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姐传信,刺客行刺之时,有一黑衣男子自王宫暗处闪出,一招便生擒刺客,将其击晕。侍卫赶来护驾时,那黑衣男子便不见了踪影。长姐并未看清他的长相,但身形却觉眼熟。长姐思来想去,具如此身手却暗中保护她与孩子的,有此理由的,唯有庭芝一人可想。但若真是庭芝,为何不与她相认?是他有什么苦衷,还是,只是一个路过的高手,碰巧出手相救?长姐拿不定主意,传信家中,叫我们暗中调查,不可使外人得知。若真是庭芝,他不现身相认,自有他的理由,万一大肆寻他,反倒叫他为难,他便更不露面了。”
太上皇手握成拳,屏息许久方吐息:“何种迹象使你有这一猜测?”
太上皇听得脸色发白,终于动怒:“他再有苦衷,不回京与我们母女报平安,独自逞什么英雄!若回来,朕定饶不了他!”
皇叔沉默不言语。
父皇一怒,亭内气氛便一沉。国舅枉费这么多口舌替他兄长辩护,此时也觉无计可施,遂看向我。我这样识时务的人怎么可能去抚父皇的逆鳞,摸了摸还隐隐作痛的脑门,我便退到了皇叔身后,做一个安静的陛下。
我又大吃一惊:“母妃这么厉害?”
虽然我对记忆里只有朦胧影像的母妃充满着好奇,与说不清道不明的怀念,且对他出入赤狄王宫如入无人之境的本事深感钦佩,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证明那个人就是我母妃。万一,这又是一场空,中间只是个美丽的误会,那么因这消息而生的祈盼,对我父皇将造成二次伤害。
谢庭玉目中定定:“我怀疑是兄长庭芝暗中保护。”
我不知道要怎么劝解父皇,但自然有人知道,比如皇叔。
太上皇情绪波动,放在膝上的手颤了颤:“所以你怀疑……”
关注父皇这么多年,最了解她的,除了母妃,只有皇叔了。
国舅舒了一口气,继续道:“皋落氏行刺失败,王后与王子皆得保全。皋落氏以千金买刺客行刺王宫,筹谋不可谓不严密,瞒过了潞氏王宫内外,却在最后行刺时被擒,长姐和外甥才幸免于难!”
因我后退一步而造成视觉上皇叔迎难而上的情势下,皇叔在国舅的瞭望中,走到了我父皇身边,以他不轻不重的嗓音从旁分析:“赤狄部族之间相安无事许多年,旧部忽然有不轨之举,实非寻常。贵妃又恰在此时此地出现,未必没有关联。若非形势所迫,他定然不会逗留北境而不返京。这些年,两位陛下为他忧思挂心,他岂会不知呢?料他对两位陛下亦如是。”
太上皇却问:“王后和王子没事吧?”
从大局形势分析,再到个人情感呼应,皇叔不负所望,果然安抚下了太上皇。
我闻言大惊:“赤狄内乱的话,北境不稳,更难保狼子野心的皋落氏不趁机南犯!”
“但愿如你所说。”太上皇无怒气地哼了一声。
“关于兄长庭芝的消息,要从我家长姐说起……”谢国舅在众人的聆听中,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我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依长辈寄望芝兰玉树之意,长子庭芝,长女庭兰,次子庭玉,幼子庭树。长子入内宫为妃,外界并不知晓,是以谢家从未以外戚身份昭告世人,只当长子无存。长女庭兰嫁入赤狄潞氏为后,以保谢家与赤狄世代交好,互市无虞。长姐嫁与赤狄君王潞氏后不久,生有一子,聪颖可爱。然而三月前,赤狄旧部皋落氏作乱,遣人行刺王子,欲除潞氏子嗣,再以皋落氏取代潞氏!”
局势稳定后,谢庭玉才又道:“家中应长姐所言,暗中调查两月,一无所获。想着入京将此事告知陛下,一来可消去陛下多年记挂担忧,二来陛下兴许有办法查明真相,追到兄长的踪迹。”
“国舅”谢庭玉在惶恐与惊悚间徘徊了片刻,立即便融入到了外戚国舅的身份中,同太上皇促膝而谈。
“查,朕自然要查。”太上皇目中坚定,有火星重燃,整个人彷如焕发第二春,容颜愈发娇艳,“这混账,朕非逮了他回来扒皮抽筋不可!”随即,话锋一转,“但若他真因赤狄内乱无法露面,或是暗中做些什么,不便旁人插手,那便由他去吧。”信任之情,溢于言表。
在场众人均被太上皇一声国舅给刺激坏了。我在皇叔身边大大摇头,小声嘀咕:“美人误国呀!”皇叔寻了块糕点堵了我的嘴。
能屈能伸,唯太上皇。
“小混球!虚无缥缈的消息就不是你母妃的消息?朕这些年四处打探也未得一点蛛丝马迹,你还要拿你母妃讨价还价!”狠狠揍了我的太上皇将我扔到后边去,以比谈国事还要郑重的气势,同谢庭玉殷切道,“朕说了算,国舅但说无妨!”
谢庭玉有些反应不过来,皇叔只是视线从太上皇脸上移开,我吃饱了糕点半躺在亭中护栏上看皇叔,心中不由替他哀叹。半生辛劳奔波,为一个得不到的人,这又是何苦呢?既然我亲爹还在世,那我自然不会再去撮合一个后爹了。
“这么说,舅父是准备以一个虚无缥缈的消息来换取十年互市管辖权?”我做好了同舅父砍价的架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脑袋顿时挨了一记栗子,我两手捂脑袋。
亲爹究竟是怎样威武霸气的一个存在呢?我陷入了遐想。
舅父的警惕却是没有放松,对我的诚意报以了极大的怀疑,皎月般的容貌落了一层暗影:“看来太上皇允诺了十年互市,陛下却是不允了。以陛下的聪慧,自然推测得到,我若有兄长的确切消息,自然早将他寻回了,何须同你们周旋到现在?”
“禀陛下、太上皇陛下,太傅姜冕与西京姜轩求见。”亭外,有内监启奏。
“舅父,你若有我母妃的确切消息,我可以答应十年内不管互市。”我一派天真,目光炯炯向他承诺。
躺在栏杆上遐想的我直接翻去了栏外,噗通一声闷响。
谢庭玉听闻太上皇的承诺,当即放下大半的心,另一小半不放心,全在他意料之外的我,从他转而看我的眼神,我便猜了出来。方才还同情爱护我的舅父忽然就对我提防起来。
“快来人,陛下掉了!”内监疾呼。
我扭过头看父皇金口独断,一下子就允诺十年,同我连个商量都没有。
亭处高地,我自亭上掉落,骨碌碌一路碾压奇花异草,滚去了亭外七八丈远。太监们大惊失色,围追堵截,也未能抓住。
“谢公子是生意人,万事皆有自己的权衡。你对互市的权衡,焉能没有庭芝的分量?”太上皇压抑不住心急,索性开门见山,“若当真有庭芝的消息,不管好的坏的,你且说来!朝堂新政是元宝儿的打算,你谢家可放心,十年内,互市不会在新政筹划之列!”
天旋地转,我咬了一嘴草,被一个迎面赶来的身影跪地一拦一抱,才止住。我躺在草地和他的衣袖上,旋转的星星中央,一个容色紧张、眼角眉梢俱是风情的太傅出现了。
谢庭玉从我身上收回注意力,面对太上皇此问,不置可否:“此次入京,除了为元宝儿庆生,我确有些其他的事。谢家与赤狄互市一事,是受家族之托,来京同陛下商议。抛去个人恩怨,陛下将互市许给谢家经营多年,这份恩泽,谢氏自然不忘。但听闻朝堂新政待世家多有苛刻……”
他另一只手从我嘴里摘去草叶,手指在我唇间磨来蹭去,又拿袖角拭去我脸上蹭的灰土:“真是圆滚滚,这么不小心,划到了脸可怎么办?”
“谢公子当真有庭芝的消息?”
“据说你以前划破过脸蛋……”满目金星照耀下,我盯着他的俊脸端详。
舅父还在为我的话回不过神来,太上皇就已然向他步步逼近,眼底波澜横生。
他嘴角一抿,似是被提到了不愉快的过往,忍不住又要证明自己的天生容貌:“难道我现在的风姿不够?不然你怎会迫不及待来迎我?”
“商榷互市年限,仅仅加深父皇的愧疚,又能延续几年?敢再度揭起当年恩怨,舅父定然是有更多的筹码才行,是不是,舅父?”我转过头,面向谢庭玉,“我母妃,谢庭芝,在赤狄还是哪里?”
“这么不知羞,你哥哥知道么?”我攀着他的手起来,望向他身后。
“贵妃的消息,又从何说起呢?”皇叔等不及,直接问道。
姜冕扶了我一把,拉我起身,嘴唇贴近我耳边,气息温热:“你知道就好。”
太上皇则一心听我推论,根本不管什么利益得失。
太监们都聚了过来,姜冕才撤身退开。
皇叔点头表示认同了我对谢氏居心叵测的分析,谢庭玉则脸现犹疑,被我看透,有一丝丝的窘迫,然而更多的还是震惊,一点窘迫在名门世家的脸皮上,根本算不得什么。
姜冕身后跟来的一人,衣着名贵,容貌与姜冕有几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姜冕眉目举止可庄可谐,百般风情千般变,而另一人通身端凝气度,绝无半分轻佻。
我继续道:“所以舅父入京的另一重目的,便是向朝廷,或者说皇家,讨要互市的管辖年限。而商榷互市年限,必要追溯其源,追其源,自然要把往昔的恩怨拎出来再炒一炒,加深我父皇对谢氏的愧疚。”
“臣西京姜轩拜见陛下!”后者撩袍下拜,礼节半分不落。
我方起了个头,太上皇便以目光示意我说下去,皇叔则对我的出其不意表示见惯不惊,谢庭玉脸上则大为震动。
“原来是太傅的兄长啊,快免礼。”我暗中将两人比较,实在不觉得这是兄弟二人,龙生九子此言不虚。我将两人往亭中指引,“二位来得巧,北府谢家谢庭玉也在呢,姜大公子同他一定认识吧?”
“舅父入京,来为我庆生,自然是要献礼。母妃消失已久,几乎可定为失踪人口,父皇无此妃,谢家无此子,那么谢家与北方赤狄的互市通商又能在朝廷眼皮底下维持多久呢?当父皇对谢家的这份亏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散,谢家与赤狄的互市必将纳入朝廷管辖。”
姜轩尚未作答,姜冕却笑道:“北府西京相去甚远,何以见得两家认识?”
我挽了挽长长的袖子,坐去桌边,见三人都注视着我,我转头望一眼桌上破碎的茶杯,叹息没茶可饮。
“北府谢氏同赤狄互市,怎么会没有西京参与呢?”
谢庭玉低头看我,一手拍上我肩头:“何出此言?”
姜轩顿时脸色一僵。
太上皇从椅上弹起,衣袂翻飞:“你说什么?”
“我就说瞒她不住。”姜冕不甚在意地笑笑,又向他兄长补充,“不是我说的。”
我一言出,他们三人皆是一愣。
姜轩一副被变相出卖的神态,暗中瞪了他家的混世魔王一眼。
我在中间半晌插不上嘴,尽听长辈们的恩怨情仇了,然而这时不得不插一嘴:“舅父是有我母妃的消息吧。”
我装作没看见,领着他们往亭子里去:“不过今天太上皇心情好,你们不用紧张。”
皇叔自然见不得太上皇受委屈,当即反问:“贵妃失踪,最伤恸的,莫过于太上皇陛下!谢家失一子,太上皇陛下失一夫,陛下失一父,论惨痛,她们不比你们更甚?谢公子今日所言,哪一事不是揪住往昔不放,你来京究竟是何居心?”
姜冕向亭内一望,开口惊人:“谢家人?莫非是有关鸾贵妃的事情?”
太上皇目中一黯,低头不语。
我心内叹息,谢庭玉说了那么多牵扯,我才猜到他的来意,而太傅一望之下,就猜个正着,这其中的差距着实令人沮丧。
“若庭芝尚在,兴许谢家能消此恨,但如今,庭芝在何处呢?”谢庭玉径直发问。
姜冕看一眼我的沮丧神情,笑道:“看来我猜对了。”
太上皇抬了抬手,表示无所谓,脸色平静道:“谢公子也言之有理,男儿作女装入内宫,前所未有,何况是世家嫡长子。你们觉得是辱没,也是情理之中。虽然朕自问对庭芝未有亏欠,但对北府谢氏却有。所以朕允了你们谢氏私与赤狄互市通商,不必经朝廷关卡。这份补偿,还不能消谢氏之恨?”
入到亭中,太上皇若不是碍着有外人在场,便要将我暴打一顿:“一眼没看住,你就自己作死了!以后再敢胡翻乱坐,打断你的腿!”
“放肆!”皇叔震怒,石桌上茶杯尽碎,水流坠地。
我适时躲到了皇叔身后,才免去了一场揪耳之痛。
谢庭玉直言不讳:“庭芝重情义,舍家而为你,也为国。于他而言,是大义。但于我谢家而言,何尝不是屈辱?”
姜冕意味不明地悄悄看向皇叔身后的我,嘴角微微一勾,仿佛什么都在他洞悉中。我探出头,冷冷地瞧向他。
这一手含沙射影,令皇叔不快,太上皇却不在意:“谢公子还在怨我夺了你谢家长子?庭芝自愿随我入宫,虽然这些年委屈了他,但我自认为感情一事,双方自愿,旁人无权干涉。”
“陛下要以龙体为重,万事都得当心着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瞬间,姜冕就换了一副嘴脸,如同诚诚恳恳的忠良,一本正经劝谏道。
谢庭玉哼一声:“女儿家生来是享福的,要天下何用?政局朝堂,本就不是女儿家的归宿。”
“太傅所言极是,元宝儿坐没个坐相,站没个站相,往后还要太傅多加引导。”念叨完我之后,太上皇眉目一弯,看着两大世家齐聚此间,“若非元宝儿生辰,朕还看不到谢、姜两大公子同至宫中的盛况。”
见他越说越离谱,皇叔冷言道:“皇家比不得名门?给不得她富贵?这天下都将是她的,要多少风雨没有?”
“今日得见两位陛下,方知何为人中龙凤,如此生平大幸,令臣感佩肺腑!”姜轩拜见太上皇,极力称颂了一番。
谢庭玉一刻前的冷漠疏离全都在谢氏血脉面前烟消云散,温言道:“元宝儿本就应是我谢家嫡长女,若非生在皇家,怎不该是富贵花?名门嫡长女,何须为国计民生操劳,原该享尽一世荣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如,元宝儿归我谢氏……”
太上皇见四大世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西京姜氏大公子都这么拍她的马屁,心情不可谓不熨帖,君臣二人遂互相吹捧了一阵。
太上皇又在旁道:“若非生在帝王家,元宝儿也该姓谢,是北府谢氏嫡亲血脉。有人说元宝儿像朕,有人说像庭芝,兴许是我与庭芝两人的模样都叫她继承了。”
姜轩目光转向旁边的谢庭玉,以敬佩的语气道:“这位莫非便是赫赫有名的谢家三公子?”仿佛看到谁,他都很震惊且敬佩。
我抬头望着他,这皎皎之容,大概就是我母妃的模样吧,原来母妃这样美。
谢庭玉自然也配合万分:“久仰西京姜氏两位公子令名,今日一见,可谓三生有幸!”
谢庭玉目中动容,听不下去,几步走过来,不顾君臣之礼,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这孩子,没爹养,没娘疼,在民间遭了大难,幸而留得一条小命,你们竟不知珍惜!”手又抚到我脸上,勾画眉鼻,俯身凝看,“我竟越瞧越像庭芝……”
“怎么,你们竟没有见过么?”太上皇讶然问。
太上皇目光送远:“十六岁了,又不是小孩子,该长大了。可惜落了一回崖,竟摔傻了,什么也不记得……”
“北府与西京相去千里之遥,我与谢兄虽神交已久,却一直缘悭一面。”谢庭玉主动解释,“今日托两位陛下鸿福,终一偿夙愿。”
而我越是凄惨呆滞,谢庭玉眼里的嫌弃越少,最后竟顶撞太上皇:“她才多大,何必待她如此苛刻?她在民间受过苦,回宫更要好生娇养才是,你们竟还这样待她!”
“是吗?”太上皇笑了笑,并不深究,便将话题揭过,“姜大公子与太傅在性情上并无多少相似之处,同你们家小郎君姜探花也相去甚远,果如外界所说,姜氏一门堪比龙生九子。”
身为一片小白菜的我配合地摆上相应表情,憔悴中透着呆滞,呆滞中透着凄惨……
姜轩吓一跳:“乡野小民,焉敢类比龙子!”
太上皇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叹息着道:“朕近来削减了她的饮食,克扣了些她的零食,也是望她兢兢业业。这孩子在民间饿过,深知民间疾苦,朕怕她回了宫,忘了往昔苦处,才要叫她时时铭记。为帝王者,并不为人间富贵花。”一副后娘做派。
太上皇似笑非笑:“何必过谦,西京煌煌之地,姜氏一门百年世家,比之其他三家,也未遑多让,何况皇族。如今,你一门中出了一太傅,一探花,放眼天下,还有谁可撄其锋芒?”
倒是皇叔出来打圆场:“陛下近日为国事劳累,形容憔悴,消瘦不少,一应衣物皆不合身,日常闲服能省则省,可挑的便不多。好在陛下并不挑拣这些外物,一心处理国政。厉行节俭,我朝中兴有望。”竟昧着良心将我夸成一朵花。
可怜姜轩才见到两条真龙天子,就被老龙忌惮或者说是垂涎了殷厚家资,无辜的脸上写满遭遇“这跟说好的不一样”的无妄之灾,眼风飘向了诓他入火坑的他三弟。然而面对太上皇的刁难,他三弟姜冕完全不在意,径自站到亭中视野最好的地方观景去了,顺便不时瞅瞅躲在皇叔后面的我。
太上皇看到我被人嫌弃,也不说什么,因为她也对我一身穿着很有意见。我们目光相接,便互相明了各自的意图。
我审时度势,顿时察觉他的阴谋。貌似观景,实则不经意移到了靠我最近的地段,且背过了所有人的视线。眼下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姜轩引过去了,他便暗度陈仓。更无节操的是,他揽过袖子时露出袖底油纸包一角。
他华贵的衣袖瞬间从我手中抽离走,退出我的干涉范围,嫌弃之意溢于言表。然而他退完后,却又不时扫我两眼,目光在我脸上度量似的。
我脚步不受控制往旁挪移,一点点靠近,趁他扭头看风景,一手探入其袖底,飞快掏出油纸包,打开一看,是一小块一小块叠起来的精致糕点,拿起一块放嘴里,酥滑香甜,带着馥郁梨花的香气。
我赶紧惶恐地将他扶起:“舅父不必客气。”
“太傅乃是太上皇钦点,探花乃是陛下钦点,姜氏满门恩宠,皆是两位陛下所赐!御赐荣勋,自然无两!”没人相救只能自救的姜轩硬是接下了太上皇一招。
舅父他老人家眉头紧了又紧,好像对我言行举止都看不顺眼,然而还是简单行了礼:“臣谢庭玉拜见陛下。”
“这么说,姜大公子是来谢恩的?”太上皇爽朗一笑,奸诈逼问。
“舅、舅父?”我惊道,重新恭敬地打量对方,“母妃的兄弟,谢家二公子?”
姜轩目光越过太上皇,往我身上一扫,从容答道:“正是!臣本布衣,躬耕于西京,得陛下御赐爵名,以布衣而称臣,泼天荣宠,为报陛下隆恩,今惶恐入京为陛下庆贺生辰,特携族中百年名品梨花糕奉于陛下品尝!”
而我的舅父在听到“舅父”这个词时,眉头一皱,颇不乐意。
众人注意力被姜轩一引,顿时往我的所在看来。我嘴里包着糕点,怀里抱着油纸包,警惕地盯着他们。
什么?!这回换我受到沉重一击。
太上皇对我的吃相摇头,皇叔则对姜氏兄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示微微一笑,姜冕对他兄长此举有些不乐意,想拆穿又不能当着外人面自家兄弟互相打脸,只能硬忍着没出声。
太上皇沉声对我道:“还不快见过舅父!”
谢庭玉为姜轩解围:“从陛下对我们如此警惕看来,姜家百年名品确实不同凡响。”
陌生男人也盯着我看,上下左右地打量,目光带钩,审视挑剔,在看到我一身乱七八糟的搭配后,仿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表情凝滞,从桌旁起身。
然而太上皇岂会被这么简单忽悠,这点借花献佛的小把戏她并不放在眼里:“一包花糕换一爵位,一太傅,一探花,难怪西京的生意能做到北境去。”
“儿臣给父皇请安。”我嘴里说着话,眼睛瞟着那个转过脸来的美貌陌生男人。
谢庭玉一愣,姜轩一惊,两家狼狈为奸确实已被太上皇察觉。我边吃梨花糕边望一眼姜冕,以无辜的眼神表示并不是我告发的。姜冕回我一眼,表示原打算用吃的收买你这吃货便行了,谁知还有欲壑难填的吃货她爹,果然失策。我又以眼神问询,那你们还有对策么?姜冕眨眼,面色无波,平静地表示这点小问题不值一提。
亭中三人听到动静,都朝我看来。
姜轩直接给太上皇跪了:“陛下圣明,臣想同北境设茶马司,以西京茶与赤狄马互易,中间还需北府谢家协助。茶马司可由朝廷设官员监督,由臣经营,每年商税以五成利润上缴朝廷,请陛下恩准!”
我三步并两步,两步跨一步,上了亭子。
太上皇不动声色看向谢庭玉,谢庭玉也给她跪了:“西京与北境民间茶马贸易已久,因未有正式司署,民间杂乱无章,时有冲突,不利两族贸易交流,也不利国计民生。北府与赤狄邻近,常代为转营,深知其苦。若设茶马司,有序经营,必能省却不少纠纷,请陛下成全!”
不过似乎更符合我父皇的审美,因此太上皇她老人家正目不转睛盯着人家,被她盯着的人却并没有表示受宠之幸,反而略有不耐。
太上皇并不松口:“你们私贸已久,眼见朝廷赋役新政将施行,怕瞒不下去,便以五成利相让,不可谓不精明。但若是茶马司交由朝廷经营,别说五成,就是六成,七成,八成,九成,十成,全归国库!你们又能如何呢?”
年纪大了点。
两大世家暗通款曲,被朝廷察觉,做了个折中对策,却不知他们是否想到了太上皇的这一反应。我忙看向姜冕,瞧他是何反应。姜冕的反应便是招了招手,叫我过去。我想也未想,走到他身边。他半坐栏杆上,从我抱着的油纸包里拈了一块梨花糕放嘴里,吃了。再没有然后。
而另一个与太上皇相对而坐的男人,气派不俗,侧容便风姿皎皎,喝茶的一举一动颇为牵扯人心,唯一不足的是——
我低头一看,原本所剩不多的梨花糕因少了一块而显得损失惨重,我不假思索举起拳头,一拳送到姜冕胸口,捶得他呛了一口,低声咳嗽。
伴驾一旁的皇叔无法直视太上皇的美貌,尽量低着头,或转而赏花。也是难为他了。
“胆敢骗我的东西吃,打不死你!”我凑近小声警告。
内监好脾气又无奈地低头在前慢行,我拖拖沓沓地在后面跟,穿过九曲十八回的鹅卵石小径,望见前方花间八角亭内人影幢幢。尊崇端雅独坐一方的自然是我爹太上皇,在日影花间的亭内,王气敛尽,只剩美貌,人比花娇。难怪她总宅在自己宫里不出来,怕养出来的娇气外露。
他捂着胸口,看了看我的拳头,低声慨叹:“一只小粉拳竟这么有力度,要是我骗吃了豆腐,会结束我珍贵的生命吧。”
内监在前引路,不时回头看我跟上没,并对我的穿着打扮欲言又止。我一路折个花攀个枝,能拖延则拖延,迟到是破坏相亲氛围的第一条。
我对他哼一声:“你吃豆腐关我什么事?”
能让我爹走出凤仪宫,会是什么人?还特意设在御花园,且叫我去,真是虎狼之心,居心叵测!这样一个爹,我真想给她纳个妃!
他慢慢直起身,抬手在我脸上一摸:“真的?”
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翻箱倒柜换了一身陈旧衣物,不加修饰就去了御花园,以视死如归的相亲心态。
一拳飞过,他又咳嗽了……
“……不知。”
这边的动静并没有影响以太上皇为中心的钱权交易的漩涡。太上皇霸道的宣言,对两位世家公子制造了不小的压力。但此际便是见证西京姜氏实力的时刻。
我更加不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姜轩并没有被吓退,反而有理有据分析道:“茶马司彻底官营,不知将设多少冗官,此中耽搁与消耗,不知又将延误几时,耗损多少俸禄。即便陛下不惜这些,茶马司牵涉三地,茶与马原属民间,陛下准备以多少成本收购?眼下国库并不充裕,朝廷商议起来,枢府当真会同意设立茶马司?若不设茶马司,其中五成利便成虚妄!”
“皇叔也被叫去了御花园,太上皇说让陛下过去见一个人。”
太上皇冷声:“姜大公子倒是将朝廷分析得透彻,诚然如你所说,朝廷设置一司,并非易事。户部亏空,国库不裕,朝廷便会受世家挟制不成?”
我心中顿时警惕:“她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姜轩继续巧舌如簧:“非也。臣焉敢轻视朝廷?臣家三弟前些日同家中书信往来,分析厉害,着姜氏务必支持陛下新政。臣家二弟之子姜尧又被陛下点为了探花,可谓光耀门楣,且姜尧一心为君,亦劝臣家于赋役上让利于朝廷。臣族中商议半月,终想出以茶马司五成利让与陛下。当然不仅如此!”顿了顿,又郑重道,“西京姜氏所属桐山百里,此次将以为陛下贺寿之礼,奉于朝廷!桐山铜铁矿开采,均由陛下做主!”
送走萧传玉,门外排队的内监上殿禀道:“陛下,太上皇在御花园候着陛下。”
话音一落,满亭皆寂。
“我知道了。”
太上皇半晌没能言语,脸色不可谓不震惊。
萧传玉点头后,沉吟:“眼下也只能从内陆州郡加急调运井盐,填补海盐短缺之需,不过这非长久之计,陛下还是得同楚氏谋盐。”
西京姜氏于世家中崛起,百年来靠的正是桐山,铁矿于民间便是生产工具,于国家便是兵器等战略物资,无论于民还是于国,西京的地位无人可动摇,如今竟愿拱手相让。
物价非一人能控,非政令能改。这样棘手的事情,还是第一次遇见。
怎不令人震惊。
“萧爱卿去调查一下东都楚氏的盐业究竟怎么回事,再到京中市井听听盐运贩子都有什么说道,不过当务之急是缓解眼下物价混乱,你有什么办法?”我向萧传玉问计。
“西京此举,究竟为何?”太上皇问。
东都楚氏掌管家族庶务的楚越现如今正在京师,怎么敢限制盐运,搅乱天下物价?就算楚氏与叛军有了勾结,敢于藐视朝廷,难道就置楚越于不顾?
“拱手河山,讨君欢。”姜轩别过脸,补充,“臣家三弟说,权且作为……他的嫁妆。”
东都限制盐运,上京吃紧,盐价上涨,物价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