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自天堂回家》,似乎描写的是一场“双重”爱情及其失败。主人公奥列格在很多方面都与波普拉夫斯基相像。他先是爱上了塔尼亚,一个自由、独立、刻薄的姑娘——一个现代的女强人,喜欢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宰男人。后来他认识了卡佳,一个充满母性的女子,性格安静,代表着天然的女性特质——象征着宁静、幸福,代表着与俗世价值观密切关联的俄罗斯女性。在三者的关系中,塔尼亚代表着精神之爱,卡佳代表着肉体之爱,奥列格对两者都充满渴望,但走近之后还是觉得失望。因为他内心里觉得自己还是忠于上帝,忠于自己的使命和自己那禁欲主义的虔诚过去,于是,绝望中的他不再与所爱的人接触,在爱的欲望与挣脱的欲望之间挣扎。但是,这种不成功使奥列格重新获得自由和孤独,开始思索这一双重的不成功和生活的意义。
《自天堂回家》带有自传性质,包含着无情的忏悔和复杂的思索。波普拉夫斯基的侨居生活基本上是在巴黎度过的。侨居期间,除了体育锻炼和在图书馆看书,他流连于蒙帕纳斯的各个咖啡馆,与诗人、作家和画家见面,并进行创作。1931年,他认识了一生中唯一真正迷恋的人——住在法维耶的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斯托利亚洛娃。作家把自己最优秀的组诗之一《在海水的光明音乐之上》献给她。1932-1934年,每年夏天波普拉夫斯基都经常去法维耶看她。1934年12月,娜塔莉亚随父亲回国。本来两人已约定一年后见面,要么她回巴黎,要么他回莫斯科。可惜的是,回国之后娜塔莉娅就遭到迫害,而不久之后,波普拉夫斯基也死于海洛因中毒。波普拉夫斯基一生漂泊,大部分时间无家可归,在孤独、流浪中度过。他没有正式工作,尝试过当出租车司机,但是很快就放弃了,仅靠微薄的失业救济金(每天7法郎,每两周发一次)生活,尽管有时父亲会接济他,他还是穷困潦倒,一直到死。所有这些经历几乎都出现在了《自天堂回家》中,而主人公奥列格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但是,对这部小说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小说也可以看作是奥列格的一段心路历程,通过这段历程表现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内心冲突:物质与精神的脱离,精神追求和对世俗的眷恋。在这段心路历程中,巴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奥列格勾画的巴黎的外貌很复杂,包括塞纳河的右岸及其上面的地铁站,奥列格总是在那里徒劳地等待塔尼亚,还有爱丽舍广场,主人公在那里散步并与自己的兄弟——无名战士交谈(奥列格自称“俄罗斯神秘主义的无名战士”)。奥列格在林荫路上遇见阿波罗,并跟他在有很多镜子的咖啡馆里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内心对话,在这些镜子里,他观察自己的众多影像,但是,有着“圆厅”的蒙帕纳斯和卡佳所在的旅馆也是他的栖身之处。巴黎是他度过生命的一个“中间地带”:“巴黎是某时某地天地之间慢慢地飘着时光之雪的地方,雪花一落下来就马上融化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奥列格通过漫长的漂泊在街道上划定着他的地盘、他的领地范围,勾勒出他的孤独:“奥列格刚刚回来,他带着一种病态的悲喜交加的感情观察着自己的领地……”巴黎是带有无数布景的戏剧,奥列格在其中化作不同的人物,继续表演不同的角色(大学生—作家—僧侣),深入了解不同的性格,跟不同的人交往性格也不同:“主宰别人的狂热欲望会变成奴颜婢膝和自我贬低。——他就这样一辈子都在蛮横无理和阿谀奉承、粗野和随和之间转换,对一部分熟人过于恭敬,对另一部分熟人过分无礼。”最后,“自天堂回家”的尝试失败,作家的同面人——“俄罗斯文学的无名战士”在凯旋门下的无名战士像前恢复了与别佐布拉佐夫的对话……“自天堂回家”是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追求,反之则是兰波式的追求。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人的对手都是上帝。主人公奥列格没有放弃物质去追求不可企及的天堂,而是认为,物质就是精神赖以表达自我的支柱,没有物质就表现不出精神。因此,人生的目的不是与肉体分离,而是使精神具体化,使物质精神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游泳活动是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人融入大海的自然力之中,使精神和肉体充满存在的欢喜和充实感。如果最终摆脱了对神圣的痛苦追求而重生,那么世界也得到更新。
此外,波普拉夫斯基还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优秀散文家,虽然一生只创作了一个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自天堂回家》(片段发表于1936-1938年,全本发表于1993年)是这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阿波罗·别佐布拉佐夫》(1932,全本1993),第三部是《捷列扎的启示录》(未完成)。作家于1929年开始酝酿这个长篇三部曲的创作。可惜的是,作家只完成了前两部,《自天堂回家》成稿于其意外死亡的前几天。波普拉夫斯基生前曾试图发表《阿波罗·别佐布拉佐夫》,但是没有成功。尽管波普拉夫斯基生前没有发表任何散文作品,大文学家格列布·斯特鲁韦还是认为,如果他能活下来,在散文领域“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天堂回家》是一部十分晦涩难懂的小说。作品的叙述完全背离常规,不受任何俗套的限制。时间概念不清晰,也找不到固定的空间指示和坐标。空间和时间实质上代表着叙述者的内心世界,取决于主人公奥列格的心理状态。客观的时空概念在强烈感情的影响下会变形或消失:“卡佳好像很遥远,似乎意大利到蒙帕纳斯之间的距离突然增大了,加长了10俄里……”还有:“斯特拉斯堡林荫路上的那家旅馆一段时间严重烧毁,不能使用,但很快就重新投入使用,与旁边的房子齐头并进。”即使有时能够感觉到无形的叙述者的存在,叙述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奥列格的主观见解。随着奥列格所选择的立场的变化,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从歌颂被创造的世界,“接受土地”到追求与上帝的结合。于是,整个大地变成一片冷酷的荒漠:“……阿波罗式的生活,静止不动,故作健美,没有幸福,没有自然,没有结局。”在叙述中,第三人称经常转换为“我”或者“你”。无所不在的叙述者与主人公内心的声音让人傻傻分不清,产生恍惚迷离的感觉。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主人公自己在以第三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并时常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时,这部小说中还存在着梦境和幻觉的空间:根据弗洛伊德(叙述者在结尾处暗指的人物即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当意识处于非常状态,取自现实的因素就会重新排列,使隐秘的欲望在这新的画面中显现出来。比如,奥列格在梦中奔向卡佳,卡佳赤身裸体坐在咖啡馆里。在打坐的时候,意识先是在蒙帕纳斯、丹麦、星际世界“游荡”,然后一分为二,同时落入蒙帕纳斯和爱丽舍广场,然后彻底脱离地球,上升到可以俯视整个世界的高度。在这种时刻,时间也被拉长或者完全消失。从现实的角度看,很快消失的一些瞬间代表着情感或思索的永恒,就像在舞台上一样,奥列格在这种永恒中回忆自己的人生。从另一方面看,整整一年的时间从叙述中消失:“亲爱的读者!这部粗糙的作品的第一场和第二场之间隔了整整一年……”《自天堂回家》的书写方法是一种文学拼贴画式的书写:抒情性插叙、哲理性思索、对黎明或者各种光与色的细微描写伴着祈祷文或茨冈歌曲。同时穿插着很多自传性元素,如童年的回忆与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一起,传达出诗人早年生活的特殊情调和那个时代的情感氛围,有机地融入叙述结构。所有这些种类各异的元素合而为一,成为叙述者的声音,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呼吸、停顿并能够自如地从抒情插叙向散文化的生活及风格急剧转换。《自天堂回家》的语言风格多用奇异、陌生的组合与搭配,常见同义重复的修辞格,有着特别鲜明的个人特色。
鲍里斯·波普拉夫斯基(1903-1935),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浪潮年轻一代作家中最有才华的诗人,出身于莫斯科一个艺术氛围相当浓厚的家庭,父亲是柴可夫斯基的学生,母亲爱好小提琴,因此他也曾经做过艺术家的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作为终生的事业。曾与B.A.杜克尔斯基一道在康斯坦丁诺尔创办了当地的“诗人车间”,并加入了巴黎的文学小组“加塔拉巴克”、“经过”、青年诗人作家联盟、“游牧区”。他精通法语,对法国文学很了解,他虽然只活了32岁,却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诗集,如《旗帜》(1931)、《飘雪的时刻》(1936)、《戴着蜡做的花环》(1938)、《方向不明的飞艇》(1965)、《无意识诗歌》(1999)等。在当时巴黎和柏林的侨民文学界,老一辈作家对年轻一代非常排斥,但是从1928年一直到1935年,波普拉夫斯基的诗歌还是在很有影响的俄侨文学杂志上连续发表,并得到同代人的高度评价。格列布·斯特鲁韦曾说过:“如果在巴黎作家和批评家中进行调查,评选年轻一代移民诗人中最优者,毫无疑问,多数人会投波普拉夫斯基一票。”梅列日科夫斯基则断言:“在未来所有的审判中,侨民文学仅靠波普拉夫斯基一人就足以自辩了。”阿达莫维奇认为,波普拉夫斯基“有着不同寻常的天分,他的天分是‘彻头彻尾’的,‘深入骨髓’的,存在于每一个偶然说出的句子里”,他“真正痴迷于诗歌,是上帝恩赐的诗人”。霍达谢维奇认为他是一位天才诗人:“波普拉夫斯基无疑是侨民文学中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有才华的,而不是之一。”伊万诺夫这样评论他的诗歌:“……这些诗歌中随时随地(不知为何,但显而易见)可见货真价实的诗歌‘火花’闪耀、打击、震动的奇迹,……某种简直等同于五月雷雨的东西,只要一接触到,就无法不本能地爱上的东西。”
翻译《自天堂回家》是一件既痛苦又幸福的事情。书中常见的同义重复、词与词异乎寻常的搭配和组合以及错乱的时空、意识流、拼贴画式的叙事,总是让译者绞尽脑汁、痛苦异常,而一旦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又总是让译者欣喜若狂、欲罢不能。这大概就是翻译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