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爵士时代的故事 > 第8节

第8节

“你还是有办法的,你只是太顽固。你就想跟别人不一样……你以前就总这样,以后还会这样……但你想想吧,每个人要是都像你一样考虑问题,会是什么情况……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儿?”

“可是,希尔特加,我也没办法呀!”

听着这空洞且没法回应的话,本杰明没有作答。从那一刻起,俩人间的裂痕就越来越大了。有时候他甚至还会纳闷儿,当初她是施了什么魔法,让他着了她的道儿一般如此着迷。

“我不会和你争这个的,”她反驳说,“可……做事总有对和错的分别。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想我也阻止不了,但我真的认为这么做欠考虑。”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新世纪向前推移,他发现自己对欢乐的渴望愈加强烈了。巴尔的摩大大小小的派对上都会看到他的身影。他和最美的少妇跳舞,和社交界最受欢迎的社交名媛聊天,沉迷并享受她们的陪伴。而他的妻子——一个已显出不祥之兆的老贵妇——坐在一帮上了岁数的女伴中间,满脸的傲慢挑剔,严厉、迷惑和谴责的目光牢牢追随着他。

“我能有什么法子?”他问道。

“看嘛!”人们会这么说,“要多可惜有多可惜。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跟个四十五岁的女人捆在一起。他肯定得比他妻子小上二十岁。”他们忘了——人们难免都会忘记——早在一八八〇年,他们的父母也曾对这对儿不般配的夫妻作过相似的评论。

“我没吹啊。”他加重语气,有些不安。她再度嗤之以鼻,“这种念头啊,”片刻停顿之后,“我以为你有足够的自尊来阻止它。”

本杰明在家里的不快日益增长,而新添的爱好正好适时地给予了补偿。他开始打高尔夫球,还打得相当有模有样。他也沉迷于舞蹈:一九〇六年,他是“波士顿舞”[1]的专家;一九〇八年成为“玛嬉喜舞”[2]高手;一九〇九年,他跳的“卡斯尔慢步舞”[3]招来城里所有年轻男性的羡慕与妒忌。

希尔特加嗤之以鼻,轻蔑地瞟了他一眼:“你以为那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儿么?”

当然,他的社交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影响了他的生意。但那时,他已经苦心经营五金批发业务二十五个年头,也差不多很快就能把生意交给罗斯科打理了——他那才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儿子。

“你看,”他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说我看起来比以前更年轻了。”

事实上,人们经常将他和他儿子搞混。这让本杰明感到开心——他很快就忘掉了从西班牙战争回来后,那潜伏在心中的恐惧,并对自己的外貌生发出一种天真的沾沾自喜。当然,唯有一件事情美中不足——他讨厌再跟妻子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希尔特加年届五十了,一看到她,他就觉得荒唐可笑。

下楼时,希尔特加正等着他呢,她看上去有些恼怒。但他也无从知道她是否察觉出哪里不对劲了。为了缓解两人之间紧绷的情绪,晚餐时,他用自认为非常审慎且安全的方式提起了这个话题。

[1]波士顿舞(The Boston)被认为是美国版的华尔兹,种类繁多,如:西班牙波士顿、英国波士顿、四步波士顿、五步波士顿等。

“天啊!”他大喊。毫无疑问,那个“过程”还在继续。可不么——现在的他,看上去就像个三十岁的男人。可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不但高兴不起来,相反地,他感到不安、心神不宁——他越来越年轻了。时至今日,他一直希望自己的身体年龄和实际年龄相符,一旦这样,他出生时发生的那些奇怪现象就会停止运作。想到这儿他不禁打了个寒战,觉得自己的命运似乎非常可怕,非常不可思议。

[2]玛嬉喜舞(Maxixe)又译玛茜茜舞或马克西克斯舞,有时候也被称为巴西探戈(Brazilian Tango),是1870年左右在巴西逐渐形成的一种舞厅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风靡全球。这是一种哈巴涅拉舞、波尔卡舞以及巴西舞和非洲农村黑人舞糅合而成的舞蹈。成对男女呈舞厅舞姿势进行表演,往往有即兴的花样。

在楼上房间里,在那面熟悉的镜中又看见自己的身影——离镜子更近一些,他焦虑地审视着自己的脸,过一会儿,又和战前身着军服的照片进行比对。

[3]卡斯尔慢步舞(Castle Walk),因“鸳鸯舞圣”卡斯尔夫妇而名噪一时,后来则因融入探戈而变得更为流行。

希尔特加在门廊上舞着一面巨大的丝质锦旗恭候他。即使在吻她时,他的心情也异常沉重——三年的时光刻下了烙印——她现在是个四十岁的妇人,隐约掺杂着白发。此情此景让他很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