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无规则游戏 > 第34章 增兵阿富汗

第34章 增兵阿富汗

白天不能去,因为太容易暴露行踪,对方一旦发现是美军,肯定会立即用武力还击。即便好不容易摸到门口,他们也已经找好退路,逃得一干二净。晚上,一切都会不一样。闯进屋内,黑暗中地板上到处都有人在休息,还有少年儿童。没人辨得出美军的模样,也不知道闯入者有何目的。离开之前,作战人员可以随意锁定目标。有一次,我记得房间角落里缩着一个人影。那是个孩子,应该才10岁。之前他睡得很香,现在则醒了,仿佛陷入了梦魇。每个人都戴着夜视镜,我们的模样他绝对看不清。我不敢想自己在他心中到底是什么形象。那天被美军拖走的人肯定和他有亲密的关系,也许,那人就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是大哥,我不知道。女人哭天抢地,孩子失声尖叫,婴儿大声啼哭,那个场景,你绝对不敢相信。我看见那个孩子眼睛发亮,渗出了一道寒光。当时我就想,迟早这个孩子也会加入叛乱。

比斯米拉·易克巴(Bismillah Iqbal)作为驻阿美军的随军翻译,向我讲述了夜袭的情况:

奥巴马执政以来,驻阿美军极大加强了对无人机的依赖。2008年,驻阿美军先后35次出动无人机进行攻击。奥巴马上任第一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140次,一共造成200多人死亡。因此,一个问题不可避免被提出来:死者到底是何身份?美国与北约方面再三表示,死者都是恐怖分子。但是,遭遇无人机打击的村民往往说,他们和叛乱组织毫无关系。无人机的到来,只是一场无妄之灾。双方各执一词,至于真相,可能介乎他们的说辞之间。

两项策略都深得奥巴马的认可。于是,他又给麦克里斯特尔批了3万人的部队,同时,派遣了更多的特战部队。此后,拘捕塔利班分子的行动在步步加紧。北约部队常常采用夜间袭击的方式,对疑似塔利班分子进行抓捕。他们会趁夜深人静、无人防备的时候,突然造访嫌疑人的住所。在那之前,他们尽量不发出任何警告。行动时,作战小组却又尽量夸大抓捕的动静。特战人员穿着防弹服,带着夜视镜冲入房间,抓上嫌疑人后将其带离。当然,受假情报所害,很多受惊被捕的人其实完全无辜,但是,误抓的次数并不太多。即便抓捕行动扑了个空,也能对塔利班分子的身边人,如妻子、儿女、亲戚和其他友人形成威慑,对方可能因此悬崖勒马而不再选择继续对抗。

因为奥巴马有言在先,“阿富巴”地区是问题的核心。因此,无人机经常向巴基斯坦一侧的目标发射火箭弹。这激怒了巴基斯坦各界人士,迫使巴基斯坦政府向美方表示抗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基斯坦一边抗议美军的无人机行动,一边又从美国采购了不少同等型号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都被巴基斯坦用于打击反政府武装,他们的行动区域正是“阿富巴”地区,而巴基斯坦政府却还在对美国使用无人机进行抨击。

拜登还认为,无人机是个好东西。只消一个游戏机一般的遥控手柄,人们就能远远地操纵这种飞行器。地面上的目标也能被及时消灭。有了无人机,美军的伤亡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2009年底,美国与北约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反暴乱”行动。在阿富汗(及“阿富巴”)地区,美方行动以“反恐”为主。当时,北约各国驻阿富汗的作战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之多,此外,还有10.7万名私人承包商。私人承包商中,外籍人员有2.6万人(其余的8.1万人为阿富汗人,他们或为美军效力,或服务于某个北约成员国)。如此一来,美国及其盟友派出的兵力已经超过当年苏联巅峰时期的派兵人数。即便如此,叛乱活动仍在继续蔓延。

麦克里斯特尔的策略遭到副总统拜登的反对,相较而言,拜登更喜欢指向精确的“反恐战略”(Counterterrorism)。拜登希望撤出大部分战斗部队,减少美军参与一线任务的次数,只留下部分特种精锐,随时留意、跟踪并伺机消灭武装分子。如此一来,绝大多数阿富汗人都不会和美军直接接触,美军也不必同阿富汗人太过亲近,对方的反美情绪也将缓和一些,美国方面的伤亡人数也会减少许多。那样一来,美国公众也不用成天嚷嚷着反对战争了,美国政府在阿富汗的战略压力可以因此变小,相关的各种事宜也可以慢慢处理。

2010年,美军在马尔贾展开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清剿行动。马尔贾距赫尔曼德省的省会城市拉什卡尔加20英里,麦克里斯特尔认为,马尔贾就是反政府武装的据点,攻克此地会让塔利班遭受重创。那一次的战况非常激烈,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不到一周,北约部队便告大获全胜。塔利班分子死的死,逃的逃,面对麦克里斯特尔的部队,所谓的塔利班政府完全不堪一击。很快,马尔贾的学校开始复课,诊所得以重新开业,警察也恢复了日常巡逻,基础建设得以重启,生活似乎变得美好起来。

在确认提名的听证会上,麦克里斯特尔向国会表示,他的对阿政策将和以前大不一样,他称之为“反叛乱行动”(Counterinsurgency)。这意味着他将集中精力把阿富汗人民带到美国一边,给当地人提供一个好的政府和安全感,他将通过正面打击塔利班来达到这一目的。坎大哈、赫尔曼德省以及邻近地区是打击的重点,他要扫荡与控制塔利班势力,并引导当地百姓安居乐业。麦克里斯特尔还表示,自己的成功不在恐怖分子被消灭的数量,而与阿富汗人民的安全感息息相关。他将实施严格的交战规则,确保今后误杀平民的事件不再发生。然而,他警告说,这种方略一开始可能导致美国付出更大牺牲,因为可能会让没有防弹衣保护的美国士兵和阿富汗人面对面地互动,而这些阿富汗人随时可能杀害美方人员。麦克里斯特尔希望美国公众做好准备,坚持到底。

但美好生活当中,仍有那么一点缺憾。零星的暴力活动还在城市及郊区不断出现。这些活动算不得战斗,甚至够不上武装袭击的程度,倒更像是有人作奸犯科,只需当地警察出手,事态就能得到平息。但是,暴力事件仍在持续。希尔夫人在《阿富汗蒙难记》中的种种描述,和1841年英国人在喀布尔的遭遇是如此相似。几个月后,就连麦克里斯特尔也表示,马尔贾成了“不断流血的溃疡”。他的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不过倒也不算错误。对于北约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军队无法区分被打击的目标和被保护的对象。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唯有深入阿富汗社会的内部,才能知道其中的区别,而且即便身在其中,相关的界限仍然可能相当模糊。

布什任命的驻阿美军指挥官也被奥巴马解职,改派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Stanley McCrystal)。麦克里斯特尔不是那种在华盛顿溜须拍马、油腔滑调的人,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早餐之前先跑上数英里,堪称战士中的战士、汉子中的汉子。据报道,他的手下对他十分敬佩,因为麦克里斯特尔对自己的要求甚于他对手下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期间,在他指挥下,联军除掉了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扎卡维。大家都期待他在阿富汗再创奇迹,消灭本·拉登。

麦克里斯特尔战功卓著,不过,一次不当发言断送了他的前途。2010年7月,麦克里斯特尔接受《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采访,他公然表达了对奥巴马总统的蔑视。他说,奥巴马会见自己的军事指挥官的时候,一直有些“畏手畏脚”。对于副总统拜登,麦克里斯特尔更是难掩轻蔑之意。他假装不知道拜登的名字,并允许他的手下暗示自己拜登(Biden)的名字可能是“咬我”(bite)。于是,麦克里斯特尔被调回华盛顿,接受军事礼节再教育。他的职位由传奇人物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接任。

奥巴马上台之后,调子有所改变。他断言,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真正的敌人在“阿富巴”,后者才是他的政策重心。宣誓就职后不久,奥巴马就下令往阿富汗增兵1.7万人。这个数字不禁让我想到1842年逃出喀布尔的英国移民人数,两者大致相当,当年,英国人在兴都库什山口遭遇了惨绝人寰的不幸。随后,奥巴马又下令4000人的部队开赴阿富汗。

传统观点认为,彼得雷乌斯是美国增兵伊朗的推手。所谓增兵,是指在短期内大量增加作战部队的行为。彼得雷乌斯支持麦克里斯特尔在据点打击塔利班的策略,但他放弃了严格的交战规则,认为遵守这些规则更多是违反规则。彼得雷乌斯说,自己不能平白让属下身陷险境。接任那天,北约部队的空袭行动再次造成平民伤亡。39名死难者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当年秋天,彼得雷乌斯决定发动一场比马尔贾更大的战役,他决定征服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这里也是塔利班的诞生地。

综上所述,奥巴马的增兵过程并非那么令人吃惊,而只是政策的延续。布什政府时期,军队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是美国政府需要不断释放信号,给人留下阿富汗局势不断好转、一切尽在掌控中的印象。因此,增兵的幅度并不那么明显。

一开始,双方的冲突并不算大,而且集中在坎大哈的郊区。美军战机朝一个叫塔洛克·科拉切的小村投下了25吨炸弹,村庄被夷为平地(村民得到北约方面的提前通知已被疏散,官方称此次行动没有造成任何平民伤亡)。两个月的战斗过去,美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很不幸,马尔贾战役的成果却已经丧失殆尽,阿富汗北部的暴乱又有抬头之势。

奥巴马第一届任期内,北约各成员国(包括美国)驻阿富汗的军事人员共计5.6万人。加上军中的各种承包商,这个数字达到12.7万人。事实上,这个数字尚且小于实际数量。阿富汗境内还有一支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私人安保公司(这并非美军聘请的饮食、洗衣和设备维护人员),他们参与军事任务并只对雇主负责,他们接受金钱,提供安保服务。阿富汗战争期间,近100家公司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它们雇请的人员最多时达到了4万人。

2011年4月25日,坎大哈发生的一起严重事件,让大家对北约的控制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那一天,800多名囚犯集体逃出了当地最大的一座监狱。此前,他们花费数月时间打通了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如此明显的行为,却没有人注意到。当天,狱中800多人花了4个小时才全部逃离,也没有人察觉。他们从监狱对面的院子出来,而后搭乘汽车去了更远的地方,有一些人则是通过出租车逃亡的。直到人去楼空,狱中的警报才迟迟响起。

还有不少来自其他国家的部队在北约的指挥下,作为国际维和部队为阿富汗提供安全保障。2006年,联军指挥权正式移交北约。同一时期,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几乎每个北约成员都在向阿富汗增兵。例如,英国已向该地区派出了5000人规模的部队。

2011年5月2日,奥萨马·本·拉登被击毙,这本该是阿富汗局势的转折点,因为自2001年美军进入阿富汗以来,抓捕本·拉登、挫败“基地”组织是这场战争的公开目的。塔利班之所以介入,是因为他们怂恿了本·拉登。美方把大多数阿富汗人定义为“战争的受益者”。2001年,本·拉登离奇失踪,阿富汗的这场反恐战争似乎失去了一个胜利标志。当时,塔利班已经垮台,喀布尔也被攻占,唯有逮捕本·拉登,消灭“基地”组织,才算真正的战果。布什的对手不会主动说一声“我们投降了”,因为其对手并非一个国家、组织或固定实体,美军是要和一种环境战斗,与一种意识形态交锋。这种意识形态源自贫困、武力、仇恨、羞辱与侵略,并且已经深入伊斯兰世界的土壤之中。美军每发动一次镇压行动,阿富汗人被羞辱的感觉就会增加,仇恨的怒火也会更加旺盛。美国人的胜利越多,战争就越激烈;战争越激烈,怒火也会越旺盛。长期以来,“基地”组织及其“圣战”理念已经和阿富汗历史的主题结合在了一起。摩登的喀布尔和保守的落后乡村之间的交锋,又多了“圣战”的元素。这种冲突,美国与北约无力解决。相反,他们对于阿富汗社会的帮助,被许多阿富汗人视作对阿富汗文化的侮辱。

明眼人都能看出,驻阿美军从未减少。这些数字还仅是美军的人数,同样身涉战地提供支援服务的私人安保人员并未统计在内。事实上,其人数也在稳步增多,至2008年12月,相关数字达到了71555人。

2011年5月之前,奥巴马政府一直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而不敢从阿富汗贸然撤军。那样一来,无异于接受败局,进而不可避免地遭到政敌的大加挞伐。转机就在5月到来了。当一小撮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冲入距离巴基斯坦军事学院不到一英里的阿伯塔巴德的一个大院击毙本·拉登时,他们达到了战争的目的,美国似乎可以宣告得胜,而后撤军走人。可惜,一切为时已晚。美国政府已经在阿富汗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奥巴马一心计划为阿富汗新政府训练一支警察部队与国家军队,从而尽快将权力移交出去,可是,这个计划再也难以如愿进行。

奥巴马决定派遣更多军队,这并不完全违背之前的对阿政策。布什执政期间,驻阿美军人数就在不断上升。以下是布什政府时期驻阿美军的人数统计:

本·拉登死后,阿富汗的反政府势力又有进一步壮大之势。2011年6月,枪手与自杀式人体炸弹冲入喀布尔的洲际酒店。当时,一些外国代表正在酒店参会,讨论阿富汗的前途问题。混乱持续了5个小时才平息。9月,塔利班分子又在喀布尔制造事端。他们向美国大使馆发射了火箭弹,并在城市多个地方制造了自杀式炸弹袭击,喀布尔经历了整整一天的乱局。一周之后,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遇刺身亡。此前,卡尔扎伊曾委派拉巴尼组建“和平委员会”,负责与塔利班进行谈判。2012年4月,喀布尔再遭连环袭击,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一个月后,“和平委员会”的又一名领导被杀。事态似乎永远得不到平息。

很好。那么,奥巴马打算如何解决阿富汗问题呢?

凶兆还在不断涌现,不少警察与军人也加入了塔利班的阵营。一名自杀式袭击者潜入国防部并引爆了炸弹。2012年,身着警察制服的杀手谋杀了两名美国军人,地点就在有高度戒备的内政部。两起惨案都并非凶手一时起意。有人为此精心谋划,就是要让凶案成为“他们的一部分”。那么,到底是塔利班分子身着制服故意制造混乱,还是他们一早就已渗透进了北约军队与警察部队呢?情况很难判断。此后,政府禁止裁缝制作军装,以免反政府势力再有可乘之机。

奥巴马是第一位揭露巴基斯坦在阿富汗战争中所扮演的不忠角色的美国总统,他还承认,问题的核心正是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不断侵蚀的边界。事实上,奥巴马和他的顾问团已经把这一地区当作一个单独的实体,把它和两个国家分开考虑,称之为“阿富巴”(Af-Pak)。种种迹象显示,奥巴马是正确的,他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叛乱愈演愈烈,而美国与北约部队还在不断用犯罪和错误手段火上浇油,这让阿富汗人生出了遭受西方侵略的愤怒感觉。2011年夏天,美军“斯特瑞克”旅(Stryker Brigade)的“狙击手小组”成员被送上法庭。这些狙击手把杀害阿富汗平民当成了军旅生活的调剂,他们甚至砍下死者的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来炫耀自己的战绩。如上细节,都在法庭上得到披露。2012年的一则录像资料同样令人发指。视频中,4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公然朝阿富汗平民的尸体小便。录像放上Youtube网站后,引发轩然大波。2月,巴格拉姆基地的美军又在垃圾堆里焚烧《古兰经》。一年之前,佛罗里达州的一名神父也曾做出侮辱与烧毁伊斯兰经典的行为,其蓄意挑衅的行为在阿富汗引发了严重的骚乱。2012年3月,一名美国士兵在坎大哈横冲直撞,杀害了16名阿富汗平民。

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奥巴马是认真的。上台之前,奥巴马已经有了四点清晰的认识。其一,阿富汗比伊拉克重要。其次,阿富汗战争并非一场简简单单的清场行动,而是实实在在的战争。其三,美军及其盟友正在输掉这场战争。最后,美国要从这里撤出,但阿富汗这间屋子已经着火,倘若置之不理,整个社区将会承受池鱼之祸,问题解决之前,美军不能撤离。

对于美军的暴行,美国总统候选人纽特·金里奇立即发表声明,美国应该尽快撤军,因为这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阿富汗文化”。他的这一声明证实了这样一种假设,即所有这些军队及战争的目的,就是想“从根本上改变阿富汗文化”。

2008年美国大选期间,贝拉克·奥巴马一再强调,他一旦入主白宫,将从伊拉克撤军,所有部队将会转赴阿富汗执行任务。我知道很多人将奥巴马的这番竞选言论当作一场政治秀,从而让他自己看起来和麦凯恩一样强硬。既然麦凯恩面对恐怖主义如此强硬,奥巴马自然不能落于人后。他们认为,奥巴马倘若当上总统,美国将结束所有的对外军事行动。

希尔夫人原名佛罗伦萨·温奇(1790—1853),丈夫是罗伯特·亨利·希尔将军。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希尔夫人与众多英军士兵、妇女、儿童被俘,在被关押的9个月里,她每天写日记记录在狱中的经历。1843年,她出版了《阿富汗蒙难记》,这是一部关于第一次英阿战争的经典作品。——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