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在轮下 > 译后记

译后记

心有余悸的原因,还在于文中主人公汉斯的命运。虽开篇便已知其结局,但随着翻译过程的推进,可谓全程目睹他走完了压抑、悲剧的一生。且在专注于两种语言体系之间的切换的同时,主人公的种种遭遇和感受也仿佛浇铸于我身,其渗透力之强不可言述。小说全篇所控诉的虽为上个世纪初期德国摧残儿童身心的旧教育制度,但其中那种腐朽的神学院教育体制和追名逐利的思想束缚,又何尝不是对一百多年后我们当今的社会教育体制的弊端与只求功名、轻视伦理的指导思想的真实写照?

其三,小说的翻译无法一气呵成,译者的状态也因时间、环境和个人身体以及精神状态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而呈不规则的曲线形。另外,在这整个两百多天的翻译过程中,姚编辑的话时不时在我脑中回响,因此,为某一个词的选取,特别是文体,而纠结大半天,亦是常事。然而,尽管如此,也因个人水平有限,实在没有办法做到通篇一致、尽善尽美,让读者酣畅淋漓,只能说确已尽心尽力,以求词能达意。不尽如人意之处,只能寄望于读者的包涵与雅正。

有趣的是,因工作关系,这本小书的翻译全程在德国完成,且无巧不巧,就在故事的发生地——施瓦本地区。故事里的一个个地名、一条条街巷,仿佛就在身边。坐在电脑前时,常常听到窗外传来阵阵教堂的钟声,身临其境之感尤甚,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沐春夏之暖阳、同历秋冬之萧瑟,同受桎梏、同获解脱的感觉无比真切。若非时间不允,必已冲到毛尔布隆修道院去一探究竟。不过,或许待日后心情平复、不再有余悸时,再去重踏汉斯的足迹,会是更好的选择。

其二,翻译不同于普通阅读,可以如风吹过,一目十行。凡翻译,必得行行字斟句酌、反复咀嚼。译者皆知,因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两种文字的体系不同,要翻出符合译本读者语言习惯的文字,已非易事,尤其黑塞又特别擅长细节和心理情感的描写。因此,每每翻译这样的段落时,便深感自己的词汇存储匮乏,甚至有种对母语的疏离感。

另者,关于译注,有一点笔者想借此加以说明:此译本的译注数量有限,略去了对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注释,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是当代读者的整体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二是网络信息时代查阅工具的便捷。于是,译本主要只针对原文为非德文的语句——如拉丁文、希腊文的语句,做了简单注解,并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因为如果直接用中文译出,便无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著书时采用另一种语言的用意,也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说到味道,这正是翻译之最难处。所谓“信、达、雅”,说之,何其简明;为之,何其难矣。

两百多个日日夜夜、无数夹缝中挤出的碎片或连续的时间之后,终于日前将译稿完成。但惶恐的心情,与最初相比,并未减少分毫,反而与日俱增,以至于都不敢回望这期间的林林总总。“心悸”和“心有余悸”于我,已不仅仅是两个文学词汇,而是切切实实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两百多天高强度的劳心劳力和没有规律的作息,那根绷紧的弦已在断裂的临界点盘旋,让我在完成译稿的最后半月明显感觉到了心悸的症状,此其一。

最后,愿借此处几行空地,对支持本人和本译文的家人和朋友,聊表谢意。首先要感谢姚长杰编辑以及博集天卷,若不是他们,我也不会得此良机接触黑塞,领略其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和扣人心弦的深刻剖析之魅力,丰富自己。其次,感谢我的同窗好友涂媛媛老师和尹岩松老师,以及小白、小王、小韩和Nancy,感谢几位对我的多方启发、帮助和支持。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时刻关切,还有我的爱人王先生。感谢他不远万里,不惧手续之烦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来德探望。感谢他的陪伴和安慰,帮我放松减压,缓解身心的疲惫,助我按时、顺利完成翻译任务。衷心地感谢大家!

去年五月,接到博集天卷姚长杰编辑的邀约,要重译黑塞经典系列丛书——包括《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荒原狼》和《悉达多》。当时的心情,可以“惶恐”二字一言蔽之。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作为多年的德语学习者,哪怕自身德语文学功底再欠缺,对黑塞作品的难度也早有耳闻,望之却步;而对那些黑塞专家、前辈和身边的黑塞学者、同僚,则是衷心敬佩。其二,在此之前,也曾有过一些不同类型的翻译经历,包括几部德语现代小说在内,因此深知翻译之大不易,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且不论其耗时之持久,更可怕的是其耗费心力之巨,非译者不能体会,何况是我一直退避三舍的黑塞。其三,众所周知,黑塞的作品已有诸多现成的译本,重译必然难逃如同演艺界翻拍经典一样的命运。然虽如此,在不懂拒绝的个性以及求知欲的驱使下,考虑再三,还是勉为其难地承接了下来,但也只敢从中挑选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在轮下》,以做初尝。对己,则以“借机触探黑塞”“开启新的大门”之类劝说之。惶恐之余,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遂怯怯发问:“为何要一再重译这种已经有了众多译本的经典作品?”姚老师的回复大抵如此:因为很多译本都有了一定年头,有些用词今已渐久,所以希望能出一套比较符合现代读者品位的新译本。这一答复,虽不能概括出版社的全部初衷,但不失为让我个人可以欣然接受的理由之一。不承想,这一接受,竟为日后整个翻译过程埋下了心悸的伏笔。

译者 朱雁飞

初次书写译者后记,实在不知从何下笔。有关《在轮下》一书,已出版的文章或刊物中,无论是译后记还是读后感,均已数量繁多,或介绍内容,或谈论感悟,且其中不乏角度新颖、分析深刻者。若此处再添雷同一文,最多不过锦上添花,意义不大,因此便不再做相关赘述,只随心漫谈一番该译本的诞生罢了。

2019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