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永恒的王妃 > 1504年

1504年

她没跟我说过什么。我害怕她会以我为耻,我留在这里,形同乞丐,希望能履行对王子的诺言。十一月的时候,我有强烈不祥的预感,觉得她会生病或是陷入悲伤,于是写信给她,恳请她回信给我,哪怕只有只言片语。那天,事实上,正是她撒手人寰之时,于是她没有收到我的信,我也再不会收到任何回复。她与我死别,正如同当初与我生离:沉默,天各一方。

母后应该得知了我的凄凉,但是我很少收到她的来信。似乎我不过是她雇佣的探险家,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地图、离世独居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她打发我去了陌生的世界,任我翻腾迷失,自生自灭。

我曾常常想起她,尽管婚后我再也没见过她。想到阳光依然普照着阿尔罕布拉的庭院,而她还在那里,就在绿茵装饰的水池旁,对我而言,这都是莫大的安慰。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她的逝去让我在英格兰处境更加不妙。我的父亲,长时间拒绝交付另一半嫁妆,这是他和英格兰国王的一场博弈,现在发觉他的游戏有了苦涩的现实意义——他付不起了。他终生都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了对摩尔人无止境的征伐上,没有财物剩下。卡斯蒂利亚丰厚的收入如今归母亲指定的继承人胡安娜所有,阿拉贡的国库空空如也,父亲根本没法负担我的婚礼。如今父亲和西班牙众多的君主也没什么区别。胡安娜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继承人,而如果传言属实,胡安娜饱受情爱困扰,她丈夫的拈花惹草,让她如同午间的疯狗一样已经神志失常了。现在任何人待我都不再如同对待西班牙的公主,这也不再是基督世界伟大的联姻;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血统卑下的守寡的穷人。没有母亲平稳的双手和明察秋毫的眼睛,我们家族的财富如同卡片拼接的屋子一样轰然无存。除了绝望,什么也没给父亲留下,恐怕对我也一样。

我以为自己成功了,但是离达到目的始终有一步之遥。我该成功的,但却没有。哈里十二岁了,他们宣告他为威尔士亲王,可是他们并没有宣告我们的婚事,或是加封我为王妃。我传召了大使,早上他没来,甚至那天他都没来,第二天才姗姗来迟,完全不把我的事当做一回事,也没为他的拖延道歉。我询问为什么我没与哈里一起加封为威尔士王妃,他居然不知道。他分析说他们是在等付清嫁妆,没有它,一切免谈。但是他清楚得很,我自己也清楚,亨利国王更清楚,我交不出任何器皿,如果我父亲不予分担,我完全做不了任何事。

我才十九岁,难道一切就这样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