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时留跟韩冰也没很多交往,只是因为两人都是校刊编辑部的成员,曾经一起开过几次会。倪时留本来就属于跟女孩子话不多那种,尤其在美女面前更是紧张。可能也恰恰因为如此,冰美人对倪时留态度还算可以,很少像对其他男生一样横眉冷对。有几次,两人开完会,一起并肩走到校门口坐车。阳光透过梧桐树的叶子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斑驳的影子,空气中传来一阵青草和栀子花香的味道,倪时留还隐约闻到韩冰长发上的洗发水味道。两人就这样默默地走着,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校门口分手的时候,韩冰给倪时留一个淡淡的微笑,轻轻说:我先走了。倪时留望着她背影消失在视线之后,才扭头向另一个方向去坐车。
韩冰同学人如其名,对待男人(包括男同学和男老师)像冬天般寒冷。据来自阿辉的不完全统计,仅在高一下学期,韩冰同学就怒瞪过他18次,笑过只有一次,还是冷笑。阿辉同学的泡妞天赋在韩冰同学面前溃不成军,最后竟然发展到有心理阴影的地步。跟其他女同学有说有笑,一看到韩冰来了,就说不出话来。韩冰看到他也不说话,只是用很鄙夷的锐利目光刺穿阿辉。阿辉在背后气得牙痒痒,经常跟倪时留说韩冰要么就是家庭不幸,从小受过男人的伤害;要不就是性格孤僻,内分泌失调。他给韩冰起了个后来被广为流传的外号叫“妙玉”。
语文老师每个星期让大家交一篇周记,然后每次选一篇最好的来朗诵。基本上不是读倪时留的,就是读韩冰的,韩冰的文字细腻,总带着点淡淡的哀愁和伤感。秋天来了,校园的花落了一地,韩冰就能写出一篇很感人的散文。而倪时留走的是议论文的路子,就是旁征博引,因为看的书比较多。那段时间,倪时留的妈妈有个好朋友在市图书馆,帮他办了张借阅卡,倪时留一有空就过去。倪时留至今记得还很清楚,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时候,还是夏天;等到读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和《千纸鹤》时,已经变成了冬天。这么多年过去了,小说里的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当时的感受,就好像是独自走在清冷的雪地上,在微黑的夜里呼着白气,听着靴子踩雪发出的嘎嘎声。正是那些凄美的文字,伴随倪时留度过了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光。
另外一次求爱失败就说来话长了。倪时留有个高中女同学叫韩冰,长得很清秀,尤其是一头好看的长发,走起路来相当飘逸。 倪时留看电视虽然像大多数人一样,看到广告就换台,但只要看到洗发水广告,尤其是女主角标志性地一甩如云瀑般的秀发,倪时留就会在那盯着看。像很多男孩子一样,长头发已经成为倪时留青春期梦中情人的重要标准。
到高二下学期的时候,韩冰要转学了,听说她家要搬去深圳。倪时留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但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上来。那时候流行临别赠言,韩冰也拿了一本大本子,请班上的同学留言。本子是最后一个传到倪时留手里的,倪时留还清楚记得阿辉留的是“祝你笑口常开,永远开心”。他很想留点特别的话语,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很合适的。于是就顺笔写道:祝韩冰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倪时留记得韩冰拿到本子看完后,又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从此两人就再也没有见面。
后来在学校食堂,倪时留又遇到了图书馆妹妹。她和她的同学一起排在倪时留旁边的那一队里面,两人有说有笑的。图书馆妹妹看到了倪时留,又露出了上次离开图书馆时的偷笑表情。倪时留有点小尴尬,身边的大黄还不明所以,对倪时留说:小子,走桃花运了。你看旁边的两位美女好像在对着你笑。走,快点搭个讪,让兄弟也沾点运。倪时留没好气说:你这么饥渴,还是多打二两饭,再配个蛋花汤吧。
直到上大学了,倪时留突然意外地接到一封来自深圳的信,原来是韩冰。她通过老同学辗转问到了倪时留的地址。由此,两人就你一封我一封地写信交流了。一开始谈的是学习,韩冰在深圳当地的一所大学读工商管理。后来话题就越来越广,一本刚看过的书,一部电影,再到生活的琐事,过往的成长道路,文学的探讨,甚至人生的哲学。倪时留这才知道,原来韩冰的亲生父亲在她9岁的时候,抛弃了她妈妈和她,跟着另一个年轻女人跑了。她亲眼看到妈妈将家里所有的照片,有爸爸的那边统统都剪掉。这件事给她打击很大,离了婚的妈妈一个人带着她,日子过得很艰难。难怪她对男人都没什么好感。后来妈妈改嫁,继父在深圳工作,所以他们全家就迁到深圳去了。倪时留看了很感慨,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真的很肤浅。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不过大家都掩饰得很好,只有真正敞开心扉之后,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理解他/她所做的一切。
倪时留还清楚记得那天的天气特别闷热,天地像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两个老人在练太极,手掌缓缓地扬起,像池塘里慢慢绽放的荷花;不知疲倦的知了声,为在树阴下跳舞人们的伴奏音乐加多了一重音效;一对情侣如雕像般木然坐在长椅上,女生躺在男生腿上,两人都眼神呆滞;数以千计的蜻蜓贴着人工湖的水面盘旋飞舞,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遮住了眼睛。倪时留一个人站在人工湖旁发呆了很久,其实以他的性格和风格,是绝对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搭讪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他那天就是感觉很烦闷,仿佛有种能量在身体里蠢蠢欲动,但却被闷着出不来。
每次倪时留写完回信扔进邮箱的时候,就很期待收到韩冰的回信。通常两三天就能收到,有一次过了两个星期都没收到,倪时留就特别难受。后来韩冰来信解释说,她这几天考试复习,所以就没那么快回信。可能是有点补偿吧,这次韩冰写了密密麻麻9张纸,倪时留抚摸着信纸,看着那墨水印出的娟秀笔迹,想象着韩冰在灯下写信时的样子,不由得又有点心潮澎湃,这时,距他上一次求爱失败已经有小半年了。
倪时留将纸条对折了两下,鼓起所有的勇气,头也没敢抬,将纸条推了过去。对面女孩很诧异,打开纸条,一边读,一边掩嘴而笑。她很快看完,然后也拿起笔,刷刷刷写了一行字,推回给倪时留。倪时留接过一看,“同学你好!期末考试就要到了,我觉得我们还是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复习吧。” 倪时留大窘,低着头假装看书,大脑却一片空白。这时候,对面女孩一边偷笑,一边已经收拾好东西,转身离去。倪时留第一次求爱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失败了,他也无心再复习功课,也灰溜溜收拾东西走了。
倪时留提起笔,给韩冰写了封长信。他在信中又谈起了文学,谈起了文学家,谈到普希金为了美女老婆决斗;拜伦和歌德都经常泡妞,从女性青春的胴体上找寻文学的灵感;海明威也很好这口,据说有天他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这部分功能时,他就毫不留恋地自杀了。最后婉转地表达了下自己对这些前辈的钦羡之意,并且描述了现阶段单身生活的痛苦和无聊。又表示可以和她这样通信,这样发自内心的交流,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他想了想,决定把一切交给天意。他准备拿起自己的参考书,随便翻到一页,如果页数的所有数字加起来是单数,他就放弃,立马就走;如果是双数,他就要勇敢示爱。倪时留闭着眼睛翻了一页,161,他第一反应是不行,不行,三局两胜。于是又翻了一次,这次是213。倪时留摇摇头,好吧,天意难违,想想怎么搭讪吧。他很想出去给阿辉打个电话,寻求场外支援,但又怕自己这一出去,女孩也可能随时会走。想了想,他决定给对面女孩写张纸条。他已经来不及思考,只是本着阿辉平时经常教导他的最高泡妞原则:要本着一颗火烫真诚的心。他撕下一张练习簿的纸写道:同学你好!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见到你却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虽然我知道你会觉得我这样的搭讪方式很老土,但是我真的很想和你交个朋友。我真的是犹豫了很久才给你写这个纸条,你想现在和我一起出去散散步透透气吗?
韩冰很快就回信了,接到她的信,倪时留有点小激动,不知道她有没有看懂自己的暗示。拆开信封,看到韩冰又回了9页纸,其中有8页半是言辞激烈的摆事实、讲道理,用尽古今中外的例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看得倪时留是心惊肉跳,突然觉得身在男儿列是件很羞耻的事。最后半页,语气缓和了点,是鼓励倪时留戴罪修行,清净无为,把无限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写信上来,而不要胡思乱想。
倪时留听到自己心跳得很厉害,因为图书馆实在太安静了,除了偶尔有人压着嗓子的咳嗽声,就是空调的嗡嗡声。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跟她打招呼,如果被她拒绝怎么办?他开始掐自己的脖子,让自己冷静一点,在倪时留二十多岁的生命经验中,除了高考,他还没有这么紧张过,倪时留甚至感到有点冷汗从背后冒起。好在对面女孩很专心在看自己的书,一点也没注意到倪时留的异常反应。
倪时留的心,真的就此有点绝望,一直到大学毕业,他再也没谈过恋爱。准确地说,一直到大学毕业,他再也没示过爱。
倪时留的第一次求爱未遂则是在大三下学期,快要期末考试了,倪时留同学又是临时抱佛脚,去图书馆温习功课。那天,坐在倪时留对面的女孩子蛮可爱的。鹅蛋脸,扎成辫子的长发,一双大眼睛很专注。人长得略微有点肉肉的,但在饥渴的倪时留同学眼里,这显然成为一个优点。女孩穿着短袖的连衣裙,将身材烘托得恰到好处。露出的两个白手臂因为要翻书,做笔记,不时地在倪时留眼前晃动,搞得倪时留心猿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