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出租车到石廊崎大约三十分钟。伊豆的海一向平静,只有这里的潮水沐浴着午后的阳光,在几座岩礁周围掀起波涛。波浪的颜色、运动方式也都与内海截然不同。不过也应该这样,这里与其说是伊豆海滨,还不如说是太平洋更确切些。
稍作休息后,他们又朝着伊豆半岛最南端的海角石廊崎进发。无论是对道介还是晓子而言,与其在旅馆的房间里面面相觑,这种方式反而更能平复心情。
从海角丘陵的山脊上往下看,礁石之间有两艘汽船紧挨在一起晃晃悠悠地飘在海面上。离船稍远的海面,只有一部分呈现出鲜艳的碧绿色。眼看着那片碧绿激起泡沫即将靠近之时,刚刚潜在水底的男子才探出头来。这么看来两艘汽船应该都是在采蝾螺。
两人到达下田海岸的旅馆时已是四点。
车停在半町附近外的地方等候。海角的尖端上,除了道介和晓子之外别无他人。从陆上到海平面,都没有任何遮挡太阳的物什,四点已过,日头依然高悬。
从垭口到下田,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都是下坡。汽车沿着鲜有尘埃的山路行驶,一路串联起各个小村落。随着海拔的降低,窗边吹来的风里也带上了热气。
晓子挤了一整天车,身子显出疲累。汗珠从她疲累的身体表面渗了出来。颈脖子上、额头上也有汗水滴落。晓子也不用手帕擦拭,反倒将身体暴露在从断崖下方吹起来的海风之中。
晓子总觉得在这垭口休憩的半个小时里,道介好像有什么话非说不可。这种念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所以不管道介说什么,她基本都随意搪塞几句就过去了。不过,四周实在太寂静了,所以她觉得自己的话语无法被任何事物吸收,会一直飘荡在空气中,所以才畏惧开口。
放眼望去,海上到处都耀眼无比。视线下方,两艘汽船依旧飘摇着,时而剧烈晃动,时而轻微摆动。
垭口的斜坡上只有山绣球开着,其他再未见别的花。倘若拨开斜坡上的杂草,或许能看见秋之七草[1]也开了些小花,只是从路边是看不到的。
选自《青衣的人》[2]
虽说没有高山山顶的荒凉之感,但这里也是被世人遗忘的地表安静一隅。这条路据说每天有两趟巴士往返,可能是早晚各一趟吧。总之开车上来途中一趟都没遇着。
[1]秋天七种代表性草花:胡枝子、芒草、葛花、瞿麦、黄花龙牙、佩兰和桔梗。
虽然远方看不太清,但周遭却很安静,没有任何声响。竖起耳朵仔细听,偶尔能听到几声夏季黄鹂鸟的鸣叫。阳光普照但却不热,空气中还有些凉意。
[2]小说。1952年1月至12月连载于《妇人画报》上。
道介叫了辆车,两人十二点出了修善寺的旅馆的大门。汽车沿着下田街道开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便到达了天城山垭口。穿过了隧道后两人叫车停下,从车上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