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原著小说 > 下町火箭4:八咫鸦 > 第六章 围绕无人农机的政治展望

第六章 围绕无人农机的政治展望

“去了佃制作所啊……”伊丹喃喃着,随后咂了一下舌,叹息一声道,“真是的,她在想什么呢……”

岛津被誉为天才,也具备不辜负这一称号的特质。

他双眼空洞,视线在四处游走。

可是,纵使他有经验、有成绩,却缺乏岛津的灵感和直觉。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让社长知道……”

此人颇有自尊心,履历无可挑剔。

离开社长室后,堀田心中涌出一丝不安。

在伊丹三番五次的郑重邀请下,冰室来到了幽灵传动,成为岛津的后继人。然而,此时已经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人才。

“达尔文”项目的进展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但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大获成功。应该说,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可能已经出现了破绽和矛盾——这个想法在堀田心中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疙瘩,让他无法放下。

因为冰室。

3

他这么想也不无道理。

财前带来了好消息。

伊丹想把岛津请回幽灵传动。

“昨天我接到通知,咱们的务农机器人项目成为ICT农业推进项目的一环了。”

岛津原本是幽灵传动的合伙人,离开公司时只说了一句“和伊丹社长在经营方针上看法不一致”。堀田不知道伊丹和岛津后来还有没有来往,不过看到伊丹此时的表情,堀田产生了一个想法。

“真是恭喜您了。”

伊丹脸色剧变,显然大受打击。

佃先道了声喜,随后又想到了问题。

“阿岛去佃制作所了?”

“那‘达尔文’应该也……”

第二天早晨,堀田向伊丹汇报了岛津的事情。看着伊丹明显动摇的神情,堀田不禁倒吸了一口气。

“您没猜错,他们也获得了批准。我认为首相选择目前话题度很高的‘达尔文’,是想更好地宣传他在选举中提倡的政策。”财前继续道,“另外,政府那边来问能否视察研发现场。”

之前那场官司多亏了佃制作所帮忙,他们才不用支付巨额赔偿金。然而伊丹非但没报答佃制作所的恩情,反而转头就跟他们的竞争对手代达罗斯签署了资本合作协议。之后又与山谷交涉,把佃制作所通过竞标赢得的阀门订单也搞黄了。对佃制作所来说,幽灵传动无疑是一家恩将仇报的公司。

“那不如请他们看看在农田里进行的农机试验?反正我们每天都做,应该可以完成较为完美的展示。”

“您别开玩笑了,现在我怎么开得了口啊。”

“那我给他们提提这个建议。不过,首相的日程非常紧,另外去农田看试验还有警备问题。等细节都定好之后,我再来找您商量吧。”

堀田这么说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柏田去确认。然而柏田马上摇了摇头。

三天后,财前再次来找佃。

“我记得你跟佃制作所的那个立花君关系不错,是吧?”

“那边问,现场视察活动能否在北见泽市进行。佃先生,可以吗?”

“还没。我也是刚听说,回来就开会了。”

“北见泽啊……”

“你告诉社长没?”

北见泽位于北海道,离札幌比较近。佃对这个选址感到有些意外。

堀田脸色变了,瞥了一眼社长室。会议结束后重田和北堀没有马上离开,好像待会儿要一起出去吃饭。

“为什么要去北见泽呢?”

“我是这么听说的,可她不是兼职讲师吗,既然如此,就有可能被佃制作所高薪聘请过去。”

“据说北见泽市全力支持ICT农业发展策略,他们也加入了ICT农业推进项目。所以政府那边想,能不能趁这次首相参访北见泽市的机会,在那里搞一场无人农机的现场演示。”

“怎么可能?!她不是去大学当讲师了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佃表示明白了。

“而且她还穿着佃制作所的工作服。岛津姐会不会加入佃制作所了呀?”

但是财前又继续道:“另外,‘达尔文’也会参加,北见泽市打算把这次现场演示搞成一场大型活动。”

堀田抬起头来。

看来,他们意外地获得了与“达尔文”再次同台对决的机会。

“真的?”

“听说你们被浜畑首相大力推进的项目选上了呀。的场君,你打算怎么弄啊?”

“其实……今天我听洗足工业的足立社长提到一件事,让我有点在意。”洗足工业是幽灵传动的合作厂商之一,“他们跟佃制作所也有合作,最近有人在那儿看到岛津姐了。”

冲田会长的问题虽然普通,其中隐含的否定情绪却表露无遗。

“达尔文”不可能输——这是两人一致的见解。

这里是冲田经常光顾的一家位于六本木的高级意大利餐厅。室内装潢十分雅致,没有菜单,而是将当日制作前菜、主菜和甜点会使用的食材放在推车上供客人挑选。在的场看来,这样非常没有效率。一般餐厅顶多两小时就能结束的一顿西餐全餐,现在都三个多小时了还没结束。

佃制作所的小型发动机是以高性能为卖点,成本上远远比不过代达罗斯。而变速器方面他们才刚刚起步,甚至没有量产经验。

包间里坐着冲田、的场和制造部部长奥泽。话题刚转到无人农机的瞬间,奥泽部长就一脸不高兴地闭上了嘴。

“达尔文”阵营已经得知了这一消息。帝国重工的藤间社长一声令下,制造部退出了该项目,大型拖拉机路线也被修正了。不过,重田和伊丹对此做出的判断是“不足为惧”。

“我们一定能战胜‘达尔文’的,请您放心。”

“是啊。话说,佃制作所不是加入了帝国重工的无人农机项目嘛……”

“我不是在问你这个。”冲田烦躁地训斥了一句,“我是在问你,制造部到现在还被排除在项目之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堀田好像也很在意,原本正在关投影机的他愣在了原地。

“实在抱歉。”

“而且还有故障问题。”

内心翻滚的怒火让的场涨红了脸,但他只能低头道歉。

“我知道北堀社长的营销策略很厉害,可您不觉得有点太激进了吗?”

“是藤间社长决定的。目前还有点混乱。”

“什么事啊?”

“你的任务不就是纠正混乱吗?当初让你接手这个项目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议结束后,柏田一边收拾资料一边对旁边的堀田说:“堀田先生,今天那件事真的没问题吗?”

就算面对自己的心腹,冲田也会毫不留情地责骂。此时他不仅面不改色地百般嘲讽,冷冷注视着的场的双眼中还浮现出了轻蔑的神色。

北堀的热情话语鼓舞了在场所有人的士气,一个个全都情绪激昂起来。然而唯独一人满脸阴云,那就是坐在会议室末席,负责分发资料、打打下手的幽灵传动采购部负责人柏田。

“现在该项目暂时在与外面的厂商合作,接下来我准备瞅准时机转到内部。请您再稍等一段时间。制造部目前也在加速进行小型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研发。”

“我们虽然在‘日本农业’展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名气还仅局限于地方领域。不过今后就不一样了,‘达尔文’将开始新一轮的‘进化’。”

“要等到什么时候?最好是你我还坐在帝国重工董事会椅子上的时候。”冲田说得毫不客气,而且他这种人属于越说越来气的性格,“还有,你打算容忍那帮人蹦跶到什么时候?”

重田眼中冒出了杀气。

“那帮人”指的是“达尔文”项目的成员。

这番话也意味着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让帝国重工的无人农机——不,是让的场俊一这个人,颜面扫地。

“听好了,你可能以为只有你是八卦杂志的受害者,其实可不是,现在被大众视为恶人的不是你,而是整个帝国重工。那个重田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对本公司宣战。我还听说那帮人里做变速器的是被你赶出制造部,最后离职了的员工啊。怎么能让那种人小看了帝国重工呢?!我才不管什么‘达尔文’,给我弄死,听到没有?!”

“今后浜畑首相肯定会在各种场合强调自己对农业领域的关注。每到这种时刻,‘达尔文’就会被提起,渐渐就会无人不知。换句话说,‘达尔文’将不再是城镇中小企业搞的项目,而是国家级项目了。我们的力量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其实不用冲田明说,的场也打算这么做。只是此时如果多嘴,恐怕会火上浇油。

在北堀心中,大企业和执政党都是“假想敌”,不过他是个圆滑的人,这才会想到利用政府的ICT农业推进项目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也算是他的优秀之处吧。

“明白了。”的场小声应道。

“达尔文”是普通农户的好伙伴,而帝国重工的“阿尔法一号”是阻挡农户们致富之路的恶人——北堀计划暗中巧妙地制造这种对立,通过电视和广播上的新闻节目以及资讯类节目进行传播,将其深植于大众心中。

就在冲田还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服务员推着小车走进了包间。的场松了一口气,突然格外感谢这家店效率低下的安排。

北堀的公司还会拍一部有关“达尔文”的纪录片,届时打算卖给各大媒体,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4

北堀继续道:“这样一来,今后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跟帝国重工的拖拉机相比较了。就像此前在‘日本农业’一样,大家可以这样认为,每次比较都是一个机会,可以宣传‘达尔文’有多么优秀。”

堀田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独自打量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图。

伊丹面露困惑。

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多久了?

“什么意思?”

玄关处传来的响动让他突然回过神来。

“各位,你们不该失望,应该开心啊。”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失望之情渐渐弥漫至整个会议室。

一个人走进了公司大门,堀田盯着那人,直到他走到办公室透出的灯光下,才松了口气。

“啊不,这个嘛……”北堀收起了笑容,“其实帝国重工的务农机器人也被选上了。”

“我还以为是谁呢。你怎么来了?”

“这很好啊!”重田笑了起来,“这样就进一步拉大跟帝国重工的距离了。”

“试用人不是发邮件来了嘛……”

“是地方议员荻山仁史把‘达尔文’推荐给浜畑首相的。浜畑首相虽然打算以推广ICT农业提高支持率,实际上却缺乏具体方案,就快变成空头支票了。这对荻山来说无疑是出头的绝佳机会,而对首相来说,这样就能成功赚得支持率了。另外,还有一点对我们很重要:一旦政府批复下来,我们就能得到助推金了。”

果然是这件事。

北堀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冰室今天下午五点多就离开了公司,说要跟客户吃饭。虽然不知他去了哪里,不过堀田推测,他可能是吃饭时看到了邮件,把客户送走后就又回到了公司。

“知名度只是一方面,这件事里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达尔文”的几位试用人每天都会发来各种信息,全部由幽灵传动优先负责处理。邮箱由堀田管理,定期与代达罗斯和纪新分享内容,若有较为重要的事项就开会讨论,由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北堀,多亏了你啊。”重田感谢道,“要不是你不断为我们提升知名度,怎么会有这个好结果呢。”

那封邮件是六点多收到的。

大家齐齐鼓起掌。

发件人是新潟县的试用人,邮件里提到运行中的“达尔文”突然停止不动,发动机熄火了。他们尝试重新启动,但机器还是不动。邮件还附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当时的气温等详细作业数据,并添加了约十张“达尔文”在农田正中央一动不动的照片。

“这是机密情报。‘达尔文’已被内定为首相大力推广的ICT农业推进项目了。这样一来,我们算是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正式资料明天应该会发到重田那里。”

冰室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打开了电脑,皱着眉一脸不高兴地盯着屏幕。

他把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与会成员,会议室里顿时充满喜悦。

“应该是发动机或变速器的结构存在缺陷吧。我觉得应该再仔细审核一下设计。”堀田说道。

“我有个好消息。”

“你说得倒轻巧。”

北堀一直闭着眼睛倾听这场充满火药味的讨论,这会儿发现轮到了自己,他仿佛久候多时一般露出了笑容。

冰室话里带刺,堀田就闭上了嘴,不再自找没趣。

重田做完总结,催促坐在旁边的北堀发言。

每次收到故障消息,冰室都只会一个劲儿质疑发动机和自动巡航控制系统有问题,始终不愿意重新检查变速器的设计。

“我们会重新审核一遍设计,也请幽灵传动和纪新把各自负责的部分再确认一下。保险起见我们都赶紧处理吧,不然事情越拖越难解决。”

堀田认为,冰室这种态度跟他作为技术人员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达尔文项目”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联络会,地点在几家主要成员间轮换。会上要商讨各种策略,遇到试用人提出问题就要讨论如何改善。

冰室之前在大型变速器厂商东光公司工作,他所在的设计部非常强悍,设计出的主变速器产品有极高的独创性,可谓整个公司都靠设计部支撑。另外业界一直有传闻说,东光的设计部拍板的设计,基本就不会再修正了。

重田和冰室都没说什么,户川也一言不发。

“冰室先生,现在还是找不出原因,万一是我们的变速器有缺陷可怎么办?”

“算了、算了。”见重田眼中已冒出怒火,伊丹当起了和事佬,“只有这一户明确报告有问题,还是再看看吧。”

危机感让堀田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有问题,不如看看发动机吧?听说工厂在越南来着?不是有人说价格一流,技术如何如何吗?”

“反正设计这款变速器的是上一任设计主管,就算有缺陷,也不该由我来背锅。”

重田这么一问,冰室顿时急了眼。

冰室给的回应可以说驴唇不对马嘴。难道他觉得拿出这样的理由就能自保了吗?眼下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真的合适吗?

“会不会是变速器出问题了呢?”

堀田感到心中一阵苦涩,却无能为力。

堀田看着手头的资料,冲着就知道把责任推给别人的冰室皱起了眉。

“那个变速器确实是岛津姐设计的,可如果最终发现是它的问题,头痛的可是咱们公司啊。”

“那是海老野数一数二的大农户,应该不是没钱买。”

“前提得确实是变速器的问题吧。”冰室语气强硬。

送出去试用的“达尔文”一共有三十台,试用协议上规定若一年的试运行期间没有出现问题,试用农户就以折扣价格买下机器。

这样努力地维护自尊,反倒暗示他心中也充满不安吧,堀田突然这样想。

“会不会没钱买,这会儿故意挑刺啊?”冰室开始质疑农户,“那家人可信吗?”

“到时候冰室先生应该难辞其咎,我也得承担责任。因为上一任岛津姐的设计是在冰室先生认可后交接的,我呢,也看过了图纸,认为设计无可挑剔。可说不定真的有问题呢,我们应该再精查一遍。”堀田指着屏幕上的设计图继续说道,“冰室先生不也是因为心里觉得有问题才跑回来的吗?”

“嗯,我们仔细问过了,那边的使用方法没有问题。而且他们也主张是机器的问题。”

“没什么,我只是好奇,才回来看看的。毕竟上回也有试用人发来了类似的故障报告。”

“也就是说,这次的故障很不一样,对吗?”一直在旁边听着的重田问道。

他说的是海老野市的那家农户,不过之后他们就没再发来过类似的故障报告了。

“其实收到了好几件拖拉机突然停下的报告。”堀田回答道,“不过其他几件是因为操作不当,不太像是咱们的拖拉机的问题。有农户弄错了设定程序的步骤,按照我们的方式调整后都能正常运行了。”

“这次的故障比上次还严重,因为重启后拖拉机还是没动。这样一来就很难说是通信系统或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问题了。”

“还有其他类似的故障报告吗?”伊丹问。

上次冰室坚持是通信系统出了毛病。堀田认为这一说法毫无根据,纯粹是在推卸责任,为此暗中鄙视了他好久。

这充满火药味的气氛让堀田尴尬地缩起了身子。

冰室没有回应,继续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像是在琢磨邮件的内容。

坐在会议桌另一边的户川马上反击。通信技术是由提供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纪新公司负责,难怪他此时气愤地盯着冰室。

堀田叹了口气说道:“我准备明天过去看一下出问题的拖拉机,放着不管会给人家添麻烦的。冰室先生,您要跟我一块儿去吗?”

“你别说这种毫无根据的话好吗?”

“我就不去了。”他的态度已明确表明不打算费这个心,“等真的证明了是变速器有问题,我再去也来得及。对了,堀田……”

在这种场合,马上下这样的断言显然不太合适。果然……

冰室转过头,目光冷酷地看了堀田一眼。

冰室这才回答道:“应该是通信故障吧。”

“你记得吩咐试用农户,这件事千万不要外传,听到没有?”

“你有什么想法吗?”伊丹直接问冰室。

5

冰室一言不发。他长长的头发垂在脸颊两侧,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散发出研究者的气息。

“上回跟你说的政府人员视察,阵仗好像变得比他们之前说的大了。”

“说是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中途毫无理由地停了下来。重启程序后才恢复。”

电话另一头财前的声音里带着紧张感。

在幽灵传动的会议室里,“达尔文项目”例行会议正在进行。

“有多大阵仗?”

堀田递来的报告来自宫崎县海老野市的一户试用农户。那里靠近宫崎县与鹿儿岛县交界处,可远眺到雾岛群山,是著名的大米出产地。这户农户家种植越光米,曾在全国大米风味比赛中被评为“特A”级,可谓种米领域的实力派。

佃想到了“日本农业”展会。帝国重工的“阿尔法一号”在现场演示时出现了重大失误,引发了一阵热议。但说来讽刺,那件事反过来成了佃制作所回归这个项目的契机。

伊丹皱起了眉。

“首相要去,佐野知己和望月章吾这些政治家也要去。”

“故障?”

“那两个人去干什么?他们出身北海道吗?”

2

这两位都是执政党里的大人物。

“好,就这样吧。”岛津说着关掉了电脑,开始收拾桌子,“肚子好饿,我们去哪儿吃饭?”

“他们不是北海道的,但都在农林领域十分出名。肯定是想借首相的ICT农业项目宣传自己吧。北海道知事也会随行。有这么多大人物参加,媒体当然会格外关注,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财前说,“那次在‘日本农业’的展示结果令人遗憾,不过只要在这次领导视察中完成优秀的展示,就是一次很好的宣传。这可能是投入市场前能获得的最大机会呢。”

神谷修一是佃制作所的顾问律师,他拥有专利代理人资质,是知识产权方面全国知名的顶级律师。

最后财前激动地说了一句“我们一起想办法取得成功吧”,便结束了通话。佃则吐出了沉重的叹息。

“知道了,就按岛姐说的办。申请专利的事你可以找神谷老师商量。”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帝国重工身为大企业,赢了是理所当然。反过来,假设“达尔文”胜过了帝国重工,那他们可就变成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佃扶着下巴想了想,既然岛津都这么说了,想必这项技术非常有价值。

带着胜利的包袱去取胜——“这可以算是最艰难的决胜了吧。”

“专利啊……”

佃站在社长室窗边兀自喃喃道。

“目前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个。其他地方都是传统零部件进行传统式组合……我对这一块进行了大幅改动。而且……”岛津认真地看着佃,“如果下次测试中问题解决了,我想为这项新技术申请专利。”

“很有意思嘛。”

“还有别的办法吗?”

联络会上,代达罗斯的重田听说了要去参加北见泽市的视察活动,露出求之不得的笑容。

岛津抱着胳膊陷入了沉思。

“这会是‘日本农业’展会的场景重现吧。”北堀高兴地说,“我得到了内部消息,说浜畑首相特别欣赏‘达尔文’。那是当然了。身为一国首相,支持‘达尔文’比支持帝国重工更能得到普通民众的支持。重田,你听好了,要是首相跟你说话,你就问他一句要不要坐上‘达尔文’看看。只要能拍到首相坐在‘达尔文’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的照片,那我们在报纸和网络上的曝光率就不用愁了。”

“我打算用新方法改善齿轮的形状和配置……”

最近北堀的营销战略越演越烈,不光制作了印有“达尔文”商标的贴纸、印花手帕、记事本、圆珠笔等纪念品,还拍摄了不少影像资料,为大功告成之时制作纪录片做准备。此时就有摄影师跟拍会议内容。

那是让变速器实现无级变速的部分,有一组配置在转轴周围的齿轮。

“能先停一下吗?”幽灵传动的伊丹对摄影师说,接着转向参会众人,又开了口。

“我觉得这有可能是熄火原因。”岛津用圆珠笔笔尖指着设计图上的一点说。

“前不久,新潟县的一户试用人发来了故障报告,我们的员工前往当地对故障情况进行了调查,我想请各位听一下详细汇报。”

佃走近一看,屏幕上是变速器设计图的局部。

今天来参加联络会的依旧是那几位老面孔。

岛津应该正专注于技术问题,回应的话语显得心不在焉。

伊丹说完这句话之后,堀田有点紧张地站了起来。

“嗯,谢谢,我就是突然想到先前的那个故障的点出在哪里。”

“我和代达罗斯的柳本先生,还有纪新的竹内部长一道赶往当地,对问题机器进行了检查。当场打开发动机盖后没发现问题原因,我们就向试用农户说明了情况,将故障机暂时收回了。”

“岛姐,还在忙吗?我们去吃饭吧。”

“喂喂,没问题吧?”

佃那天工作特别繁忙,晚上好不容易处理完,走到三楼一看,发现岛津正独自坐在电脑前。

北堀皱起眉问道,但没人能回答他。

大约两周后的一天夜里。

“明天,故障拖拉机将会运到本公司,届时请各方面负责人前来展开精查。”

不用多说,产品研发的战场在发售之前。最考验生产者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在这段时间里对品质进行多大程度的完善,等发售之后,一旦出现品质问题就要召回,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会影响产品的口碑。

重田和户川都只含糊地应了一声,声音几乎听不见。这件事就算商讨完毕了。

“先不管原因是什么,发现了问题就很不错。运行测试就是为了这个。”佃鼓励道,“要是等上市了再出现问题,那才叫为时已晚。趁现在抓住能改善的地方积极改善吧。”

“还有其他试用人提交了类似的故障报告吗?”北堀担心地问。

立花的报告让岛津陷入了沉思。

“没有,只有这一件。”堀田回答,“我把所有试用人的情况都调查了一下,发现故障拖拉机有个特征,那就是行驶距离比其他机器要长很多。”

“我跟野木教授联系过,请他也确认了,他说过去两年间的试运行都没发生过突然熄火的情况。”

“那也就是说是耐久性不足?”北堀抱着胳膊,低声沉吟。

程序设定为如果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拖拉机会自动“停车”。若通信情况十五分钟内没有改善,才会熄灭发动机。现在是停车的同时熄火了,证明并非程序下的操作。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有可能收到其他试用农户报告类似的故障。

“如果只是停下不动我还能理解,可当时机器熄火了。”

“各位,就算出现了故障,只要能在商品化之前完善好,不就没问题了吗?”北堀很乐观,“趁现在进行彻底精查,在首相视察的时候让全国人民看看我们的英姿吧。我们要让所有人见识到城镇工厂的技术实力。”

轻部的想法只是猜测,岛津一时也难以做出判断。

然而这番英勇的发言只得到了与会人员毫不干脆的含糊回应。

“拖拉机本体我们都查过了,会不会是通信方面的问题啊?”

6

“还没查出来。”岛津一脸郁闷地回答。

不久前,一台变速器被搬到幽灵传动那狭窄的作业间,放在了作业台上。

“后来查出原因没?”第二天,佃在技术研发部的碰头会上问道。

把拖拉机从新潟县运回来后,纪新的员工先来把通信系统的组件拿走了,接着代达罗斯的负责人把发动机领走了。

岛津匆忙跑向管理站。

“没什么明显伤痕。”柏田一会儿站一会儿蹲,仔细观察银色的变速器外壳,然后转头看向堀田,说,“也没有碰撞痕迹。”

“不好意思,我离开一下。”

柏田拿出工具卸下外壳,里面复杂的结构露了出来。

刚才还运行良好的“阿尔法一号”此时停在农田正中央,一动不动。

“冰室先生,我们要拆了。”堀田叫了一声。

殿村慌忙看过去,随即发出小声的惊呼。

正坐在桌旁办公的冰室站了起来,一脸不情愿。

岛津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农田一角。

他们缓缓拆下零件,确认过外观后排列在了作业台上。

“但是有意义。”殿村点点头,“老爸你现在虽然做不了重体力农活儿,但是有些事情只有你能做到,不是吗?岛津女士,你说对吧——岛津女士?”

整个过程安静得让人窒息。柏田和堀田偶尔嘟囔几句,除此之外只能听到金属碰撞和摩擦的声音。

“原来如此,种地这种事,基本都是口口相传啊。”正弘说,“你要我把这些做成教材吗?好大的压力。”

不久后柏田发出了一声惊呼。

“不需要全部公开,只要把最基本的知识转化为可供阅览的形式就好。”

他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零件单独放在作业台一角。这个零件叫行星齿轮,是控制变速器换挡的重要零件之一。而拆下来的这个齿轮有不自然的变形。

正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怎么会变形啊……”

“你要我公开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吗?”

堀田边说边检查它周围的零件,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磨损痕迹。接着柏田又指出变速一侧的异常,至此基本可以确定故障原因在变速器上了。

“那倒不会。”岛津说,“无人驾驶的农机和不断发送信息的ICT技术都要有人用才有意义。种植水稻真正必要的步骤和知识,其实都装在殿村老先生您的脑子里。您有您的经验,能种出别人种不出来的好米。可是如果您一个人独占这些东西,就开拓不了稻米种植的未来了。”

“变成这样了难怪会动不了。是我们的变速器出了问题。”柏田一脸愕然,“不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真是好吓人啊。”正弘甘拜下风似的摇了摇头,“这下子不就啥都能干啦?”

“是不是跟什么零件卡住了。”

殿村和正弘震惊地听岛津做说明。

堀田说着,也像柏田那样开始取周边的零件。

“拖拉机和作业机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却一味追求无人驾驶,忽略了作业机。如果能在作业机里注入ICT的附加价值,无人农机的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不一会儿他就发出了疑问:“您怎么想?”

土桥工业的加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不管多么高级的拖拉机,只有拖拉机本体是什么都干不成的。拖拉机的功能要在装了作业机之后才能发挥。

他提问的对象是冰室。

“多亏有他们的起垄机,帮我们及时修复了田埂。土桥社长知道了我们的务农机器人后还说他也在考虑无人农机,希望能加入我们。”

没有回答。冰室只是以堪称恐怖的眼神死死盯着零件,看来连经验丰富的他都无法确定原因。

这家研发全自动起垄机的企业是冈山当地的土桥工业。他家的主营产品是拖拉机作业机,其中犁爪占全日本一半的市场份额。

“是不是材料的问题啊?”

“我们正发愁的时候,营业部的江原君说,在‘日本农业’上看到有企业展出了修田埂的机器。”

堀田提出了一个可能性,但很快就觉得基本不可能。同样的材料也使用在其他变速器上,从来没出现过这种问题。原因应该在别处。

佃包下农田后,不得不先把泥沙清走,再重新修好田埂。然而单靠人力实在过于繁重,而且很花时间。

“没有其他可疑的地方了。”

连日大雨导致河流决堤,大水冲进农田,殿村家的水田被淹没了。水退后发现田里淤积了大量泥沙,很多地方田埂都冲塌了。

变速器全部拆解完了,堀田还确认了一下阀门,最终长叹一声。

“之前不是把田埂重新修了一遍吗?”

此时伊丹正好从外面回来,听完情况说明脸色就变了。

“好厉害啊,你怎么想到的?”

“怎么会变成这样?冰室君,你知道原因吗?”

“我们这个能够得到更精确的信息。将来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让无人农机自动调节肥料的量和浓度,再进行播撒。”

“只有这点线索,我很难判断。”冰室不带丝毫感情地看着变形的零件,心虚地说,“这个设计堀田君不是参与了吗,他应该知道才对。”

听了殿村的话,岛津点点头。

“我要是知道,肯定早就说了。”

“我听说过用无人机掌握农田情况的做法。”

堀田抬起头,语气中透着厌烦。

“知道了土壤质地,就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比如这块地适合种哪种稻子,哪块土壤需要施肥了之类的。现在还只能检测土壤质地,把传感器换一下,就能检测到更多东西。”

“就是设计有问题才会变成这样,你怎么不谦虚一点承认错误呢?”冰室冷冷地说。

两人发出了惊叹。

“您认为这是别人的责任对吗?冰室先生您又是为什么……”

“那台后接作业机上装有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质地。经过传感器分析的结果会同步到电脑终端上。”

“堀田,把原因查清楚。马上。”

“这是什么?”

伊丹打断了他们的争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岛津把手上的平板电脑拿给殿村父子看。两人看过之后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电话铃声,是伊丹的手机。

“请看这个。”

他咂了一下舌,接通电话。

“是不一样啊。”殿村回过头问,“那不是犁地用的旋机吗?”

“你说什么?”

正弘先发现了。

伊丹举着电话看向堀田,抬起右手让大家安静一点。

“后面的铁爪形状不一样呢。”

结束通话后,伊丹的脸色似乎又苍白了几分。

殿村父子凝神看着无人拖拉机开了过去。

“是纪新的户川打来的。”伊丹说,“他们发现了程序漏洞。据说变速指令存在失控的可能性。”

“对了,殿村先生,你们看那台拖拉机,发现什么不一样了吗?”

原来自动巡航控制系统也出问题了。

岛津指着从面前经过的拖拉机,换了个话题。

“失控?”柏田惊讶地问道,“具体是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岛津解释道,“比如上面没有人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引发了事故,那责任是由厂商来承担,还是由所有人来承担呢?另外,无人驾驶技术目前还在发展中,远远称不上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就早早改变法律其实很困难。”

“若以汽车为例,就是会一分钟向变速器发送好几十次无意义的一挡到二挡的切换指令。他们觉得这个可能是导致故障的原因,就打电话来问我们这边的情况。”

“太麻烦了。”正弘挠着下巴,很不满意地说,“真是的,要是因为上头脑子太僵化,导致日本农业废掉了怎么办!”

此时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那个变了形的零件上。

“原因有两个。”岛津竖起右手的两根指头,“第一,虽说是无人驾驶,但万一出故障停下了,就需要人去应急处理,所以无人驾驶拖拉机也可以人工驾驶。第二是因为《道路交通法》。法律规定,上公路的车辆必须有人驾驶。技术上说,从家里开到农田里完全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但在法律上则不行。”

“这是……原因?”

“我很早以前就想问了,为什么无人驾驶拖拉机上还有驾驶席啊?”正弘问道。

堀田喃喃低语,突然垂下肩膀,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岛津站在田埂上观察这次帝国重工无人驾驶拖拉机“阿尔法一号”的运行试验,她旁边是殿村和父亲正弘。

“尽给人找麻烦。”冰室大声说着,转身离开了。

目前在殿村家的农田里进行测试的无人农机共有五台。帝国重工和佃制作所联合在农道边的空地上建了一间管理站,派了员工常驻在这里。

“抱歉了堀田,还有柏田。你们辛苦了。”

拖拉机背后的铁爪在旋转,卷起的尘土就像张开的降落伞向四周扩散。

伊丹也疲惫不堪地叹了口气,随即走了出去。

今天有风,虽然还不能算冬日的寒风,却已经有了深秋的清冽感。

“一分钟发送好几十次无意义的变速指令……”柏田一脸无奈,可当他转向堀田时,脸上却有一点疑惑,“就这点问题会让变速器的零件变形吗?”

一台拖拉机在秋日的晴空下行驶。

这个问题并不是在问堀田,但他也不知道自己在问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