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去吧台拿达菲给他点的那杯酒。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但可以积少成多。
但如果你真的这么聪明,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希多·贝克是个男人?
几年前还在局里工作时,罗德里克·何就想好了自己的代号应该是什么。当然,如果你提醒他这都是过去时了,他也绝对不会感谢你。他甚至想好了第一次被喊代号时要如何回应。继续啊,让我高兴高兴。他会说。我今天走运吗?你觉得呢,渣滓?如果你的代号是克林特,你就应该这么说话。
杰德·穆迪喝完了杯子里的酒,靠在椅子里,心想:好吧,你这个混蛋,你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早上要开会,决定跟踪谁或不跟踪谁,我还在不相关的地方原地打转。我只有狗屎一样的工作,而你前途一片光明。
克林特这个代号的由来如下:
离开之前,达菲在穿短裙的金发美女身边停留了片刻。他说了什么,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笑出了声。达菲离开之前,她凑到女伴身边复述了一遍他的话,两人都咯咯笑了起来,又是一个普通工作日晚上听到的下流段子。
罗德里克·何(Roderick Ho)→《西行记》(Westward Ho)→伊斯特伍德·何(Eastward Ho)→克林特(Clint)。
穆迪看着达菲下楼,走到吧台,付了钱,然后指了指楼上。吧台的工作人员抬头看去,点了点头,又接了一杯啤酒。
但是从来没人喊他克林特。可能是政治正确阻止了他们从西方(west)联想到东方(east),因为这会让他们有诉诸“东方主义”的嫌疑。
“我说话比较直,你别往心里去,好吧?如果有什么消息,我会告诉你的。但说实话,不会有这么一天的。”
但可能这都太高看他们了,他们可能甚至没听说过《西行记》。
话还没说完,他就站起了身。
一帮弱智——他的同事都是一帮弱智。手里拿着字典和拼字板都想不出一个双关语的白痴。
达菲说:“这么说吧,穆迪。杰克逊·兰姆手握的权力跟路边的交通志愿者差不多,你比他还要差三个档次。我们知道贝克在干什么,只有外行人才会管他做的事叫‘任务’。他就是个跑腿的,懂吗?我们不可能给斯劳部门派真正的任务。”
和路易莎·盖伊还有明·哈珀一样,何今天晚上也在自己家里。但他住的并不是出租公寓,而是自己的独栋别墅。房子很奇怪,但并不是他故意要这么布置的,他买下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最怪的是楼上的温室:一个玻璃房顶,铺着瓷砖地板的夹层。销售对此赞不绝口,说屋里的各色植物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形成特殊的微气候,绿色自然环保,诸如此类。何假装在听,点点头,实际上却在琢磨扔掉那些环保垃圾之后能塞下多少台电子设备。他觉得能放很多,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和一个记者有关。”穆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要太急切。他希望达菲能够理解,如果斯劳部门真的要出任务,穆迪不能被排除在外。天知道,他的工作经验比所有其他人加起来都多。希多·贝克刚通过新人测试,卡特怀特搞砸了国王十字车站,何是个无可救药的宅男,其他人就是该死的冰箱贴。逮捕行动时,穆迪踹开过无数扇门。不用告诉他这次行动和踹门没关系,他当然知道没关系。但是如果要做任务,队伍里就要有一个能踹门的人,因为早晚都要有人去踹门。
他坐在一堆电子设备中间。有些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光顾,其他的则流畅地跑着预先写好的程序,还有一台在以震耳欲聋的音量播放死亡金属摇滚,仿佛真的要置人于死地。
“我知道,杰德。我们都知情。你以为兰姆真的能不经批准放屁吗?”他再次把杯子举到唇边,但杯里已经没有酒了,于是他又将杯子放下。“我得走了,明天早上还要开会,你懂的。”
他知道,他已经过了听这种音乐的年纪。他也知道,他已经过了听这种音量的年纪。但是这是他的房子、他的音乐,邻居又都是学生。如果他不制造噪音,就要忍受别人的噪音。
“一个真正的任务。”
眼下他正在浏览内务部的人员档案。倒不是在找特定的资料,只是因为他能做到。
“行吧。”
何的父母在一九八七年就来到了英国。青少年时期,他看了许多“我的人生我做主”类型的书,所以在没有废寝忘食地沉迷《龙与地下城》的时候,他经常会思考如果当年父母留在了香港会怎样。他很可能会换个更加商业化的领域,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或者特效师,或者在某个千篇一律的国际大公司里打工。很可能赚的比现在要多——但这世上没有如果。
“他给希多·贝克派了任务。”
昨天早上他在地铁上认识了一个女人,晚上去和她约会。当然了,他们并没有进行语言交流,因为第一次约会都是这样。
达菲说:“上次杰克逊·兰姆要做点什么比放屁更激烈的事,杰弗瑞·博伊科特还在给英格兰踢先锋呢。”
她的头发是亚麻色的,穿着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外套和短裙,打扮得像个都市白领。但真正吸引了他目光的是她挂在脖子上的工牌。他抓着地铁吊环站在旁边,两人间的距离只有短短八英寸,所以他能清楚地看到她的名字。到达斯劳部门十分钟后,他就已经查到了她的住址、情感状况(单身)、信用卡记录(信用良好)以及医疗记录(普通妇科疾病)。他翻着她的邮箱,里面有工作邮件和垃圾邮件,和同事偶尔调个情,但基本毫无进展。她想买一辆二手车,回复了一个本地小报上登的广告,发布广告的人还没答复。
“杰克逊·兰姆。”
于是何给发布广告的人打了个电话,了解到对方已经卖掉了车,但还没来得及通知其他未中标的倒霉蛋。别担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对那人说。然后他转头就给那位女士打了电话,问她还想不想买一辆六年车龄的萨博。她说想,于是两人晚上约在一家酒吧见面。早在她到达之前,何就已经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他看着她在酒吧里等了一个小时,表情越来越沮丧。他甚至想过要不要去跟她说句话,坐下来解释给她听:小心驶得万年船。做人不能不谨慎。明晃晃地把工牌挂在脖子上?这不就相当于在身上别了个徽章说“快来人肉我”吗?经济状况、最喜欢的网站、通话记录。想知道这些细节,你只需要一个名字和一些额外信息,比如工作地点、税码、犯罪记录、积分卡、公交卡……这些东西不仅可以被查到,更重要的是可以被篡改。可能你有天早上离开家,工牌像蜘蛛网一样贴在你脖子上,而你到公司后就会发现,你的人生已经不属于你了。
“谁?”
罗德里克·何就是来告诉她这一点的。
“他在搞小动作。”
但他没有上前说话,而是看着她终于放弃等待,沉默而愤怒地离开了酒吧。于是他也喝掉杯里最后一点无酒精拉格,心满意足地走回了家。她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穆迪怒视着他,伸手去口袋里拿烟,又回想起冰冷的现实。他上次在酒吧里享受香烟是什么时候?上次和同事喝酒,笑着聊起工作又是什么时候?上次作为杰德·穆迪感到开心又是什么时候?他的手在口袋里握成了拳,又松开,他伸了伸手指,将双手放在面前的桌上。
这是他的秘密。
“没有,但他们在等着你主动辞职呢,你还不明白吗?”
他知晓的众多秘密之一。
“我没有失业。”
所以现在他就坐在屏幕前,对刺耳的乐声浑然不觉,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在浏览资料,相当于内务部的某个狗腿正站在他的屏幕前,恭恭敬敬地奉上钥匙,领着他进去翻看文件和档案。先生翻阅资料时需要一杯无酒精拉格吗?那当然了,先生需要。
“如果你不服气,就辞职去干别的。警察失业后都转行去做保安了,你也可以试试啊,杰德。他们还给你发制服呢,停车场的风景也不错。你也该向前看了。”
于是他拿起杯托里的易拉罐。
穆迪什么都没说。
谢了,狗腿。
达菲继续道:“没有人跟踪我,因为我才是那个跟踪别人的人;也没有人跟踪你,因为根本没人在乎你。相信我,没人在盯着你的工作,杰德。老大在一张纸上盖了章,然后直接忘记了你的存在,就这么简单。”
他犹豫着:要不要把某些高层的生日对调一下,弄乱他们的退休金?但是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另一个链接吸引了,点进去又有其他链接。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飞快,回过神来已是深夜。他早就离开了内务部的网站,正在浏览一家小型塑料工厂。工厂暗地里和国防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秘密。这里是他的游乐场,无论父母在哪儿,他天生就是做这行的。这是他的快乐源泉,他会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直到时间尽头。他就像个守财奴,锲而不舍地要从垃圾山里筛出金子。
穆迪什么都没说。
但他也只是随手一查,没有什么其他目的。他在网络世界中搜查了那么多遍,也无法解答内心最深的疑惑。
“而在斯劳部门,你的工作——是什么来着,杰德?如果有人在公交站待得太久,你就去把他们吓跑。确保没人偷走办公室的曲别针,站在咖啡机旁边听其他废物抱怨,这就是你的工作。”
罗德里克·何知道每一个斯劳部门的同事都是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知道所有促使他们成为二等公民的细节。他们犯下的每一个错,做的每一件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知道他们失败的时间和地点,比他们本人还清楚事件造成的后果。他读过领导层的邮件往来,知道谁投了赞成票和反对票,甚至能引用其中的段落。
他的语气轻松愉快,任何路人都会觉得他刚刚只是讲了个笑话。
他知道所有人的秘密,除了两个。
考虑到这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达菲还是开口道:“斯劳部门不能算是局里的一部分,杰德;摄政公园才是总部。你也知道,我们监察部门要四处留意,看谁都做了什么,确保大家都各司其职,没人干不该干的事。如果他们犯了事,我们就狠狠咬住不放,所以他们才管我们叫看门狗。”
其中一个是希多·贝克,不过最近他对此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穆迪没有说话。
另一个他却始终毫无头绪。
“真的吗?”
何再次拿起易拉罐,发现已经空了。他头也不回地把易拉罐扔到身后,等罐子撞上墙壁时已经忘记这回事了。
“但他们没有开除我。”
他的眼睛紧紧地黏在屏幕上。
达菲继续道:“去年那堆烂摊子需要有人来背锅,萨姆·查普曼主动请辞,但这只是开始。他们需要一个不情愿的替罪羊,也就是你。”
他知道所有人的秘密。
穆迪闭上了嘴。
除了两个。
“——都是不可能的。”
***
“我不想从她那里——”
对杰克逊·兰姆而言,依靠直觉生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种生活属于另一个更苗条、更灵巧的兰姆。但是曾经的自己并不会消失。人们会把蜕下的旧皮挂在衣柜里,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拿出来穿上。
“无论你想从她那里得到什么——”
快到家时,他发现有人藏在街边的阴影处。
“你见到她的概率比我大十倍。”
他很快就想到了一系列可能的嫌犯。几年来他树敌不少。不,说实话,光这几天他就结了不少仇。这种事他向来擅长。于是他将手中的《旗报》卷起,继续走向路口。他用手挥舞着报纸,好像在指挥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在某些人眼中就是方便下手的活靶子。
“我根本见不到她人,杰德。”
但是两秒钟后,他看起来就没有那么软弱可欺了。
“我只是想要一次机会,尼克。只要一次机会,我不会再搞砸了。”
他的身体自己行动了起来,自然得如同呼吸一般。
就这样,谈话还未开始就结束了。达菲用短短的一句话告诉他,他最好现在就闭嘴。
“天哪,先生——”
“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然后那人的声音就被《旗报》打断了。用一根太短的逗猫棒去逗一只猛兽的下场就是如此。
“尼克。”
近处亮起了光。住在这片街区的人很少出来管闲事,但他们并不介意探头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达菲说:“好说话?她可是浑身都在释放禁止靠近的信号。”
窗帘拉上之前,淡淡的黄色光晕照亮了面前的人。兰姆发现他抓住的是一个孩子,一个普通的小混混,看起来才十几岁。他脸上满是痘印,就像是被人用刀划过一样。
“她好说话吗?”
他缓缓地将报纸从男孩嘴里抽出,对方蹲下开始呕吐。
达菲把桌上的杯垫摆正,将啤酒杯放在杯垫上。
兰姆当然可以就此离开,这个少年不太可能跟上来报复他。但是他家就在附近,如果动身就会暴露自己的地址。他必须要掌控透露的信息,他的生活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而此时此刻,他并不希望少年得知更多。于是他右手抓着少年的衣领,左手扔掉了比平时更早报废的报纸,等待着。
穆迪干脆直奔主题:“你和泰维纳关系近吗?”
过了许久,少年终于说道:“什么啊……”
“你说话真的很好笑,杰德。”仿佛为了印证这一点,达菲看了看手表,然后慢慢地喝了一大口啤酒。
兰姆松开了他。
“就算是,我也不会选择在这种地方猎艳,除非带上青霉素。”
“我哪儿惹着你了?”
“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兰姆饶有兴致地发现自己的活动量这么大,竟然只是微微有些气喘。
“我喊你出来不是为了泡妞的。”
“你是疯子吗?”
“怎么,你太老了?”
但是刚想到这里,他的心跳就开始加速,一阵热气涌上双颊,直通额头。
他说:“天哪,你不是认真的吧?”
少年还在说话:“我什么都没干啊。”
达菲在等他的反应。
他说话时带着一丝委屈的鼻音,但是底气十足,仿佛刚赢得一场小小的胜利。
其中一人穿着红色内裤。
兰姆忍耐着身体上的不适,问:“那你来这儿做什么?”
穆迪的第一反应是他被跟踪了,第二反应是:怎么回事?两个女人坐在吧台尽头,穿着露出大片皮肤的短裙,两人穿在身上的布料加起来刚好够做一块眼镜布。
“就是逛逛。”
达菲歪头示意下面的吧台。“最尽头的椅子,你看。”
“为什么选这里?”
“我不是想打探什么,尼克,就是问问你最近如何。”
少年哼了一声:“总得有个地方去吧。”
意思是他不忙,就算忙也不能透露。
“不行,”兰姆说,“你不能来这儿,滚去别的地方吧。”他从口袋里翻出一枚硬币,不知道是两英镑还是两便士,丢给了那个孩子,“快走吧。”
“就那样。”
少年从视线中消失之后,他又等了几分钟。
“很忙吗?”他问。
现在他的心脏终于恢复了正常,额头上的冷汗也干了。
尼克·达菲年近五十,和穆迪完全相反。他们是同期,几乎是同时通过了实习训练,十几年后,两人都进了被称作“看门狗”的监察部门。看门狗的犬舍在摄政公园,但有时也会出远门。最远的一次,穆迪去了马赛。有一个年轻特工搞错了目标的身份,被跨性别性工作者用刀刺死。但是达菲去过华盛顿。他的一头灰发修剪整齐,和穆迪一样穿着西装外套,没打领带。穆迪不禁想道,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就像两个下了班的白领:会计师、房产中介、赌场工作人员,如果观察者更敏锐一点的话,也许会将他们错认为警察。一百万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会猜他们是军情五处的人,要是被穆迪知道了,他肯定要好好地查一遍那个混蛋的背景。
杰克逊·兰姆回到了家中。
达菲坐了下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份幸运。
“尼克。”
***
“杰德。”
他今年十九岁。他吓坏了。他是谁并不重要。
杰德·穆迪穿过门口的人群,占了一个临街座位,在那里抽了三根烟,喝了一杯啤酒。公交车频繁地呼啸而过。街对面的商铺循环排列:韩国超市、快递公司、房屋中介、快递公司、韩国超市。他喝完酒,回去点第二杯,这次直接拿着酒杯上了楼。楼上有一个封闭式露台,露台边摆着桌椅,能从窗边看到下方熙攘的人群。尼克·达菲喊他的时候,他杯里的酒已经喝了一半。
你觉得我们在乎你到底是谁吗?
不知道明·哈珀在做什么?
他把车停在两条街外,因为再近就没有停车位了。最近利兹这个街区变得越发拥挤。“移民太多了。”他爸爸笑道。都是些波兰和东欧佬,跑过来“抢走我们的工作。”“哈哈,真好笑,老爸。”他回道。
睡眠来之不易,她在黑暗中躺了整整一个小时,杂乱的思绪不断侵扰着她。
走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构思和汽车有关的段子:汽车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因为换成其他任何一种私有财产,你都不会把它放在两条街外过夜,还指望第二天早上能在原地找到。他知道这个段子有潜力,只要他表演的时候多放几个停顿进去……
她想着要不要再给自己倒一杯,然后决定还是关掉电视直接上床。这样早上会到来得更早,但至少从现在到睡醒她都不用再继续思考了。
“但是您猜怎么回事?我们街区就没有这种例外。”
造成的连带伤害还包括路易莎·盖伊的职业生涯。
包袱是一个段子的精髓,必须抖到位了才能出效果。不能太模棱两可,能用一个字就不用两个字。“没有这种例外”的意思是:在他们街区,如果把车停在外面就一定会被偷。观众能听得懂这个笑话吗?关键在于讲述的方式。
更糟糕的是,那些被劫的枪支出现在了之后的犯罪活动中:银行抢劫、人质劫持,还有街角的枪击案……
“但是您猜怎么回事?我们街区就没有这种例外。”
她后来才知道,目标只在店里停留了不到三分钟。他走进试衣间,换下西装,回到街上的时候已经穿上能够融入街道的衣服:宽大的灰色上衣和松垮的牛仔裤。他从二号面前径直走过,当时二号正要进店,为路易莎提供增援。紧接着他路过了一号、四号和五号,没人认出他。而三号路易莎则开始感到焦虑不安,那天真的糟透了。
停顿。
在接下来的问询中,人们无声指责她跟丢了目标是因为种族歧视。问询从那天晚些时候开始,持续好几周。他们说她分不清年轻黑人的面孔,但并不是这样的。目标人物的模样她记得很清楚,即便是现在也能清晰地回忆起来:他的下巴上有一处小小的凹痕,还有干净利落的发际线。但是在店里还有至少六个其他的年轻人,无论身材、肤色、服装还是发型,都和目标一致。这是他们安排好的。
“在我们街区,您就是把您家房子留在街上过夜——”
然后完全跟丢了。
然后人影出现了,他知道自己惹上了麻烦。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穿得很讲究,显然很注重着装。但商店也是绝佳的接头地点。店里有人排队,偶尔还会拥挤,当然也有试衣间,很适合甩掉尾巴。于是他拐进店里,她跟了上去。
他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巷,他不该偷懒抄近道的。但他在构思段子时经常会这样,思维一发散,身体就会进入自动模式。灵感爆发时就像喝醉了一样。他应该把这句话记下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那个人从车库阴影中走了出来。也许他只是去小便,或者抽根烟,或者在做其他并不违法的事,但若真是如此,他肯定不会蒙着面。
不到一分钟,目标拐进了一家服装店。
反抗还是逃跑?他想都不用想。
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任何句子都会失去含义。他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你遇到了……街头纠纷?”很久以前他父亲说道。
但她当时是这么想的:他什么都不知道。
“爸,别这样。”
之前打头阵的人退了下来,他在报刊亭旁站了一会儿,然后加入后方。她紧跟上目标,目标保持一定的速度稳步向前。这说明他要么对自己被监控的事实一无所知,要么就是太习以为常,所以丝毫不露破绽。
“寻衅滋事?”
耳麦里传来一道指令,让她站到队伍前列。
“爸——”
“三号,准备上前。”
“街头斗殴?”
目标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黑人青年。他穿着条纹西装,戴着一副塑料矫正眼镜。他是某枪械组织的先锋成员。一周前,有一批被淘汰的枪支在送至熔炉销毁的途中遭遇劫持。“被淘汰”就和“单身”或“已婚”一样,是一种随时可能改变的状态。被劫持的枪械并不是拿来做镇纸的,而是为了再利用,贩卖给相应的社群。
“爸,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不用模仿电视里的说法。”
跟踪任务最少需要三名特工,那天派了五个人。两人打头阵,三人垫后。跟在后面的三人会随时更换位置,就像在跳一场乡村舞,只不过是在城市的街道上。
“记住,要快点逃。”最后父亲总结道。
那是她第一次出外勤,是一次跟踪任务。之前她只做过演习,这次是来真的。跟踪对象是一个男孩。她不是第一次跟踪男孩,但这是她第一次作为专业人员跟踪:在远处时时监控他的动作,但不能离得太近,暴露自己。
至理名言。
她经常想起那次失败。每次回想起来,她都会不自觉地咬紧牙关。有时她自己都意识不到,直到感觉牙齿咬得太紧,下巴开始酸痛,才会发现原来她又在想那件事。
但是他无处可逃,因为除了第一个人影,还有第二个,就站在他身后。甚至还有第三个人影。他们头上都套着袜子,让他们衣柜中的其他服装都相形见绌。
这一切都让人感觉毫无意义。不,甚至更糟糕,因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你手头只有文字资料时,要怎么去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只是在胡扯?所有的文字都同样的愤怒、恶毒又偏激。有时她认定某些声音比其他的听起来更真实,把相关情况上报,上面就会派人挖出对面的IP地址,找到郊区卧室里的某个愤青。这可能只是一场闹剧。所有被她指认的潜在恐怖分子,实际上都是和她一样的卧底人员,只是在为不同的势力工作,而他们也在向上汇报她的网名,他们只是在互相举报。这当然不会是反恐活动中唯一的无用功。她应该去街上巡逻、出外勤,做真正的工作。但她已经尝试过并且失败了。
快点逃。
要想在这样的互联网上找到真实情报,她必须先忘记学过的一切语法、知识、拼写、礼仪和批判性思维。
他拼命尝试过了。
所以她依旧盯着屏幕,监控着虚拟世界的动向。她出没在虚拟的博客山野之间,寻找异动的蛛丝马迹。有一些网站就像是特洛伊木马,由安全局开发运营,专门用来吸引不法分子。还有一些网站可能是其他政府部门运营的。有时她会觉得,也许她监控的聊天室里也都是特工。表面上是面向年轻人的网站,实际上用户全都是中年男性。总之,无论真实与否,这类网站都包罗万象。从直白的《如何自制炸弹》,到科普性质的《真正的伊斯兰教是什么》,再到匿名论坛的激烈骂战,以及乱七八糟的语法和拼写,不一而足。
被扑倒在地之前,他只跑了三米远。
但这会让她变成一个逃兵。她加入英国国家安全局并不是为了当逃兵。
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已经被塞进了后备厢里。嘴里有一股恶心的味道,还有棉花的触感。他们给他下药了?车子颠簸着向前,他的四肢沉重,头疼欲裂,他再次昏睡了过去。
她应该辞职的。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辞职。
等他再次醒来,脑袋上已经被罩了麻袋,双手也被束缚。他浑身赤裸,只穿着一条内裤。空气阴冷潮湿,他应该是在一间地窖里。身边还有其他人,就算看不见他也能听到声音。
她的工作是监控网络言论。当然她应聘的并不是这个岗位,是被发配过来的。这份工作会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尽头。日复一日,她都会走进斯劳部门生锈的后门,数着分秒,忍受漫长的白天直到下班,听着那扇门在她身后再次合上。从进门到出门,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感慨人生的不公。
“从现在开始,你要乖乖的。”
然后到了白天,她还会继续这样的循环。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
真该死,她想,每次都是这样。为什么不能放过她?哪怕让她好好睡上一晚也行,拜托了。
“不能惹事,也不能逃跑。”那人停顿了片刻,“反正你也跑不掉。”
她自己的知觉倒是经常失灵,不是被欺骗了,而是她不得不学会迟钝。她每晚躺在床上,一闭眼就会看到一条条情报浮现在眼前。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好像看到了某种规律中缺失的一环,却怎么都看不真切。于是她在床上辗转反侧,再次清醒地迎来新的一天。缺乏睡眠的大脑枕在太薄又太热的枕头上,床的其他部位却冷冰冰的。
他想说话,但话刚出口就变成了一声呜咽。
她把餐盘泡在水池里,换了台。电视里说粉色的安慰剂比蓝色的更管用,这是真的吗?人类的大脑真的这么容易被欺骗吗?
“如果你要上厕所,这里有个桶。”
手机异乎寻常地安静,但她还是盼着有人能打来电话,问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是否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这次他终于勉强说出了一句话:“在、在哪里?”
路易莎·盖伊回到了自己租的单间公寓。她看向四面墙壁,墙被堆满屋子的杂物遮盖了:一摞摞的CD、书,潮湿的衣物挂在快要散架的架子上。在那个瞬间,她几乎要再次夺门而出,但是她知道自己无法面对后果。于是她用微波炉热了一份千层面,开始看房产节目。如果你是房主,那么你的房价正在暴跌;如果你是租客,那么你的租金一路高涨。
左边响起了铁桶被踢的声音。“听到了吗?”
他努力告诉自己,不要沉浸在类似的幻想中。明忍不住沮丧地吼了一声,打断了刚才的思绪,好在没人听到。他现在孤身一人,房间里只有收音机的声音。而手机——在和无法沟通的孩子们通完话,和前妻大吵过一架之后,就没有用处了。他没有其他可以聊天的人,于是他干脆关了机。
他点了点头。
明下意识地翻起口袋,又告诫自己不要这么做。他倒了杯酒,把广播调到运动频道。主播一球一球地讲解国际板球锦标赛,他开始幻想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他在格洛斯特路下车后,还未走上站台,恰好转身看到了落在椅子上的光碟,于是转回去取,心里有一种险些酿成大祸的紧张。晚上回到家,哄孩子上床睡觉之后,他还会想起这种感觉。但是随着工作和生活照常继续,他会逐渐忘记这个小小的插曲。婚姻、家庭、事业、牙医、房贷,还有自动扣款协议也都将持续如常。
“你要撒尿还是拉屎,都在这儿解决。”
对他而言,摄政公园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
接着是什么东西在地板上拖行的声音。虽然他看不见,但那个东西发出的声音十分恐怖,像是某种刑具。他们会把他绑在上面,用尖锐的刀具切开他的身体……
最糟糕的是,大家都认为他会搞砸纯粹是因为能力不足。没有人怀疑他背叛了组织,没人怀疑他把T5航站楼的安保漏洞丢在皮卡迪利线上是因为一次失败的情报交易。如果真有人这么想,他好歹还能得到一丝尊重。他也许是被理想主义蒙蔽了双眼,也可能是受到了金钱的诱惑,但至少他是有意识地做出了选择。但这是不可能的,就连看门狗都在档案上写了他是一个蠢货。换作其他时候,他可能会被直接开除。但那年局里财政紧缩,限制招新,如果他走了,就不会有人来填补空缺。让他留下似乎是更明智的决定,至少要留到能招聘新人接替他的时候。
“这儿有一把椅子。”
随后,更加漫长的痛苦接踵而至。他要面临局里的审问,电视节目拿他当例子笑话情报人员都是傻子。街上的路人不知道明·哈珀就是话题中心的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嘲笑他。
椅子?
很少有人的事业是被BBC广播四台摧毁的。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最可怕的并不是发现广播中的光盘本该属于他的瞬间,而是在那之前。他一边听广播,一边开开心心地剃须,心想:幸亏我不是那个搞砸了的倒霉蛋。这个瞬间让他无地自容。全国人民一定都有过类似的感慨,他却是唯一一个没资格庆幸的人。
“你的东西都在这儿了。”
通话结束后,他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每次打完电话,他都忍不住回想起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某一个瞬间开始自由落体。在那次愚蠢的事件之前,他有过一段婚姻,一个家庭,还有事业。他会去看牙医,需要付房贷,还有各种自动扣款协议。当然,有些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却已不再重要。这是他曾拥有过正常人生的证据,但一切都因为那次失误付诸东流。他把一张光盘丢在了地铁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
然后那人又离开了,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响起了关门上锁的声音。门闩“哐当”一声撞上,灭绝了一切逃跑的希望。
他本可以反驳的:他工作很忙,她离得很远。但是婚姻生活已经教会了他:当她开始生气,等待他的就只有惨败。
他的双手被紧紧绑在身前。他把手举起来,摘掉了罩在头上的麻袋。虽然差点把自己勒死,但他最终成功了。这算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他愤恨地把麻袋扔到地上,好像它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距离他被绑架过了多久?几个小时?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住哪儿,每周多来两次你会死吗?”
从小巷到这里过了多长时间?
“至少你还能每天见到他们。”
他现在在哪儿?
“这只是一个阶段,他们对我也是一样的。你只是打个电话,我可是每天都要看他们摆脸色,问原因也什么都不说。是我在给他们做饭,我在照顾他们的生活,你没资格说自己有意见,懂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他们到底图什么?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把他带到这里?
明·哈珀今晚在给两个孩子打电话。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九岁和十一岁。一年前,与他们通话后,他会学到许多不必要的新知识,通常与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有关。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变了,现在和他们聊天就像在和两台冰箱对话。变化发生之前为什么没有预警呢?而且,为什么连九岁的儿子也突然变了?他不是还有很久才会进入青春期吗?想从小儿子嘴里问出来点什么就像给石头挠痒痒,毫无效果。等前妻接过电话时,明已经濒临发作的边缘,她却不为所动。
他踢着地面上的麻袋,脸上淌下泪水。他哭了多久?在听到那个声音离开房间之后就开始哭了吗?声音的主人听到他哭了吗?
***
他今年十九岁。他吓坏了。如今,比起观众,比起用自己的段子赢得满场笑声,他更想要妈妈。
她关掉浴室的灯,回到厨房,开始做晚饭。
面前有一把椅子,看起来只是一把普通的餐椅。他踢了一脚,将椅子踢翻在地。
我叫凯瑟琳,我有酒精依赖症。
角落里还有一只铁桶,就像绑匪说的那样。如果不是觉得不吉利,他肯定也会踢上一脚。
她已经十年没喝酒了,但事实就是事实。
哪……在哪里?
我叫凯瑟琳,我有酒精依赖症。
他痛恨这么说的自己:“水桶在哪里?”
回到眼前的镜子,回到自己的生活。可爱的淑女做了蠢事,落到了如此境地。
好像他只是去别人家做客,顺便问一句厕所的位置,还对屋主心怀感激。
往事如云烟过眼。查尔斯·帕特纳早已离世,她却还总是想起他。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们想要什么?为什么要抓他?
她知道查尔斯·帕特纳死后自己无法继续留在总部。她能接受。但是被分配到斯劳部门就像是在为已经赎过的罪服刑。她有时也会想,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真的只是因为她曾经酗酒吗?还是说,有人觉得她应该为查尔斯的自杀负责,因为她没能提前发现征兆?但是她怎么可能发现?查尔斯·帕特纳一辈子都在和秘密打交道,如果他从中学到了什么,一定就是如何保守自己的秘密。你有他家的钥匙?她被这么问过。还有:你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吗?她当然不可能知道,但现在她开始怀疑,也许其他人并不相信她的说辞。
你要撒尿还是拉屎,都在这儿解决。
她歪了歪头,头发挡住了脸。也许她应该去染头发,染回金色,但是给谁看呢?谁会注意到呢?除了那个可恶的杰克逊·兰姆,他只会嘲笑她。
他们要把他关那么久吗?久到他不得不在水桶里上厕所?
但她的关心还不够,她没能发现他需要更多帮助。
想到这里,他的腿直发软。泪水会让人丧失勇气,他跪坐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她会帮他采购,还请了小时工来帮忙每周打扫一次。她手里握着他的日程表,确保他偶尔能分出时间休息。她是一道屏障,隔开了他和他最难搞的几个手下。比如戴安娜·泰维纳。与此同时,她又能让自己保持低调——两人从未有过肢体接触。查尔斯甚至没发现她做了秘书职责之外的事,但是她确实在关心他。
如果他没有把椅子踢翻,他就能坐在椅子上。但是现在他根本没有力气再把椅子扶正。
在她最需要帮助时,是他站在她的身边,所以她也想反过来帮助他。不知不觉中,三年过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开始帮忙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始终未婚,她早就注意到了他那种不修边幅的气质。倒不是说他整日蓬头垢面,但若放任他继续,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他的饮食严重失衡,需要有人照料。她也想找点事做。她不想再在陌生人的身边醒来,她想要转移注意力,而帕特纳就是药方。
他们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
当时,大部分事都让她想哭,那件事也是如此。她和查尔斯不算亲密,有的时候他会喊她钱小姐,但也仅此而已。“戒酒事件”之后,他们也很难称得上是朋友,他却不再喊她钱小姐了。他们从未聊过这件事,除了从康复中心出来的那天早上,他问她是否已经恢复了。她给了他想要的答案,但是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恢复成之前的模样。在那之后,两人一切如常。
他想不出答案。
而当她真正堕落到最低点时,站在她身边的人就是查尔斯·帕特纳。当然了,他并没有真正目睹那天的场景(谢天谢地)。她在陌生人的公寓里醒来,颧骨碎裂,大腿上还留着瘀青的手印时,查尔斯并不在现场。但是查尔斯帮她把自己的碎片捡起来拼好了。他帮她付了戒酒中心的费用,那是她不可能负担得起的。她的疗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心理咨询。据说这些都是局里的常规流程(你以为你是第一个吗?他问道。你觉得自己是第一个因此倒下的人吗?),但是她知道,事实并不止如此。她熬过艰难的戒断反应,终于清醒过来,过了六个月远离酒精的生活之后,再次来到摄政公园的总部。她以为自己会被派遣到边缘部门,但是并没有,她仍在继续担任查尔斯的私人秘书。
地下室的屋顶有一只灯泡,摇摇摆摆地挂在他头顶三英尺高的位置。他注意到这盏灯是因为它熄灭了。有那么几秒,屋里还残留着隐约的余光,随后光芒消失,融入了鬼魅般的黑暗。
人们都说堕落的过程就像滑坡。“滑”意味着速度很快,你根本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脚下没站稳,只能无助地倒在坡上向下滑落,被迫承受扎进血肉的倒刺。但对于凯瑟琳而言,堕落更像是移动的阶梯。阶梯缓缓向下,并不刺激,甚至有点无趣。她看着人们向上爬,思考着自己是不是也该跟上他们。但她心底知道,她在触底之前是不会改变方向的。
他刚才还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和现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当她说出这句话时,已经离不开酒精了。最开始,酒精似乎能帮她解决一些问题。不,这样说还是太不负责了。她喝酒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是因为想喝。也许是为了表明某种姿态,毕竟大家都说“借酒浇愁”,好像不拿起酒杯就无法面对愁绪;但更多的时候,酒精并不是主角,而是背景。无论是独自面对电视的夜晚,还是和女性朋友外出游玩,抑或是和某人约会……当年她有过不少类似的经历,约会必然涉及酒精。吃饭要喝酒,去看电影之后也要喝一杯。如果你鼓起勇气,请他回家喝杯咖啡,也要先来杯酒。你还是希望能和某个人在一起,不想晚上醒来发现自己孤单一人。这就意味着你要和某人上床。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为了达成目的要和很多人上床,没有酒精你根本没法面对这一切。
他在黑暗中,被困在了自己的大脑里,那是他待过的最可怕的地方。一座虚幻的座钟敲响了,他想起了那种不可名状的恐惧,童年时期的梦魇。三岁还是四岁时,他曾经听着这个钟声醒来。钟表的嘀嗒声让他彻夜难眠,好像有某种细长腿的怪物潜伏在黑暗中,想趁他睡着时发起攻击。
我叫凯瑟琳,我有酒精依赖症。
但他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了,哭着喊父母也没有用。地下室很黑,但他不是没在黑暗的地方待过,他虽然怕黑,但是——
她走进亮着灯的浴室,不经意间看到了镜中自己的身影。毫不意外,过去遭受的一切苦难都留在那张脸上,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一些缺陷是与生俱来的,有一些却是自作自受。她的鼻尖和颧骨被冻得通红,看起来就像一个年迈的女巫,她对此无能为力。那些蜘蛛网一样的血管,憔悴松垮的皮肤则在讲述另一个故事,一个由她亲自执笔的故事。
他虽然害怕,但也很生气。这可能是一场恶作剧,可能是大学里的那些混蛋在拿他开涮。
但是当这样可怕的瞬间累积起来,就没有那么好笑了。
愤怒。可以利用愤怒的情绪。他很生气。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甚至有些好笑。虽然查尔斯·帕特纳的名字并不算家喻户晓,但他手中也握着许多人的生杀大权。看到这样的人变成冷冰冰的尸体,感觉很奇怪。他只是在浴室里多思考了片刻,他不想把场面弄得很乱,但他弄出来的烂摊子也是别人来收拾。很好笑。
“你们够了吧!”他大声喊道,“你们应该玩够了,我也不想假装害怕陪你们玩了!”
问话的人在局里的监察部门工作。大家都管他们叫看门狗。审问她的人叫萨姆·查普曼,人称恶犬萨姆。他是个性格恶劣的人,他明明知道她有查尔斯·帕特纳家的钥匙,也知道两人并非情人关系。她之所以会去他家,纯粹是因为查尔斯根本没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他总会忘记做最基本的事:买菜、做饭,扔掉过期食物。查尔斯比她大二十岁,但他们也不像是父女。虽然这是个便利的标签,但实际上两人只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她为查尔斯·帕特纳工作,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帮他进行采购。在他决定吞下一颗子弹后,又在浴室里发现了他的尸体。恶犬萨姆虽然嘴上不饶人,但他也只是在走流程罢了,毕竟,凯瑟琳确实是发现尸体的人。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并不明显。
你有他家的钥匙?她被审问道。你什么时候拿到的钥匙?
“你们听到了吗?我说我不想玩了。”
她人生中最可怕的时刻发生在某天早晨。她来到上司家中,却发现他死在了浴室里。他坐在浴缸里,用一把枪自杀了,仿佛不希望把现场弄得太脏乱。
这只是一个恶作剧。是学校里那些受欢迎的同学在拿他开玩笑。
她走到自己的公寓门前,将手里的购物袋放到地上,开始翻找钥匙,开门进屋。门厅亮着灯,她给家里的灯设了定时,回家前会自动打开。她受不了回到一片漆黑的家里,即使自己伸手开灯只需要几秒。她走进厨房,把购物袋里的东西放好——将咖啡放进橱柜,沙拉放进冰箱;然后她拿起牙膏,放进了浴室。浴室的灯同样设置了定时,这也是有原因的。
“你们听到了吗?你们自以为很酷,但其实呢?”
如今已经没有人会夸她可爱了。就算有,他们也多半不会说出口。岁月的摧残占了上风。对凯瑟琳来说,这意味着她老了。那些骇人的回忆赢得了胜利。
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他还是把双手举到面前竖起了中指。
曾经她也是可爱的,许多人都这样对她说过。其中一个人让她印象深刻。你真可爱,他说道,但你好像经历过许多可怕的事。到了现在,她仍觉得这是一句夸奖。
“你们简直挫爆了,去你妈的。”
人生四十八年,凯瑟琳·斯坦迪什对“前功尽弃”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但她此刻最不需要想起的就是这些。
然后他把椅子扶正,坐在了上面。希望他的肩膀不要暴露自己的紧张。
当可爱的淑女做了蠢事,往往大事不妙。
他必须控制住自己。
这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徘徊,熟悉得就像她爬上公寓楼梯时的脚步声。可爱的淑女做了蠢事。她今晚回家时从地铁广告上看到了这句话,脑海中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不能崩溃。
当可爱的淑女做了蠢事,就会有人前功尽弃。原文是怎么写的来着?不重要了。当可爱的淑女做了蠢事,总有人要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