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培根随笔集 > 十二 谈胆大

十二 谈胆大

毫无疑问,对于有真知灼见的人而言,胆大妄为之徒不过是一种供人观赏的小丑。就是对于凡夫俗子来说,胆大也未免有点滑稽可笑。因为荒唐如果是一种笑料,你就不用怀疑:胆大是难得没有荒唐之处的。尤其一个胆大妄为之徒当众出丑时那才有好戏看呢,因为他的脸必然会缩成一团,呆若木鸡。因为陷入窘境时一般人的思想还有回旋的余地,然而大胆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愣在那里,活像一盘棋陷入了僵局,虽然没有将死,但无子可动了。然而最后这一点更适合写一篇讽刺文章,而不适合写一篇严肃的评论。

民众事务中的胆量极像这种情况。首要的是什么——胆大;其次,再次是什么——胆大。然而胆大却是愚昧与下贱的产儿,与别的才能相比则天差地远,可是见识浅薄、胆气虚弱之辈,却能让它迷住心窍,捆住手脚。这种人占绝大多数,更有甚者,它还能把意志薄弱时的智者镇住。因而我们看见它在民主国家创造了奇迹,在元老院和君主专政的国家则缺乏那种神通。

还要认真考虑的一点是,胆大总是盲目的,因为它看不见危险和不便。所以它拙于计议,长于实干。因此要把胆大的人使用得当,就绝不能让他当主帅,只能让他当副手,听从别人的指挥。因为计议时必须看到危险,实干时却大可不必,除非危险太大。

有人问狄摩西尼(1),雄辩家主要的才具是什么?他答道,动作声情;其次呢——动作声情;再其次呢——动作声情。这是小学课本上的一段烂熟的故事,但值得智者深思。说这话的人对这个问题最有真知灼见,但在他所称道的事情上却是个先天不足的人。雄辩家的这种才具仅仅是表面文章,不过是戏子的特长,竟然被抬到创造、技巧等崇高才艺之上,而且几乎成了独一无二的因素,一切中的一切,岂不是咄咄怪事。然而,其中的道理极其明了:一般来说,人性中的愚蠢多于智慧,因此能够驱散人心头的愚暗的才干最有效力。

--------------------

(1625年作)

(1) 狄摩西尼(前384—前322),古雅典雄辩家。他7岁开始学习辩术,声音微弱,口齿不清,动作笨拙,但经过不懈努力,克服先天的不足,成为最伟大的雄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