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张海报上写着“老年不宜体弱”,这或许是前面那种说法的来源。海报上是一对七十多岁的男女。根据我的记忆,他们都拥有空军惯称的“鹰之外观”,穿着紧身极简服装,整体看上去非常健硕。他们的姿势表明他们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在轻松举起十六磅的哑铃时没有大喘气。看看我们,他们说。老年不宜体弱。
事实上,我从未听过任何七十岁以上的人说“你的年龄取决于你的心态”。更年轻的人会对自己或对彼此说这句话作为鼓励。当他们对真正上了年纪的人说这句话时,并没有意识到这话有多蠢,以及它可能有多残酷。至少没见哪张海报上印过这句话。
看看我,我冲他们咆哮。我跑不动,我举不起哑铃,而且一想到自己身着紧身的极简服装,就觉得怎么看都骇人听闻。我就是个体弱之人。我一直都是。你们这些体育爱好者凭什么说老年不适合我?
正向思考的确颇具力量。它会产生了不起的安慰剂效应。在诸多情况下,甚至在危重病例中,它都能奏效。我认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清楚这一点,我们中的许多人努力保持积极思考,既是为了自我保护,也是为了维持尊严,但愿自己不要以拖拖拉拉的呜咽结束一生。真的很难相信自己真的已经八十岁了,但正如他们所说,你最好相信。我认识九十多岁依然头脑清晰、心地善良的人。他们不认为自己年轻。他们知道自己有多老,对此有一种耐心且精确的清晰认知。如果我九十岁了还坚信自己四十五岁,那我试图从浴缸里出来时就会面临非常糟糕的光景。哪怕我七十岁了却以为自己四十岁,那也是在自欺欺人,肯定会表现得像个惹人厌的傻瓜。
老年属于任何活到那个年纪的人。战士会变老,体弱之人也会变老。事实上,很可能变老的体弱之人要多过战士。老年属于健康的、强壮的、坚韧的、无畏的、生病的、虚弱的、胆小的、无能的人,属于每天早餐前跑十六千米的人和依靠轮椅生活的人,属于在十分钟内填完《泰晤士报》百科填字的人和此刻记不清总统是谁的人。老年不太关乎健康或勇气,而是更关乎运气和长寿。
没错。
如果你吃沙丁鱼和绿叶菜,涂SPF 150防晒霜,锻炼你的腹肌,这个肌、那个肌,什么肌都好,以期长命百岁,那挺不错,也许会奏效。但生命越长,其中的老年时光就越多。
这是一句有着优良传统的俗语。这句话可以径直追溯到“正向思考力量”的思潮,在美国颇为强势,因为它是那么契合“商业广告之力”和“痴心妄想之力”,也可以被称为“美国梦”。这是清教主义明媚的一面:你值得什么,便得到什么(先别管阴暗的一面)。好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年轻的心灵将永远年轻。
那些绿叶蔬菜和锻炼或许能很好地助力老年生活的健康,但不公平的可能是,没有任何事能够确保老年时的健康。尽管进行了最仔细的保养,身体在跑了一定里程后还是会磨损。无论你吃什么,无论你的肌肉有多发达,你的骨头仍旧会让你失望,你的心脏不间断地跳动了一辈子,如此不可思议,它会对此感到疲惫,体内所有电路和配件都会开始短路。如果你终生从事重体力劳动,并没有机会真正花很多时间在健身房里;如果你主要吃垃圾食品,因为你只知道这种食物,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只能负担得起这种食物;如果你没有医生,因为你买不起那份保险,它成为你和医生以及你所需药物之间的障碍,那么你很可能会拖着糟糕至极的身体步入老年。或者,如果你在人生路上碰到了一些倒霉事,事故、疾病,情况也是一样。你不可能参加马拉松和举重比赛。你可能在爬楼梯时寸步难行。你可能连起床都困难。你可能难以适应无休止的疼痛。而且,这种情况不大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好转。
自从变老以后,我对说出“你的年龄取决于你的心态”这句话失去了信心。
真的,老年所带来的补偿并不在于运动造诣。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句俗语和那张海报让我如此生气。它们不光是对羸弱之人出言不逊,更是跑题十万八千里。
2010年11月
我想要的海报上是两位佝偻、手患关节炎、满面沧桑的老人,他们坐在一起聊天,深深地沉浸在对话中。标语应当是:“老年不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