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脚踏的湘楚大地正是孕育这篇《岳阳楼记》的地方。这时他才懂得《岳阳楼记》所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式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这就是出自湘楚大地的一种高洁的忧患意识,其不朽的魅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来到地处湘西的安江农校,袁隆平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母亲教他背诵的古文《岳阳楼记》。当年母亲要他们弟兄死记硬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袁隆平清醒地意识到,湘楚的人文精神贯穿着一种博大的气概,就在这片镌刻着《岳阳楼记》的土地上,诞生了数以千百计的名人学者。古代有周敦颐、王阳明、朱熹、魏源、王夫之等,近现代则有谭嗣同、黄兴、蔡锷等,特别是20世纪初诸多革命领袖、元帅、将军,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皆出自湘楚大地。源远流长的湘楚文化陶冶着湘楚大地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尚情操。袁隆平想到自己既然投身于湘楚大地,就应甘愿将自己根植于这片大地的沃土之中,以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去开创未来。
小路的四周几乎都是山,绿色的山峦将这老屋深深地环抱其中。那绵延不断的青山绿水,那苍翠无边的树林和竹林,都将老屋与外面喧嚣的世界隔绝开来。
他爱上了湘楚大地,也爱上了安江农校依傍的雪峰山和沅江。这条湍急的沅江,发源于贵州与湘西交界处,原是由无数溪流、瀑布汇集起来的一条江水,流经湘西大地,汇入洞庭湖。她和湘、资、澧等多条河流一起,以自己的乳汁滋润着湘楚大地,她们可以说是湘楚文化的渊源。他想到,自己的生命真是与江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童年、少年的岁月先后在浩浩荡荡的长江边和嘉陵江边度过。分配工作以后,又邻沅水而居,傍沅水而眠。他觉得自己对大江大河总有一种精神上的皈依,总有一种柏拉图式的热爱。
走出老屋,只见一条山石小路曲曲弯弯地通往校园深处。他凝视着这凹凸不平的小路,默默地感叹道:这曲曲弯弯的小路不正是象征着人生的轨迹吗?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该是这样开始与前进的。
在沅江岸边,他忘情地脱掉鞋袜,自由自在地走在山石路上。一开始脚掌被碎石、草根扎得一阵阵钻心似的疼痛,但他忍住了疼痛,继续向前走去。他把人生看作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把自己比作一颗永不后退的卒子,他这颗卒子要拼命地向前走。
但是,乐观开朗的袁隆平竟能从这老屋里享受到乐趣。这是怎样的性情中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呀——原来,住在这老屋里,可与梁上双燕分享筑巢育子的快乐。只见那双燕子在霏霏细雨中飞来飞去,几百次、几千次地往返,匆匆奔忙,衔泥筑巢。为了共同的使命,它们不辞辛苦,配合默契。第一天,一个半圆形的泥巢便有了一个轮廓;第二天,那泥巢中便铺就了软软的草榻;没过多久,燕巢里便传出了乳燕呢呢喃喃的叫声。于是,燕子一家的快乐时光便从此开始了。就这样年复一年,那双有灵性的家燕春天来了,秋天去了,年年与他相伴,年年带给他的是欢乐与祝福。看着燕子们的快乐生活,袁隆平的农校生活也就在这样的欣喜中开始了。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初登讲台,袁隆平显得有些紧张,“咳!咳!”他连连咳嗽了几声,想以此壮壮胆子,果然有效。他挺了挺胸膛,心情平静了许多。这位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带着一股青春的朝气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将全班同学扫视了一遍,全班同学也都微笑着注视这位刚从大城市来的年轻教师。
教师宿舍也很简陋。袁隆平住进了一间原来很可能是小和尚住过的老屋。这间老屋实在是太老了,土墙与木梁是这老屋的根基,那土墙已有些风化了,那木梁的颜色已远非本色,庐山真面目已无法辨别。站在屋里,上可见檩椽,下可见砂墙泥地,一阵风吹来,那老窗户四处透风,依稀可辨风的呼呼声是从何方吹来,那真是破旧不堪啊。
开始讲课了,一字一句都那么清晰,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课堂里没有喧哗声,也没有哈欠声,偶尔有同学搞一点小动作,他依旧微笑地走下讲台,爱抚地摸摸那位同学的头,一切又归于平静。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说,袁老师讲课很生动、透彻,听他讲课,很愉快,是一种享受。
古寺里除了可供农校使用的十几间空房之外,还有一口吊钟。每当上下课时,学校的勤杂工便拿一根耙齿在钟上敲上几下。那钟声十分洪亮,在山间久久回响。这钟声似乎在提醒袁隆平该好好地享受这份宁静与超然。
下课了,同学们愿意围在他身边,听他讲一些很有趣的故事。那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的是怎样无法忘却的记忆哟!那是一个关于承受和耐心的故事:
这是安江农校纪念园,袁隆平在这里工作了37年之久
有一个老婆婆,她种了一块玉米地。那块玉米地长得惹人喜爱。老人也是不管白天黑夜用心地耕种。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经历罕见的冰雹,这块玉米地上的玉米总是疯狂地长着。它们你追我赶,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人的青睐。在这块玉米地里,有一颗玉米特别与众不同。它是所有玉米中长得最为茁壮的,在同伴中,它也是自我感觉最好的。它总是在同伴面前吹嘘自己的茁壮,它更坚信自己是老人第一个要采的玉米。它很开心,它很自信,它开始想象着老人第一个采到它时的欣喜若狂的样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人拿着篮子来采玉米啦。老人并没有立即动手采,而是环顾四周看了一遍。老人终于开始采了,可她没有头一个就采那自以为最棒的那一颗玉米。好几次,老人都从自我感觉很好的那颗玉米旁边走过,老人视而不见,那颗玉米有些不开心了。可很快,玉米就高兴了,它觉得老人大概是没有发现它,一旦发现它,老人就会非常高兴的。玉米等着第二天被老人发现。可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老人还是没有发现它,玉米有些伤心、失望了,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最优秀的,因为老人直到最后都没有采它。就这样,这颗玉米在风吹雨打中慢慢地衰老了,玉米的外壳开始变黄了,玉米肉也已经老得无法食用了。它是彻底失望了,它渴求在风雨中尽快地度完残年——那玉米几乎伤心得无法自拔,它甚至怀疑老人已经把它给遗忘了。可终于有一天,老人又来到了玉米地,她有些激动,径直来到这颗玉米边上,用她那长满老茧的手抚摸它,好像是一位母亲在抚摸孩子,这里头盛满的不仅仅是关爱,还有怜惜。老人开始自言自语了:这颗玉米是所有玉米中最棒的一颗,它经受了一切磨难与苦痛,它终于变成了我的种子,明年的玉米一定会更加饱满的,看看这种子就知道了。
走进校门,就能见到古松翠柏。几只老鸦栖息在古树的枯枝上,凄凄鸣叫,寺庙没有了泥塑木雕的菩萨反而更显得寂寥了。袁隆平不由得浑身一颤,他似乎品尝到了其中的寂寞。但他转念一想,寂寞也不是坏事,我国的荒刹古寺曾孕育了中华文明。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从西域取经回来,在慈恩寺中埋首多年,将经文翻译为汉文,成就了不朽的佛教文化;还有明清时代的八大山人、弘仁、虚谷等著名书画家,他们的作品也都出自古寺。诸多高僧在古寺中潜心修炼,断了俗念,不再追求名利,后来却很有作为。于是,袁隆平有些觉得欢快了。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造化安排,让他静下心来,读他喜欢的书,做他愿意做的事。
这是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这更是关于承受和耐心的故事。学会承受,学会耐心,学会常人无法承受的一切,那么任何一颗长在沙石里的珍珠,它都将会有散发光辉的一天。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安江农校位于偏远的湘西,是由古老的圣觉寺改建的。那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校园被雪峰山环抱着,那雪峰点缀着林立的松树,那湍急的沅江水穿过峡谷,奔流其间。那高高的雪峰山,山势险峻,峭壁剑峰,一尊尊、一柱柱,高耸挺拔,令人惊叹。清清的沅水顺山势流淌,一路留下长长的美妙画卷。
听着这样的故事,同学们更喜欢袁隆平了,喜欢他的知识渊博,喜欢他哥哥式的为人。他也爱同学们。爱,使得他与同学们很亲近。
他先是绕道乘火车,火车的轰鸣声让他的思绪开始飞扬,他想象着迎接他的农校,他坦然,且有些向往。再坐汽车,而后是坐马车,到最后,他还需要背着行李,徒步翻越雪峰山。历时半个多月,行程1000余公里,他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任职的黔阳县,那时叫龙标。这一路上,寒冷与饥饿不时地折磨着他。可是,他的脑海中所呈现的就是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一路上的艰辛不易他总用微笑去面对。
安江农校的学生大多是山里生、山里长的农村娃。学生们背着背篓,装着干粮来上学,来去一阵风,个个精精神神,爽手爽脚。因为常走山路,他们的脚板硬朗,肌肉结实。他们手勤、脚勤,做学问也勤。险恶的生活环境使湘西人具有坚韧的生活张力和顽强的意志。所以,袁隆平越来越喜欢湘西人,喜欢安江农校和这里的学生了。因为这些学生让袁隆平看到了自己在这儿会有所作为的。
别了,重庆!1953年夏,袁隆平拿着毕业分配通知书,赶去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在那里,他知道了他要去的地方是湖南省最偏僻的湘西安江农校,他将成为这所农校的教师。
在袁隆平看来,学生学农只靠在课堂上听课是不行的,必须边讲边实验,有时实验比讲课更重要。所以,他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学校的设备、经费、资料等很匮乏,但这一切困难都没能阻挡住他带领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的脚步。因为学生的行动让袁隆平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拥有动力——也许,湘西的学生让袁隆平拥有了一种向上的想要改变现状的动力。
别了,龙门浩!
湘西的冬天,有时冷得出奇,很多同学没有棉裤穿,上身也只是穿一件没有衬衣的空心袄。遇上风雪天,往往冻得嘴唇发紫,浑身打哆嗦。袁隆平见了,赶忙把衣薄身寒的同学叫进自己的单身宿舍,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绒衣、绒裤,拿出自己仅有的换洗衬衫,以命令的口吻说:“听话,穿上,一定要穿上!”一个又一个同学眼含泪水,接过袁老师手中的衣服,穿在身上。顿时,浑身暖融融、心里热乎乎的。
别了,母校!
此时的袁隆平总会有一种不开心萦绕心头,看着学生的单衣,袁隆平无法入眠。他想,怎样让这里的孩子能够穿得暖、吃得饱呢?
袁隆平的思想斗争尤其激烈,他不是为了贪图城市的繁华与多彩,而是觉得在重庆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当然,犹豫与徘徊不能阻拦他前进的脚步,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他毅然填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这所学校,袁隆平是唯一来自大城市的教师。开始,人们觉得这位大城市来的教师,说话、走路都是文绉绉的,一双眼睛很是和善,又听说他是书香人家的子弟,能够背诵古诗词和熟谙四书五经,是重庆名牌大学毕业的,都说像他这样有学问的人来到农专,真是屈才了。可是,他并不这样看。他感到委屈的,是这里太穷。袁隆平和其他教师一样,学生放学以后,还要到房前屋后挖野菜。那时没有煤烧,要靠自己上山去砍柴。上山时,他不习惯穿草鞋,穿解放胶鞋又打滑,就干脆打赤脚。十个脚趾头,如同十颗钉子,牢牢钉在山路上。渐渐地,肉脚板被山石打磨出一层层老茧,小刺扎不进,小石子硌不疼,跋山涉水,健步如飞。
然而,学校发出了号召,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四年的城市生活已让他们对家乡的一切感觉有些陌生,他们身上已有明显的城市气息与痕迹。此时的袁隆平该怎么办?
对于袁老师在湘西大山里艰苦的生活,同学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袁隆平工作一天回到屋里,发现房间里堆满了野菜和柴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学生们替他们的袁老师代劳了。
从小学到大学,袁隆平在重庆整整生活了12个春秋。他爱重庆周家湾龙门浩的青石板街,那是他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有令人渴望的青黛色,那是袁隆平成长的足迹;还有那重庆的嘉陵江水,那是他的最爱,在水里,他用自己的泳技证明他是真正的“浪里白条”……在这里,他有太多的不舍与留恋。所以他与现代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多么希望自己毕业后能留在重庆的农业科研单位啊!
深受感动的袁隆平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教师职业原来是这样的好,讲台也是这样的好。三尺讲台虽小,但却任他驰骋纵横,任他激情奔放。
青年袁隆平
给学生魅力,不给学生压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他坚持的教学方向;与同学们一起认真钻研教材,但不神化教材,是他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深化课堂知识,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是他的教学手段。袁隆平在农校,干得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