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牵风记 > 第3节

第3节

无须担惊受怕。敌人在上风头放起的火,与我方主动点燃的火早连成了一片,向远方延烧而去。漫山遍野一片灰烬,即或敌人从洞口走过,也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古来有“不可玩火”的警语。曹水儿的这一把火,稍稍提前了一点,或是稍稍拖后了一点,同样会归于失败,可他“玩”得恰到好处。他怕火柴头潮湿,耽误了大事,准备好了一撮火柴。待决定性的瞬间到来,一撮火柴嚓啦一声划着了,一根不燃有第二根,第二根不燃,总还有另外的火柴会发出光亮,顺手向一堆干枯的马尾松投去,便大功告成。至此即可跳下洞去,将洞口封闭。

下一步,须确定地洞要挖多宽多深,洞口的顶盖怎样解决。

汪可逾十分惊讶,都讲曹水儿够油的,今天更祭出“四两拨千斤”的这么一个绝招儿,在一片火海中,为自己预留出了一个安全岛。听凭大火劈里啪啦烧到天上去,与我何干!

最初,他们是想把洞挖得宽敞一点,两个人背靠背站得下来。问题在于,洞口留得越宽大,国军半高靿皮靴踏上去的几率也就愈高,危险性也就相对增大了。最后敲定,洞的直径只是比人身体稍许宽松一点,洞深约为一个半人高。由曹水儿蹲身下去做“底座”,汪可逾站在他肩膀上,她头顶以上留出一段空间,好用来封盖洞口。

曹水儿讲解说,先把洞挖好了,静候燎原大火从边沿烧过来。当火头将至未至的当口,抢先于敌人一步,主动在上风头点一把火,将洞口周围的杂草树木烧了个精光。此地已经过了火啦,待大火扑来,只会在周边燃烧,与大火绝缘了,再也不可能灌进地道口里。

洞口的顶盖,在这个系列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也是最费功最细致的一道工序了。

不!骑兵通信员曹水儿设想的一个方案,其精妙绝伦正在于此,完全可以避免汪参谋所顾虑的那种原本是不可避免的灾难后果。

他们截取手腕粗的木棒若干,用荆条紧紧捆绑,做成约二尺见方的一个木框。地洞是圆形的,至顶端部分稍加扩展,改为与木框尺寸相符的一个正方形洞口。木框顶盖先铺一层树叶,不使漏土下去,栽些杂草野花,看上去就像是从地面上切下来的一块“活体组织”。人跳下洞去,伸手拉动顶盖,就可以严丝合缝盖得好好的。即或站在顶盖上,又怎么想得到脚下会有两个大活人呢?

汪参谋提出质疑:“这个道理是存在的。可是,地洞口自然会对火势形成一种强大吸引力,你选在树木稠密的地方,到时候火焰会像水银泻地一般倒灌进来,不堪设想。”

挖好地洞,两次演练了封盖洞口,汪可逾操作都很成功,不存在任何困难。

一般人以为,当然应该选在不长树木的空阔地方,避免引火烧身。大错特错!太行山反“扫荡”的经验,较大面积的空地,鬼子最疑心,一遍又一遍搜查。反而是林木稠密的地方,一切烧尽了烧透了,不必浪费人力物力反复搜查啦。

万事俱备,只待接受实战检验了。

是的,首先就有一个选址问题,这是最有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