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轮椅上的梦 > 第23章

第23章

黎江在方丹的门口站住了,他看见屋门敞着一道缝,他轻轻敲了敲门,里边没有声音。他小心地推开门,屋里十分安静,小米不在,方丹在床上睡着了,那只小猫蜷在她的枕边。黎江走过去,轻轻坐在方丹床边的椅子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昏暗的光线在她的脸上投下一层阴影,她的脸色显得更加苍白,黎江心里涌起无限同情。他想起第一次看见方丹的情景,在阳光喷洒的金线中,坐在窗前的方丹是个多么光彩照人的女孩子啊。

那天看到这儿,黎江的眼眶有点儿发热。从那时起,他意识到作为一个朋友,不,作为一个兄长,他应该多为方丹做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他一次次问自己。方丹很懂事,她和小米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学会了安排生活。黎江有几次帮着小米去买煤,买面,可他觉得这远远不够。那一天,他发现方丹用食堂的饭票,跟小米的几个男同学换书看,她用一个馒头票换一本很厚的书,一个窝头票换一本薄薄的书……方丹说看书时就会忘掉外面那些可怕的事。黎江很想多给方丹找些书来,可现在找一本书太难了,图书馆都被查封了,而且最近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烧书了。黎江只能通过一些秘密渠道给方丹借书。有时走在路上,他总是小心地把书藏在衣服里,躲避着一双双充满警惕性的眼睛,直到走进楼门他才松一口气。

黎江总是不由自主地来到方丹的床边,她的笑声感染着他,让他不知不觉地也快乐起来。过去他在学校几乎不太跟女同学说话,他不像维嘉,故意做出一副傲慢的样子不理睬她们,他觉得自己是因为内心有种说不清的东西作怪,让他在女生面前总有些腼腆和局促。可他在方丹面前却是放松的,自然的。她爽朗的欢笑,她的纯净和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的目光深深地吸引了他。有时方丹让他检查她的代数作业,要是全做对了,他就用红笔郑重地写一个甲。这时方丹兴高采烈的样子,总是让他忘记了她的病痛,只觉得她像一个低年级的女生一样喜形于色。

记得去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都会有一只小蜗牛顺着墙爬到我的窗台上来,它的身上背着一个半透明的小蜗壳,小脑袋上两根触须很对称地向前翘着。小蜗牛每次都这样,爬到我窗台上太阳照不到的一侧,一动也不动地趴在那里,好像是特意来看我的……可是,今年夏天已经下过好几场大雨了,小蜗牛却没有来,因为我的窗子已经被爸爸糊上了报纸……

黎江打开书包,想把方丹要的书拿出来留下,却摸到一把报纸的碎片,他的手像触电一样缩了回来,他赶紧把报纸的碎屑悄悄地塞进去,轻轻吁了一口气。他想起方丹那天问他,现在小说都成了毒草,不能读了,还能学《代数》吗?《代数》是好书吗?那会儿,黎江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一篇黎江看了很难过:

黎江感到一阵怅惘,他想起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航理论着迷,那些奇妙的火箭中队,让他充满了参加未来的星际航行的幻想,他曾雄心勃勃地用自己仅有的那点数学知识,对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公式进行推演,那些缜密复杂的计算常常让他绞尽脑汁,忘记了白天和黑夜,可他却乐此不疲。在分析、演算和推理中,黎江的性格变得稳重,也让他注重实际,对什么事都认真思考,决不盲从。他熟读那些他能够找到的科普书籍,思考和推论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这点他和维嘉不一样。唉,维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黎江目睹了维嘉从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浪漫幻想的中学生,到一个狂热的红卫兵的转变,在学校里,在大街上,维嘉是一员冲锋陷阵的骁将,他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组织大批判,大辩论。在他的身后有大群大群的追随者,在那样的场合,维嘉好像忘记了自己是谁,只知道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扫荡旧世界,并且为世界的新生呐喊。可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摇摇晃晃地回到家里,回到朋友们中间,关上屋门的时候,却仿佛变了个人。他用嘶哑的嗓子轻声背诵普希金的诗句,那些诗句让他的双眸里重新现出了黎江所熟悉的目光,可那目光已经暗淡了许多,偶尔也流露出一丝迷惘。

今天,我在窗子里看见,小柳树又吐出了洁白的柳絮,它们像一个个毛茸茸的雪球,随风轻盈地向空中飘去。它们一定会飞得很高吧?小时候,当我在大街上奔跑的时候,我见过满街柳絮纷飞的情景,它们多么自在啊!风把它们送上高高的天空,它们飞啊,飞啊,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牵挂。我的目光跟随着它们在空中飘飞,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面对现实,黎江想得更多的还是未来,可是,眼前发生的一切却让他忧虑。他不愿过多地把事情往坏处想,他在内心深处怀恋着过去那安静的课堂,灯下苦读的日子,因此,他极力避开那些有可能让他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的东西,他在心里默祷着动荡不安的日子尽快过去。他找出那些被扔在屋角的旧的习题集,反复地演算,做题,让自己的内心竭力避开那些喧嚷和躁动,企图用钢笔在纸上飞快划过发出的沙沙声盖过外面惊天动地的噪音。虽然他觉得自己仿佛忽然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一个人身单影只,可他还是在那些精密的思考和推演中得到了乐趣。他深信科学巨大的力量会拨开心头的阴云和迷雾……

方丹怎么样了?维嘉告诉他方丹的父母被关押起来时,他不由得担心,方丹怎么办?尽管他没有,也不愿把她看作是一个病孩子,可事实上她只能躺在病床上。黎江想起前不久,方丹给他看她的日记,那一篇篇稚嫩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他:

黎江的手又一次伸到书包里,摸出一本初中《代数》,轻轻地把它放在方丹的枕边。他看见方丹的鼻子尖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感到一阵闷热,这才想起窗子被糊上了。他发出一声叹息,当这场政治风暴袭来的时候,很多人失去了安宁的生活,一些从未承受过痛苦的心灵也经受着痛苦的煎熬。可是,比起方丹,黎江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他的生活里毕竟还有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啊。过去方丹的生活里比别的孩子少了很多自由和快乐,她只能凭借这个窗口,看着别人奔跑游戏,然而,现在她却连这点快乐都没有了……

文化大革命的形势发展得太快了,黎江心里不禁发出一阵感慨。他想起前不久,当燕宁把印着方丹爸爸罪行的报纸递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受到了多么强烈的震动啊!很多事物一夜之间就发生了仿佛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天在学校操场,他原以为撕掉那张报纸,就能保住方丹生活中的安宁。报纸的碎片至今还藏在他的书包里。可是短短的几个月,现实却以更加严酷的面目出现在眼前,他觉得自己也许太天真了。小胡同里没有行人,除了远处传来的宣传车的喧嚣,就是他的脚步声和因为炎热而喘息的声音。他躲进胡同一侧的阴影里,加快了脚步。那幢熟悉的红色楼房渐渐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了。

喵呜……一声猫叫,打断了黎江的思绪,小猫看了他一眼,又把身体蜷成一个毛茸茸的雪球睡了。它的一只小爪弯弯地搭在眼睛上,爪子下面露出粉红的鼻子尖儿。黎江被小猫憨态可掬的样子逗笑了。幸好方丹的身边还有这个可爱的小伙伴儿,他心里想。

黎江脚步匆匆地去看方丹,午后的太阳炙热地烤着柏油路,踩上去脚下软塌塌的。热风卷着一些肮脏的碎纸屑在行人们脚下翻滚,沿路的高墙糊满了五颜六色的标语和墨迹浓浓的大字报。街上不时走过一队队手举小彩旗的游行队伍,人群里还有一辆辆宣传车,车上的高音喇叭铿锵有力地播放着红卫兵们的战斗宣言和情绪激昂的革命歌曲,车上的人不时地散发着一把把红红绿绿的传单,纷飞在空中的传单引起一阵阵狂热的哄抢。黎江在你推我挤的人流中费力地穿行,忽然他发现旁边有一条僻静的小胡同,他急忙冲出人群,拐了进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方丹还没有醒。看看桌上的闹钟,黎江踮着脚尖走出去,轻轻带上了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