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来商人家的朋友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朋友摇着头无奈地离去,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商人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看着孩子天真烂漫的表情,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经师赫菲茨,请求经师指引他走出困境。
商人的朋友们得知了他的不幸,陆续来到商人家里劝慰他,希望他能放下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窘迫,一切还可以重头再来。可商人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慰在他面前都显得无济于事。
商人来到经师的住处,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经师住的房间极其简单,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放满了书,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商人的妻子看到丈夫颓丧的模样,心里很痛苦。在妻子的印象中,丈夫从来都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人,他风趣、热情有梦想,可如今,随着事业的坍塌,那个精爽的人也不复存在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没有了当初的欢颜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愁云惨雾。
商人想象一个人在如此简单朴素的地方该如何生活,何况,还是位德高望重的经师。
在20世纪,一位美国商人因为生意失败承受不住打击而一蹶不振,他只要一想起曾经的风光,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悲哀,他觉得自己这一生都要完了。
“大师,你的家具在哪里呢?”商人好奇地问道。
一个念头,一个想法,足以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与自己呢?也是如此。
“你的呢?”赫菲茨没有回答,反而回问道。
老师当下的一个闪念,改变了女孩的一生。但如果,老师不去听那通电话,或者,她不去认领那个女孩,那女孩的一生,可能又将是另一番景象了吧?所以,我们每做的一个决定,对于自己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也许只是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我们也许不会关心事情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呈现什么样的结果。但我们所作的这个微小的决定,可能影响某个人的一生,这不得不让我们慎之又慎。
“我的?我只是从远方前来拜访您的过客,我只是路过呀!”商人说。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我也一样!”经师轻轻地说。
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您,可您是这里的主人啊?”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人只有做自己的主人,此外,人于一切,都是过客。”
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都是过客!”商人喃喃,突然明白了什么,双手合十,笑着离开。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人只有做自己的主人,此外,人于一切,都是过客。”商人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想法,顿悟生命的无常,便是他重生的开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个过客。既然人生不过是路过,我们只需用心享受旅途中的风景就是,何必为一些得不到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懊恼呢?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场旅行,你虽有目的地,却不必去在乎它,因为你的人生不只拥有目的地而已,你还有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如果完全忽略了一路的风情,人生将会变得多么单调和无趣,活着还怎么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呢?
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环境和遭遇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于一个人怎样面对逆境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在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说:“只有那些能安详忍受命运之泰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当我们处于不可改变的境遇时,只有勇敢面对,从容地接受既定事实,如果继续往上攀爬是一种失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来,安乐与现在的位置呢,我们只有不过分地执着于外物,才是求得快乐宁静的最好办法。
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美国有个研究幸福的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让受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起头,例如“我希望我像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是贝克汉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万彩票的头奖”。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再造3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起头,例如说“还好我不是绝症患者”,“还好我不是乞丐”,“还好我老公没有暴力倾向”,等等。
在谈这节标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篇短文,文章名为《改变一生的闪念》:
调查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时,心情都比较好。
佛家讲,念由心生。一念起,整个世界都会跟着发生变化。这句话并无夸张之意,一个人的念头,确实具有这样强大的力量。不然,也不会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说了。
其实,生活并不累人,让我们深感疲惫的是我们不能放的心。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习惯了对名利和权势的追求与执着,往往为了虚荣强作体面,为了优越感沽名钓誉,结果使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在忙碌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失去了自由和灵性。所以要放下该放下的,让生活变得更如意的方式其实只需要你的一个想法,那些不太如意的一面就会重新焕发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