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衡地,我们在化过之后,又有了另一番了悟。原来我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
我们慢慢在不伤害任何人的自信中,懂得了“拒绝的艺术”,而他人无伤。当我们也受到他人拒绝时,我们又培养了一个沟通的检讨和反省,以及学习绝对的客观。
在这份知觉中,我们看清楚了一份生活的品质。我们升华了。
在这自然的转变中,我们走上了另一个境界——“我不再参与一般的游戏规则,我无所谓。”
“人为物累、心为形役”的无可奈何已成过去,那处身囹圄中的我们,被自己释放出来。我们内心的宇宙,如此饱满丰富,而对于外在的情、爱、名、利,也并不看轻,但是已不再是它们的囚犯了。
好。我们由守而破而化,这三个连贯的过程中,必然已经有所改变。
在这个饱满的品质秩序中,我警惕自己:不要太满、不要执著,不然又不自由了。
“当我们不再是任何人的拖累时,人们就对我们放心、肯定、漠视。这时候,自由的能力,在一碗阳春面或者满汉全席中的出神入化,已没有了区别。”
好。我将自己的生活,不必特别看守太牢稳,我因此可以空出一些地方来透透气,给自己更大的空间。等于是我舍弃,为了迎接另一个新天新地。但不刻意。
在这破空而去的步骤中,我们必须掌握一个简单的条件——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甚而心有余力。
这希望是接近了参破。这时间我意识到,我已没有了“游戏规则”。门无边为之法门。不设规则,又怎么谈犯规呢?
因为我们已然破局。全新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也就得到了建立的空间。
在我目前的生活中,我滑出了自由而不规则的舞步,包括那“导向自由的律令”都不再是一个僵硬的目标——我无求。
“我明明飞出了水池,我犯了规,可是身边的人不说话、不批评。”
可是一般性的工作,就去做呀。不必逃避它们嘛。安安稳稳地负责,并不累人。
有一天,时机成熟了,我们突然发现,那一池浅水已然不再存在,我们如此自然地破空飞跃出去,看见了广大的天空。在这个变局中,人生的另一步,出来了。那是“守”之后的“破”。
朋友,这不过是交换心得而已。说不定,“我的阳关道,正是你的独木桥”,“你的巧克力不巧恰是我的砒霜”。自由和束缚的解释,人人都有说词。
在那不出水池的守望期中,我们不疾不徐,我们利用这“守”字,培养自己的潜能。十年二十年,不算太长。
“量材适性”这句话,我们都了然的。对吗?
好,我们要当心,不要变成一条引人注目的大鱼,不然,一旦被池子的主人所注意,赋予我们永远在水中的大工作,我们就一辈子跳不出去了。
三毛
于是当我们在不可以犯规的情况下,没有太大的可能,不乖乖地去那个水池中,去做池中的鱼。
逆境来临时……
好,我们是人。人在出生以来,尤其是幼年少年时期,很难脱离一般的“成长依靠”而独立存活。在这极受限制的过渡时期中,我们被局限在一种“游戏规则”中。不能轻言犯规。
我很兴奋也很激动你在《讲义》辟个专栏。在《闹学记》的前面你父母为你所作的序中有了初步认识,你是那样健谈、大方,具有亲和力,到过很多国家,认识很多国度不同的朋友。因此讲义三毛专栏所回答的问题,一定更为实在丰富,在此为你打气加油。
我是这样以人为本位开始分析的,不将大自然放进这一个类似的定律中去。
不知你对推销员了解多少?这个暑假我在一家录音带公司推销整盒的音乐产品,这对于本来喜欢音乐的我,无非是一项好事。但由于工作上所遇到的挫折,加上本身个性所造成工作的“心态”不良,因此常在团队中拖累大家,自己认为已经尽力了,但业绩总是不良,或许我还有潜力,但我实在不知如何发挥,这可能是自己的心态所造成。一位推销员心态的影响非常大,它往往决定推销员的气势,有了气势,才会对产品有信心,面对挫折所受的伤害也愈小。在此想请问三毛大姐,一个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能培养好的而去除坏的?(这里的个性并不是习性)当你处于逆境时如何化险为夷呢?两个很笼统的问题,希望能透过三毛的丰富人生有确切的回答。先谢谢你。 祝
就因为这一个简单的比喻,我将我的生长过程,做了一份来龙去脉的整理。
教安
他很平淡地说:“当年我们都在池子里呀。”
李之未 上 一九八九、八、二十八
跟这位朋友的谈话,一拉拉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我说:“想当年我们也是雄姿英发地在做梦,怎么就少了今日这份从容和自由的体会呢?”
之未:
前几天,一位跟我认识了二十二年的老朋友,相约晚餐,在这不相见的半生里,我们各奔前程,没有刻意见过面。
在我尽心投入一件工作前,我不会贸然。
在人类多元化的生活诉求中,什么是必需,已不再是争议的话题。它没有标准,尤其在今日“人人学习尊重他人”的走向中,已不是个大问题。
以我的个性来说,如果自认在一件事情上尽心尽意,而没有成绩,我会放弃。
“脱去我们生命中一切不需要的束缚”是三年前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注意到“需”和“须”这两个字中间不同的定义,那么这句话的方向就更明确起来了。
我赶快去试试其他潜能。然后将它发挥出来。
平戈:
一个人的个性和生理基础,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我的个性由基本上看来,一生掌握住了大方位,并没有绝对的改变。
学生平戈 上 一九八九、八、三十一
可是我的“习性”,常常在“检讨自我、分析自我”中,改了太多。
平安
处逆境时,以目前的阶段来说,我一定安安静静地解剖造成逆境的原因,再把原因和自己本身“对位”。我会发觉,逆境大半是自己无意中造成的,错不在他人。好,我修改自己。
此信只有一个目的,感谢老师,谢谢。祝你
在我们的一生里,什么关卡要冷静停止、什么时机当放手一搏,都可以清楚的,如果我们肯去“客观地观察、思索、行动”。
有些怨恨语言,却又爱它,一切感觉诉诸语言、文字后,都变了样,总不是原来的面貌,为什么人一定要靠语言来沟通?
当然,“停止”,也是一种行动的解释。
我的目标是自由,希望能做到“脱去束缚我生命中一切不需要的东西”,但是这对现在的我,简直太遥远了。
个性的修改,也不这么难,你我如果能够把自己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界,再加上实践的同步,是很有可为的。
虽然目前的我对生命茫然无知,对生活怀疑、困惑,也正由此,更需去开启一道属于自己的门。
在我的逆境来临时,是我生命力量最具战备状况的大好时机。哦,又可以去打仗了,真好。
导向自由的律令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