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杨家将 > 第六回 佘太君大闹法场

第六回 佘太君大闹法场

潘仁美吓了一跳:他怎么偏这个时辰到呢?今天赵德芳有病没上朝。头声追魂炮响,他听见了,问太监陈琳:“朝廷又要杀哪家大人?快派人去打听打听。”

佘太君领几个儿子退出法场。今天巧了,郑王、高王、呼王都没上金殿。潘仁美高兴:等杀完杨继业,再告佘太君和他那几个儿子。“来呀,点第三声追魂炮。”就在这时,忽然有人高喊:“刀下留人!八王千岁到。”

回来的人报信说,要杀杨家父子。八王一听生气了,敢杀杨家将!急忙坐轿奔出午朝门,走到法场,看见杨继业,又看见御妹夫杨六郎:“老令公,你身犯何罪,被缚法场?”没等令公说话,七郎喊上了:“皇上龙意无恩,用不着我们了,向着他老丈人潘仁美,要杀我们。”令公一瞪眼,七郎不言语了,八王问令公:“为何被缚法场呢?”

“令公呀,有道明君我们保,无道昏君保他干什么?”“夫人呀,咱们不看当今天子,还要看先皇赵匡胤对我家的恩德。别忘了先皇铜锤换玉带,收我杨家,先修天波府,后收我们一家老少。想当初,先皇在世,一条蟠龙棍,勇冠三军。我父亲火山王杨衮,保河东北汉王刘贵。先皇赵匡胤去平北汉王刘贵,我父出马,二人交战,我父扔起走线铜锤,要打先皇。先皇一看不好,忽然马失前蹄。先皇眼睛一闭,就等死了。我父非常爱惜先皇,不忍下手,忙把铜锤收回。先皇拨马败走,我父催马追赶,到无人之处,先皇问,为什么铜锤不落下?我父说,看你年轻。先皇磕头谢我父亲饶命之恩,我父亲谢先皇深明大义。先皇叫我父亲保大宋。我父说,‘我杨家是忠臣,忠臣不保二主。既保了河东北汉王,不能再保赵家’。先皇再三相劝,我父没法,说,‘我不保你,也不反你,将来我儿子长大了,叫他既保大宋又保河东’。先皇大喜,我父亲把铜锤交给先皇,先皇解下玉带回赠我父,铜锤换玉带。后来,先皇去找北汉王刘贵,对他说,‘你把杨家将给我,今后再不用向大宋进贡,不给杨家将,我要平灭河东’。北汉王无奈舍出我杨家将。我归宋后,先皇在京城修下天波杨府,封我为金刀令公世袭爵位,封你为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咱怎能忘了?”佘太君听完,点头答应:“好吧,既然如此,等候收尸吧!”这时,传旨官高喊:“祭奠法场的人该走了,时辰到了。”

老令公把打擂的事说了一遍:“我杨家该死,王丞相为保本被杀可太屈了,望千岁救王大人。”八王问王苞,王苞一言不发,速求一死。八王说:“陈琳,你给我看着点,没我的旨意谁也不许杀人。我到金殿保本求情。”陈琳说:“啊呀千岁,奴辈可看不住,监斩官要传旨杀人,怎么办?”“谁是监斩官?”

太君说:“杨洪,你别难过。令公,你犯了什么罪?七郎犯罪,为什么杀六郎和你?”“夫人,六儿是替任堂惠死,我是自己请的忠孝带,乐意死。等我们死后,把尸首收殓起来。”太君说:“我怎么能看着你们父子三人尸首两断?既然皇上不念杨家功劳,我与你松绑,咱们反出东京,把人马拉回河东不就完了?”令公说:“我杨家是忠良,保了老赵家,至死心不变,千万不能反。”

“潘国丈。”“又是潘仁美,我去找他。”潘仁美正想主意:怎么办好呢?八王进来,到监斩棚:“潘国丈,杀杨家你是监斩官?”“正是。”“令公犯什么罪?”“他儿子行凶杀人,做父亲的理应受罚。”“你儿子在擂台上犯法,把你怎么了?”

“祭奠……劫,差不多。老奴听错了,老奴该死。”老令公有心怪罪,又不好意思,打了个咳声:“杨洪,你错传了一句话,我杨家又加罪了。”“老奴该死!”

“我儿纵然有天大之罪,已经死了,死后不用提了。”“快把杨家父子放了!”“老臣不敢,我奉万岁旨意而来。”“什么万岁旨意,明明是你陷害忠良!”

“准备准备,快劫法场呀!”“杨洪,你……哪个叫反了?我说祭奠法场。”

“请看。”说完把圣旨拿了出来。八王一见,更生气了,把圣旨扯了个粉碎。“八王千岁,你扯圣旨可是有欺君之罪!”“都是你这个东西害杨家将,我先打死你,然后再放杨家。”

杨洪说:“老令公,少令公都来了,接您回府呢。”老令公气坏了:“杨洪,我叫你回府送信,你怎么说的?”“老奴一会儿也没耽误回府集将。您不是说劫法场吗?”“什么?”

说完,举王命金锏要打。八王一伸手,吓得潘洪从八王胳膊底下钻出去了,直奔八宝金殿。八王提锏就追。潘仁美跑到金殿高喊:“万岁救命!万岁,老臣冤枉呀!”天子忙问怎么了?“万岁,方才万岁命臣当监斩官,还没等杀杨继业,八王千岁到了,愣说是为臣害杨家。八王不仅扯了圣旨,还举锏要打为臣,若不是我腿脚快,就死在八王手下了……”赵光义一听,气大了:“赵德芳,这还了得!敢打国丈,扯圣旨?太师不要害怕,闪到一旁,朕给你做主。”“谢万岁。”正这时,八王气呼呼地上来了。皇上问:“皇侄,你上殿见朕有事呀?”

五郎说:“对了,就是劫法场来了!”“夫人,你想要造反?”太君见瞒不住了,忙说:“杨洪传信,可不是祭奠祭奠。”“他是怎么说的?把杨洪叫进来。”

“万岁,小王听说杀杨家将,看在小王面上,饶了杨家吧!”“皇侄,你不知杨家犯死罪吗?七郎劈死潘豹,杀人偿命,不能放!”“令公和我的御妹夫呢?”“令公自己领死,朕没叫他死,六郎犯死罪,念他是郡马,看在皇侄面上可以饶恕。问问杨令公乐意不?”

“我叫他送信,准备准备,来祭奠法场。”太君忙说:“对呀!这不是祭奠祭奠吗?”“不对!祭奠法场应该带些烧纸、棺材。这些孩子盔甲在身,明明要劫法场呀!”

八王到法场和杨令公一讲,令公说:“要放都放,要杀都杀,我乐意和我儿子一块死。”“老令公,救一个是一个。”“王爷,我不是以死吓唬人,而是七儿子没犯死罪。他劈潘豹,该死,潘豹也有四条人命在身,他该如何处置?”“对,有理。我找万岁去。”

老令公愣住了:“啊!夫人,你们怎么都来了?”太君说:“令公,不是你派杨洪送信,叫我们来吗?”“我叫你们干什么来?”佘太君更聪明:“你是怎么说的?”

八王一边奔往金殿,一边想主意。正在这时,忽听有人喊:“娘娘千岁到。”八王一看,来了一伙人,从车辇上走下一位美人,八王一看,这正是西宫娘娘、潘仁美的女儿潘素蓉。一看她气更大了,他拦住了:“娘娘千岁,你干什么去?”“我找万岁,叫他与我兄弟报仇。”

军兵把话传出去,佘太君进去一看,心如刀扎一样,见丈夫、六儿、七儿,被绑在桩板之上,刽子手怀抱鬼头大刀,就等三声炮响,那旁的王老丞相,也是闭目等死。杨大郎领着兄弟跪下了:“爹爹,孩儿来了。”五郎高喊:“爹呀,我们救你来了。”

“算了吧,人死了,报仇也不能活。”“那可不行,我兄弟不能白死。”“立擂动手,就有伤亡。他打死别人不是白死吗?别人打死他就得偿命?”“我兄弟是皇亲,跟别人不一样。”“呸!真不知羞耻。还提什么皇亲?没有老杨家这样的保国忠良,哪来你们这么些个皇亲坐享其乐?”

太君闻声高喊:“老身来了!”军兵一看,是佘太君,见这些少令公全是满身戎装,带着兵刃,这不是要劫法场吗?他们都自动闪条道,躲得远远的。谁不知道杨家将是忠良?这时,早有军兵到监斩棚报告潘仁美:“老太君带儿子来了。”潘仁美心想:量她不敢劫法场,这是有王法的地方。“可以叫他们老夫妻临死见一面。叫她把兵刃放下再进去。”

“赵德芳,哀家(1)大小也是你婶娘,你敢这样无理?哀家我要奏明万岁。”“你……”赵德芳没词了,刚一举锏,吓得娘娘连哭带喊,向八宝金殿奔去。赵德芳一想:叫奸妃上殿就不好办了。一不做、二不休,我拼了吧!

太君传令:“女将先在府里等候,如果打起来了,你们再出去,大郎领着你的兄弟,随为娘到法场。”老太君带着几个少令公直奔法场。第二声追魂炮响了,二郎、三郎、四郎、五郎摆枪要往里冲。太君说:“别忙!我得见着令公问明白。没我命令,谁要轻举妄动,按家规处置。”“是!”正这时,有个军兵喊:“有没有祭奠法场的?时辰快到了。”

[注释]

“令公是怎么说的?”“准备准备,来劫法场。”“听准了?”“听准了!”

(1) 哀家:古代皇妃或皇后的自称。

老管家杨洪回到无佞楼,错传了杨继业的话。无佞侯佘太君一听也火了:“孩子们,取出兵刃,去劫法场!”霎时间,杨家的少令公、少夫人披挂整齐,准备出府。佘太君刚才听杨洪说丈夫、儿子和王丞相都要被杀,带杨府男女众将就要往外走,忽又止住脚步:“杨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