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即便给了对方足够的好处,或者已经调动起了对方足够的危机意识,我们仍然需要去了解大多数人内心之中那些细微的心理差别。比如,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多数人面对过多的选择,或者太过不确定的问题时往往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一种虽然不易察觉、但却很深的挫败感。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们本能地选择拒绝,而不是接受。所以,我们在推销一种方案的时候,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之后,不要去问对方“你觉得怎么样?”这类问题,而是应该将问题改变为“你同意了吗?”很显然,后一种问题在进行判断之前,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少,也更易于回答。我们推销一种产品,当顾客表露出对我们商品的兴趣时,不要去问“您买还是不买?”而是要问“您要来一套还是两套?”或者“您决定了吗?”“您买一个吧!”从而将我们的客户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比较容易作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的范围之内。
聆听让我们深切地了解了对方的需求,也增加了对方的参与感,但是有些时候,对那些最普遍的,仅仅追求利益交换的人们来说,单纯的聆听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他们介绍与我们合作的意义。即便是同样的问题,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取得完全相反的效果。事实证明,很多利益交换者都是非常在乎具体利益的,而那些真正斤斤计较的人往往对“得到什么”并不关注,而更害怕“失去什么”。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身边有无穷的机会,而他们却并不愿意为了抓住这些机会去放弃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相反,如果你想从他们那里平白拿走什么,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针对这样的人,无论我们是希望向他们推销方案还是产品,最合理的推销方式都不是不断地宣扬“如果你做了就会得到什么”,而是告诉对方“如果你不做就会失去什么”。很显然,得到未必一定有用,而失去是相当多的人绝对不能忍受的。
了解了前面三点,能够灵活地运用,其实我们应该已经算得上掌握了说服别人的基本技巧了,但这还不够!因为做事先做人,很多时候,人们作出一个决定所考虑的东西并不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里边夹杂着太多对这个问题,尤其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的观感。所以,当我们希望推销一种产品或者方案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其实是把自己这个人推销出去,让人们对我们感兴趣,充满信任感或者欣赏。
大家看,这才是聆听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产生一种“我才是推动者”的投入感,这样才能调动起他们完成这个项目的积极性。
一位叫西蒙·福格的年轻人来到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直接向经理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求职意向:“请问您这里需要一位好编辑吗?”
厂商看了看韦伯带来的图纸,很愉快地点了点头,并告诉韦伯下星期再来的时候会完成这些设计。当第二个星期韦伯再次见到这位厂商的时候,上周他带去的那些设计方案果然都已经完成了,而且最终完成的图纸中的一切都是按照那位厂商自己的意愿。这时,不用韦伯开口,那位厂商就主动找韦伯商量:“你能否将这些方案卖给我?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它们……”
当然,从这位叫西蒙的年轻人所提出的问题来看,他已经掌握了前边所提到的“不给对方太多选择”与提出“简单的问题”两点,他做得更好的一点是他甚至只用了这一句话就不着痕迹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就是一个好编辑”。
“您是服装业的老前辈了,所以我想请您帮个忙,我这里有几份将要完成的设计,可是在一些细节上却拿不定主意,您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呢?”
可无论问题问得多么精彩,不需要就是不需要,无法改变的事实让那位经理简单直接地拒绝了西蒙。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韦伯想到了一个办法:当他再次找到那位厂商的时候,他并没有带那些设计完成的图样,而是带了尚未完成的草图。
“……那么,好记者呢?”西蒙毫不气馁地继续询问。
韦伯是位服装设计师,三年以来他每周都要去拜访一位成衣厂商,希望对方能购买他所设计的服装。而那位成衣厂商每次也都会见他,认真地看他所带去的草图,却每次都用充满了遗憾的口气对他说:“对不起。”
“不需要!”经理这次甚至连头都没抬。
这位汽车商人在第一次企图与这位顾客做生意的时候,只是喋喋不休地说,却并没有达到目的。可第二次他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负责引出话题,然后让对方说,可生意恰恰就这样做成了,这就是聆听的妙处。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之类的呢?”
这位“毛病先生”略微思考之后,就同意了商人的建议,将车买回了家。
西蒙的毅力真的很令人钦佩,但那位经理却明显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都不需要,很抱歉,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空缺的职位。”
听到对方的评估之后,商人马上笑着询问:“如果按这个价钱卖给您,您会愿意买下它吗?”
事实上,经理的拒绝虽然有礼貌,但是看起来他已经不想再继续与这位莫名其妙的年轻人纠缠下去了,他已经用语言堵住了对方所有将谈话继续下去的途径,事情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可就在这时,西蒙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从包中摸出一个写着“额满,暂不招聘!”的牌子,笑着对经理说:“那我想,你们一定需要这个。”
“毛病先生”对于专业的汽车经销商都来向自己求助很开心,于是认真地检查了车子,最后得出结论:“若有人以3000美元来买这部车,应该是很合算的。”
经理看着面前这位有趣的年轻人开心得哈哈大笑,他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意思,也对能够想出这样点子的人很感兴趣,最终雇用了他。25年之后,西蒙·福格成为了《泰晤士报》报社的总编。
那位喜欢挑毛病的顾客到来之后,商人带着他看了那辆新收购的二手车,却并未作任何介绍,反倒是告诉对方:“我认为您是一位在汽车方面真正的行家,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忙,看看这部车子的状况和性能,然后帮我估算一下它值多少钱?”
这是一个明显的对人不对事的成功例子,引起那位经理兴趣的是西蒙·福格这个人。正是西蒙用他的机智成功地引起了别人对他本人的兴趣,他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马上给第一位顾客打电话,理由是请他前来“帮个忙”。
美国有一家全国性的卡车服务公司。可是因为生意做得太大,那些一线员工,尤其是卡车司机们存在着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所以他们在送货的时候总是出错。公司每年弥补那些错误的赔偿金就高达25万美元,而这些工作失误主要的出现方式是司机们会把货物送错地方。为此公司的管理层想出了各种办法,无论是对员工一再强调,建立惩罚机制,还是花大价钱对司机们进行培训,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公司的管理层在无奈之下请来了一位心理学博士,请他为公司想些办法。
无奈的商人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顾客的推销。可是过了几天,在另一位顾客将自己的旧车卖给商人之后,这位汽车经销商再次想起了以前那位喜欢找毛病的顾客,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心理学博士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发现,这些工作失误送错地址的案例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司机在送货时看错了门牌。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公司将工人或者司机的职位改称为“技术员”。
一位二手汽车商人带着一位顾客看了许多部性能还算不错的二手汽车,但顾客总是不满意,一会儿说这辆车的颜色丑陋,一会儿又说那辆车太过破旧,好不容易找到一辆他挑不出毛病的汽车,他又会抱怨价格太高。
公司并不相信这位心理学博士的建议:无论如何增强管理能力或者培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可能通过改变一个称呼就解决?但毕竟为了雇这位心理学博士,公司已经花了不少钱,更何况试一试也没有什么坏处。最终公司决定尝试一下。然而没过多久,改称呼或者说改头衔的建议就展现出了明显的效果。那些司机在得到技术员头衔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原本万分之六的工作失误率就降低到了万分之一。仅这一项进步就为公司每年节约了20多万美元的赔偿金。
聆听是一种很好的了解对方真正需求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增进感情的方法。通过聆听对方的意见,我们不但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需求,更能让对方产生一种参与感。最完美的聆听是让对方感觉到最终达成的协议中有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才是方案的最终设计者。
事实上,这位心理学博士的做法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巧妙的说服。司机只负责运输,而技术员则需要关注他所负责项目完成的具体效果,而公司将司机的头衔改变为技术员,体现了公司对那些司机的信任。正是对这种信任的感激或者重视,才使得那些司机在送货的时候愿意略微多付出一点儿精力来仔细地确认地址门牌。
正如我前边所提到的,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提供给对方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要想说服他人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其实并不是说,而是听!
前边说的两个故事,一个说明了让人感兴趣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则说明人们愿意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可事实上,无论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其实都要建立在合作双方的相互欣赏之上:西蒙得到工作是因为他得到了经理的欣赏,而那些卡车司机提高了送货准确率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公司对他们的欣赏。
我们需要的是掌握说服他人的技巧。
所以,不论我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别人,都一定要把握一个大原则,那就是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足够欣赏,同时千万不要让对方对自己产生抵触情绪。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或者说获得别人帮助的三种方式,可问题是一个坐在家里等待的人,是很难有别人找上门来主动要求与你合作的。所以即便我们已经找到了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仍然需要依靠沟通说服他们对自己进行帮助。这其实是许多人在真正完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呢?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其他人的关系,感谢对方对我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但千万不要随便拒绝别人的合理请求,或者对别人抱着真诚态度所提出的想法过分地评头论足。
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给对方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要想说服他人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其实并不是说,而是听!
当然,随着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我们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善于沟通与说服的高手。而这些高手总会向我们提出一些听起来理由很充分,却是我们实在无法答应的要求,这个时候,作为一位更加高明的说服高手,我们应该学会礼貌而不失机智地拒绝别人那些不合理的请求,但一定要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我们都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保持风度,并且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心比心,以己度人,起码不要让对方当场翻脸,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人的沟通中掌握先机,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