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一听,心里不痛快。他压着火说:“万岁,往年和今年大不相同。杨家人死了十之七八,您过府拜寿,显得万岁爱贤才,有慰人心,您去金沙滩赴双龙会,若不是大郎替死,哪有今日?那时您怎么不说这些呢?”“这……”“皇叔,您我去一趟吧!”太宗没办法,点头答应,急忙传旨,准备车辇,打着执事,奔天波杨府。
八王一说,把太宗给唬住了:“既是太君生日,可送些礼物,以表祝贺!”八王摇头:“万岁,往年多少送点礼,表表心意就算了,今年可不行!别忘了金沙滩一战,老杨家哥俩替您我英勇捐躯,哥儿八个剩下俩,老令公和六郎又都不在家,家中只剩些女人,门庭冷清。”太宗生气,但又不好明说,只说:“皇侄,君入臣府不吉利,是亡国之兆。龙不离滩,虎不离山,帅不离位。何况孤乃一国之君呢!”
赵光义往门前一看,冷冷清清的,里边静悄悄的。皇上心里惦记着吃喝玩乐,哪知道杨府的苦楚(2)啊!自从杨继业父子被贬雄州之后,天波府里全是女将了。令公走后,太君就盼着丈夫和儿子早些回来,居家团聚。圣旨到后,得知杨继业免去罪过,调到前敌去退辽兵,从那时起,她更担心了。后来,万岁和几家王爷还朝,宣太君上殿,才知道金沙滩一战,老杨家七郎八虎只剩下六郎、七郎,真是晴天霹雳,塌天大祸,太君差点痛死!皇上再三安慰,又拨银两,叫杨家办丧事,超度亡魂。大媳妇、二媳妇、三媳妇和孩子披麻带孝,天波府哭声一片,四媳妇、五媳妇痛不欲生,文武百官也纷纷前来吊唁(3)。丧事完毕,好不容易才安静点了。
八王把夫妻俩送走,怎么也睡不着了:潘仁美是万岁的老丈人,万岁能信呀?不管怎么地,也得把他弄到杨府。第二天早朝,八王跪倒奏本:“万岁,您可记得今天是天波府佘太君寿诞之日吗?”“我记不得了。”其实,今天根本不是老太君的生日,两个月前就过完了,这是八王爷故意又给过一回。
老太君盼啊盼,只盼老令公领着六儿、七儿回来。今天,听说皇上要过府“拜寿”,老太君已有准备。赵光义正不高兴呢,见佘太君脸绷着,也没换新衣服,就前来接驾,心里更不痛快。太君上前施礼:“万岁,老臣迎接来迟,有罪,有罪!”“老爱卿,朕听说今日是你的寿诞之日,特来祝贺!”
接着,八王把前因后果细说一遍。等他说完,柴郡主也顾不得八王在眼前了,一头扑过去,夫妻抱头痛哭。八王说:“御妹,有事回去细谈,你们趁天黑速速回府,见太君和她讲明,叫她准备准备。”柴郡主问:“准备什么?”“万岁明天要去天波杨府。我的主意已告诉妹夫,你们和太君商量着办。”
老太君苦笑着摇摇头说:“老臣有何德何能,敢劳动万岁大驾金身?有罪呀,有罪。”“爱卿为国有功,朕应该祝寿。”八王说:“老君老臣客气什么?到里边再说吧!”“万岁,请!”
郡主抬头一看,吓一跳:是谁呀?愣没看出来!一身脏衣服,蓬头垢面,嘴上全是黄泡,声音嘶哑。“啊……你……”六郎难过,连妻子也不认识自己了!“郡主,我乃六郎!”八王也说:“御妹,是我妹夫!”
齐奔银安殿,也就是待客大厅。进银安殿一看,没点蜡烛,也没挂寿字,正中间连个寿星人也没挂,皇上特别扫兴。分宾主坐下后,八王说:“佘太君,难得万岁亲自祝寿,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快摆上来!”“唉!我天波府一向清贫,比不了皇宫内院,有什么好吃的?多有慢待了,来人哪,快把寿桃献上!”说完,有人托出两盘寿桃。这些个寿桃是用面做的,红是红、绿是绿,做得十分新鲜。一盘献给万岁,另一盘献给八王。八王说:“万岁,趁热快尝尝杨府大师傅的高手艺。”
“御妹,一会儿看见我妹夫,不要害怕,也不要难过,有话回天波府再细说。”不多时,六郎出来了:“郡主,为夫回来了!”
太宗心里好笑:这玩艺有什么吃头?我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一看二眼三观,都烦了,还吃什么寿桃?皇侄嘴急叫吃,我不吃也不好,拿一个尝尝吧!赵光义伸手把最顶上这个大个的寿桃拿起来了。这个个头太大,不能捧着咬。皇上有身份,吃东西得要个样,得用手掰开,一块一块地吃。
柴郡平一听,又惊又喜:“既是郡马回来了,怎么没回天波府呢?”八王说:“他怕老娘见他过度悲伤,没敢去,先到南清宫了。我把你找来,叫你接他回府。”柴郡主乐得了不得:“如今郡马回来,可是满门之幸。”
他拿起寿桃,“刷”就掰开了。掰开寿桃一看,里边露出一样东西:“啊?!”只吓得宋太宗目瞪口呆!
郡主到里边见了八王,施礼已毕:“王兄,今日叫我进宫,不知何事?”“御妹,告诉你一件喜事!我妹夫杨六郎回来了!”
[注释]
八王又对陈琳说:“快把郡主请来,让他们夫妻见见面。”陈琳急忙走去传话。时辰不大,柴郡主坐轿来了。柴郡主名叫柴郡平,当初她父柴王和赵德芳的爹赵匡胤是磕头盟兄弟,江山是老柴家的。赵匡胤坐殿后,老柴家被封了个云南王,到云南去了。当时,柴郡主太小,被留在赵家收为义女,和赵德芳一起长大。后许给杨六郎。今天听说八王叫她回南清宫,连忙到前厅告诉婆婆佘太君后,坐轿到了南清宫。一直到养心宫外,郡主才下轿。有人往里送信,陈琳出来接郡主:“八贤王请您进去!”
(1) 迅雷不及掩耳: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万岁能去吗?”“我这么这么说,他准去。”六郎点头。八王不敢放六郎走,怕一路上被潘仁美的耳目看见。他连忙把陈琳找来,陈琳见六郎这身打扮,忙说:“请郡马沐浴更衣。”八王说:“不用。明天见万岁,告完状再更衣。”
(2) 苦楚:痛苦。
“若依我之见,现在千万别走漏风声。等待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奏明圣上,叫万岁传密旨,偷偷出京,用迅雷不及掩耳(1)的办法去抓他,这样方可成功。但有一点,得找个好地方奏明万岁。”八王点头:“在什么地方好呢?”六郎说:“金殿上文武官员里有潘太师的耳目,皇宫里的太监、宫娥也有和西宫娘娘近的,这两个地方不行,得另打主意。”八王想了半天:“有了!明天叫万岁到天波府,你再告状!”
(3) 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六郎说:“千岁且慢。此事关系重大,要慎重行事!”“妹夫,你说怎么才能抓住潘仁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