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一棵奇松远远地呼唤我。它长得很特别,在离地面两米左右高处,分成两个树干,齐肩并蒂,笔直秀气。两个树干粗细相同,高低一致,直指云宵,神采奕奕。从低处到高处,两树干始终紧密相亲,像一对情侣在拥抱,“相守空山不计春”。
黄山松不仅热情,还多情。情深意重,情意绵绵。
这奇松就是连理松。连理松名字源自《看中兴祥征记》:“连理,仁木也,或分校还合,或两村共合。两枝桠或两棵树长到一起,称为连理。”旅游区的景物,其取名往往是三分相似,七分想象,但连理松不是想象,不是杜撰,而是名至实归的“连理”。
黄山松不只是好客,还有始有终。有迎客松迎接来客,有陪客松陪伴在来客左右。等来客走时,又有送客松侧伸作揖送上一程。
我很奇怪,连理松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如果不是有情,如果不是有爱,怎么会变成连理松呢?情和爱不只是发生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身上,也同样发生在植物世界里。也许,黄山松吸收了百年的雨露,千年的阳光,万年的精华,变得有灵气了,也懂得了爱的珍贵,情的缠绵。
迎客松也“走”进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迎客松”国画前,接见世界各国友好使者。“迎客松”成了友好的象征,成了热情好客中国人的写照。
看到连理松,我情不自禁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它来自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蓝本,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感染了千百年的读者。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热情好客,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客松热情的姿态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迎客松因而被称为“国之瑰宝”。
黄山的连理松传说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化身呢。那是唐朝时的七夕之夜。天上,牛郎织女鹊桥喜相会,“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人间,李天子与杨美人执手相看,缠绵悱恻,誓言旦旦:“今生不啻比翼鸟,无异连理枝,百年之后,同去黄山,修身养性,再结连理。”杨美人死后,携着誓言,只身来到黄山,日夜翘首等待心上人。等啊等,云飘来了,雾消散了,几度春华秋实,李天子终于飘然而至。一对有情人在黄山相会,他们喜爱始信峰的秀美,在处化为连理松。
正当我似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之际,突然,云雾抽身飘然而去。当人们醒悟过来时,有人伸手牵拉,想挽留云雾,甚至跟着追赶。可是云雾没有为谁停留,它继续潇洒地飘荡。只有迎客松依然张开双臂,迎接四方来客。
“李杨恋”凄美的传说,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无数文人骚客、凡夫俗子的心。连理松更是被视作忠贞爱情的象征,留下许多动人的诗句。清人戴友衡赋诗称赞:“狮子峰前连理松,柯交叶互碧重重。为怜同气难分剖,纵使凤来不化龙。”
惊呼声刺破云海,散出压抑不住的惊喜。那是跟我一样被云雾“吞没”的人发出的声音。我伸手去抓云,张开双臂去搂雾。云雾任我抓,任我搂,它不言不语,轻盈地从我指间钻出,从我怀里逸出。如水的清凉丝丝升起,蒸腾,钻进我的鼻子,把清凉洒了我一身。云雾紧紧把我拥抱,我干脆闭上眼睛,做一次云雾瑜珈,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中,享受着黄山这份厚礼。
在连理松前,不少夫妻、情侣,相拥在松前拍影留念。一对年轻的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人用手在空中挥画,构成一个“心”形。他们大概也想吸一点连理松的灵气,让连理松为他们的爱情作证,让真爱永恒。
云雾实在是手段高明、变化多端的魔术师。它藏起我的脚,藏起我的身子,最后把我整个人都藏起来。我看不见山,看不见好客的迎客松,甚至看不见自己。天和地都在我眼前消失了。迎客松也看不见我,整个世界都看不见我了。真是雾失黄山如仙境,云盖青松隐踪影。
连理松旁有一座小桥,桥墩上挂满了连心锁,锁上刻着情侣的名字。连理松,连心锁,都是爱情的象征。
瞧,云雾又结伴应邀而来了。它们从远处奔来,像一群穿着白衣白裙的孩子,一路顽皮地嘻笑打闹。云雾如海似潮,遮挡了远处的山,远处的树。云雾又悄悄地跑到我们站立的山峰脚下。我俯身一看,牛奶般的云海如棉絮,似薄纱。
在黄山,我差点与连理松擦肩而过。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们一伙人从光明顶下来后,有些人已疲惫不堪,不想再去始信峰了。认为黄山的四绝,我们已看过了,再去始信峰不过还是松啊,石啊,大同小异,有什么好看?就这样,大部分人都不去了,仅有几人去始信峰。我很庆幸自己的坚持,如果我跟他们一样中途而返,又怎能见识连理松的风姿?彩虹总是在风雨后,不怕艰辛,才有美景的赏心悦目。
好客的迎客松常常邀来云,请来雾助兴,让来客更是兴味盎然,乐而忘返。
黄山松又是坚强的。它生长的历程,就是一部与艰苦的生存环境搏斗的倔强史。
我也加入这个“长龙”。经过似乎是一个世纪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站在迎客松前,伸出手臂跟迎客松伸展的“手臂”同一方向,模拟迎客松热情的姿势。我才拍一张照片,就有人催我快点,还有人迫不及待地跑过来,与我并排站在迎客松前。两部相机同时“咔嚓”。迎客松看着这些心急的来客,依旧敞开千年的怀抱,笑而不语。
在天都峰,我看到一奇松,根扎悬崖陡腰处,枝枝叶叶向海侧伸,惊险万状。因其状似探海蛟龙,人们称其为探海松。别看它个子不高,却已陪伴险峰五百多年。有诗颂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喜爱迎客松的客人太多了,人们不得不排起长队。烈日炎炎似火烧,长龙似的队伍随着山形而摆。虽被烈日烤,但没有人退出长龙似的队伍,为的是能近距离目睹迎客松的芳容,感爱一下它热情的呼吸,与它来一次亲密接触。
黄山到处是悬崖绝壁,巨大而光秃秃的奇石处处可见。要想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非得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可。所以黄山的树种并不多,最多的是松树。黄山松不仅生长在不多的平地上,更多的是生长在悬崖处,绝壁上,石罅间,深壑里,构成一幅幅秀美绝奇、傲视苍穹的奇松绝美图。
我们登上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在楼左侧的青狮石旁、文殊洞之上,迎客松早已张开双臂,站在岩石上迎接我们。迎客松看起来雄浑、稳健,姿态优美、大方。它树干苍劲有力,枝叶平展,似是绿云落枝头。枝丫向一侧伸出,似是一热情的长者伸臂迎接八方来客。迎客松不只是迎接我们,所有来黄山的客人,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贫富美丑,不论你肤色深浅,它一视同仁,它热情的姿态不变,它好客的本性不移,让每一个客人感觉宾至如归,如坐春风。所以,迎客松前宾客如云,八方来客争相和热情的迎客松拍照合影留念。
黄山松之奇绝数不胜数,清代黄山慈光寺的僧人海岳在《黄山赋》有精彩的描述:“有负石绝出,干大如胫,而根盘以亩计者;有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面复横者;有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不一而足。”
黄山松有情。热情似火,情义并重。
黄山松具有顽强的精神,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它突破了生命底线。它深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理,充满了生存智慧。它们往往以石为母,寄生于石,破石而立。根部异常发达,且大于树干,有的甚至比树干大数十倍。黄山松除了从空气、阳光、雨雪、石缝间吸收所需养份,它还有独到之处,它那强大的根部能分泌出自体需要的有机酸。这种有机酸,慢慢渗进花岗岩,天长日久一点点浸蚀它,风化它,形成岩土,为己所用,固松之根部。所以,就是再猛烈的风也不能摧垮它,再凛冽的寒霜也不能使其屈服。
在我眼里,黄山松是有性格的。
在黄山,我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块巨大的岩石,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裂开一条窄窄的缝。不知是风的多情,还是鸟的有意,把一粒松树种子遗落在那条窄缝间。阳光来慰问,雨露来关爱,种子吸取天地之精华,终于擎起一点点生命的绿,虽然外表看起来那么孱弱,但是内心坚强无比。这种坚强刚韧和生存智慧,伴随黄山松千万年的时光,长在悬崖绝壁之上,风雪侵凌依然苍绿,生机盎然。
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四绝”中,最绝妙的是黄山松。
是的,黄山松是有性格的,是有精神的。
七月流火的季节,我来到闻名遐迩的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