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物传记 > 褚时健传 > 第一篇 第六章 思变

第一篇 第六章 思变

"四烈士"事件后,昆明爆发大规模的群众、学生示威抗议活动,抗议暴行,支持民主。孔祥熙曾经前往昆明高校进行演讲,褚时健当时和堂哥及同学们都到了现场。孔祥熙没讲几句,即被台下排山倒海的口号"打倒四大家族"弄得狼狈不堪。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几所大学的学生自治会在西南联大举行时事晚会,到会者有6000多人,吴晗、闻一多、费孝通等知名教授也在现场并做了演讲,现场气氛甚为悲壮热烈。如此规模的集会令国民党当局恐慌和恼怒,当演讲进行时,包围会场的国民党军队突然用冲锋枪、小钢炮对会场上空进行射击,制造恐怖气氛。到12月1日,冲突升级。这一天,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学校被大批国民党特务及军人包围。手持棍棒的他们见学生、教师便打,有学生集中的地方更是投掷手榴弹,当场炸死了西南联大学生潘琰和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南菁中学老师于再四人,史称"一二·一"四烈士。不少学生还被抓进狱中。"听说很多我熟悉的同学被抓后,被电刑,被搞残废的也有好几个。"多年后褚时健记忆犹新,表情严肃。

1946年7月,民主人士李公朴和闻一多分别于11日、15日相继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身亡,全国哗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已经完全丧失了群众基础。

褚时俊所说的注意安全,是因为那时的昆明,对民主学生的抓捕越来越频繁。

《新华日报》是完全不能公开阅读了,但褚时健和同学们参加的共产党外围组织还是经常组织学生们看。地下党员带着学生们悄悄到昆明一些山坡的掩体里,六七个人一起读报、讨论。"越读越对共产党有好印象,我们慢慢都坚定想法了,跟着共产党干才有出路,国民党是没有什么未来的。"

褚时俊也随学校迁到北平清华大学完成他的机械专业的学习,临行,褚时健和堂哥褚时仁到火车站为大哥送行。旧时交通不便,分别意味着很长时间不相见,兄弟三人依依不舍。褚时健从不擅长表达情感,只是对堂哥说:"北平是个好地方,但还是尽量多回来。"褚时俊拍拍堂弟的肩:"兄弟几个现在你算大一些的,以后靠你了。你一直都能干,我放心的。就是要多读书,多注意安全。"

更多的时间则是组织上街游行,口里大喊着:"打倒蒋介石,人人有饭吃。"晚上,几个同学扛着初中童子军长长的齐眉棒,蹲守在墙根,随时等待上级组织的指令,进行新的活动。"危险?肯定危险,但不管了,同学们都拼了命了。"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是中华教育史上奇特而感人的一幕,在战火中它保存了中华民族教育精英,让人才培养这一千秋大业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也得以持续,且培养出了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大家,铸就了中华精英教育的高峰。

学校里再也没有读书的氛围,因为闹革命,也没有时间读书了。褚时健沉浸在革命的激情中,他觉得青春如此度过才没有枉费生命。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也期盼新中国的到来,因为这个新中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每想起这一点,便让他激动不已。

1946年,西南联大三校回迁内地。从1937年三校合并到1946年,西南联大存在了8年多的时间。它的校歌《满江红》的歌词写道:

局势越来越紧张,大量的学生被抓捕,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褚时健预感距离自己离开昆明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了,离开后去哪里呢?学业没有完成,革命尚未成功,如此半途而废绝对不是褚时健的性格。"回乡打游击吧。"同学们都这么说,这是一条也许更为艰难的路,但是,毕竟符合大家的理想。那时,解放军的大部队尚未开到云南,和国民党军队对阵的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一些本地武装力量组成的"讨蒋自卫军"、"讨蒋自救军"、"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在南盘江沿岸地区进行着游击战。

时局紧迫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终于驱逐了鞑虏的中国却没有得到安宁,全国学生爆发了"反独裁、要民主"的运动。而国共两党因为无法取得共识,内战一触即发,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此时的昆明,一方面要收拾抗战留下的残局,一方面又面临新的混乱。1945年10月,蒋介石武力改组龙云领导的云南省政府,褚时健清晰地记得一些伤兵血淋淋地相互搀扶着经过学校门口。那样的情景,让他内心都在颤抖。"战时"的概念依然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没有人能消停下来,学生尤是。

这一天终于来临。1948年中,上级组织通知褚时健和一众同学,国民党新的一轮抓捕又要开始了,希望他们及时回乡,迅速转移。

但昆明的生活,却越来越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

于是,刚刚读了高中一年、在外求学四年多的褚时健仓促告别昆明,与堂哥褚时仁、堂弟褚时杰回到华宁。

褚王氏希望儿子到昆明读更多的书,成为一个有大出息的人----最起码,要像她的丈夫一样,是一个行走在外、见世面的人。她把儿子催促上了火车。

又回到家乡。只是,短短四年,褚时健已经全然不是当年的石柱了。

"我和我妈后来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我们母子感情很好,我受她影响多。"褚时健后来说。

......

假期结束,褚时健心事重重,他很想再度放弃学业,留在乡下帮母亲。褚王氏了解儿子的心思,她一边煮饭,一边对正往灶里添柴的儿子说:"你在想哪样?咯是又不想上学了?(是不是又不想上学了?)"褚时健不出声,褚王氏说话速度快起来:"你不要东想西想,你在昆明这么久,家里也没把生活过差。他们两个是命不好,你在家也帮不到他们。好好读你的书!"

"高中没有读完就回到矣则,正是青春年少求学时,您想过未来会怎么样吗?"2014年的一天,笔者问褚时健。

褚时健初中的每次暑假,都赶着时间烤酒、卖酒,他觉得只有这么辛苦,才算帮到了母亲一些。

"想过,那个时候每天都在憧憬未来,觉得新中国就在眼前了,幸福生活马上就要来临,所以每天都希望做点事情做贡献,真的是一腔热血。"

家庭窘境

而此时的家中,因为长子褚时健出门求学,母亲一人肩挑了全家的生计,家庭窘境有增无减。在褚时健初中期间,四弟和五弟先后因为痢疾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夭折在家中。母亲甚至没有通知褚时健回家。待褚时健回乡,才知道两个弟弟过世的消息,心中很是难过。他问母亲为何不通知自己,褚王氏低声回道:"你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是他们的命。你读好你的书就行了。"褚时健听见母亲如此回答,更是悲恸。他四下看看家中,老屋的一切越来越破旧,母亲越来越心事重重、憔悴不堪。妹妹褚时英、弟弟褚时佐尚年幼,帮不上什么忙,弟弟褚时候比自己小两岁,也在读书,母亲的负担可谓越来越重。褚王氏看看儿子,依然平静:"你把苞谷烤点酒,能帮家里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