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求时机的人,将受到时机的排斥;服从时机的人,会发现时机就在他身边。
一个有一百元钱的人会希望得到两百元;一个有两百元钱的人会希望得到四百元。
勃迪切夫的拉比看见一个人急匆匆地走着,目不斜视。
当人们离开这个世界时,连他们愿望的一半也实现不了。
“你为什么走得这样匆忙?”他问这个人。
什么是成功
“我在追赶我的生计。”这个人回答道。
伟大的荣誉将离开那些追求荣誉的人。但是,伟大的荣誉将跟着那些躲避荣誉的人。
“那你怎么知道你的生计在你前面奔跑,以至于你这样去追赶它?”拉比说道,“也许它在你的后面,你只需要站在这儿等着它呢。”
这件事告诫你:任何谦逊的人,上帝将保佑他得到提高;任何自我提高的人,上帝将保佑他谦逊。
一个人受的训导越多,他受到极端情况(好的机会和坏的机会)的影响就越少,因而当他遇到世界上最大的好运气时(哲学家们称为“不可想象的精华”),他也既不会因此而兴奋,也不会从他自己的眼睛中流露出特别的炫耀和自豪。
这是因为希勒尔学派的信徒们仁慈而且谦虚。他们不仅研究萨麦学派的规则,他们甚至提到,这些规则是在他们自己的规则之前……
而当巨大的不幸和苦难降临到他身上时,就像许多在世界上发生的苦难一样(哲学家们称之为“天大的不幸”),他既不会吃惊,也不会受到恐吓,而是很好地忍受这一切。
既然这两种学派的解释都是“上帝的意思”,为什么法律却固定由希勒尔学派的观点解释?
当一个人期望着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在的自然知识时,他会得到一种才智。据此,他能理解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并不能总遇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当一个人到达晚年时,其价值会降低,并变得很衰弱,随时可能死亡。他的死亡像其他生物一样,这时他又能得到什么益处呢?
然而,一个来自天堂的声音宣告:“你们各自的观点都来自上帝,但法律与希勒尔学派的解释一致。”
因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苦难。当他想到他无法逃脱死亡时,任何苦难与死亡的苦难相比都要小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因而,遇到一件较为不幸的事情要比遇到这件人人都不能摆脱的最不幸的事情要好得多。
而后者说:“法律与我们的观点一致。”
从前,有一个狮子,又老又在患病。它的生殖器官患了病,因而它的精神很痛苦。它的命运很难确定,不知是会活下去还是会死亡。
前者说:“法律与我们的观点一致。”
在这只狮子的病痛中,远在天边的所有家畜和兽类都来看望这只狮子。其中一些是出于爱护来看望病情,一些是来观其痛苦,一些是来接替它的统治,一些是来了解在其之后谁会成为统治者。
萨麦学派与希勒尔学派争论了三年。
狮子病得十分厉害了,它已不能表示它是活着还是死去了。牛走过来并以角抵伤它,试它的力气是否已经耗尽;小母牛用它的蹄子踩它;狐狸用其牙齿咬它的耳朵;母羊用尾巴刷着狮子的髭,并说道:“它什么时候死?它的名字也会消亡吗?”而公鸡去啄它的眼睛,并啄碎了它的牙齿。
起先,他的家庭成员会赞成他的每一句话,但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发现他令人反感。
这时,狮子的灵魂又返回了它的躯体。当它看到它的敌人在幸灾乐祸地注视着它时,它喊道:“哎呀,当我信赖的管理者看不起我时,当我的权力和荣誉不再为我所有时,往日的奴仆就在我头上称王称霸了。以前爱戴我的人现在也变成了我的敌人。”
一个自大的人甚至在他自己的家庭中也得不到承认……
这个寓言说明,当一个人具有财富和荣誉时,他的朋友都尊崇他。但当灾难降临到它身上时,当他失去势力和丧失地位时,这些爱戴过他的人就会离开他。
谁会尊敬贬低他的人?
爱所有的人
谁会为自己的敌人说话?
“爱你的邻里如同爱你自己。”拉比阿基巴说,“这是《塔木德》至高无上的原则。”
我的孩子,在所有的谦逊中,要保持你的自信并估价你自己的真实价值。
一天,一个异教徒到哲人沙迈那里,对他说:
但是,首先要向上帝祈祷,以保佑你寻求真理顺利。
“如果我用一只脚站着,你能把犹太教全部经文教给我,我就改信犹太教。”
有时,一个人的头脑所了解的东西,比七个站在高塔上的看守人了解的东西更多。
沙迈用手中握着的刻有量度的竿把他赶走了。
必须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因为它是你最可靠的顾问。
这个人来到希勒尔面前,又说了同样的话。
你要依靠的人,应该是一个虔诚的人。你应了解他熟知圣训,他的利益与你自己的利益相同。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他会表示同情。
希勒尔对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犹太教全部经文的核心,其余都是对经文的解释——请回吧,好好学去。”
别向懒汉请教有关任何工作的事情,别向临时工请教怎样完成一项工作,也别向懒惰的雇员请教怎样完成一项需准确完成的任务——别指望从他们那儿得到任何忠告。
加伯纳的拉比们喜欢这么说:
别向守财奴请教有关免费的事情,也别向硬心肠的人请教有关善良的行为;
“我是上帝的造物,我的邻里也是上帝的造物。”
别向商人请教有关交易的事情,也别向进货商打听销售情况;
“我在城市工作,他在农村干活儿。”
不要向一个妇女请教有关她对手的情况,也不要向懦夫请教有关战争的事情;
“为了工作,我早早起来,他也早早起来去干他的活儿。”
不要向一个怀疑你或因妒忌而揭露你的意图的人求教;
“他干我的工作不会出色,同样我也干不好他的活儿。”
明天将会来临,而你却不能永存,所以你在为一个不属于你的世界担忧。
“你能说我做的是大事情,他干的是小玩意儿吗?”
不要为明天的问题担忧,因为你并不知道明天会给你带来什么。
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做得多或者干得少,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他对上帝一片忠心。
说完鸟就飞走了。
一个人不要在睡觉的人们中间醒着,或者在醒着的人们中间睡觉;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但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某东西时,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还掉下去摔断了你的双腿。这本箴言上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不要在欢笑的人们中间哭泣,或者在哭泣的人们中间欢笑;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是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摔断了双腿。
不要在其他人站着的时候坐着,或者在其他人坐着的时候站着;
这只鸟飞走后落在一棵高树上,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不要在其他人念《圣经》的时候读犹太教法典,或者在其他人读犹太教法典时念《圣经》。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总之,一个人决不要从周围人们的习惯中游离出来。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一个人始终要设法同他的朋友、亲人,同所有的人,甚至街上的异教徒,保持最良好的关系,使得他可能在天堂受到厚爱,在人世受到欢迎,被他的同胞们所亲近。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据说,约哈南拉比从来没有让人先向他问候,总是他先打招呼,即使对街上的异教徒也是如此。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懊悔。”
朋友们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起誓我会放了你。”
一个富人有10个儿子。他郑重地向他们宣告,当他快要死去时,他会给他们每个人100第纳尔。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告诉你三条忠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去了一部分钱,只剩下950第纳尔了。于是,他给了上面的9个儿子每人100第纳尔。对最小的儿子,他说: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十种语言的鸟。
“我只剩下50第纳尔了,其中,我还得拿出30个来作为丧葬费,因此只能给你20个。但是我有10个朋友,我把他们告诉给你,他们要胜过1000第纳尔。”
关于生活的三条忠告
这个人把最小的儿子托给了他的朋友们,不久以后,他就死了,也被埋葬了。
但如果一个人走进皮革商店,即使他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拿,他的衣服也会变脏,坏的气味整天都会附在他的衣服上,久久不散。
9个儿子各自走了,最小的儿子慢慢地花着留给他的那些第纳尔。当他只剩下最后一个时,他决定用它来招待他父亲的10个朋友。
这和什么相比呢?和一个进了香料行的人相比。虽然,这个人不买什么,也未从商店取走什么,但香味却已附在他衣服上,一整天也不会散去。
他们和他一块儿吃了喝了,然后互相说道:“所有弟兄中他是唯一仍然关心我们的一个。他这么好心好意,我们也应该有所报答。”
《圣经》上说:“和智者同行,必得智慧;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箴言》13:20)
于是,他们每人给了他一头怀着崽的母牛和一些钱。等到牛犊生下,他把它们卖掉,用那些钱做生意。上帝赐福,使他比他的父亲更富有。
所以说:“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到来,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顾虑,而且结果不止。”(《耶利米哀书》17:8)
于是他说:“确实,我父亲说得对,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钱都更有价值。”
一个人的智慧超过了他的著作,他可以和什么相比呢?一棵树的树枝很稀少,但树根却很长、很多。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风一同向它吹来,猛力地吹,也不能把它吹倒。
有两个好朋友被战争分开,在不同的国家里生活。一次,其中一位来看他的朋友,因为是从敌对的城市来的,他被关了起来,并要被当作间谍处以死刑。
一个人的著作超过了他的智慧,他可以和什么相比呢?一棵树的树枝异常茂盛,但树根却很少、很短,大风一来,就会把它连根拔掉。
不论他怎么辩白,都没有能够拯救自己,因此他向国王请求恩典。
他反对迂讷。
“陛下,”他说,“请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一个月,让我回去把事情处理一下。这样,我的家人在我死后就能得到照顾。在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我回来服刑。”
他正视真理。
“我怎么能相信你能回来呢?”国王回答,“你用什么来担保?”
未听到的事,他说:“我未有所闻。”
“我的朋友就是担保,”这个人说,“如果我不回来,他会替我去死。”
他先说先知道的事,后说后知道的事;
国王召来了这个人的朋友,使他惊奇的是,那朋友同意这个条件。
他问有关的问题,回答切中要点;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太阳快落山了,那人还没有回来。国王命令他的朋友替他去死。当刀子就要砍下去时,那人回来了,一下子把刀拉到自己的脖子上,但是他的朋友止住了他。
他不匆匆忙忙地回答问题;
“让我为你死吧。”他恳求道。
他不会打断他伙伴的讲话;
国王深受感动。他命令把刀拿开,赦免了他们两个。
聪明的人不在比他更聪明的人面前乱讲话;
“你们两人之间的友爱竟然如此伟大,”他说,“我请求你们,让我作为第三个成员和你们在一起。”从那天以后,他们就成了国王的朋友。
谁是智者?向所有人学习的人。
正是在这一精神中,我们的先哲们才说:“给你自己找个伴儿。”
与智者同行
当你交一个朋友时,先考察考察他,不要急于信任他。
这段寓言的意思是:舌头能置人死地,也能救人生还。
有些朋友,当事情对他们有利时,他们是忠诚的,但是有了困难就抛弃了你。
由于这个人弄到的母狮子的奶而使国王御体康复,于是,国王重奖了他。现在,身体的所有器官都转向舌头:“我们向您鞠躬致敬,您是我们的统治者。”它们恭顺地说。
有些朋友倒向敌人一边,使争吵公开,来羞辱你。
国王的御医接过奶,仔细检查了一番,证实这奶确是母狮子的奶。国王喝了母狮子的奶后,病很快就好了。
还有的朋友吃着你的,但在困难时哪儿也找不到他。当你繁荣昌盛时,他会是你的心腹,跟你的仆人们打得火热;但如果你败落了,他就掉过头来反对你,再也不会来见你。
“您为什么要吊死我?”这个人问道,“这奶能治好您的病。您难道不知道母狮子也有被称为‘母狗’的时候吗?”
对敌人你要保持距离,对朋友也要留点神。
“把我带回去见国王。”舌头对执行者喊道。这个人被带回到国王面前。
一个忠实的朋友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谁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谁就找到了财宝。
于是,舌头对它们说:“我告诉过你们,我比你们都强。如果我救了你们,你们承不承认我统治着你们?”它们都很快地同意了。
一个忠实的朋友是没有价钱的;他的价值不是金钱所能计量的……
在拉出去的路上,这个人身体上的所有器官都开始发抖。
不要抛弃老朋友,新的朋友没有那么多的价值。
“狗奶?!”国王大怒,“我要的是母狮子的奶。把这个人拉出去吊死!”
新的朋友像新的酒,没有酿成你喝起来就不痛快。
这个人醒了,继续赶路。他来到国王的卧室,说道:“这是我给您弄的狗奶。”
应尽力避开的人
“你们会明白的,”舌头说,“今天你们就会说我统治着你们所有的器官。”
有四种人是不能容忍的:傲慢的穷人,阿谀奉承的富人,好色的老人,擅作威作福的首领。
“你怎么敢和我们相比?”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嘲笑它,“你只能待在那黑暗的令人沮丧的地方,身上连块骨头都没有。”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
“我是最好的,”舌头说道,“因为我不说话,你们能做什么呢?”
有一种徒有其表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高人一等,值得别人称颂,认为坐、站、行、走以及说话、做事都应有特殊的气派才行……他只和有身份的人说话,即使如此,也仅仅像神谕似的说短短几句。行动、姿态、吃、喝、穿着,都装腔作势,仿佛他的肉是铅做的,骨是石头做的。
“我比你们都强,”心叫喊道,“如果不是我想出这个计划,你们什么都做不成。”
有一种骄傲的人,觉得自己有些长处值得别人尊敬,因此理应引起普遍的畏惧,人人都应在他面前发抖。一个普通人怎么敢对他说话、问他问题?他的腔调使打算接近他的人退了回去。他用傲慢的回答压制人们,他一天到晚绷着脸……
“但是,”眼睛说,“如果不是我们指路,他就做不了任何事情。”
还有另外一种人,希望由于他的优秀品德而受到注意,由于他的行为而受到表扬。他不满足于人人对他自以为具有的卓越才能所给予的赞扬,他希望人们的赞扬中包括他是最谦虚的人这一点。于是他对自己的谦虚感到自豪,希望得到荣誉,因为他假装逃避荣誉……他拒绝所有光荣的称号,也不接受晋级的呼吁,但他的心里却在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我这样聪明和谦虚了”。这种自负的人,虽然竭力装得谦虚,却逃脱不了某些灾难,这灾难就像一堆燃着的枯枝使他骄傲的“火焰”迸发出来。这种人可以比作一间堆满稻草的屋子,这屋子到处是窟窿,稻草从窟窿里不断钻出来,过了一会儿,人人都知道屋子里有些什么东西了。人们很快就认出他不老实,他的谦虚不过是伪装罢了。
手回答道:“但如果不是我们弄到奶,他就没有奶给国王。”
一个人除了他的儿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嫉妒每一个人。
半路上,这个人做了个梦,梦到他身体的器官互相吵架,他的脚说:“任何器官都不能和我们相比。如果不是我们走到母狮子身旁,这个人就不会把奶带给国王。”
世界上有四种人:
这个人带着羊,来到一个狮穴旁,一只母狮子正在给它的孩子们喂奶。第一天,这个人站在一定距离外,扔给这只母狮子一只羊,母狮子很快地把羊吞吃了。第二天,他靠近了一点,又扔过去一只羊。就这样,十天后,他和这只母狮子交上了朋友,他可以抚摸它,和它的孩子们玩耍,最后,他弄到了母狮子的奶,就回来了。
第一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种人最普通。
“我愿意,”一个人回答道,“如果您能给我十只羊。”
第二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的人。
一个波斯国王病入膏肓。他的医生告诉他,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就是喝母狮子的奶。这位国王转向他的仆人们,问道:“谁愿意去为我弄母狮子的奶?”
第三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
他回答:“它是善和恶的根源。当它善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善的了;当它恶的时候,没有比它更恶的了。”
第四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
拉比问他:“我说‘好的食物’,你带回一只舌头;我说‘坏的食物’,你也带回一只舌头。这是为什么?”
防止错误
仆人去了,又带回一只舌头。
任何能够防止家庭成员犯罪而没有这样去做的人,都要为他家庭成员所犯的罪恶受到惩罚。
他又告诉仆人说:“去集市给我买些坏的食物。”
如果他能够防止他的同胞犯罪而没有去防止,他要为他的同胞的罪恶受到惩罚。
仆人去了,带回一只舌头。
如果他能够防止整个世界犯罪而没有防止,他要由于整个世界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拉比迦马列对他的仆人塔白伊说:“去集市给我买些好的食物。”
如果一个人说话很灵,他就得大声说话;同样,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灵,他就不该把话说出来。
像其他方面一样,犹太教拉比强调讲话时要克制。他们说,一旦说了一句话,就像一支射出的箭,永远也不能收回。
对于人们来说,在被告诫他们正在干的事情是错的之前,由于无知而犯罪,要比故意犯罪好一些。因此,如果一个人知道得很确切,他的告诫不会被接受,他就不必提出来。但是如果他拿不定这种告诫会不会被接受,那么为了拯救他人的灵魂,他应该提出来。
说话谨慎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可能会带来害处的事,就不要回答。当你知道,他早晨起来有可能被土匪抓去,就不要劝他早早起来,也不要让他在中午可能会中暑的时候出去。
而雪松呢,连其生命都难保住,因为一旦有风吹来,它就会连根倒下,断裂。它的树枝又怎么样呢?伐木工来了,劈劈砍砍就用来盖在房顶上——剩下的,它们就被抛进了火里。
不要劝说别人卖掉土地买驴子,以便可以使你自己得到那块土地。
当风吹来的时候,芦苇就顺势弯一下,而风停下来后,它又在原来的位置上挺得笔直。芦苇的尖儿又怎么样呢?它的好运气又使它能够用来做书写《圣经》的笔。
你给了人家方便,不要反复地向他提起这件事。这是一个可鄙的习惯。
一个人总要像芦苇秆一般柔顺,而不要像雪松那样刚直。
把下面这句箴言牢记在心中:“你说的可以做,而你做的却不要去说。”
灵活一点儿
待客之道
希勒尔对他说:“希勒尔宁可叫你输四百祖兹,也不会发脾气。”
盗贼有好多种:
“你已经使我与那四百祖兹无缘了!”那个人惊叫起来。
首先,是窃取了人们的心的;
希勒尔回答说:“我的孩子,你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在巴比伦没有技术娴熟的接生婆。小孩子一出生,奴隶和女仆就把他们竖抱在膝盖上照料,因此,巴比伦人的脸是长的。在这儿,接生婆技术高超,小孩子一出生就放在摇篮里照料,所以他们的头是平放的,因此巴勒斯坦人的脸是圆的。”
嘴上老是邀请邻人去玩,心里并不这么想的;
那个人问:“为什么巴比伦人的脸那么长?”
明明知道邻居不会接受他的礼物,还是继续不断地送去的;
“但愿此事不曾发生!”希勒尔说,“锤炼你的精神吧!你要问什么?”
使客人相信那桶酒是特意为他打开的,事实上,那酒早已卖给铺子了。(因为酒容易坏,人们打开了一桶酒,通常总是设法让铺子来买他们的酒。)
那个人说:“这是王子回答问题的方式吗?在以色列大概没有像你这样的人了!”
有一位巴尔·犹哈尼决定宴请罗马的一些显贵。他跟拉比艾黎扎商量。
“问吧。”他穿着长袍坐在那个人面前说,“什么事?”
拉比艾黎扎说:“如果你打算邀请二十个人,你要备足二十五个人的食物;如果你打算请二十五个人,那就得备足三十个人的食物。”
那个人说:“我要问一些事。”
可是,他只备足了二十四个人的食物,就邀请了二十五个人。
希勒尔穿好长袍,出来问他:“你想提什么问题?”
结果,他缺少了一盘菜——有人说,那是洋蓟丁。
“希勒尔在哪儿?”他大叫,“希勒尔在哪儿?”
他端上来一条金子做的鱼,把它放到没有菜盘的那位客人面前。客人把它扔到他的脸上,说:“我能吃金子吗?”
那个人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折回来敲门。
巴尔·犹哈尼去到拉比艾黎扎那儿,对他说:“确实,我不该告诉你这件事,因为你告诉过我应该怎么做,可是我没有照办。但是我想知道是上帝给了你们学者们启示,使你们知道了《圣经》的秘诀,他又让你们知道了招待客人的秘诀吗?”
“因为他们聚居在多水的沼泽边上,”希勒尔说,“他们总在水里行走,因此他们是平足。”
拉比艾黎扎回答:“他也启示了我们招待客人的秘诀。”
那个人问道:“为什么非洲人是平足?”
“你怎么知道的该如何办呢?”他问。
希勒尔说:“讲吧。”
拉比艾黎扎回答:“从大卫那儿知道的,因为那里写着:‘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摆设宴席。’(《旧约·撒母耳记下》第三章)那里并没有只说‘设摆宴席’,而是说了‘和他带来的人’。”
那个人回答说:“我想问一件事。”
一位善良的客人说什么呢?
希勒尔穿上长袍走出来,说:“我的孩子,什么事?”
“我的主人为我经受了多少麻烦,他给我摆上了那么多肉,他给了我那么多酒,他为我端来了那么多饼!他经受这些麻烦,完全是为了我的缘故!”
“希勒尔在哪儿?”他喊道,“希勒尔在哪儿?”
一个糟糕的客人说什么呢?
那个人走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返回来敲门。
“这个主人为我做了些什么啊?我只吃了一片面包,我只吃了一块肉,我只喝了一杯酒!这个主人所以这么忙,完全是为了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们。”
希勒尔回答:“因为他们的家建在沙漠里,刮风时,沙子吹进他们的眼睛,因此,他们的视力不佳。”
一个客人在一户人家受到款待,应该在盘子里剩下些东西以表示多得吃不了。如果他把每样东西都吃掉,人们会说,那是因为给得不够。
那人问:“塔德莫利特人为什么视力不佳?”
但是,如果主人对他说:“请不要客气。为什么把吃的东西扔掉喂狗呢?”那他就应该依从主人的意愿,不在盘子里剩下东西。再说,如果那家人把他剩下的东西扔掉,他就犯了浪费粮食的错误。
希勒尔说:“讲吧。”
处世之道
那人答道:“我要打听一件事。”
在你的伙伴生气的时候,不要去使他心平气和;
希勒尔穿上袍子出来见他:“我的孩子,什么事?”
当死者仍然躺在他面前的时候,不要去安慰他;
“希勒尔在哪儿?希勒尔在哪儿?”他大声叫道。
在他发誓的时候,不要向他提问题;
其中一个去试探。当时正值安息日前一天,暮色将至,希勒尔正在洗头。那人走来敲门。
在他遭到不幸的时候,不要去看望他。
一次,两个人决定打四百祖兹的赌。他们商定:“谁把希勒尔激怒,谁将获得四百祖兹。”
到别人家里去,没有打招呼就决不要进门。
这个人不愿这样做,而是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每次骂人后,他总是给挨骂者一份颇厚的礼物。他把这些礼物看作自己骂人所付出的昂贵代价,这使他渐渐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而且向人施舍礼物也是对自己坏脾气的一种补过行为。
在这方面,我们能够从上帝那儿学到礼貌,他待在伊甸园的外面,先不进去,而是招呼亚当。《圣经》上就是这样写的:“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旧约·创世记》第3章)
先哲回答道:“把骂人的话放在自己身上,或者在骂人之前想一想:‘我骂别人的话会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呢?’这样一来,你就不会骂人了。”
不管你借给邻舍什么东西,不可进他家拿他的抵押品。你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抵押品拿出来。
有一个虔诚但性情急躁的人,每当与别人争执起来,他不是以回答别人开始,而总是以喊叫和咒骂开始。可他一旦平静下来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懊悔。于是,他去求教一位先哲:“我怎样才能避免在气愤时辱骂别人呢?”
如果一个人的屋顶高高地矗立在他邻居院子的旁边,他就应该在屋顶四周围上四腕尺高的板壁。
于是,他就拜倒在那些偶像面前。
定下这条规则是有特殊理由的。院子的主人可能对屋顶的主人说:“我使用我的院子有一定的时间,但是你使用你的屋顶就没有一定的时间。我无法知道你什么时候上顶层去,以便我可以避开你,保持我的隐私。”
因为,这是邪恶的冲动艺术。它今天对他说:“撕破你的衣衫。”明天它对他说:“崇拜偶像。”
有个人动手在他邻居的窗子对面垒一堵墙。
在盛怒中撕破其衣衫,在盛怒中砸碎其家当的人,最后会拜倒在偶像之下。
邻居对他说:“你把我的光线给挡住了。”
很易激怒而又难以平息的人——恶人。
他回答:“我把你的窗子堵上,另开新的,让它们高出我的墙。”
很难激怒却很易平息的人——圣人。
“不,”邻居说,“这样,你就把我的墙弄坏了。”
很难激怒也很难平息的人——他的所失被其所得抵消了。
“既然如此,”那个人说,“我把你的墙拆掉,一直拆到窗子,重新往上垒,让那上面的窗子高出我的墙。”
容易激怒也容易平息的人——他的所得被其所失抵消了。
“上面新的,下面旧的,墙就不结实了。”邻居说。
人的性情有四种:
“你要是愿意,”那个人说,“我把整堵墙都推倒,垒新墙,开新窗。”
也有人认为可以从开玩笑的方式看出来一个人的性格。
“不,”邻居说,“一座旧房子,一堵新墙,这样不会结实。”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对三件事的态度上看出来。这三件事是:饮酒、花钱和愤怒。
“既然如此,”他说,“让我把整座房子都推倒,造一座新的,开新的窗子。”
犹太传统认为,有些愤怒是允许的,并且认为这些愤怒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对不公正表示愤怒。但是那种毫无节制地对别人表示愤怒,那种失去理智的愤怒,那种毫不顾忌他人的愤怒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房子拆了,我住哪儿去啊?”邻居说。
控制你的情绪
“我给你另租一所。”那个人说。
“啊,这正像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拉比说,“人们都在享受幸福和欢乐,只不过有时是这些人,有时是另外一些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幸福。”
“我不想惹麻烦。”邻居说。
“那所房子是婚礼大厅,”老板答道,“今天是这家举行婚礼,明天则是另外一家。”
拉比哈玛说,这个邻居在法律上有十足的权利阻止垒这堵墙。
“一个家庭怎么会有这么多婚礼?”他问客店老板。
你若看见弟兄的牛或羊迷失了路,不可假装不见,而要把它牵回来,交给你的弟兄。
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
你的弟兄若离你远,或是你不认识他家,就要牵到你家去,留在你那里,等你弟兄来寻找时就还给他。
“他们准是在庆祝婚礼。”他想。
你的弟兄无论失落什么,或是驴,或是衣服,你若遇见,都要这样做,不可假装不见。
有个人住进了华沙的一家客店。晚上,他听到邻居家传来音乐和跳舞的声音。
有些捡到的东西可以马上归捡到的人所有,其他的东西得贴出招领启事。
更多的男佣,意味着更多的抢劫……
下面的东西可以归捡到者所有:零散的水果,零散的钱币,躺在大路上的小捆谷物,几块无花果馅儿饼,面包师烤的几块面包,几串鱼,几块肉,一些天然的羊毛……
更多的女仆,意味着更多的淫邪。
捡到了下列东西,应该贴出招领启事:
更多的妻子,意味着更多的巫术。
装在箱子里的水果或者空箱子,装有钱的钱包或者空钱包,大堆的水果,大堆的钱币,三枚叠起来的钱币,私人田里的小捆东西,家里烤的面包,从厂子里搬出来的羊毛……
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
如果有人在商店里捡到了东西,那东西就归于他,如果东西是在柜台和店主的座位之间发现的,那是店主的……
更多的肉食,意味着更多的蛀虫。
一个把听到的教诲牢牢记住了的人在拉比纳曼面前背诵道:“一个人公开羞辱他的邻居,就像抽了他邻居的血一样。”
例如……当一个人染上了大吃大喝的恶习以后,任何一次奢侈机会的丧失对他都将是一场灾难。为了维持他所习惯了的餐宴,他将不得不卷入险恶的金钱交易之中,伴随而来的便是谎言、虚伪、贪婪……然而只要他拒绝那种享受欲望的引诱,他将避免这一切罪孽。
对此,拉比纳曼回答:“你说得好。我看到过,有人受到羞辱,脸上就没有血色,变得惨白了。”
物质上的欢乐是从不存在的,因为罪孽总是随之而来。
阿巴叶问拉比迪米:“在巴勒斯坦,人们最小心避免的是什么?”
对于年迈的老人,请允许他享受美好的晚年,记住黑暗的日子即将来临,唯一的将来就是虚无!
他回答说:“羞辱别人。”
因为你正走向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理性,没有知识,没有智慧……
有三种人要永远下地狱:和已婚妇女通奸的;公开羞辱邻居的;以丑化人的绰号称呼他邻居的,即使那人对这绰号已经习惯。
尽你之力追求幸福,
……对于一个人来说,把自己扔进烈火的熔炉里也要比公开羞辱他的邻人为好。
这是你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的,这个世界可以赐予你的。
(在第二座圣殿被毁以后的年月里,一些学者有好几次被召集来,以便确定一年的月份和节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定历法。)
大地上飞逝的时光都属于你们——所有正在飞逝的时光。
一天,拉本·迦马列二世说:“派七位学者一大早到会堂去(确定历法)。”
让你的衣服洁净无尘,让你的前额闪着亮光,与你心爱的姑娘一道去享受生活的欢畅。
早上他进来时,发现来了八位。
尽情地咀嚼美味,痛快地开怀畅饮,这一切早已被上帝准许。
“没有得到允许的,必须出去。”他宣布说。
美好、力量、财富、荣誉、智慧、满足、孩子,属于那些懂得怎样正确生活的人们,属于这个世界。
小萨缪尔站起来说:“我就是那个没有得到允许的。但我并不是来参加定历法,我是因为想学习法律才来的。”
幸福生活的定义
“坐下,我的孩子,坐下。”拉本·迦马列说。
争战有时,和平有时。
“你当然有定历法的资格,但是拉比们规定,只有特别指派的人,才可以做这件事。”
喜爱有时,憎恶有时。
其实,没有得到邀请的并不是小萨缪尔,而是另一位学者。萨缪尔自己出来承担,以免使另一位难堪。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如果一个人揪了另一个人的耳朵,抓了他的头发,唾了他的脸,脱掉他的衣服,或者,如果他在市场上揭开一个女人的面纱(已婚女子总是包住头,作为羞怯的标志),他必须付给那个人400祖兹。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有一次,一个男人在市场上揭开一位妇女的面纱,这件事情传到了拉比阿基巴那里,他做出的裁决是:冒犯者必须付给这位妇女400祖兹。
保存有时,舍弃有时。
那人说:“拉比,这钱我过几天给她吧。”拉比阿基巴同意了。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
那人守着这个妇女。一天,他看到她站在院子门外,就在她面前打碎了一罐油。
怀抱有时,放手有时。
这妇女揭开面纱,用双手把油捧起来,抹在脸上。那个男人找来了证人,然后同到拉比阿基巴那里。
投石有时,聚石有时。
“对这样的女人,我还得付400祖兹吗?”他问(意思是:她自己把面纱揭开,就没有羞怯可言了)。
哀恸有时,欢乐有时。
拉比阿基巴说:“你的理由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虽然一个人伤害自己是不容许的,可是这样做了的人,并不必付罚款。但如果是其他人损害了他,他们就要负法律责任。”
哭有时,笑有时。
“同样,一个人砍倒自己的树木,尽管不合法,但不用付罚款。如果别人砍倒他的树木,那就要负法律责任了。”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一个人犯了罪,忏悔了,人们就不应该对他说:‘别忘了你以前干的事。’”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如果他是皈依犹太教者的儿子,他不应该受到讥讽:‘别忘了你祖先干的事。’”
栽种有时,收获有时。
“如果他本人皈依犹太教,去学习《圣经》,人们就不应该对他说:‘吃过不洁的、被禁止的食物的嘴……难道也来学习全能的上帝的嘴所说的最高真理吗?’”
生有时,死有时。
不论谁把别人的事拿来说长道短,都是违反禁律的,因为《圣经》上说:“不可在民众往来中搬弄是非。”(《旧约·利未记》19章)
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谁是搬弄是非的人呢?是这样一种人,他爱管闲事,走东家,串西家,说“××这样说”、“我听到某××说了什么什么”。即使说的或传的事是真实的,搬嘴弄舌的人所起的作用仍然是极坏的。
“你向谁倾诉心声和经历?”向上帝,向最神圣的上帝,上帝保佑。
在这个禁律的范围内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罪恶,那就是毒舌。这意味着不能说任何人的坏话,即使所说的事都是真的。但如果说了假的,那就是诽谤了。
“你去往何处?”我去往一个尘埃飞扬、蛆虫爬行、混乱一片的地方。
所谓毒舌,说的是这样一种人,他在同伴中间说:“那个人做了这样一件事”、“××的祖先是干什么什么的”、“我听说,他有这么一件事”,接着就胡说八道起来了……
“你来自何方?”我是一粒堕落的尘埃。
有些说话的句式可以称作“毒舌喷出的毒液”,如“谁想得到××竟会是这样”或者“××的事可不能说,我不想说,他出了什么事”……
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了解自己去往何处,明白自己向谁倾吐真情和叙述经历。
同样要谴责的,是说坏话入了迷而且还耍花招的人。就是说,装出一副清白无辜的模样,好像根本不知道他所说的是坏话似的……
注意以下三件事,你就不会陷于罪恶的魔爪。
要注意并且懂得,一个人听到诽谤的坏话而表示赞同,就像说的人一样坏,因为人人都会说:“听到了的人都同意了,那还有错?”
你来自何方
即使对搬嘴弄舌的人仅仅是听着不作声,也会造成相信说的是真话这种印象,这样也就帮助扩散了恶,给邻人带来耻辱,鼓励诽谤者到处去放毒。
你对生活奉献多少,你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
不要说朋友或敌人的长短;除非沉默会使你成为同谋犯,决不要泄露一个人的秘密。
先哲对世界的看法中,没有灰心和自怜。
假定他已经听到了,并且在考虑不信任你,一有机会,他就显示出他的仇恨来。
“难道让世界充满灾难,只有我自己的生活会好些?”艾黎扎回答道,“不,我不同意。”于是他选择了过贫苦生活这条道路。
你听到谣言了吗?让它在你这儿熄灭。不用害怕,它不会把你给炸了的。
“我的孩子,”上帝回答道,“你是否希望我把这个世界再恢复到初始阶段?如果那样的话,你会成为幸福之人。”
一个蠢人有了一个秘密,就像女人生孩子似的痛苦万分。
“我还要在这世上受多少苦?”他问上帝。
一个人伤害了别人,要在五个项目上负罪责,它们是:损害、伤痛、治疗、时间的损失和屈辱。
一次,艾黎扎饥肠辘辘但无物可食,于是,他昏倒了,慢慢地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上帝坐在他身旁。
损害怎样估计呢?如果是抠出了眼珠,折断了手臂,或砍断了腿,受害者就被当作一个在市场上卖掉的奴隶那样来考虑。然后,估计他以前值多少钱,现在又值多少钱。
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
伤痛——如果是把他给烧伤了,我们要找出同样地位的一个人承受这样的伤痛要付多少价钱。
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
治疗——如果是把他给打了,打的人就得支付医药费……
你是否努力地自救?
时间的损失——为了估计这项损失,可以把受害者看作一个黄瓜地的看瓜人……
你是否参与繁衍后代的生殖活动?
屈辱——根据受害者和伤害者的情形做出估计。
你是否腾出时间用于学习?
什么是结仇,什么是怀恨呢?
你是否诚实地工作了?
如果一个人向另外一人借镰刀,后者拒绝了。第二天,第二个人向第一个人去借斧子,第一个人回答说:“我不借给你,因为你没有借给我镰刀。”——这就是结仇。
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
但是如果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斧子,而那个人没有借给他。第二天,这第二个人向第一个人借外套,第一个人回答:“给你。我可不像你,不把东西借给我。”——这就是怀恨。
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明白?
由于刚愎自用,人们是很难避免恨和仇的。
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
一个人对耻辱是很敏感的,遭到了耻辱,就难以忍受。报仇对他来说,比蜜还甜;报不了仇,他简直就坐立不安……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
恶这个倾向总是要激起我们的愤怒,不断地竭力使我们把邻人让我们受的委屈记住……
要尊敬自己,但不要傲慢;尽情享受生活的赐予,但不要成为财富的奴隶;要为成功而努力进取,但不要过分夸耀自己的显赫,要适度;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又不要过分沉溺于自我。
它是这样说的:“那个人在你有困难求他时,他拒绝了。现在来求你了,你也不用高高兴兴给他,你尽可以不报复,但也不一定要做他的恩人……”
你的生命和你的邻居的生命一样有价值。你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一样应该满足。要达到自我的满足,必须把注意力及财富施及家人、朋友和社会,必须从只想着自己转变为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自我实现并不是要隐退于我们这个堕落的世界之外,也不是要沉溺于自我陶醉之中,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并对这个世界能有所贡献。
那恶的倾向就是用这些以及类似的诡辩,力图诱惑我们的心。因此,《圣经》才定下了一个总的规则,这规则把所有这些可能性全都考虑进去了:
成为你自己
“爱你的邻舍如同爱你自己。”——如同爱你自己,没有不同或者差别,没有托词或精神上的保留,确实像爱你自己一样。
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明白?
如果你对同伴做了一件小错事,那么让它在你的眼里看得很严重;但是如果你给同伴做了许多好事,那么让它们在你的眼里算不得一回事。
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
如果你的同伴给你帮了一点忙,那么让它在你的眼里当成一件大事;如果你的同伴对你做了大坏事,就让它在你的眼里当成小事儿。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
谁是强者?化敌为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