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应该“放弃挣扎,跟上狂欢的队伍,去奔赴一场盛宴”?赵先生的小说里多次出现过这样的心理描写,他笔下那些有思想、有信仰、有独特人生观和爱情观的主人公总是和红尘格格不入,总是和悲哀无奈的现实进行着殊死的搏斗,总是想在庸常中活出品位,活出风格。比如《离婚女人安小雅》中的安小雅,《失火的伊甸园》中的安琴,以及《寻她千百度》中的乡村“艺术家”等,都是这样的人物典型。
但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高质量的生活?什么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的理想追求和青春年华应安放在哪里?有谁会这样思考,有谁会这样追问?我们总是因无处安放理想、信仰、追求和爱情而迷惘,而焦灼。这样,就有一个又一个不甘平庸的故事发生,就有一个又一个执著于人生的诗篇要抒写,就有一个又一个热爱生命的华章要记述,于是,赵先生就把笔触对准了这些故事。
在对庸常浮生的追问和思考中,我惊异于赵先生对浮生红尘的精到体察和把握,那种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游刃有余的表现力以及犀利的笔触令人惊叹!在他的笔下,都市白领、小职员、包工头、三陪女,农妇、打工仔等等当代社会的各色人物都各具性格特色地活跃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因此,读他的小说,就像观赏一幕幕生活剧,是那么的鲜活和生动!
滚滚红尘,浮生若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流年似水消耗着我们的青春,抛掷着我们的华年。庸常的生活总是这样得过且过。
滚滚红尘是热烈的、躁动的、华丽的,但繁华落尽之后,它的背面却是苍凉的、落寞的,无奈的。有谁会关注那些繁华背后的苍凉和落寞?有谁会关照这些苦苦挣扎、苦苦求索的心灵?为他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爱情和追求寻找一处美丽的伊甸园,抑或世外桃源?这些,正是赵先生用西西佛斯般的精神,孜孜不倦开垦的领地。
赵永武先生的小说很早以前就拜读过,无论是其文学语言的生动质感,写实叙事的不凡功力,还是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逼真,故事编织的高超技巧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透过赵先生小说创作的这些文学表象,我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一个较为集中的思想主旨,那就是,他通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实践着自己对庸常浮生的思考和追问。
透过这些苍凉辛酸落寞伤感的爱情故事,读者可以看到一个个不甘平庸的灵魂:有在家庭和亲友的重重包围中一意孤行,寻找真正爱情的安小雅;有在一次次情感和婚姻生活的不幸打击中,不甘沉沦的安琴;有为寻找真爱,不惜历尽磨难“众里寻她千百度”的乡村“艺术家”(见《寻她千百度》);还有为追求纯美爱情,不惜受人挖苦讽刺屡受打击的诗人打工者(见《999朵玫瑰》)。
在这秋雨连绵的日子里,欣然阅读了西安作家赵永武先生最新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寻她千百度》和《剁》,感触良多,兴犹未尽,忽然又想起他两年前出版的小说集《离婚女人安小雅》,于是从书柜里找出了这本书,用了两天时间又重读了一遍,读完后,觉得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在内心激荡,不吐不快,于是,我就在这秋雨淅沥的夜晚写下了我的感受。
现实总是残酷的。虽然这些不甘平庸、不甘沉沦的人物在苦苦挣扎,苦苦反抗,用尽全力希望突出重围,但最终他们要么难逃现实的劫难,要么只能看到一线微弱的渺茫的希望,而小说也恰好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其实,这正是作家为了更好地触动读者关于现实人生的思考。
作者:杜崇斌
在赵先生的笔下,尖锐的矛盾冲突可以映射出人生的真谛,没有矛盾冲突的故事,照样也可以写意出人生的画卷。我发现,甚至有时候,作者故意淡化小说的矛盾冲突,只是用拙朴写实的自然笔法,生动逼真地描绘出现实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那种庸常人生的百无聊赖,那种在人生信仰缺位情况下行尸走肉般的恍惚迷惘、若有所失,以及看透浮生若梦后彻骨的悲凉。《周末的早晨》就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读完这篇小说,让人不禁深思,看似再正常不过的庸常人生剥夺了我们的什么?似乎一下子就悟到了许多生命的真谛。
——赵永武先生小说印象
轻轻地合上赵先生的这本小说集,却总也走不出小说营造的那种艺术氛围。
对庸常浮生的思考和追问
秋雨还在窗外淅淅沥沥下着,我对人生的思索在夜的中央弥散着,衬着“疏雨滴梧桐”凄清意境,延伸到很远很远。
附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