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物传记 > 一往无前 > 后记 迈向下一个10年

后记 迈向下一个10年

本来这本书就是要终结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剩下的故事将由时间来继续讲述。然而,一场意外,让我再一次有机会见证了小米“反脆弱”的时刻。

在小米内部,小米手机10的成败还关乎团队的信心。当一部分人信心满满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依然心存疑虑,4000~6000元这个价格区间是小米以前从未涉足的,销售团队的一些同事担心这个价格是否能够被米粉们接受。因此可以说,小米手机10不仅仅关乎小米的品牌区隔,它还关乎小米人打破自己观念束缚的一次心灵解放。

2020年1月21日,大年二十八,下午3点,雷军在办公室里开了一个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议,在这个会议的中途,他还被同事叫出去与仍在坚守岗位的小米工程师合了一张影。结束这一天的工作后,雷军的计划是第二天飞离北京度过春节假期。等春节回来以后,小米手机10的发布准备工作将正式启动。

在小米工程师的眼中,小米手机10,以及它的高配版本小米手机10 Pro,是划时代的产品,它们不仅仅是5G元年到来之际,小米用自己的技术积累研发出的有众多突破的代表作,也将划分小米自己的时代,它们关乎小米自身使命的一部分,那就是在市场上冲击高端市场,弥补几年前小米Note留下的缺憾。在长达一年大火猛攻似的研发过程中,小米人把小米手机10称为一部为自己的10年献礼的、“集大成”的“梦幻之作”。

然而,2020年1月23日,大年三十,“黑天鹅”突然飞来。武汉宣布封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最终演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这让全国人民都陷入了震惊当中。而此刻远在外地的雷军,立即开始远程指挥小米有品商城给武汉的捐助行动,有品运送到武汉的防疫物资包括N95口罩、隔离服、体温计等。后来,雷军又联合调度生态链公司一起持续给武汉捐款捐物,加上他本人2000万元的捐款,小米公司、小米基金会和个人的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5000万元。

按照惯例,小米已经为它提前预订了会场——能容纳2000人的国家会议中心。

疫情意味着生活的停摆,也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暂停。对小米来说,这意味着已经箭在弦上的小米手机10发布会,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在疫情之下,公司的安排该怎样调整?此时此刻,这个问题急需回答。小米公司主管行政和政府关系的高管何勇提出了对举办大型线下活动的最大担心。可以说,这是雷军和整个小米管理层最为焦灼的时刻。

2019年年初,Redmi品牌和小米品牌进行了分拆。在这之后,小米的品牌进阶之路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当中了。其中2020年小米的开年之作,那个让米粉翘望已久的小米手机10,也就是那个内部代号为J1的产品,已经进入春节之前的量产备货环节,这个研发投入达到10亿元人民币,在技术指标上全面超越竞争对手,价格也第一次冲击4000~6000元的产品,将在2020年2月11日正式发布。

整个春节期间,在小米的很多工作群里,各种各样的预案被提出,讨论也一直在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对春节之后经济活动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接下来,推迟复工的消息接连传来,中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而企业界的焦虑指数也随着疫情的发展逐步升高。

可以说,正是2016年的那次危机,让小米对技术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70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亿。而且,对于格外重视研发效率的小米来说,它的技术产出速度也大大提升,从而让今天的小米有了可以在市场最前沿的领域和竞争对手比拼的能力。

关于是否如期发布小米手机10,此时成为小米公司的一个重大话题。因为它是一款如此与众不同的产品,小米渴望通过它实现突破的愿望又是如此强烈,因此发布时间的选择成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公众会对一家企业在疫情期间发布产品做何反应?小米要在无序和混乱中,做出一个充满风险的决策。这个决策几乎押上了小米手机10的全部命运,也考验着决策者的胆识。

2016年,小米研究相机模组的人员只有26人,而到了2019年,相机团队已经发展到624人。2018年,相机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分拆出来,并引入了影像领域的大批专家,研究深入到各个细分领域,也让小米在海内外都有了多支研发团队。

最终,在整个行业陷入沉寂的时候,在上下游供应链厂商“行业需要一场旗舰发布会”的呼声之中,在诸多电商平台的期许之下,小米的管理层做出了一个载入公司史册的决定。历史上第一次,小米手机发布会将采用纯线上的直播发布,时间也从2月11日调整到2月13日。这意味着,在场下几乎没有观众的情况下,雷军将独自上台,完成所有产品的“云发布”。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源自雷军的初心。在全国人民陷入恐慌,并且隔离在家的情况下,小米希望能够给普通人以信心和一丝正常生活的气息,也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传递一个重要的信号——生活可以被疫情影响,但是人绝不能被疫情打败。

在研发团队的人数上,到2016年底,小米手机部的硬件研发人员还只有595人,到了2019年年底,就发展到3218人。另外,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研发部门还有7000多人,这让小米的整体研发队伍超过了10000人。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发布一个对小米如此重要的产品,这种临时大规模的变更,其实加大了某种不确定性。然而,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和第一次做历史性尝试的重担,总是悄然落在这家年轻公司的身上。小米又一次面临着破局的危与机。

2016年,小米在遭遇供应链危机和创始人调整事件之后,于低谷中完成了这个反脆弱的过程。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表现为小米的组织修复能力不断进化以及不断追求新技术,这不仅仅让小米的元气得到恢复,更让其远期能力的提升得到了保证。

准备一场纯线上发布会的艰辛不言而喻。在推翻小米市场团队之前花了一个月所做的所有线下方案之后,重新制定方案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所有的物料作废重新修改,而发布的重点从偏技术转向了更偏体验。雷军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每天都是白天戴着口罩在办公室开会、看资料,凌晨两点回家休息。在疫情期间,他要指挥整个产品发布的作战,也要熟悉整个发布会的技术指标,其中关于高通骁龙865的资料,就足足有几百页。在准备发布会的那几天,为了把这个技术指标阐述得更为精准,雷军把高通和竞争对手的资料反复看了几遍,而这仅仅只是他发布会上PPT的4页。

按照塔勒布的说法,不确定也有有益的一面,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反脆弱是一个超越复原力和强韧性的概念。复原力只是事物抵御冲击并在受到重创后复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进一步超越了复原力,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增长,蒸蒸日上。

2020年2月13日下午两点,疫情来临之后的第一场中国企业的发布会,就这样以“云”的形式召开了。在云端,数家直播平台悉数到场,深圳卫视的超级发布会栏目也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台下,小米少数高管间隔就座,严密监控着整个发布会的进程;而台上,小米手机10和小米手机10Pro的一个个技术指标被雷军放送出来,每一个技术指标输出的时刻,似乎都在夺取着米粉的呼吸。无论是高通骁龙865、一亿像素、DXO排名独居榜首、新一代Wi-Fi6、双扬声器和对称式立体声、50W无线快充,都以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姿势出场。一些互联网上的实时评论发出了弹幕:这些指标以钢铁般的事实证明,小米的这些产品已经超越了对手。这确实是一个新品牌破茧而出的时刻。

随着写作的推进,当整本书在2020年1月底完成之际,小米这家公司在我心中越来越像一个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每每当我希望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这个生命个体时,思想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所说的那个词——反脆弱,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是的,当小米的10年故事天然地成为一个破茧而出、在异常残酷的竞争中战胜自己的弱点,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中迅速成长的样本时,小米本身就成了一个“反脆弱性”的经典案例。

因为疫情,这场发布会意外地吸引了全国观众的关注度,它几乎成了疫情之外的另一个焦点事件,当经济活动在特殊时期依然正常进行时,这成了一种对焦虑情绪的抚慰和一种对正常生活的向往。直播中各种层面的讨论接连不断。在发布会进行到一半时,小米已经进入微博热搜指数。这也是第一次,很多米粉有机会召集全家人一起在电视机或者手机屏幕之前观看小米的发布会,从而让一些人第一次有机会认识小米这个品牌。很多人说此刻竟然有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感觉。

因为有了最真实的情感和最丰盈的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属于小米人的一份礼物,也是给同时代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的一份礼物。在商业文明的演进当中,小米是一家非常独特且成长迅速的公司,这家公司每一天和每一年发生的故事,都是很难在商学院的教材上看到的真实案例。小米的员工说,小米自己就是一家开在真实战场上的商学院。它承载的商业故事和商业案例,以及其中关于商业道德的思考,都是这个时代值得铭记和仔细研究的范本。

这场看似波澜不惊的发布会,其实浓缩了太多期许、勇气、冒险以及企业家精神,这是一家公司在无序状态下的一种终极考验,而小米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雷军从舞台上下来之后,同事告诉他效果不错。而此时他并不知道,这次特殊时期的发布会,已经在各种平台上吸引了3亿粉丝观看,这个数字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表明,人们对新产品的渴望已经超过了以往。

这本书被赋予了最充足的故事性,很多个人的真实情感展现在这本书里,也让这些创造历史的个体得到了尊重,甚至疗愈。与那些简单的新闻报道和只喜欢结论的载体不同,这本书不仅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达成结果的那些来之不易的过程,以及创造历史过程中的那些喜怒哀乐,当这些情感得到释放,生命个体的重要性便得到了凸显。这让我时不时想起口述历史与非虚构写作的意义,正如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创作《二手时间》时所说的那样:“历史只关心时事,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情感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而非虚构写作的一个重大意义是“乐此不疲地探究无边无际、数不胜数的人性真相”,从而让人的情感,被纳入历史。

新机发布之后,小米集团股价迅速攀升,由发布会之前的每股12.86港元,飙升至13.58港元。涨幅达到5.6%,随后一直保持涨势,收市报13.38港元。这一天,小米的市值增加了110.46亿港元。同一天,小米的微信指数比上一周增加了4500万。一时间,小米成了全民都在讨论的一个品牌。

雷军非常坦诚地说,重新谈及这一年的具体细节让他痛苦不堪,就像一道伤口本来已经愈合,又不得不重新打开一样。但是,创业不仅仅只有高歌猛进,也时常泥沙俱下,他承认,能够诚实才是强大的基础。

销售结果证明了小米这次在特殊时期的勇气。人们最终理解,在疫情之中,企业有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需要,也有更多的行业正希望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恢复本来的生活。

在一遍又一遍地听这些口述录音的同时,我非常感慨。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够如此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爱与痛,成长和失误,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的每一次商业思考。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一家企业初生时的奋不顾身、彪悍生长时的畅快淋漓,战略转变当中的小心尝试和大胆求证,还有一段蹉跎岁月里的漫漫求索,以及冲出重围时的那种重见天日感。而这些篇章里最具有跌宕起伏特征的,应该是雷军作为小米创始人,在2016年小米最为幽暗漫长的一段低谷期里,如何化解供应链危机,全面改革核心部门,提升整体技术力量,引领小米破局的故事。这一年,可以说是小米10年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一年,是一家初创公司走向巨型公司的转折点。

2月14日,小米手机10全渠道首卖,开售1分钟后,全平台的销售额突破2亿元。2月18日,小米手机10Pro首销日,这款4999元起价的手机,55秒就突破了全平台销售2亿元的门槛。

在访谈过程中,小米人最大限度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将自己10年创业历程中最幸福、最挣扎也最摄人心魄的故事和盘托出。这需要非比寻常的勇气,也和我这段时间亲身感受到的小米文化很有一致性。作为一个10岁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这里的创业者普遍比较年轻,他们用10年的时光把最有诚意的产品带给了这个时代,也带给了全球多个市场。同时,他们也把一种可贵的特质融入了这家公司,从而形成了一种公司气质,那就是以年轻工程师为核心,以产品为导向,以不眠不休的奋斗精神为底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入民主精神、自由开放的氛围、追求新锐又务实落地的气质。这也决定了他们把一种类似的气质带到了我对他们的访谈中,那就是有一说一,不装和真实。

新10年的里程碑,小米手机10的发布最终让小米这个品牌破茧而出,成为一个区别于以往的全新品牌。而这是小米公司在10年发展的历程中,又一个反脆弱的经典时刻。在《反脆弱》这本书里,作者塔勒布说:“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中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我们不只希望从不确定性中活下来,或仅仅是战胜不确定性。除了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我们更希望像罗马斯多葛学派的某一分支,拥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的使命是驯化、主宰那些看不见的、不透明的和甚至难以解释的事物。”

在撰写本书这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和百余位小米的高管以及员工,做了200个小时的口述历史和采访记录,可以说,每一场访谈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强大的张力。每一场采访结束时,我们都能感受到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的交织,我和采访对象都心潮起伏,不由得对时间心生感叹。很多人在回忆中表示,10年创业历程,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快,每一天都过得如同打仗一样,而每一年却又如同过了好几年那样漫长。

疫情使本书的出版延迟了一段日子,也让这段本来无法写进书里的小米手机10的故事,有了呈现的可能性。其实,能够见证和书写小米在这个新10年开端经历的反脆弱经典时刻,本身意义就是非凡的。从某种层面上说,破茧而出的远远不只是小米这个品牌,很多事情的意义远远超过商业战略、竞争力、销售额甚至短期的市场变化和枯燥的数字。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这个重大事件中,小米人在精神层面的破茧而出。在危与机到来的时候,他们潜心前行、勇于突破,并获得从未如此强大的自信。他们获得了在任何无序和不确定的状态中,战胜自己的能力。而这种精神成长,才是小米人奉献给自己的,一份饱含自我超越气息、真正有价值的10周年礼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甚至是一个中国企业留给这个时代的,一份不平凡的纪念。

2020年4月6日,是小米公司诞生10周年纪念日。这本书就像是送给小米这家公司生命前10年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的核心是记录、总结、复盘和反思。小米希望将过去10年的经验、商业战略的演进和自省记录下来,从而朝气蓬勃地走向下一个10年。

在充满不确定的日常中,这家企业已经如同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说的那样:如果意外总会发生,那么,我们唯一希望能够实现的一个最终的理想,就是——学会如何爱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