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清史演义 > 第四十八章 “杨家将”大展神威

第四十八章 “杨家将”大展神威

回营一看清兵突然冲过来了,急忙开枪射击,没想到储藏炸药的地方着火,把自己的营帐给烧着了,这时候救火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掐架。清兵趁势杀过来,射死了回族的头目,又抢夺了回族的旗鼓。回民继续跑路,一连被追了几十里,被抓了上万人。

清兵夺粮心急,顾不上什么石头弓箭,拼了命地往上冲。回民抵挡不了,纷纷四散溃逃,剩下的牲畜粮食,都被清兵给搬走了。清兵有了粮食,精神头倍儿足,接着追到沙布都特。这儿有很多苇湖,回徒四处分扎,决水成河,来阻住清兵去路。长龄命令士兵冒险趟水过河,用短兵接战,又率领骑兵绕到左右水浅的地方,来阻截敌人。

清兵又回到了阿瓦巴特,看到有几百个骑马的侦查人员。那些人遇到清兵,急忙逃跑。长龄害怕中埋伏,禁止士兵去追。晚上,长龄派吉林的精兵,从左右小路绕到敌人后面。第二天一起前进,用枪炮兵作为前列,藤牌兵作为后队,沿途果然遇到埋伏,两下一顿猛掐,枪炮都用上了,回民也拼命抵挡。清军派出了自己的藤牌兵,一个个穿着虎衣,冲进了敌阵。回民仍然拼命抵挡,但回民的马都害怕,不停地倒退,顿时队伍乱了。吉林的精兵趁机从后面杀过来。回民大败而逃,安集延二帅也被清兵杀死了。

将士们得到这个命令,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长龄就把士兵分为三队,自己和杨遇春领中军,武隆阿领左翼,杨芳领右翼,三路进攻。回众据冈迎敌,由高临下,声势也不弱。

清兵再次赶到浑河北岸,张格尔亲自率领着十万多人在河的对面列阵,横亘二十多里,又建造堡垒,弄好炮架,鼓声震天。长龄本来挺有谋略,但看到敌人这么浩大,也开始有些胆怯,就跟杨遇春商量。

道光七年,扬威将军长龄率步骑二万二千名,由阿克苏出发,一路行进,没有看到敌踪。到了洋阿巴特沙漠,已经过了半个月,粮食也都吃光了。正在恐慌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说,前面五六里外有几座敌营。长龄就下令说:“我们从阿克苏赶到这里,粮食已经吃光了,现在敌营就在前面,不趁着这个时候去抢粮食,还等到什么时候!”

杨遇春说:“敌势确实浩大,但也不是一点法子没有。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晚上再派人去扰乱敌营,不是去偷袭,只是扰乱贼心,等他们晕头转向以后,咱们再趁机攻打。”长龄于是将计策安排下去,派了几百士兵,晚上乘木筏渡河,一晚上叫喊不停。张格尔多次出来查看,一晚上没休息。

道光帝又命令长龄查办历任回疆官员,长龄举报了斌静、色普徵额、巴彦图、绥善等人的情况。于是,皇上就下命令将斌静、色普徵额弄进了监狱,打算砍脑袋;绥善被发配到了黑龙江;巴彦图因为滥杀,死了不能算是因公殉职,只是稍微照顾。又让办理粮饷的大臣定好体例,绘好图,核实开销,不能胡花滥花。并且开采回疆的铜山,铸普尔钱,分配给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分别牧牛马骆驼,以接济军用,回疆的军务这才稍微有点起色。

第二天晚上,长龄打算仍然用疑兵,突然从西南方向起了大风,顿时天昏地暗,不辨南北,长龄急忙下令退营。

回疆一共分为八城,西四城已全部失陷,还有东四城未失:一名喀喇沙尔,一名库车,一名乌什,一名阿克苏。阿克苏为东部的屏障,张格尔派兵入侵,直到浑巴什河,距离阿克苏只有四十里。城中的兵还不到一千,人心惶惶,幸亏办事大臣长清派参将王鸿仪领兵六百,守住河岸,两战两胜,回民这才退回去。不久援兵赶到阿克苏,东四城这才得以保全。

杨遇春进来问:“大帅为什么退营啊?”

道光帝看完以后,立刻任命长龄为扬威将军,颁发证书,军营大小官员都受他的管制,伊犁将军的职务则暂时由德英阿代理。又命令山东巡抚武隆阿率领吉林、黑龙江三千骑,出嘉峪关,与陕甘总督杨遇春一同担任参赞大臣,去剿灭匪军。

长龄说:“敌人跟我们近在咫尺,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如果他们趁着天黑渡河过来,四面包围我们,我们不是要全军覆没吗?所以我打算先退后十几里,等天气好了,再过来也不迟。”

命令刚下达,紧接着又接到了伊犁将军长龄的急奏。报告中说:“匪军已经占领了巢穴,正在蠢蠢欲动,喀城距离阿克苏两千里,四面是回村,中间大多是戈壁,不是伊犁乌鲁木齐六千援兵就能收复的,恳请迅速发大兵四万,用一万五千兵力来保护粮台,二万五千兵力来剿灭匪军。”

杨遇春说:“大帅考虑得确实不错,不过根据我的想法,这次正是老天帮忙的时候,要抓住张格尔,就在今天晚上了。”

清政府接连接到警报,急忙遣兵调将,忙得不得了。道光帝下了道圣旨,命令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统领五千陕甘兵赶赴回疆,会合各路人马去剿灭叛军。又命令陕西巡抚卢坤,赶赴肃州去办理军饷。

长龄忍不住站起来问:“参赞有什么妙计?”

庆祥困守孤城,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一咬牙,悬梁自尽了。喀城无主,就被张格尔攻破了,紧接着他又占领了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三城,回疆西四城也全都沦陷了。

杨遇春说:“敌人虽然众多,但只是聚集到一块儿,这说明他们不懂兵法。我们的部队远来,最好是速战,如果和他们这么相持下去。等到粮食用光了,那时不能进,不能退,反而中了深沟高垒的贼计。现在天昏地暗,敌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攻打他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怕张格尔不败吗?看我杨某人为大帅杀敌!”

张格尔把这帮人收为亲兵,又去进攻喀城。这时喀城外面的清营抵御安集延兵已经好几天了,累得人疲马倦,哪里还经得起张格尔这支生力军又杀过来,领队大臣乌淩阿、穆克登布全都战死了。

长龄说:“参赞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的部队刚走到河中间,他们就过来攻打,怎么办?”

黑夜里也分不清回众到底多少,就觉得越杀越多,四面八方好像都是回部的旗帜,安集延兵马虽然精锐,这时候也有点胆怯,浩罕王急忙夺路逃跑。还有安集延兵二三千名被张格尔围住,无路可退,没办法只好缴械投降了。

杨遇春说:“这个也不难,大帅可以派一千名索伦兵,绕到下游,去牵制住敌人,我亲自率兵去占领上游,两处都得手以后,大帅自然可以从容过河了。”

刚渡过浑河对岸,树林中就杀出一帮回众,大叫浩罕王别走,吃我一刀。浩罕王不看不要紧,一看差点没把鼻子气歪,这人正是张格尔。浩罕王气得无名火高起三丈,立刻率兵接战。

长龄仍然犹豫不决。杨遇春说:“机会难得,失不再来,请大帅迅速下命令吧!”于是长龄就把退营的军令改作进兵的军令,按照杨遇春的计划,先从上下游潜渡,乘风破浪,到达彼岸。

浩罕王非常愤怒,竟然率军渡河,围攻喀城。张格尔一看阻挡不了浩罕的人,就暗地里安排人去阻截浩罕王的退路。浩罕王攻城好几天,心急攻不下来,又打听到张格尔不怀好意,害怕腹背受敌,就连夜带兵回去了。

杨遇春又让前队扛着巨炮,渐渐逼近敌营。张格尔还在梦里,被炮声给震醒了,急忙忙起床督战。这时候,炮声与风沙声相杂,就像几十万大兵一起攻过来,弄得人人心惊胆战。

忽然有人报告说浩罕王亲自率兵赶过来了,张格尔不由惊疑地说:“浩罕的兵怎么来得这么快?这可真是出乎意料。我还以为清朝大部队聚集到这儿了呢,所以才请求浩罕帮忙,现在喀城守兵这么少,半天工夫就能攻下来,还要浩罕的兵有什么用?”于是,他就想抵赖,立刻派人到浩罕军前,叫他不用前进了。

到了天明,索伦兵从下游赶过来,长龄也亲自率领大兵渡河过来。这时,风停了,天气也晴朗了,就趁势冲进敌人的堡垒,张格尔急忙带兵逃跑。回族都穿高筒鞋,鞋后面还没有鞋跟,行走很不方便。而且如果再背着粮食之类的东西,负担很重。这时候为了逃命,什么都不要了。

浩罕王大喜,当即答应发兵,让来人先回去。张格尔知道有后援了,立刻率军大举进攻。前哨到了浑河,打听到喀域外面只有三座清营,报告给了张格尔。张格尔说:“这么说来,天山北路的清军还没有南下,我们得赶紧前进才好。”于是下令渡河。

清军趁机渐渐逼近喀什噶尔城下,一举登城,抓住了张格尔的外甥和安集延两伪帅,以及一起造反的一些伯克等人,杀死敌人不计其数,俘虏了四千多人。

张格尔倒也不敢逼得太紧,又派人到浩罕国求援。浩罕王摩诃末阿利刚即位,知人善任,威服附近哈萨克各个部落。当时有百回兵不如一安集延的传闻,安集延就是浩罕东城。张格尔跟浩罕约定,等得到回疆西四城后,子女玉帛可以平分,还答应割让喀城作为酬劳。

长龄就把收复喀城的情形,火速报告了清政府,满心指望着能给点奖赏。没想到朝廷的回复是:“我让你带兵出击,是让剿灭敌人的首领,现在你竟然让敌人溜走了,这个责任可要承担。长龄夺去紫缰,杨遇春夺去太子太保衔,武隆阿夺去太子少保衔,仍然命令你们限期捕获!”这道命令一下,还真有点出乎意料。长龄心里有些不高兴,杨遇春倒不在意,仍然率领部队收复了英吉沙尔和叶尔羌,又派杨芳收复了和阗。西四城也都已经收复了,就又出塞去搜捕张格尔。二杨各自率兵四千,分道西进,杨遇春驻扎在色勒库,杨芳驻扎在阿赖,南北相距十几站。阿赖是葱岭的山脊,是回疆通浩罕的要道,浩罕留兵驻守,听说清兵突然赶来了,急忙带兵占据险要来阻截。杨芳率先突击,浩罕的兵且战且退。清兵才走了一二里,山路越来越难走,突然伏兵四起。整整打了一昼夜,清兵损失惨重,幸亏杨芳素有节制,步步为营,严阵出险,这才得以生还。长龄只好再次按照实际情况报告了,得到的回复是:“各位将军孤军深入,浪费军饷,还是别打了。只留下官兵八千来防守喀城,剩下的九千跟随杨遇春出关,杨芳代为参赞,跟长龄武隆阿筹划善后的事宜,收到后报告给我!”这道命令下去以后,杨遇春只好按照命令往东回。长龄与两参赞商议了一番,武隆阿建议把西四城仍然还给回族人民,长龄的意见也一样,杨芳因为刚担任参赞,不方便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就由长龄、武隆阿分别写了份报告,让人交给了清政府。道光帝看到两份报告,也不看是谁发过来的,就先看后面是怎么善后的:

庆祥点头,命令二人带一千多名士兵去攻张格尔。二人早晨出发,傍晚到达,仗着锐气杀死回众四百人。张格尔退到了大玛杂内,倚着三重墙垣,誓死固守。又派人去散播谣言,说清军要铲除圣墓,屠尽回族的子孙。回民听说以后非常惊恐,很快聚集了几千人,去救张格尔。舒、乌两大臣正在围攻玛杂,忽然看见回民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急忙分兵抵御,没提防张格尔也乘势杀出来,内外夹攻,把清兵杀得七零八落。舒大臣阵亡,乌大臣踉跄逃回去见庆祥。庆祥急忙调派各营士兵,全部聚集到喀什噶尔,保卫喀城。

我觉得回族人民崇信和卓,已经是改不了的风气。即使张格尔被抓到,他的弟弟仍然在浩罕,还是会留下后患。用八千多士兵制住这百万之众,那是千难万难。如果可以分封伯克,让他们自己守卫,就像伊萨克、玉素普等人,虽然帮助官兵,但回族人民都不信服。不如放了回族首领那布敦的儿子阿布都里,他是乾隆帝时被留在京城的,现在放他回来管辖西四城,或许可以让回人信服,不发生叛乱。

张格尔就打算借着祭祖的名头,固结众心。因为有这番举动,协办大臣舒尔哈善、领队大臣乌淩阿急忙报告给了庆祥。庆祥急忙召见阿布都拉,阿布都拉已经不知去向。庆祥顿时有些仓皇失措,还是舒、乌两人报告说:“张格尔深入喀境,非发兵驱逐不可。”

道光帝看完以后,大怒说:“长龄这老小子是老糊涂了。高宗纯皇帝花费了多少心血才把回族首领那布敦给灭掉的,他的后裔阿布都里被押解到京城,给功臣家为奴。我刚即位的时候,照例大赦天下,让他们摆脱了奴籍。现在张格尔造反,按照亲缘关系,也应该治他们的罪,长龄反而劝我把阿布都里放回去,这不是老糊涂了是什么?不知道武隆阿是怎么个主意,大概会说长龄的荒谬吧。”接着打开了武隆阿的奏折,接着看:

庆祥信以为真,一面通知回族人民,一面揭发批判阿奇木王努斯谎报的罪状。张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也害怕人心离散,就带着五百人回到回城,拜奠他先祖和卓木的坟墓。回徒叫和卓坟为玛杂,非常尊敬。玛杂在喀城外,距离喀城约八十多里,乾隆时,大小和卓木被灭掉,所有喀城外原有的和卓等墓,仍然下令让回族人看守,不准上去砍柴、撒尿之类的。

善后的策略,我觉得留下的士兵太少,就不足以应付敌人,留下的太多,运送粮食就困难。反贼袭击乌什,从和阗直接攻打阿克苏,幸亏我们迅速出兵,反贼的奸计才没得逞。我认为西四城各塞,敌人环逼,处处都有危险,地也不容易守,人也不愿意臣服,与其浪费粮食,还不如直接把东四城也还给他们。

庆祥到了喀什噶尔,招集司员章京及各城的伯克商议。伯克中有个阿布都拉,自称对回族的事非常熟悉,庆祥就详细询问他张格尔的情形。他却说张格尔是假名,冒充和卓木的后裔,以前都是阿奇木王努斯的谎报,所以才哄动一时。参赞大人现在到了这里,根本不用一兵一卒,只要说张格尔不是回族,回民肯定立刻不去依附他了,这样这群反贼很容易就能消灭了。

道光帝没等看完,就把奏折都给扔了。把军机大臣叫进去说:“长龄老糊涂,想把反贼后裔阿布都里放回去,让他再统领旧部,武隆阿巴结长龄,也这么说。你去草拟一道命令,把他们二人革职,暂时留任,另任命直隶总督那彦成为钦差大臣,迅速赶赴回疆,代替他处理善后工作,这才不误事。”军机大臣立即当面写了一份命令,给道光帝看过以后,这才发下去。道光帝又说:“阿布都里须发配到边省监禁,你通知刑部,立即发配。”军机大臣唯唯而退。

巴彦图稍微发泄心里的郁闷,立刻带领队伍回去。没想到,逃回去的人,因为妇女和孩子被杀,都跑到回族酋长汰列克那儿哭诉。汰列克听完大怒,立刻率领部众二千名前来追袭,把巴彦图围住,十个杀一个,霎时间把清兵全部杀掉,接着就和张格尔联合进兵,非常嚣张。永芹没办法隐瞒,急忙请求支援。道光帝就把永芹召回去,命令伊犁将军庆祥去代替,又让大学士长龄去代替庆祥原来的职务。

长龄接到被革职消息,大吃一惊,忍不住坐立不安,急忙找去杨参赞商议。杨参赞想了一会儿,说出一个反间计,长龄这才喜形于色。原来回徒向来分两派,一派叫白山党,一派叫黑山党。张格尔是白山党首领,占据喀城时,曾经滥用威权,虐杀黑山党。黑山党非常愤怒,很多人曾暗地里串通清营,长龄奏折中所说的伊萨克、玉素普等人都是黑山党徒,他们和白山党互有嫌隙。杨芳就以此谋划计策,秘密派黑山党出去造谣,扬言官兵全撤走了,喀城空虚,各个部落都盼望和卓回来。这消息传到了张格尔的耳朵里,他顿时喜出望外,接着就集合自己的残余部队,再次窥视边疆。他先派手下出去打探,果然没有官兵的踪迹,于是就潜入了阿尔古回城。这时已经到年关了,张格尔就打算在除夕这天去袭击喀什噶尔,昼夜整备军械,忙个不停。这天晚上,张格尔亲自出去巡城,远远看见东北角上隐隐有人马行动,不由得失声说:“不好了!不好了!清兵来了!”急忙准备开城逃跑。后面已经报告清军杀到了,为首大将正是杨芳。张格尔无心恋战,拼命奔逃,杨芳也拼命追赶,到了喀尔铁盖山,回民也渐渐逃光了。只剩下张格尔的三十多人,弃马登山。杨芳急忙命令副将胡超、都司段永福绕到山后堵住去路,然后亲自率领士兵从前面登山,捉拿张格尔。张格尔爬过山头,向山后乱跑,猛听见有人喊:“张贼,快来受死吧!”张格尔心里一急,脚下被绊了一下,一下子向后跌倒了。不知道张格尔有没有被捉到,咱们下章再讲。

永芹到了回疆也没法子,他虽然不像斌静那么荒淫无耻,但庸庸碌碌的,也剿灭不了叛匪。张格尔招集了许多党羽,又勾结外面的人,多次骚扰边境。清兵过来攻打,他就逃跑,清兵走了,他就再来侵犯,就像膏药一样,粘到身上甩不开。有的时候,他又假装来投降。弄得永芹焦头烂额,一连折腾了三年,仍然没有一点效果。道光五年夏天,边关上报告张格尔大举入侵,领队大臣巴彦图仗着自己体格好,率领着二百多人去剿灭,走了四百里,也没有见到张格尔的踪迹。他竟然勃然大怒,走到布鲁特地方,看到有回民在游牧,老的小的,总共有二三百人,就下令让士兵杀过去。吓得回民四散逃跑,只有妇女和儿童一时跑不了,被他见一个杀一个,可怜这些无辜的人,都被巴彦图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