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有一种生活叫“江南” > “繁华如梦”之上海篇

“繁华如梦”之上海篇

一进古镇,一条不宽的河便潺潺在我们的眼前。河水波澜不惊,河中木质的船只古朴而清雅。船篷挂着两排红灯笼,喜庆而热烈。不宽的河中,船只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多是游客。

朱家角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因水运发达,交通方便,到明朝已发展成为繁荣大镇。“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这是宋如林在清嘉庆《珠里小志》序中对朱家角的描述。从这段生动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朱家角的地理位置、历史等方面情况。

两岸的明清建筑古色古香,依水傍河,颇有江南水乡特色。楼房只有两层高,一色的白墙,黛瓦,古朴、厚重。一座连着一座,挤挤挨挨。楼房与房之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空间。家家户户“楼上住家,楼下开店”,楼下全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商家热情地招呼客人。

江南水乡流域发达,如蛛网般,河泽处处可见。民居依河而建,面水而居。被称为“上海威尼斯”的千年古镇朱家角也是如此。

河两岸杨柳依依。烟花三月,杨柳的枯枝早已抽出细细的嫩芽,丝丝条条,像是一条条绿色的辫子。绿色的柳枝垂到河面,轻拂缓缓的河水。以白墙、黛瓦为背景,绿柳更是张扬春天的勃勃生机,让古镇春意盎然。

两岸的街道全铺着青石板,像一首平平仄仄的古诗。脚踩在青石板上,恍如时空倒转,回到遥远的旧时光。这青石板走过多少像唐伯虎式的江南风流才子?这转转折折的巷子里,飘过多少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那烟雨中的太息,曾在谁的心底荡起涟漪?

在朱家角的日子,我们一有空便穿上风衣,带上雨伞,走到对面的古镇,游玩,赏景,发呆,享受着江南烟雨时节的柔软时光。

走着,赏着,想着,迷失在江南古镇的婉约柔软时光中。如果不是穿着蓝布衣的小妹问我们吃饭不,我们几乎忘记了早已过了吃饭的时间。

但是在周院长身上,我看不到飞扬跋扈的傲气,他总是一脸的平和、亲善。越是有修养,有底气的人,他越是表现出海纳百川、天高云淡的平和,就像这三月的烟雨,细细软软。只有无知的人才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在一个清雅、古朴的小饭馆坐下,点几样江南小菜,要两瓶朱家

“欢迎各位同行来我们上海市青浦区光临指导。烟花三月是我们江南最美的季节……对面就是古镇风景区,这几天各位可以尽情欣赏我们烟雨江南的美景,同时注意保暖。江南的春寒是慢慢进入身子,缓缓地冷冻,不像北方的冷那样直接,那样猛烈。”东道主周院长的开场白抒情又暖心。这个儒雅的上海男人,说话慢条斯理,又充满诗情画意。有人说,上海人傲气。也许这是一种来自文化底蕴、天生的优越感。江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秀美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江南成了中国一面人文旗帜。这一切浓缩成浩荡的“底气”。这,或许就是上海人“傲气”的“底气”。

角米酒,我们一行人慢悠悠地品尝着。品尝着江南美酒,品尝如梦似幻的江南烟雨,品尝从古诗词中走出来的江南柔软时光。

我们被安排住在朱家角镇的“景苑水庄”。水庄旁边立着宽大、醒目的宣传牌子,上有江泽民同志所书的“江南古镇朱家角”。水庄对面就是古镇朱家角景区,隔着一条大路,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住在水庄,推开窗子便可见古镇的秀色,闻到它散发出的古香。

吃罢饭,酒家送我们一个项目,就是免费坐船游古镇。这让我们惊喜不已。我们一行九人,坐的是一条不宽的木船,没有船篷,四周景色一览无余。八人分坐船两边,其中一个男同胞只能坐船头以保持船的平衡。给我们撑船的是一个黑脸膛的安徽小伙子,他一见这情形,乐了,竹篙一撑张嘴便唱:“哥哥你坐船头,妹妹我……”“妹妹我坐船中……”船中的女同胞马上接过他的歌唱起来。男同胞也不甘示弱,兴致勃勃亮起嗓子。烟雨朦胧中,全船男女即兴男女对唱。一时间,一船烟雨,一船歌声,一船笑语。

这次来上海是参加一个全国性的高级研讨会,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八位同事。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欢聚一堂,交流、学习,大家的心情亦如眼下的季节:春风荡漾,春风拂面。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是我们“江南之旅”的第一站。那是离上海市区近50公里的地方。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到达上海火车站。站内已是人如潮水,我们差点被这潮水淹没了。差点淹没我们的,还有那三月的烟雨。坐上前往朱家角的车,一路上,三月的烟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伴随我们到秀美的江南水乡,不离不弃,如同情深意切的恋人。

朱家角的桥真不少。据说有三十六座古桥。“到了古镇不看桥,等于古镇勿曾到”。这些造型各异、独出心裁的桥,像一道道彩虹飞架在朱家角各处。在河港交错的朱家角,这些桥不但给行人提供了方便,也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去年烟雨朦胧的时节,我流连在杭州“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景中。没想到,仅隔一年,在同样是飘着烟雨的时节重游江南。

走在朱家角一座又一座的古桥,如同观赏一幅幅古画,仿佛听着小家碧玉的浓言细语,我诗意盈怀,灵感大发,对身边的同事说,我要写写朱家角的桥!同事峭哥大声叫好,还帮我拍了不少朱家角桥的照片。在朱家角那几天,空暇时间,我独自一个人拿着地图,对照着桥名,一座桥一座桥地找,放生桥、泰安桥、平安桥、福星桥、中和桥、井亭港三桥、咏风桥、廊桥……伴随我的是江南的烟雨,烟雨始终是桥上最诗意的风景。

又是烟雨时节,又见江南。

廊桥,我喜欢这富有诗意的名字。这名字让我不由想起风靡世界的美国小说《廊桥遗梦》。小说写一个浪漫而凄美的邂逅故事,并非常谨慎地“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因此,它博得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人的喜爱。故事发生地就在美国的廊桥。小说拍成电影后,闻名遐迩的廊桥成了许多中年人寻梦之所。走在江南的烟雨廊桥,心想着,不知廊桥曾有多少多情的回眸?有多少擦肩而过的遗憾?有多少执手相看泪眼的断肠?

在朱家角的日子,天天看着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水乡特有的画面,滋生了多少柔软的情杯。这里再现了马致远笔下的意境,只是没有西风、瘦马,有的是江南春天的明媚;也没有断肠人,有的只是神情自若的游人,还有像我这样享受朱家角柔软时光的过客。

朱家角的柔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