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惊喜道:“真是苏昆生呀!”于是,他出船相见。苏昆生一脸意外地说:“原来是侯相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快进船去,里面还有一位故人呢。”
苏昆生听到有人呼唤,急忙回答说:“是谁叫我呀?”
侯方域随着苏昆生走入船里,惊奇叫道:“贞娘,你怎么也在这里?香君在哪里呀?”
侯方域在船里打了个盹,睡意朦胧中,听到隔壁船里有一男一女说话的声音。仔细听来,觉得男子的声音像是苏昆生,女子的声音也很熟悉,心理很是疑惑,就大声叫了一句:“苏昆生。”
贞丽眼泪早已夺眶而出,她呜咽着说:“相公,你有所不知。自从你避祸离开,香君替你守节,不肯下楼。”侯方域听到这里悲痛不已。
“田仰是个妻管严,他竟然把我赏给了一个老兵。今日,我就是随着老兵出来的,他上岸下文书去了。”
“后来马士英派了十几个恶人,拿了三百银子,硬要把香君嫁给田仰。
“这还了得,那个田仰不会见死不救吧?”
“我的香君,难道她嫁了?”
“谁知道田仰的妻十分悍妒,泼辣如河东狮,狠毒似三寸蛇。把我从洞房里揪出来打了个半死。”
“嫁是没有嫁;不过,香君反抗不得,碰死在地。”
“这好得很呀!”
“我的香君,怎么碰死了?”
隔壁的船里,苏昆生和李贞丽一边烘干衣服,一边互诉衷肠。只听贞丽哭泣着说:“我好命苦!如今我已经离开田家了。想那天,我替香君扮新人,享尽了宠爱。”
“死是没有死,不过,碰得满面鲜血;马士英还不依不饶,一时无奈,我只好替香君嫁给了田仰。”
“行,一路上担惊受怕,打个盹休息一下吧。”说着侯方域躺下准备休息,艄公把船靠近了岸边。
侯方域知道香君没事,刚才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他继续问:“你既然嫁给了田仰,为什么又在船上呀?”
艄公回答:“相公,不要着急。这样的风浪是行不得的。前面是泊船之所,我们靠近住一宿吧。”
“我们一直住在船上。”
在这波涛肆虐的黄河上,除了苏昆生和李贞丽,还有一个断肠人,那就是侯方域。在雎州,侯方域料到许定国会有二心,因此劝高杰小心对付,谁知此人心高气傲,不听劝说,因此被许定国杀头。侯方域趁兵乱之际逃跑了出来,他看着黄河水澎湃起伏,就对艄公说:“艄公,这已经是吕梁境界了,不如扯起篷来赶一段路程吧。”
“为什么?”
贞丽悲戚地说:“你把火盆取来,我一边替你烘干衣服,一边细细地告诉你说。”
苏昆生说:“因为田仰的妻子是一个醋坛子,容不下贞娘。于是,田仰又把贞娘嫁给了船上的一位老兵。”
“贞娘,你既然嫁到了田府,怎么又到了这里呀?”
侯方域微笑着说:“短短的一段时间居然出现了这么多风波,真是可怜,可怜!”
“原来如此,也是师傅不该遇难,也是我有缘分,能再见师傅一面。”
苏昆生问:“香君在家日日思念你,还托我给你寄书信。”
“我正在河堤上行走,乱兵夺走了我的驴子,并把我推进了水里。多亏了你的搭救,才有了我们的重逢。”
侯方域急忙问:“书信在哪里呀?”苏昆生急忙把扇子取出来递给侯方域。侯方域接过扇子端详了一阵子说:“这正是我送给她的扇子,这是谁画的桃花呀?”
李贞丽用袖子悄悄地擦拭脸上的泪珠,哽咽着说:“我离开之后,日思夜想,不知香君如何生活?哦,苏师傅,你为什么掉进了水里呀?”
昆生解释说:“当日,香君碰坏花容,溅血满扇,杨龙友在扇面上画了几片叶子,血迹变成了折枝桃花。”
苏昆生坐下低声地诉说:“自从你从良嫁人之后,可苦了香君,她托我前来寻找侯方域的音讯。可如今兵荒马乱,那里有侯郎的消息呀,我只好慢慢打探了。”
侯方域再次端详,说:“果然是血迹,龙友的点缀,更是妙笔生花。这把桃花扇,是我后半生的宝贝呀。可是,你为什么把扇子带出来呀?”
李贞丽担心苏昆生受凉,就让他到船里休息,然后又让艄公到岸上买酒。
昆生说:“我出门时,香君对我说她的千愁万苦都在扇子里,让我把扇子当成书信送给你。”侯方域握住扇子大哭说:“香君呀香君,让我怎么回报你的恩情?”哭了一阵子后,又问昆生:“你是怎么找到贞娘的?”
“一言难尽呀!”
“我遇见逃兵被推下河水中,横流淹没肩膀,我把扇子高举在头。后来多亏了贞娘,不畏风浪,把我救出。如果换成别人,恐怕没人会舍命搭救。”
李贞丽仔细打量了眼前这位男子,恍惚做了一场梦,回过神来忙问:“原来是苏师傅。你从哪里来?”
贞丽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无心,救他上船,才认出来是苏师傅。”
苏昆生急忙到船里拜谢,他吃惊地说:“你是李贞娘,怎么会在这船上?”
侯方域感慨道:“这都是机缘巧合。”
“不关老汉的事,是里面这位娘子叫我救你的。”
贞丽问:“还不曾问候相公为什么到了这里?”
苏昆生双手拉篙,爬到了船上。他冻得全身哆嗦,嘴里直叫:“好冷,好冷!”艄公急忙取出一件干的衣服让他换上,苏昆生感激地叩谢艄公说:“多谢艄公,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去年秋天我随着高杰监兵防河,不料高杰有勇无谋,不听从劝告。被许定国刺死,我也不能在那里久待,就雇了一艘船,顺流东下。你们看大路之上,纷纷乱跑的都是逃兵,我有什么面目去见史公。”
艄公无奈,只好小心谨慎的撑着船靠近苏昆生,把船篙伸到他的身边说:“快快上来吧,你真是命好,遇见千年难得一见的好人了。”
苏昆生安慰侯方域说:“既然如此,侯相公暂且随我一同到南京看望香君,然后再作商量。”
“艄公,人做好事,阎王爷也是会保护的。”
“也行,明天我们早点启程,我一刻也等不得了。”
“黄河水势汹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贞丽感伤地说:“想起从前,我们一家人同住一起。今天船中缺少了一个香君,不知道今生是否有缘再见。”
无巧不成书。苏昆生看见的那艘船上坐着的正是李贞丽。贞娘听到呼喊声后,对艄公说:“艄公,你听前面的浅滩中有人呼喊,我们把船撑过去,救他一命,也算是为下辈子积德了,你看如何?”
第二天,天蒙蒙亮,侯方域和苏昆生含泪辞别了李贞丽。
苏昆生受香君重托,不畏路途艰辛出门打探侯方域的音讯。行走了几天几夜,他来到了黄河岸边,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客官慢走,你看黄河堤上逃兵乱跑,小心你的驴子被他们夺走了。”可是只顾赶路的苏昆生哪里顾上这些呀。话音未落,只见三个逃兵抛弃铠甲、武器,抱着头,像老鼠似的惊慌逃跑着。他们看见苏昆生,像饿狼扑兔那样把昆生推进了黄河,然后牵着驴逃跑了。苏昆生站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头顶包裹大声呼喊:“救命!救命!”呼呼地风声吞没了他的呼喊,昆生绝望地站在水里一动也不动,稍微移动一下脚就有可能被冲跑。一会,他看见前面有一艘船,于是他使劲了全身的力气再次呼喊:“救命!”
贞丽在船上目送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心中涌出无限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