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七卷) > 第五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

第五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

众将士拼死拼活时,而副将中郎将耿舒却在干着另一项“技术活”——抱怨:是啊,我主张走阳关道,你却偏要上独木桥,现在知道独木桥的滋味了吧。抱怨之后,他开始诉苦。他马上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兄长好畤侯耿弇。信中分两层意思:一是述说了汉军现在的艰难处境,请求增兵;二是痛述了马援的“一意孤行”,请求调查。

五溪蛮族困住汉军后,渐渐加强了攻势,使得汉军疲于奔命。马援见形势十分危急,以身作则,带领士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击。

耿舒的意思很明显,把“兵困”的责任一揽子推到了马援的身上。

对此,马援采取的措施是,一边派兵固守营寨,抵御叛军的进攻,一边在溪岸山壁上凿出一个个小洞来,士兵躲在里面,一来可以休养,二来可以让病人与病人进行隔离,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耿弇接到书信后,不敢怠慢,立即把情况向刘秀进行了汇报。

进退无路,汉军陷入了绝境,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正值炎热的酷暑,不久,汉军中竟然产生了瘟疫,并且很快在军中蔓延开来,病死的将士数不胜数。

听说南征大军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刘秀自然是很失望。而此时刘秀的女婿梁松等人又来了个“落井下石”,结果使得刘秀一怒之下,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方面对马援进行了怒骂。

接下来的过程正如耿舒所说的那样,汉军刚过壶头山,很快就陷入了五溪蛮族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叫你自行裁决,不是叫你自投罗网,自寻死路,自毁前途。”

马革裹尸

“不让你去,你偏要去,这下好了,晚节不保了。”

刘秀虽然批得委婉,但耿舒却感到委屈。不满归不满,耿舒还是尊重了上级的旨示,于是乎,大军便开始走“独木桥”了。

“你是猪啊,带着士兵们往火坑里掉啊,你有病啊,自己寻死还要带上别人。”

刘秀看了书信后,批了这样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主帅,你看着办吧。意思很明显,就是委婉地同意了马援的战略。

另一方面撤销了马援的军事指挥权。刘秀马上派遣梁松为虎贲中郎将,充任监军官,去追查马援的责任,接收马援的军队。

没确定统一的行军路线,出兵的日期便一拖再拖。眼看再拖下去,便要耽误“军机”了。马援只好把行军的两项意见同时呈报朝廷来裁决。

马援很想胜利,也需要胜利,他很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挽狂澜于即倒。然而,接到刘秀的谴责令和追查令,马援悲愤交加,怒火攻心,当场吐血晕厥过去了。

按理由,在军事路线选择这样的关键时刻出现分歧很正常,坐在一起好好地商量研究,最终确定正确的行军路线才是当务之急。然而,马援和耿舒两人对自己的选择都抱着“坚定”的态度,谁也不让谁。

年老体弱,再加连日征战,本来体力和精力就到了极限,此时怒火攻心,这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站起来。马援就以这种悲情的方式结局了却自己辉煌而又凄凉的一生,当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马援是属于豪放派的,做事向来以雷厉风行著称,他主张选择走“独木桥”,理由是:走充县虽然安全,但行军缓慢,时间与战线都会拖得很长;而且,大军势必会消耗更多的粮食,增加后勤的负担。而走壶头山(湖南沅陵县东北)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梁松到时,马援已死。梁松旧恨难消,乘机诬陷马援。梁松对马援素有怨恨,原因比较复杂,后面会有详说,这里姑且按下不表。

耿舒是属于保守派的,做事向来以谨慎稳重著称,他主张选择走“阳关大道”,理由是:虽然是绕道而行,要走很多“弯路”,但这条道路平坦,可以避免善于“打游击战”的蛮族叛军的伏击。

接下的事很简单了,在梁松的策应下,一些早就看不惯马援的人开始活动了。是啊,马援活着的时候太风光了,总是在刘秀面前抢风头,弄得一些自认为是天才的人都变成了庸才了,马援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找马援算账,死了这笔账也该有个了结了。接下来很简单,这些视马援为眼中钉的人就趁机诬陷他。马援以前在南方打仗时,听说一有种叫薏苡的药,可以防止中瘴气,据说具有百毒不侵的功效。马援打了胜仗凯旋归来时,就顺便带了一车薏苡回来。

然而,就是这两条道,却让马援和副将中郎将耿舒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薏苡一颗一颗的,晶莹剔透,形状跟珍珠一模一样,于是,这些人就给刘秀打小报告说:马援贪污受贿,曾从南方弄来了一车珍珠。

汉军抵达下隽(湖南沅陵县东北)时,何去何从,面临艰难选择。当时有两条路可以深入蛮族的心脏地区。一条从充县(湖南常德市境内)出发,是条阳关大道。优点是:沿途是宽敞的大路,安全系数大大增强和提高。缺点是:线路长,距离远,后勤补给难度增大;另一条从壶头山(湖南沅陵县东北)出发,是“独木桥”。优点是:线路短,路途近,自带干粮便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缺点是:路险坡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走这条路机遇与风险并存。

刘秀本来对马援的死就伤心至极,看到这个小报告后,显然是急火攻心了,下诏没收了马援的侯位。

宜将剩勇追穷寇,接下来,马援决定乘胜追击,消灭五溪蛮族主力。他马上来了个两步走:一是派人探明路径;二是亲自制定作战方案。

马援的家人见状,只好偷偷地把马援给埋葬了,据说是用马革裹着他的尸体,当真了却了他“马革裹尸”的愿望。一代名将就此长眠于地下,痛哉惜哉悲哉壮哉。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南征兵团抵达临乡(湖南武陵县)时,五溪蛮族叛军正在全力进攻县城,马援来得正是时候。他不顾疲劳,马上发动了对五溪叛军的进攻。内外夹击,叛军猝不及防,自然是大败而归,并且还留下了三千头颅。

当然,也有人为马援鸣冤,朱勃便是其中一个。

对话戛然而止,虽然只一问一答。但刘秀却被马援的爱国敬业精神彻底打动了。于是,当即任命马援为大军统帅,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统军四万人,南下攻击武陵郡境内的五溪变民。

朱勃扶风人,曾任云阳(陕西淳化县)县令,十二岁就能够流利地背诵《诗经》《书经》,被人称为神童。他常常去拜访马援的哥哥马况,见面时,朱勃态度沉静,言谈流畅,谈笑自如。

马援一听急了,脱口而出:“大丈夫须当马革裹尸而还,岂可老死于床箦之间。”

马援其时才开始接触书籍,面对朱勃,不由得自惭形秽,自愧不如,怅然若失。

而刘秀见马援一心报国,抢着出征,为朝廷分忧,心里也十分高兴。但他看见马援满头白发,已六十有二的人了,不免犹豫起来,说了句这样的话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哥哥马况看出了弟弟的自卑反应。于是,马况亲自跟弟弟酌酒,勉励弟弟。朱勃不到二十岁,右扶风郡(西长安市)就试用他代理渭城县(陕西咸阳市)县令。可当马援已经晋封侯爵高位,朱勃却依然在原地踏步,仍然是一个县令,一直没有升迁。马援尊贵以后,常常仗恃马家对朱勃旧日的恩情,很有些瞧不起朱勃,甚至有时还欺侮他。可是朱勃是越发谦恭,依然与马家保持亲近。

此时五溪蛮的叛乱,武威将军刘尚全军覆没,危急关头,马援主动请求出击,再度显示了“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概。

等到马援受到诬陷和迫害,世态炎凉,亲友宾朋一个个都唯恐避之不及。他们对马家统统敬而远之,纷纷溜之大吉。而此时朱勃挺身而出,长跪于宫门,上书为马援申冤。说马援“以死勤事”,应当得到公平的待遇。词语恳切,情义可嘉,令人垂泪。

后来北匈奴对汉朝不安分时,马援也多次出兵捍卫了汉朝的荣誉。

此时,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夫人也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最终,刘秀像是被“突然点化”了,这才命令厚葬马援。后有叹诗曰: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春,麊泠县(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夏雷乡)发生叛乱,征侧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前去平乱,结果,马援在浪泊与叛军大战三百个回合,大破敌军,斩敌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第二年正月,平息了叛乱的马援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视死忽如归,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参狼羌(羌族的一个分支)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部队行至氐道县境,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了羌人的水源,控制了草地,以逸待劳,不许出战。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清静安宁。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一共六年。由于他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春潮带雨晚来急,

刘秀统一全国后,马援依然忧国忧民,总是担心边疆上的事,多次上书请求去伐匈奴。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夏天,光武帝任命马援为陇西郡郡守。马援一上任,便整顿兵马,派步骑三千人出征。先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

春来遍是桃花水,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做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从王莽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治所在今甘肃兰州西北)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山重水复疑无路,

然而,马援是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人,为了不沦为守财奴,他把财产全部分给兄弟和族人,又过起了无牵无挂的“北漂”生活。不久,王莽乱汉,各地群雄割据,烽烟四起。马援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到处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他做过王莽新朝的官员,后来又投奔隗嚣,最后来了个良禽择木而栖——投靠了刘秀。刘秀在平定公孙述时,正是因为马援的支持和帮助才获全胜。

花落知多少?

我们都知道,伏波将军马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私放囚犯而远走边境放牧为生,很快就有数百人来投奔他,甘心听从他的指挥。于是他便带着这些人,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俨然一名部落首领。由于经营得法,很快他就拥有了几千头牲畜和数万斛谷物。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马援不经意间便成了一代“富豪”。

醉卧沙场君莫笑,

这个毛遂自荐、请求出征的人便是伏波将军马援。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叛乱无小事,刘秀自然高度重视,他急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但结果是孤军深入,全军覆没。这让刘秀很震惊,就在刘秀一筹莫展时,朝中闪出一将,大叫道:臣愿带兵出征。

夕阳无限好,

北方匈奴的威胁才刚刚得到缓解,刘秀还来不及缓一口气,南方武陵五溪蛮又发生叛乱,并且很快攻克了武陵郡政府所在地临沅。

景行行止,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湖夜雨十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