衷本就是以战求和,从来没有想到将冲突进行到底。因此,当下载量已经达到1700万的时候,我们主动提出软件下线。我们是通过弹窗公告请求用户卸载的。

现在想一想,那感觉真是走在人生边上。

11月3日,我们与亿万互联网用户一起度过了中国互联网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不眠夜。360和腾讯之间由产品的争执上升到公司之间的对抗,继而又演变成互联网用户必须做非此即彼选择的站队大战,这样的局面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

生死未卜,但是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刻意模拟那些令人生畏的画面,比如想象出最坏的结果,让自己胆寒不已。在这种大敌当前的时刻,我通常提醒自己要冷静,想办法把眼前的危机度过。

11月4日一早,腾讯又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始终将矛头指向了360公司的产品。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遗憾。360公司的安全产品,包括360扣扣保镖的源代码,已经托管到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随时接受用户监督。同时,360也率先发布了《360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全面讲述了旗下产品的工作原理。对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议,360不愿再将亿万网民牵涉进去,但我们必须要对腾讯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做出两点回应:

生死边缘,步步惊心,我组织了团队在怀柔进行了三个星期的封闭开发,目的是研制出一款能够遏制对手的"秘密武器",让未来的灾害能够减轻到最低。10月4日,我开了两瓶茅台和我的员工一起喝了,就这样,我在这三个不眠不休的星期里度过了我的41岁生日。

第一,360扣扣保镖根本不存在腾讯公司指称的后门程序;

当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时,我知道,我必须为接下来的战役准备一颗"原子弹"了,至于使用不使用它我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对方有撒手锏拿出来,我们必须也有武器可以应对一阵。我知道,我的字典里没有"苟活"这两个字。

第二,360扣扣保镖根本没有窃取QQ用户隐私信息的软件行为。

其实凡是了解我们的人都知道,360的优势是做工具型软件,安全软件并不具有交互性和太强的黏性,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做即时通信软件的基因,做不了这种有用户关系的软件。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将保持克制,但我们保留以法律手段追究腾讯公司诬蔑360安全产品的权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出所料,有人又在此时开始兴风作浪了,有关360要做即时通信的消息在此时无中生有地出现在市场上。因为做了免费杀毒,我们得罪过的公司不少,我猜测,这是我们的又一个安全领域的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我们在客户端的数量上虽然不如腾讯强大,但是确实也有相当的占有率。对于正在气头上的双方,这种在市场上的煽风点火对双方的偃旗息鼓无疑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这会让腾讯觉得,我们也要在他们的领域横插一脚了。虽然360当时是一个很小的民营公司,对庞大的腾讯帝国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威胁,但是,安全卫士客户端的装机量毕竟摆在那里,这种传言肯定会给糟糕的现状火上浇油。

我们始终坚信用户是自己电脑的主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始终是由每一个用户推动的。所以,我们本着对用户负责的精神,决定搁置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争执。在这里,我们向每一位受这个事件影响的用户表示我们心中的歉意。

"360扣扣保镖"和"出逃香港"

本以为推出"隐私保护器"之后,双方会各退一步,一场交战就此可以消停了。但是很显然,对手已经被激怒了,战争升级的可能性骤然加大,在"隐私保护器"推出之后,我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你来我往的公关战,氛围格外紧张。

我们也在反思:我们推出一款产品,本着从用户出发的精神,希望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但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反而为用户造成了困扰,那我们必须为此承担责任。因此,我们决定召回360扣扣保镖。此举同样也是着眼于用户的利益,希望为用户创造一个安静的、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不用再做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

这会不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同时,我们也愿意让中国互联网尽快恢复平静。我们希望经历过这个不眠之夜的互联网用户以理性、平静的心态对待此次突发事件。而且,我们坚信,是非曲直自有公道,事态平静下来之后再论是非为宜。

这是不是意味着一场漫长的对决就要开始了?

360公司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至此,360与QQ的客户端争夺战已经正式在公开领域打响了。媒体的各类报道也开始相继出现。事情已经处在了一个愈演愈烈的边缘,我知道这场战斗还将继续下去,也预感到战争随时可能再次升级。

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就像在一个没有规矩的竞技场里,角斗士战斗到死。作为当事人的我,更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互联网领域的紧张,从擦枪走火到来往攻防,再到超越极限,是一种偶然,更像是一种宿命。现在回过头来看,真是步步惊心。

央视说:"针对这一现象网络专家称,目前毫无可靠的方法可以验证新版'隐私保护器'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QQ等被监控的聊天软件,但相关法律及行业标准的缺失,已经日益成为阻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

当两个拥有巨大网民数量的互联网企业兵戎相见,其引发的海啸必然会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两个企业的领导人都曾向政府部门申诉过、请求过,而政府的介入或许是迟早的事情。在双方僵持不下的阶段,似乎也只有政府的介入,才能让兵戎相见的双方放下武器。

媒体对于这场争端的报道不一而足,有的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软件开发商能够更好地与用户产生交互,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用户对软件使用的数据,从而提升自身软件的性能。但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软件也开始出于各种目的滥用用户对其软件的信任,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私自采集用户机器中的大量隐私数据。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用户的隐私很容易受到侵害。"

但是谁也不知道,救兵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近期某公司推出"隐私保护器",诬蔑QQ窥视用户隐私。在此我们严正声明:QQ一向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被诬蔑的主要是QQ安全检查模块。QQ安全检查模块是一个查杀存在于整个电脑中盗号木马的安全软件,在QQ登录后会对易被木马入侵的内存、开机启动项、常用软件启动项、桌面快捷方式等位置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

与此同时,要不要如期上市的问题,依然考验着企业的高管和领导层。我们预定的主承销商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需要等到"3Q"大战有一个结果之后,才能决定是否继续参与我们的上市工作。言下之意是,如果我们坚持如期启动上市,他们就不再参与我们的案子了。

有媒体报道《360新推软件指QQ侵犯隐私》。文章中提及的所谓"隐私扫描"内容,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我们在此强调,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此时此刻,我们的律师和审计师团队还没有一个人知晓这个消息。

腾讯公司也对扫描行为做出了两次回应----

在这个全球互联网的大事件之下,我们一边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一方面缺乏上市的经验,在这个问题面前,我们都显得十分茫然。"3Q"大战的发生只是决定投资人要不要买你,而如果不做一些基础工作,比如审计、评估和招股说明书的准备工作,就意味着整个上市工作被迫中止了。这无论如何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现实。

2010年9月,360悍然推出"360隐私保护器",将正常的用户操作和QQ安全检查模块诬蔑为腾讯QQ窥视用户隐私。任何第三方程序凡是名字被修改为"QQ.exe"后,都会被提示窥视隐私。该公司还通过其软件弹窗、官方网站专题、博客及微博等各种方式进行恶意传播扩大影响。

瑞银是我们的副承销商,他们并不是最大的投行,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包袱。最后,我们和瑞信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如期启动上市工作,而瑞银也愿意承接我们的案子,成了我们的主承销商。

在隐私保护器发布的第二天,如我们预期的那样,腾讯的还击开始了。这是中国互联网江湖里寻常又不寻常的一幕----腾讯联合了很多公司,大多是我们平时"得罪"过的和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发出了一个联合声明----

在"3Q"大战爆发期间,上市启动会在北京的一个酒店召开了。我在香港没有办法出席,而公司的人也很长时间联系不上老齐。为了躲避意外事件,他也躲在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地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姚珏辗转联系到他,终于让他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会上露了一面。

当隐私问题日渐成为网民的话题时,人们对于隐私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我们将隐私问题抛到公众面前的时候,毫无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360隐私保护器"刺激了对手还击的欲望,而且还击的力度和速度非比寻常。

自从创业以来,我和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见面,聊工作,几乎没有时隔这么久没有见过面。而姚珏,当时已经两个星期没有见过老齐的面了。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在中秋节结束后的一周之内,我召集了程序员花了一周的时间封闭开发这款软件,迎战QQ进攻的武器----360隐私保护器。我们告诉用户,360隐私保护器的本质是工具,其功能是帮助用户监控电脑中的软件在系统后台的所有行为。这款软件将软件行为变得透明,变成能让普通用户充分感知和了解的工具。

姚珏后来对我说:"当时两个星期没有见过老齐了,瞬间感觉他头发长长了,变卷了。我第一次知道,老齐原来是个自来卷!"

在仔细分析QQ软件之后,我们发现QQ对用户的电脑有扫描硬盘的行为。扫描的最终目的是给用户进行画像,但是这个动作用户并不知情。诚然,作为一个成熟的上市企业,腾讯不会通过获取用户隐私与个人信息去牟取非法利益,但是QQ扫描的事实却没有公之于众。这相当于腾讯在用户上网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用户的秘密----这就是我们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的前提。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360的上市工作如期启动了。在一种巨大的未知里,团队屏气凝神、潜心配合,似乎要在这样的灾难里,迸发出特别的力量。

行走江湖多年,我知道我不能再莽撞行事,无论如何不能仓促迎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必须让用户受益。

政府介入和"3Q"大战的终结

等待灾难结束的每一分钟,都如烈火烹油。但是灾难的结束,又让人有病去如抽丝之感。

既然QQ用客户端强制安装的方法来攻击我们的领地,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继续在客户端上做点文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60安全卫士的客户端也可以产出一款更受QQ用户欢迎的产品,让用户们欣喜若狂地下载,让QQ的产品经理也同样感受到360产品经理们的无奈。这是一个以战求和的出发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回合的争夺,让QQ停止强制安装,从而回到公平竞争的道路上来。当然我们也会撤回这款客户端,然后大家偃旗息鼓,让用户拥有自主选择权。

政府的介入终于让不愿意妥协让步的双方放弃了争执。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互联网协会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要再争执。11月10日,360宣布QQ和360恢复兼容。

为了能够成为以弱胜强的大卫,就更加需要冷静沉着。怎么才能看清对方的软肋?怎么样才能克敌制胜?在这场漫长的对决里,我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冷静吗?

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发布了《关于批评北京360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通报》,对360和腾讯两家公司提出严厉批评,责令两公司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同时也责令两公司自该通报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

漫长的对决

扫罗国王之所以不相信大卫有获胜的机会,是因为大卫弱小而歌利亚强大。扫罗认为的力量只是物理上的力量而已,他不知道力量也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打破规则时产生的力量,用速度和出人意料攻克强壮对手时产生的力量。

我们和腾讯在政府部门的介入之下,终于鸣金收兵,对外做了道歉声明,并表达了始终和广大网民站在一起的决心。

如果不能,360成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梦想是否会就此彻底破灭?

一场生死大戏,就这样戛然而止。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已经趋于缓和。一场史无前例的、引发全国几亿网友关注的争端渐渐平息。然而,这件事情对整个中国互联网产生的深远影响却根本没有结束。或者说,当尘埃慢慢落下来了,冷静后的一些深度思考才得以慢慢地浮出水面。

在危机爆发的当口,另一个隐忧又在内心慢慢升起。准备投奔资本市场的360现在处在商业大战爆发的前线,命运前途未卜,那我们还能如期上市吗?

360和腾讯的相互诉讼也最大限度地延伸了这场讨论和关注。双方的争论在司法层面继续进行着。有关竞争,有关创新,有关垄断,"3Q"大战引发的思考在几年之间都在持续发酵着。争论对中国互联网环境发生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也是逐渐显现的。

我觉得,我们的处境正是如此----面临着一场歌利亚与大卫之间的战斗。我们获胜的概率就像拿着剑的勇士面对着拿着枪的对手。360公司的规模以及用户数量都无法和腾讯相提并论。安全是360的主战场,而对于腾讯来说,安全只不过是一个相对边缘的业务,而就算我们全盘战胜,也不能撼动腾讯的一丝一毫。然而,咄咄逼人的形势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这场战役对于360来说,毫无疑问是难上加难。如果想成为大卫,我就要想出一个能以弱胜强的方法----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2012年4月,腾讯指责"360扣扣保镖"涉嫌不正当竞争,向法院提出了诉讼。我们本应该反诉腾讯的不正当竞争,但是,我们希望将社会关注度提升一个层面,通过"3Q"大战,我们希望成为受到打压的那些企业的代言人,希望司法层面让大家注意到腾讯对国内创新环境的扼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给同行创造一个可以呼吸的空间。

而历史学家罗伯特·多伦温德写道:"歌利亚几乎没有战胜大卫的机会,这就像一个拿着青铜时代的剑的勇士无法战胜配有点45口径自动手枪的对手一样。"

可惜的是,我们的不正当竞争官司输了,反垄断官司也没有赢。这让我深感法律和科技之间的距离,也深感推动产业环境的想法是无比艰巨的。我们尊重法律判决的结果,但也在一封公开信里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在互联网巨头对创业公司的诉讼中,法律应该更多地倾听创业公司的声音。

歌利亚希望与一个和他一样的勇士,来一场近身肉搏。他从来没有想过决斗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他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而大卫并不想遵循决斗的惯例,他告诉扫罗,他放羊的时候曾经杀死过熊和狮子,他这么说不仅表现出他的勇气,同时也表明了一件事,他打算像对付野兽那样来对付歌利亚,他要做一个投石手。

2014年2月24日,由当时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奚晓明(6)担任审判长的五人合议庭进行了宣判,维持此前广东省高院一审认定的"360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腾讯500万元"的判决结果。

没有办法,又一次在节日当中,我召集员工回公司商量具体的对策。我的头脑中浮现的是残酷的现实,是那一幕著名的故事《大卫与歌利亚》。

最高人民法院认定,腾讯免费+广告的模式并不违规,360干扰了腾讯的正常经营,一审法院认定并无不当,"360扣扣保镖"对QQ的评价,难以认定为客观结果,并认定360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很显然,沟通无效。

从"360扣扣保镖"开发上线,到终审判决,一共经历了1210天。我对判决结果相当遗憾。2010年,360面对腾讯垄断巨头的打压,用户面临被腾讯剥夺知情权和选择权,"360扣扣保镖"作为第三方工具,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这是我们争取公司生存权的必然选择。

在CS场地附近的农家院里,我给马化腾打了一个电话,大概意思是腾讯不能这样用强制的做法来要挟用户,希望他们能够停止强制安装。马化腾在电话里语言缓和,他安慰了我,大概意思是说,腾讯不会把360置于死地,但市场是大家的,腾讯的安全也是一定要做的。

我始终认为,360用户有权利使用"360扣扣保镖"修改自己电脑里下载的QQ软件,而当时的判决结果将可能鼓励腾讯进一步滥用市场地位。

多年的市场竞争其实已经让我内心较为强大,但是这一次,我有了祸从天降的感觉。我的脑海里条件反射地出现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强制安装后的结果必然是360用户加速流失,而这种失去会不会像堤坝的溃决一样越来越快,以至于最终不可收拾?我很害怕,害怕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很可能有更多的用户放弃360----比起公司死亡,我更害怕这种眼看着用户流失的无力感。

在这封公开信里,我们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同事告诉我,这一次,网页上连错别字都一样,甚至QQ电脑管家的使用说明里还有"360安全中心"的字样。腾讯这一次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后台静默安装,也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装进用户电脑,比强行安装还要糟糕。

我们认为任何软件只要下载到用户电脑里,就成为用户的私产。用户安装了微软的Windows,用户就有权利使用各种第三方工具对Windows进行修改。同样,用户下载了腾讯QQ软件,也完全有权利使用第三方软件对腾讯QQ进行修改。对用户来说,"360扣扣保镖"就是第三方软件。同理,360从来不反对腾讯开发第三方工具对360进行修改。

一时间,我内心的委屈情绪开始往外喷涌。我不惧怕两款相似,甚至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公开竞争,市场的原则就应该是让用户用脚投票,但是腾讯通过一年以来的推荐用户安装,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意味着,腾讯虽然是个庞大帝国,但并非专业的电脑安全厂商。在这种方法并不奏效的前提下,强制安装和不兼容,成了抢夺用户的方法。但是,这种竞争手段却意味着用户的选择权被剥夺了。

在用户未知情的情况下,腾讯QQ扫描用户电脑硬盘;腾讯QQ强制进行弹窗,不能正常关闭;腾讯QQ强制捆绑各种软件;这些都是对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蔑视和践踏。用户使用第三方工具"360扣扣保镖"对自己电脑中的QQ软件进行修改,这是用户不可剥夺的权利。而现在的法律框架在案件审理中将用户的权利排除在外,说明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框架在保护用户权利方面需要与时俱进。

2010年9月22日是中秋节,我邀请开复和创新工厂的几位骨干到360的怀柔基地玩CS游戏,刚刚酣战完一场,一行人正在农家院吃饭,我突然收到了报告,腾讯新一轮的攻势开始了,和今年春节的进攻方式如出一辙----强制安装。但是腾讯这次显然有备而来,此时用户安装的"QQ医生"已经升级为"QQ电脑管家",并具备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这几乎直击360公司的命门。

任何创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遭遇腾讯"抄袭+捆绑"的"水泥天花板"。在这层天花板的挤压下,中国互联网出现创新荒漠化,我国互联网产业已经出现了垄断现象,在互联网的部分领域,已经从垄断竞争阶段,逐步跨入到寡头垄断阶段。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即时通信和搜索最为明显,分别出现以腾讯和百度为首稳定的寡头垄断市场。

因为赴美上市要提前做公司的三年审计,姚珏已经开始指挥财务部门部署,开始做上市的准备工作。这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悄然无息中进行的,姚珏希望一边尽快做准备工作,一边等待董事会的正式批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上市时间。当然,此时市场上对于我们的计划还一无所知。这个时候我们也都没料到,一场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灾难正在悄然酝酿。

在强大的垄断巨头面前,创业公司就是弱势群体。如果现有法律框架无法为创业公司提供足够的支持以抗衡垄断巨头,其结果必将是法律向拥有更强大资源的互联网巨头倾斜。虽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平等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在互联网巨头对创业公司的诉讼中,法律应该更多地倾听创业公司的声音。

上市对360的意义不言自明,这意味着公司品牌的提升、人才招募更加有利,融资后公司将得到快速发展。而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对360在市场上的竞争当然也不无裨益。我们本能地知道,外部通过强制安装的手段将我们置于死地的概率也许会大大降低。

这也是360坚持对腾讯提起反垄断诉讼的原因。

公司的CFO姚珏预判到了免费业务已经给其他增值业务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公司的商业化正在良性健康的道路上行走。7月28日,在香港的董事会上,姚珏向董事会报告了数据的增长趋势,并提出了360在美国上市的申请。这意味着,360将像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有希望走上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的道路,我们瞄准的是中国公司争相奔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

相对于不正当竞争一案,360对腾讯提起的反垄断诉讼聚集了更多产业内外的声音。众所周知,这场轰动全国的案子,我们也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最高法院判定:

"3Q"大战与360上市准备同步进行

随着第一版QQ医生卸载率的逐渐上升,"QQ医生上线"的危机看似平安度过,公司看似再次进入平稳发展的稳定期,而我们也持续走在商业化的道路之上。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当中,方向第一,速度第二。而速度,对我们尤为重要。

基于中国大陆即时通信服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市场进入较为容易、大量新兴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成功进入市场等因素,本案现有证据并不足以支持被上诉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结论。同时,腾讯公司实施的"产品不兼容"行为仅持续一天,却给该市场带来了更活跃的竞争;也没有证据表明通过实施"产品不兼容"和将QQ软件与其他软件打包安装的行为,腾讯公司将其在即时通信市场的领先地位延伸到安全软件市场。尽管上述行为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但是并未导致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明显效果,腾讯公司不构成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很显然,马化腾毫不客气地给了周鸿祎一个响亮的耳光。

对于结果,我当然感觉到非常遗憾。也有很多人把我挑战腾讯视为堂吉诃德冲向风车之举,但是在我的心目当中,360也不是完全的输家。我想:"市场份额大并不一定是垄断,但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去进行不正当竞争才是垄断。和十年前相比,现在在互联网行业中创业,虽然投资变多了,但是创业难度加大了很多。做一个小公司很容易,但是想做大,到哪里都会碰到巨头已经形成的壁垒。如果司法都不能成为遏制巨头的最后方法,那行业就会大者恒大,强者恒强,产业发展不可能持续进行。"

此前,周鸿祎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对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产品上的功力赞不绝口,同时还声称,腾讯绝不会成为360的竞争对手,因为"腾讯是一个娱乐公司,在安全方面,应该由一个很专业的公司更专注地去解决问题"。

这个案子在法学界引发了很多讨论。一些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力量还不够,确实存在有的大企业模仿、抄袭小公司的创新成果,使得小公司很容易被挤垮,加大了创业和创新的难度。对于互联网行业'大鱼吃快鱼'的现象,应该通过调整竞争规则加以解决。"

媒体这样评价QQ医生的上线----

今天我回想"3Q"大战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Windows的软件推荐机制被中国互联网公司滥用了。这种推荐方式在法律上不能说不合法,也不能说用户不知情,这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有专家说要以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但是法律的解决方式很慢,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现在,技术的进步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苹果把软件的推荐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形成了商业模式,下载软件再也不能像Windows那样捆绑,安卓操作系统也类似于这样。所以,在手机上没有发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很多软件的情况。

幸运的是,这次危机显得非常短暂。虽然QQ医生的捆绑卓有成效,但是由于产品功能并不成熟,很多用户觉得不好用就纷纷卸载了。可以说,这次腾讯的偷袭并没有取得它预期的效果,也没有实现对安全市场的大规模攻城略地。大规模的卸载没有发生,360在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内心已种下一颗担忧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当QQ医生做好产品优化之后,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当一切重演的时候,那将会是另一场"完美风暴"。

"3Q"大战引发的"腾讯垄断案"前后历经四年,这四年恰逢3G技术、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针对腾讯的反垄断调查,客观上迫使巨头放弃"模仿+捆绑"的模式,为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营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一时间也让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反垄断带来公平竞争、促进互联网回归创新本质正是本案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在办公室里,大家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并且研究了一些攻防方法。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高管的心情是沉重的,但是又有一种刚创业时的空前团结。这是许多创业者都会遇到的时刻,竞争来袭,公司前途未卜,人们对未来的裁决缺乏判断。

我想,作为中国《反垄断法》在互联网领域的第一个典型案例,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引发了行业、用户和法律界各方的关注,本身就促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的营造,也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与竞争。虽然360没有取得最终的胜诉,但通过反垄断诉讼的四年,互联网反垄断的积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正能量正不断释放。

我们打开电脑,具体分析了腾讯的推广手法:第一,安装不可勾选,必须强制安装;第二,软件是后台安装,安装过程在用户前台没有显示,在不可见的情况下就直接给安装上;第三,安装完成以后,系统提示QQ医生和360软件不兼容。

腾讯反思 谁是赢家?

"3Q"大战对于360和腾讯来说,都是一场难忘的商业大战。这里面充满了厮杀与愤怒,充满了冲动和决绝,而结束之后,硝烟逐渐散去,一切的反思和纠正才慢慢地开始。

我从海南飞回北京,老齐飞回北京,在东北滑雪的谭晓生从哈尔滨飞回北京,生病正在输液的姚珏回到办公室,一个怀孕6个月的女高管也从国外赶回到了北京。大家聚集在公司的会议室里研究QQ医生的界面和各种数据指标,也在猜测着这场劫难的规模究竟有多大。那一天是大年初二,我内心委屈,忍不住脾气,当着高管们的面,摔坏了一部诺基亚N72手机。

深层次的反思让企业开始发生变化,而一切的后果也慢慢地显现出来。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当中时,公司的各路高管被电话紧急召回。

我喜欢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里面的描述和理论。塔勒布的想法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反脆弱的机制,那么我们就具备了从随机、波动和无序中获益的能力,在外部环境不断地变化、冲击中,使得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我从来不愿意与腾讯起正面冲突,因为我清楚这庞大对手摧毁一切的杀伤力。

他说,正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谣言和暴动在遏制和镇压下反而愈演愈烈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物也会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中受益。

被腾讯公司终结的公司不胜枚举,这也让360担忧。我内心时常担心那一只靴子会掉下来,担心某一天我们也被山寨、被抄袭、被终结。所以,我希望公司可以跑得更快一些、更隐蔽一些,以至于让腾讯注意不到,追不上来。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如此之快。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所定义的"反脆弱性",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

腾讯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总能在成熟的市场中找到空间,横插一杠子。然而它选择的路径也使其饱受争议,那就是模仿,有时甚至是肆无忌惮地"山寨"。

事实证明,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之后,就是史无前例的反思。这种反思最终对中国互联网的生态环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Q"大战也许就是一个企业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的经典案例。

一些人说----

当然,腾讯从来不"脆弱",但是"3Q"大战对于两家企业都是某种历史的节点,经历过当时的风波和巨浪,这种考验不可能不留下某种痕迹。时过境迁,现在冷静客观地看一下,当时两家公司的激烈碰撞都是出于本能,也都不成熟。360这边没有深思熟虑,腾讯也没有深思熟虑。但是今天,进行反思过后的腾讯,已经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大。

这就是腾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一家全球罕见的互联网全业务公司,即时通信、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搜索等无所不做。它总是默默地布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背后;它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搅局,让同业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块蛋糕,有时它甚至会成为终结者,霸占整个市场。

以前,确实每一个做客户端软件的企业都害怕腾讯。我曾经和李学凌在广东讨论,大家都心知肚明腾讯对每一个做客户端的企业造成的潜在威胁,每个人都觉得腾讯是一把剑。当时腾讯并没有做生态的概念,做的是一个一个的产品,它是鲨鱼,别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小鱼。鲨鱼总是要吃小鱼,直到赶尽杀绝。

在2010年之前,腾讯喜欢模仿新兴互联网企业产品,然后凭借其强大的用户黏性将其迅速推广出去,新公司在这样的市场进攻之下挨个死去的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媒体凭借敏锐的直觉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们说----

经过了这场风波,腾讯展开了反思,邀请专家做了很多次"诊断腾讯"的研讨会。可以看出,腾讯是真心希望结束大鱼吃小鱼的状态,为未来的企业制定下更加开放的战略。"诊断腾讯"最早从2011年2月底开始举办,共有10场,历时一个多月。

2010年,腾讯已经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一家罕见的"全业务公司",它的业务涵盖了即时通信、门户、游戏、搜索、购物、邮箱,乃至输入法、浏览器、支付工具等大小业务。而且,腾讯在保持着无法被超越的优势的同时,也是令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提起都无法不心惊胆寒的巨兽----一只攻击性很强的巨兽。

专家在"诊断腾讯"的会上各抒己见,正望咨询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说,腾讯应从"开放平台"和"输出文化"两方面解决问题。任何应用、服务不是非要自己单独做,可以和别人联手,兼并、收购也是一种办法。"腾讯不应该扼杀创新,而是要鼓励创新,培育那些有创新思想却没有资金和资源的人。"

任何做客户端的都怕腾讯,主要是怕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被它抄袭,它做得虽然不如你好,但跟你差不多,而且还要抢在你前面去注册专利;第二个,它的推广平台厉害,一天好几次给用户推,时间一长安装量自然就上去了。要是这样推不成,那就采取"默认勾选"的方式安装,QQ一升级,莫名其妙就多了一款QQ软件。这种方法再不行,那就往主程序里面捆。

说实话,这是我最敬佩腾讯的地方,它并非只是形而上地做样子、摆架子,而是抱着一个真正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心态,去学习、去调整、去做真正的改变。

那个时候,360安全卫士的装机量已经过亿,但是我高兴不起来。我早就说过,做互联网的人,一定会遇到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腾讯。腾讯就像一个天花板,你怎么长都要碰上它。它发现你长个儿了,就会自动往下沉,压缩你的生存空间,再把你压回小个子。

腾讯变得更加开放,它变成了一个平台,变成了容纳众多小鱼的海洋,也变成了一个更加强大、更令人尊重的企业。今天,它的规模早已让人望尘莫及,而360很多产品的入口也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其实,早在2008年,我就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腾讯来了怎么办?

从"3Q"大战开始,腾讯开始反思过去的商业模式,逐渐由自建网络帝国的模式,过渡为通过收购、投资和兼并方式构建以腾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这一商业模式。

为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马化腾曾经这样评论"3Q"大战:"我把'3Q'大战视为一次积极事件,它让我们很多潜在的问题提前暴露出来,这就像地震,通过不断挤压让危机爆发出来。"

我心里一沉,这一次,终于轮到我们了。

此后,阿里、新浪等众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实施开放平台策略,中国互联网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大踏步地进入开放时代,2011年因而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的"开放元年"。

打开电脑,我发现"QQ医生"和360安全卫士的功能高度重合,连界面都非常相似。安全软件天生的不兼容性让我瞬间感觉到了360的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也许不用一个春节假期的时间,所有PC上的安全客户端就会替换成QQ医生,而360公司花几年摸索出的商业模式和通过免费苦心积累起来的用户,在短时间内就会毁于一旦。

灾难往往意味着重生。马化腾曾经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我意识到,一场战役已经打响。这会不会让360尸横遍野?想到这里我不免后背发凉。

对于360来说,这一战我们受伤很重。虽然在舆论上我们暂时赢得了民意,也一度通过战役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了360。但是,我们被迫迎战,涉险过关,其实只是让360幸存下来。我们毫无疑问给外界留下了"刺头青"和"非常好战"的印象,这对公司的品牌形象肯定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事后,我们在公关上遭遇了系统性抹黑,在其他关系方面也遭遇了一些压力。

这是我们最恐惧的对手掀起的让我最为担心的一幕战役----腾讯,已经瞄准了安全领域这块蛋糕,它准备伸出手收割果实了。

而我也成了知名的"红衣大炮",成为一个知名的"斗士"。到今天,我也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会像以往那样在公关方面"肆意妄为"了,我希望给360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2010年春节期间,我正在海南休假,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齐向东打电话告诉我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坏消息",模仿360安全卫士的"QQ医生"开始在PC端进行强制捆绑了。虽然避开了北上广,但是这种对我们地盘的侵蚀显而易见。这意味着,只要在QQ进行捆绑的区域,每位拥有QQ的用户只要上网,就要被强制下载一个"QQ医生"软件,而安全软件天然的不兼容属性会让360的运行变得复杂而困难。通常来说,两款安全软件在一台电脑上会拖慢电脑进程,最终让用户忍无可忍,卸掉一款安全软件。毫无疑问,这是腾讯向安全领域发起攻势的信号。

其实看了《反脆弱》后,我更加感同身受。外来刺激可以激发强大的自愈能力。一件坏事可以慢慢地转化为激发整个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的好事,而一件短期看起来的好事也可能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未来。到今天,腾讯是我可望而不可即以及非常尊敬的一个对手。而360还要在安全领域继续做大做强,同时在新的领域不断尝试。

即便是在外界看来非常好斗的我,既不想主动发起一场战争,也不愿意被动地经历一场浩劫,这意味着对精神的折损。尤其是,我不想惹到互联网中的一只大鳄----腾讯。但是,灾难是否来临,终究不由自己的意志力为转移。

"3Q"大战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场战役,那种出生入死的感受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尽管作为创业者,我出道算早的,经历的江湖风雨也算多的,但是正如《创业维艰》的作者本·霍洛维茨所说的那样,我所感觉到的,即使企业在每天长大,那种创业的艰难感,或者企业起死回生感总是挥之不去。

如果说互联网江湖的竞争和一般商场的竞争有什么不同,我会说,互联网公司之间竞争的严酷程度大大超过了普通的商业竞争,大家都无所不用其极。这时常让我想起一部香港电影《寒战》,光明与黑暗的两种势力总是交缠出现,而命运则沉浸在虚无与不确定当中。公司死亡的阴影和随时可能被后来者压制的恐惧经常会占据创业者的内心,因此这经常触发的是一场场非此即彼的斗争。这种你死我活的战斗强迫创业者要经常忍受灵魂的拉扯,也锻炼出强大的心理素质。

本·霍洛维茨在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时说:"创业就像是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地痛击你的对手。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无论你做得多好,你都必须时刻准备又一次出拳打击。在搏击中,你被打了,感到痛苦不堪,然后你坐在场边,等肾上腺素消失以后,你才真切感受到那疼痛,然后,你要再去打下一回合。"

春节中的偷袭----腾讯来了怎么办?

做免费杀毒和安全软件面临的一直不是风平浪静的环境。一个正在崛起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在突围的过程中,打破了行业既有的规则,永远是群狼环伺,杀机四伏。我性格执拗,有时候口无遮拦,免不了得罪人,也免不了陷入四面树敌的处境。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确实经历过一些无序状态,这让竞争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也让竞争手段显得超乎寻常。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原罪。

我的感受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