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那些久居在墨尔本的熟客基本都来了,电视上播着国内的中秋晚会,这些客人聊着天,喝着饮料,咖啡馆里头一片喧闹。
她求夏至今天上个夜班帮她顶一下工作,但是今晚夏至要接待一群日本客人,脱不开身,只能苏子墨自己面对这个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夜晚。
今晚店里只有苏子墨和另一个员工,苏子墨觉得自己要疯了,她提前买了很多箱啤酒和甜点,但是仍疲于应对,她低估了今晚客人数量和啤酒的需求量,主要是有好几伙留学生来了,这些年轻人坐下来就要两打啤酒,啤酒很快销得差不多了。
昨天晚上苏子墨为了查阅资料在学校图书馆泡了一夜,上午她赶到妮娜教授家提交研究成果,下午又继续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她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赶回咖啡馆上夜班。
苏子墨忙着冲咖啡,眼看啤酒销去大半,她想着要去隔壁街的超市拿货,但是腾不开手。
苏子墨硬着头皮接下这个研究课题,她接受妮娜教授的指导,疯狂地查阅材料,不断地提出观点,增补论据,妮娜教授是出了名的严苛,她觉得自己要被逼疯了。
到了晚上8点的时候,咖啡馆已经挤得满满当当,苏子墨几乎是飞奔着招呼客人,忙着将储物间里的折叠桌搬出来放在店门口给新来的客人坐。
中秋节这一天苏子墨忙得焦头烂额,她选修了妮娜教授的课,妮娜教授希望她这个学期能够完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研究,延续她此前“以‘明朝末年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的活动’印证‘太平洋洋流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研究,妮娜将这个新的研究课题扩大为“以‘中国沿海及东南洋的海洋贸易变迁’研究‘海洋洋流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一伙留学生来了,他们有7个人,三男四女,他们是台湾人,说着一口甜软的台普,他们来到时苏子墨正在门口招呼客人,她和熟客连连抱歉,说今晚实在是没位置了,不好意思让你们坐在外面,如果里面有位子马上请你们进去。
苏子墨则是疲于应对,她可没有夏至那样的空闲,她没心思和这些年轻人玩耍。
熟客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每年中秋都会来咖啡馆坐坐,他们很大方,说在外面赏月挺好,让苏子墨不用麻烦。
夏至乐于和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打交道,他觉得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很有意思。
那群台湾留学生热情地围上来和苏子墨打招呼,一个台湾女生直接挽住苏子墨的手。
这些“孩子们”有一半是18岁来到墨尔本读本科,有将近另一半是22、23岁过来读研究生,少数是过来读高中或者读博,他们来自中国的天南地北,较多来自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京津地区的也多,但北京和其周边的孩子较多会选择去北美,此外,还有很多孩子来自四川成都、重庆、东北哈尔滨、长春等省会城市。
苏子墨忙得晕头转向,这伙年轻人她挺熟,其中3个人是她墨大的学弟学妹,她就不客气地说着:“你们好……你们好……今晚人太多了,没地方坐了,你们去别的地方玩吧,你们往这条街走下去,从福林德街车站那条桥走过雅拉河,河对面沿岸有好多酒吧……”
苏子墨明显的感觉到邵嫣然说的“留学潮”的来临,随着国内经济越来越好,80末、90后的年轻人长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台湾女生失望地撒娇道:“啊!……子墨姐姐你赶我们走啊!”
苏子墨感到三年过去,来到墨尔本的华人越来越多,新来的大部分是留学生,每年新生报到的那一两个月几乎每天都会有初来乍到的男孩女孩来到唐人街,找到夏至咖啡馆,进来和苏子墨打招呼。
这些台湾女生们撒起娇来让苏子墨头皮发麻。
从夏至的母亲开这家咖啡馆开始每年中秋都会举行华人聚会,如今已经举行了15年,这成了住在墨尔本中心区的华人的一个习惯。
其中一个样貌白净帅气的男生说道:“子墨姐,你是不是忙不过来?要不要帮忙?”
2011年9月12日,这一天晚上咖啡馆里面人满为患,今天是中秋节,附近的华人照例到夏至咖啡馆聚会。
这个男生叫杨赓,台北人,是墨大一年级的学生,苏子墨的学弟,去年年底他刚来到墨尔本就来唐人街找“夏至咖啡馆”,认识了苏子墨,这个男生干净帅气,待人接物得体,苏子墨对他印象挺好。
三年级的下半学期苏子墨硬着头皮选了妮娜教授的课,她不想再经历一次折磨,但是妮娜教授和邵白合作密切,一直担任邵白的研究顾问,苏子墨实在是碍于邵白的面子。
杨赓观察了一下,不待苏子墨说话,就说道:“你是在搬桌子吧,在哪里,我们帮你。”
之后的几个月在苏子墨的记忆中是灰暗的,她觉得对生活失去以往的热情,她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学业提不起劲,在咖啡馆提不起劲,哪怕和他们4个吃火锅也提不起劲。
说着,杨赓就领着男生们进了咖啡馆,苏子墨想想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就让他们帮忙把桌椅搬出来了。
但是她又已经意识到自己不会永远这么青春年少,这一切都会逝去,她终究要面对未来,她目睹了黎婉之的衰老,她知道自己也会面临这一天,到那个时候她该如何面对青春的逝去?
墨尔本大学的华人学生不多,所以杨赓和苏子墨还挺熟的,搬完了桌椅,苏子墨对杨赓说道:“这样吧,你帮我去隔壁街的那个华人超市,就是招牌是红色的那个超市,买5箱啤酒回来,你就说是咖啡馆来拿货……”
但是对于21岁的苏子墨来说,这些日后让她感念的话语在当时带给她更多的是恐惧,她经历太少,她不想面对未来,不想打破如今平静的生活,她幻想着日子可以一直这么过下去,在学校读书,和亲爱的朋友们在一起,每个周末和他们4个吃一顿火锅。
杨赓热情地说道:“我明白,你给个卡片给我,我这就去买。”
苏子墨一直记着黎婉之那个夜晚和她说的话,她要去更高的平台,去更加广阔的世界,她要抓住自己的人生,不能随波逐流。
(求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三十章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