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点燃了,他们都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然而,他们等了良久,都没有等到被火烧焦的疼痛感,只等来了李陵的暴呵:还愣着干什么,赶紧闪人要紧啊。
“放火!”李陵见手下的士兵无动于衷,几乎在咆哮了。士兵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军令不可违,都异口同声地叹息道:“罢了,罢了,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葬身火海,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士兵们睁开眼一看,他们非但没有被烧死,眼前反而奇迹般地出现一条阳光大道来。原因,匈奴军和汉军刚才的两把火竟然烧出一条隔火带来。就这样,李陵采用以火攻火的方式,又一次化险为夷。
放火?手下的士兵愣住了,都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直到李陵斩钉截铁地再说了一遍“放火”两个字时,士兵们才知道自己的耳朵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李陵。
沼泽地又被汉军征服了。接下来,便要到达山丘地区的森林里垂死挣扎了。
李陵眼看大火追着屁股就烧来了,知道逃是不可能的。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没有慌张,说了一句话,不是说“难道我就要葬身于大火之中”的俗气话,而是只有简洁明了的两个字:放火。
话说且鞮侯单于眼看杀也杀不死汉军,烧也烧不死汉军,心中的怒气已到了极点,近十万人马对付区区几千汉军,竟然拿不下,这不单单是能力的问题了,而且还关系到“面子”问题。于是且鞮侯单于命太子亲自挂帅,带骑兵做先锋来阻击汉军。
汉军难走,对匈奴士兵来说也同样难走。且鞮侯单于不愿跟汉军在沼泽地里捉迷藏玩,决定采取火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战时,周瑜打曹操完全是靠诸葛亮“借”来的东风才成功的。但此时此地,尽管没有东风,且鞮侯单于也不介意,于是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他开始放火了。
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穿鞋的却怕骑马的。汉军都是步兵,哪有骑马的匈奴士兵快,眼看又要被他们追上了,李陵命士兵们入了森林里再说。到了森林里,就是骑马的怕穿鞋的了。
沼泽地有多难走,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人肯定会有体会。一步一个脚印,深深的脚印,有多少人陷在里面就再也不能拔出来。
接下来汉军在森林里展开了“游击战”,结果匈奴的骑兵的优势顿时变成了劣势,因为骑着马,行动不方便,反被游刃有余的汉军打得晕头转向,不知今昔是何夕。结果匈奴又有数千士兵光荣地献身了。
汉军的行动方针是:且战且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走着走着,他们突然又悲哀起来,没有走到悬崖峭壁的绝路,而是走到比悬崖峭壁更难走的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
非但如此,李陵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为了吓跑匈奴士兵的穷追围阻,还利用树木做掩护,对且鞮侯单于进行了偷袭。眼看拿这么一点汉军都没办法,恼羞成怒的且鞮侯单于站在山顶上,正在“高举高打”,只见他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指着兔子当汉军打,正忙得不亦乐乎。
应该说,李陵的话是最实际的话,是最能感动和打动人的话。正是因为这三句话:将处于生死边缘的汉军的战斗力又凝聚起来了。他们爆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力,结果又有三千多匈奴士兵成为他们的刀下鬼。
屏息,拔弓,举箭,拉弦,说时迟那时快,这饱含李陵全部力气的一箭,倾尽了他所有的力量和怨气。他果然不愧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箭法那自然是没得说了,力道之猛,速度之快,以雷霆之势,直奔且鞮侯单于的面门。
李陵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只要还能战斗的就战斗,而重伤者,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会同生死共存亡。
然而,就算是再神的神射手,在距离面前也得低头。距离太远自然会产生偏差,李陵这蓄势一箭最终因为“距离太远”,只是擦着且鞮侯单于的头皮而过,寸寸长发顿时化作落叶般片片飘落。李陵这一箭便如张飞在长坂坡那一声“狮子吼”一样,且鞮侯单于吓得魂不守舍,两个字:溃逃。
3.凡是受伤一次的继续战斗。(轻伤者)
逃了数十里,且鞮侯单于这才停住马,说了句掩盖失态的话:“这支汉朝的精兵,愈战愈勇,犹如神助,这般有恃无恐,这是汉朝的诱敌之计,前面定有埋伏,还是得停兵观望好些。”
2.凡是受伤两次以上的可以做驾车手。(不轻不重者)
士兵们却不同意单于罢兵的举动,异口同声地道:“单于亲征,数万精兵对付区区几千汉军,以石击卵,竟不能胜,传出去了,我匈奴颜面何存?”
1.凡是受伤三次以上的将士可以坐车。(典型的重伤者)
且鞮侯单于见士兵们这样说了,知道不能再当懦夫了,只好又调转马头追击汉军。然而追击的结果,又被打游击战的李陵杀死数千士兵。
然而,李陵并没有因此就丧失最后的斗志,他知道此时士兵的士气最重要,于是,他不失时机地说了三句话。
面对这样一支神兵,且鞮侯单于的信心彻底没了,嘴里却是这样的叹道:“罢了,罢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不消几日,汉军退到了一个山谷,因为无险可倚,被蜂拥而来的匈奴来了个“痛打落水狗”,伤亡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偏偏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且鞮侯单于准备放弃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且鞮侯单于的想法,从而也改变了李陵的一生。
李陵果然不愧为一代帅才,即便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也是有条不紊,显得不慌不乱。也正是因为这样,穷追不舍的匈奴士兵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滋味,死伤了好几千匈奴士兵。
舍义取生
生死一线牵
一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叫管敢的人浮出了水面,他原本只是一个军侯,但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关键时候投降了匈奴。投降的原因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想出心中的一口恶气。
那么,李陵能够虎口脱险,胜利大逃亡吗?
都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管敢是因为他的上司校尉韩延年笞责了他,为了出这口恶气,他当上了叛徒。他把汉军的真实情况向且鞮侯单于进行了汇报,归纳起来有三点:
匈奴士兵在一天一天的增多增大(各地匈奴士兵集结过来),汉军却一天天地减少变弱(每天的伤亡难免)。眼看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李陵长叹一声,无奈地说了句:风紧,扯呼。(情况不妙,大伙撤啊)沉重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1.兵少。李陵的汉军只有区区五千人,逃亡过程中已伤亡过半。
果然,左右贤王带兵的迅速归来,使匈奴士兵的人数达到了八万之众,已是汉军人数十六倍有余。
2.无援。汉军并没有在前面设埋伏,也没有后援部队。
等待什么呢?等待援军的到来,既然三万人拿不下五千汉军,那好,咱就再加三五万兵马,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3.弹尽。汉军已到了强弩之末,连箭都所剩无几了。
当年他的祖先冒顿单于在白登山对付刘邦就是“只围不攻”,但最终被狡猾的刘邦用陈平之计成功脱险。此时的且鞮侯单于只围不攻,却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强攻不下,他只好退而等待了。
且鞮侯单于一听脸上笑开了花,他的想法由“懦弱撤兵”变成了“豪情万丈”。接下来,心里有底的且鞮侯单于再也没有心理压力了,发动了更为惨烈的进攻。汉军只有退的份儿了。撤至轩汗山口(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来里,只要到了边塞就是汉朝的地盘,就可以逃脱虎口了。然而,一百里的距离却成了李陵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终点站了。
倒了一批又一批匈奴士兵,且鞮侯单于眼看势头不对,这几千汉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视,这才停止了“送死比赛”。于是采取了另一种聪明的办法:只围不攻。
此时的汉军已没有了箭,兵器也没剩下什么了,只好将大车遗弃,取车辐作为兵器,躲进了峡谷之中。而尾随而至的匈奴人则依靠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占据险要地段,投掷垒石,猛烈攻击,结果汉军死伤累累,惨不忍睹。
面对敌人的进攻,汉军在两山之间的险峻之处布营,用运粮用的车辆设防,然后汉军执盾牌和弓箭手垫后,结果,雄风吹,战鼓擂,战马奔腾,胡笳刺耳,匈奴铁骑像狂风一般直向汉军阵地扑来,那气势绝非一个“酷”字能形容得了。然而,他们的酷并没有维持多久,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士兵都成了汉军射靶的对象,四个字:非死即伤。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汉军除了挨打再无反击能力了,而匈奴士兵也累了,再加上汉军已是他们的瓮中之鳖,所以双方就这样“默契”地进入了休战状态。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数万匈奴士兵对五千汉军,在人数上,汉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天时”上,汉军未战先败。但绝望中的汉军却拥有“地利”(汉军占据倚山之险)和人和(五千将士宣誓同生死)。
夜已深,星满天,汉军营里却无人入睡。枪尽弹绝,又被匈奴士兵重重包围在山谷里,今夜如果不能找到对付匈奴的办法,或者说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只怕这个小小的山谷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处了,你说他们能睡得着吗?
眼看李陵敬酒不吃吃罚酒,匈奴人野蛮的本性马上就显露出来了,既然言无好言,何须多言,来点实际的,开打。
士兵急,李陵更急,对于他来说,豪情壮志还没有得到施展,逃出去才是硬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他独自一人提刀出营,去查看敌情,寻找敌人的突破口。
李陵兵虽然少了点,势力虽然单了点,但信心却一点也不弱,面对匈奴的“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投降才是唯一出路”的阵阵劝降声,他满怀豪情地代表汉军回了一句:说投降未免太早了点,包围与反包围,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
走了一圈,但见四周匈奴营帐里篝火熊熊,锦旗飘飘,人影绰绰,想突围简直比登天还难。长吁短叹了许久,李陵才悻悻回营,对左右军吏感叹道:“汉军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逼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了,可是如今一支箭也没有了!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箭这仗是没法打了。天一亮,我们就只有束手被擒的份儿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给大家一次机会,各自逃生吧,老天如果有眼,应该不会让我们全军覆没,连向天子汇报情报的人都没有吧?”
且鞮侯单于眼看李陵的汉军才区区几千人,相对他数万大军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因此,包围李陵后,也并没有马上进行“围剿”和“屠杀”,而是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降”工作。
李陵接下来给士卒每人发了二升干粮和一片冰,以抵御饥渴,让大家分散突围,到遮虏障会合。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立下战功是李陵此次深入匈奴的唯一目的。于是乎他在寻找匈奴人未果的情况下,放下行李,驻扎开来,每天顶着“秋老虎”翻山越岭只为画一幅画。画完了匈奴境地的全部,也就等于了解了匈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了这样的“军事路线图”,就可以为打击匈奴的“后来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因此,面对匈奴的包围,李陵的心里激情澎湃,全然没有一点畏惧的心理。
夜半时分,李陵含泪向将士下达了拔营逃生的命令,顿时战鼓擂擂,人声鼎沸,杀声喊声马鸣声响彻山谷,李陵乘着夜色和混乱,一马当先冲向敌人,校尉韩延年紧随其后,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两人冲出谷口,回过头来一看,悲哀地发现,仅有数十名壮士相随。
直到这时,李陵才知道,过分自信过分冒险,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血气方刚的李陵感叹归感叹,但并没有后悔,对于他来说,能够带兵来匈奴潇洒走一回,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虽然汉武帝给他的兵马少了点,但这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而此时,追在他们后面的匈奴士兵有数千铁骑之多,韩延年为了保护李陵脱险,想以血肉之躯来阻止匈奴铁骑的追击,然而,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飞蛾扑火。李陵眼看已是四面楚歌,黯然立马,抛下手中的长剑,长叹道:“如此败军之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陛下啊!”说完下马向匈奴士兵举起了双手。
冷眼观察了一番后,对汉军的敌情已经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且鞮侯单于下手了,和对付李广利一样,他率倾巢而出的匈奴士兵,把李陵的五千步军围了个“严严实实”。
李陵连日来和匈奴血拼到底都没有退缩过,此时低下高昂的头颅,向匈奴称臣,原因有三:
原来,就在李陵在匈奴境内横冲直撞,引起了以且鞮侯单于为首的匈奴人的高度关注。眼看李陵一行游山玩水且不说,走走停停,到哪里都拿个夹板,涂涂画画一番,大有入乡随俗之势,心中那个气自然不打一处来。
1.管敢的投降,极大地打击了李陵的信心。
然而就在汉武帝和文武百官举杯相庆时,厄运已经降临到李陵的身上。
2.韩延年的战死,严重地摧垮了李陵的斗志。
汉武帝极为重视李陵一军的活动,立即亲自召见。陈步乐虽是一名普通士卒,却生得一张利嘴,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将李陵出师以来的行动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总之,汉武帝听后怎一个喜字了得,他大手一挥,陈步乐立即被任为郎官。
3.汉朝援军的久等不至,彻底断绝了李陵的信念。
李陵出兵之后进展顺利,一路风雨无阻,很快抵达东浚稽山下,眼看寻不到匈奴人的影踪,李陵便把军队驻扎在龙勒水(蒙古土拉河)上。随后他做出了一个创举,将沿途所过山川地形绘成地图,命令麾下骑士陈步乐飞报朝廷。
那么,李陵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时,汉武帝给他派出的“垫后部队”路博德和公孙敖又去了哪里呢?
风雨骤起
话说路博德眼看他的“秋后上书”非但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反而加速了汉武帝派李陵进军的步伐,“后悔”不已的他虽然羞于做李陵的下手,但军令如山,也不得不跟在李陵的屁股后当运粮工,但没有走多久便开了“小差”,走到河西去与公孙敖部“约会”去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李陵才这样成了一支孤军深入匈奴的队伍,只是可惜当时的李陵还不知道,等到了穷途末路,伤心绝望之下,李陵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举动——投降。
那么,等待李陵的将是怎样的暴风骤雨呢?
李陵投降后,残余部众分散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归汉境,好歹没有全军覆灭,可见李陵的连夜分散的方式还是正确的。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也就是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出征匈奴后的第四个月,被汉武帝寄以“复仇”(为李广利)重任的李陵,出遮虏障(今内蒙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察看匈奴敌情。与此同时,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南),与因杼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作为后续部队,名为支援李陵,实为监督。把李陵的行踪每天进行汇报。由此可见,汉武帝对李陵已是疑心四起,完全是一副不信任的态度了。
直到这时,汉武帝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汉军又一次惨遭失败,开始他还以为李陵和韩延年一样,都为国英勇捐躯了。因此,不但给他的娇妻老母及幼子送上了不菲的“慰问金”,而且还派专人(相当于保姆)去照顾她们的生活,也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覆水难收,说出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想拿后悔药,两个字:没门。于是盛怒之下的武帝立即下了死命令:李陵即日便出发。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李陵兵败投靠匈奴的消息就传遍了三江四水。李陵的举动让汉武帝怒发冲冠,结果他的母亲和妻子马上就结束了短暂的“贵族生活”,接下来该去体验面壁思过的生活了——直接送进监狱。而因报喜被升为中郎的陈步乐则“先喜后忧”,李陵的投降,意味着他的仕途也到了尽头。与其等汉武帝来“纳命”,倒不如自己下手,惶恐之下的他拔剑就给了自己一剑,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汉武帝阅书后,怒,大怒,非常怒。他怒上加怒的原因是怀疑路博德上书的幕后推手是李陵。他以为李陵说出“大话”后,不敢率五千步兵击匈奴,所以指使路博德上书到他这里借故拖延,想到他这里来拿“后悔药”。
沉默是惊
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前面已经说了,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兵分五路征伐南越时,他作为一路的伏波将军,立下头功。而如今却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辈垫后,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于是对汉武帝提出了抗议。当然,本着君臣有别,路博德的抗议是非常委婉的,上书的大致内容如下:“尊敬的皇帝陛下,如今已快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初秋时节,匈奴士兵这些年养精蓄锐,正值兵强马壮,想打败他们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臣愿意与李陵将军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出击匈奴,利用匈奴‘春困’,我军当可大获全胜。”
李陵投降,汉武帝愤怒,李陵的家人遭殃,陈步乐自刎,朝中的大小官员的反应也是各有千秋。
武帝见李陵勇气可嘉,没有再“为难”这个自告奋勇的年轻俊杰,非但答应了他的请求,还给他派了一个得力的副手做接应——强弩将军路博德。
身在朝廷为官,伴君如伴虎,要想升官发财、青云直上,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溜须拍马。
李陵昂首回答:“没有骑兵也行,臣愿意以少击多,率五千步兵横行匈奴之中!”
也正是因为这样,最初,当李陵率军在匈奴如入无人之境、“捷报”如雪花般传来时,群臣纷纷上奏祝贺,左一句恭喜皇上,右一句贺喜皇上,大有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之迹象;而当李陵陷入困境孤军挣扎时,群臣的嘴巴像都被贴上了膏药,都三缄其口,不言也不语,形势不明朗,言多必失,处于观望状态的他们选择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最后李陵兵败投降,汉武帝愤怒,群臣们马上枪口一致对外,纷纷上书痛斥李陵“叛国叛民”的举动,大有用口水就把李陵淹死之气势。
汉武帝脸上马上由阴转晴,沉默半晌,说了一句很无奈的话:“我把军马都调给李广利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骑兵可以让你来指挥了。”
群臣们的首鼠两端和见风使舵让一个人感到非常愤怒,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大丈夫生当做英雄,死亦做鬼雄,怎么能畏首畏尾地躲在后面做帮运工呢?”李陵也是个很识时务的人,眼看自己一时激动直言相拒,汉武帝的面子挂不住,于是灵机一动,赶紧圆场。接下来他自称他所率领的戍边士卒都是“荆楚勇士”和“奇才剑客”(说白了就是非一般的将士),他愿意自领一军单独出击,使匈奴顾此失彼,无法集中兵力专攻李广利所率的汉军。
下面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司马迁的个人简历。
汉武帝很是惊愕,做后勤部部长,虽然没有前锋大元帅那么威风,但一来没有什么风险(毕竟不用冲锋陷阵),二来前锋打了胜仗,他可以得到封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打了败仗却没有什么大责任。因此,这种职务也是很多将士求之不得的。
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司马迁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龙门。据说司马迁家族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学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因征服大宛有功,被封为海西侯,宠幸正盛。但是,作为一名世代以军功晋身为荣的军人的后代,李陵鄙视因裙带而升迁的李广利,因此,当汉武帝第三句话一出口后,李陵几乎想都没有想就回答了三个字:不愿意。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司马迁六岁时在故乡读书,他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公自序》)
汉武帝的第三句话是:我想让你为李广利护送辎重,做后勤部部长。李陵听了,表情是:怒。心中道:我李陵是什么人,怎么能为因裙带关系青云直上的李广利做“嫁衣”呢?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司马迁十二岁。他随父亲到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是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汉武帝的第二句话是:我决定派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李陵听了,表情是:悲。心中道:原来挂帅亲征早有人选啊。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十九岁的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他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的最南边是昆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
汉武帝的第一句话是:匈奴欺我汉朝太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怕是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李陵听了,表情是:喜。心中道:汉武帝该不会是想让我挂帅亲征吧。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其他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与改历。
苏武大型使团失踪后,汉武帝在重用“爱屋及乌”的李广利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名门之后的李陵,于是,他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并亲自在未央宫武台殿和他开了“座谈会”,座谈会本着友好的原则,必要的客套和寒暄过后,汉武帝对李陵说了三句简明易懂的话。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四十二岁,他以太史令身份,与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造成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始),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年一岁的日数是365.25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此后,他秉父遗志着手准备编写《太史公记》(《史记》)。
李陵步入仕途后,任侍中、建章监。由于家世的熏陶,李陵不仅擅长骑射,而且接人待物谦让真诚,名誉远播。武帝认为李陵最有李广遗风,为了考验他的能耐和胆识,曾命他率八百骑过居延,深入匈奴之地两千多里查看地形。李陵“来去如风”,进入匈奴境地如入无人之境,归来后汉武帝龙颜大悦,马上就封他为骑都尉,他这个“总教头”的任教便是教酒泉、张掖的士卒学习骑射,防备匈奴侵扰,保卫国家。
但在李陵投降这件事上,这个原本“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只为写《史记》”的“书呆子”,这个原本一直选择“沉默是金”的司马迁却来了个“沉默是惊”,此时却再也坐不住了,他平地一声雷,“刷”地就站起来了,然后选择了为李陵申辩。他的话堪称经典,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归纳起来如下:
李敢死后,李氏家族更加衰落。虽然李敢的儿子李禹得宠于卫太子,也颇有些勇力,但没有继承其祖父仗义疏财的优良品质,却是一个好利嗜财的匹夫,不足以当大任。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成人之后,这一“没落”之家才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1.李陵的为人。对父母孝顺、对妻儿重情、对士兵恩信。不像有的人稳坐后方,拥妻抱子,吃香的喝辣的,不思前方战场的凶险,反而信口雌黄。
自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被迫自杀之后,这一军人世家就时运乖舛。李广死后的第二年,其堂弟、当朝丞相、乐安侯李蔡因盗取官地,下狱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长子当户、次子李椒都先李广而死,少子李敢曾以校尉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勇夺左贤王旗鼓,赐爵关内侯,代父职为郎中令。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逼迫其父自杀,遂伺机将其击伤。卫青或许是对李广之死颇感内疚,所以将此事遮掩起来。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愤恨难消,趁与李敢伴随武帝在甘泉宫围猎之时将他射死。此时霍去病深得武帝宠爱,所以武帝极力掩盖事情真相,说李敢是在围猎时被鹿撞死的,这样的结果纯属意外,一个朝廷高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令人唏嘘。
2.李陵的胆识。敢作敢为真英雄。只带区区五千步兵,敢于深入匈奴,虽身陷囹圄,也不畏缩。数次抗抵住数万匈奴士兵的围追堵剿,非是夸夸其谈、不当家不知油盐贵的人所能体会的。
提到李陵的祖父,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祖父便是扬名四海、曾令不可一世的匈奴闻之色变的“飞将军”李广。
3.李陵的勇猛。在逃亡的过程中,以少于敌人数十万的人马屡次打得强悍的匈奴人抬不起头,匈奴单于也差点丧了命,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仍然进行最后拼死一斗。
那么,这个李陵又是何许人也?这里不妨来简单地看一下李陵的简历。
得出的结论是:古代的名将,不过如此也。
损失两万多人,主帅也是死里逃生,但对汉武帝来说,这样一次“磨刀霍霍”多年的军事行动,他并没有只派李广利孤军深入,相反为了保障汉军后勤运输的安全及接应等,汉武帝在起用李广利的同时,还起用了另一名年轻的小将,他的名字叫李陵。
应该说司马迁分析得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但汉武帝马上就提出了反驳:“既然如此,士可杀不可辱,李陵就不应该投降匈奴,这样不但给他自己抹黑,更是给我大汉抹黑啊。”
站在背后的男人
“以臣之见,李陵并非真心投降,而是在走投无路之下,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他一定会在等待机会,再回到陛下身边,为我大汉效力。”司马迁喃喃地道。
于是他马上召见了赵充国,亲自验证了赵充国身上的伤,结果赵充国身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竟然体无完肤。那一道道或浅或深的伤疤,是那么触目惊人,震撼人心。于是,他一边安慰这位英雄的同时,一边给了他奖励:官升中郎将。
李陵投降是为了“卧底”,汉武帝脸色如猪肝,他认为司马迁一定是李陵的同党,隔了半晌,说了一句话,一句简洁而有力的话,一句从此改变司马迁一生的话:
汉武帝虽然对李广利先赢后输表示了很遗憾和不解,但碍于李夫人的面子,并没有过多地对李广利追究其他军事责任。相反,听说赵充国的英雄事迹后,汉武帝觉得这其中可大做文章,为以后反击匈奴做表率作用。
对不起,司马迁先生,牢里有请。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广利不再犹豫,率大军一阵烟地杀出,来了个扬长而去。结果是李广利活着回来了,但三万精兵却只剩下孤零零的千余人了,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敢死队的头头,功不可没的赵充国身上伤痕累累,血肉模糊,居然也活着回来了。
理想与代价
人要是能战胜自我,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敢死队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也正因为这样,这支敢死队以雷霆之势奋不顾身地杀向敌阵时,匈奴人被他们视死如归的气势和气魄震住了,纷纷溃退。结果,敢死队如同一把利刃一样,硬生生地撕开了匈奴铁桶阵的一个口子。
司马迁只是为李陵申述,结果被汉武帝迁怒而送进了大牢,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廷尉去办了。
李广利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正想说“这怎么可以”之类的话时,赵充国早已带领他的敢死队向敌人的壁垒进发了。
话说最高司法张汤被张汤等三人帮送上断头台后,杜周接替了他的位置,坐上了廷尉的宝座。他果然不愧是张汤的接班人,办案不但以“酷”著称,而且同样巧于迎合。总之,一句话:两面三刀。
眼看粮草告急,防线告急,伤亡告急,李广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假司赵充国站出来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其被困死在敌人阵中,不如做最后的一搏。属下愿带一百敢死队为将军开路,只求将军能活着出去,将军他日若能平定匈奴,家祭无忘告诉属下便是。”
按理说人家司马迁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说了几句泄愤的话,最多只能判个“诽谤罪”,但接到这个案件后,杜周却知道这个案件远没有“诽谤”这么简单,他也没有像平常的案件去做什么调查取证的事,而是先进行了分析:汉武帝究竟想对司马迁怎么着?
汉军被包围后,数次突围都宣告失败,只有做困兽之争。风在吼,马在叫,士兵在咆哮,重复着一个字,不是杀而是饿。
1.李广利当“先锋”出师,李陵不肯当“后卫”,结果因为后援不足,李广利先赢后输,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李广利第一声出场秀就这样演砸了,汉武帝不高兴,李陵有责任。
因为生擒了大量的匈奴士兵,归途岂是“漫漫”这两个字能形容的;而就在李广利得意扬扬腾腾地往回走时,失利的右贤王却马上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迅速组织和结集了大量的兵马,马上进行了“复仇”,结果一个慢腾腾地走,一个日行千里地追,不消两日,李广利的大军就被蜂拥而至的匈奴士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2.随后“毛遂自荐”当先锋的李陵,夸下海口却最终兵败,连人都投降了匈奴,而司马迁却极力为这个“死不足惜”的甲级罪犯申辩,在说李陵如何英雄如何勇猛如何顽强的同时,背后显然“影射”李广利是“无能无用无功”的三无人员。
李广利首度出师就告捷,擒杀敌人共计一万多人,心中难免得意。他没有继续“宜将剩勇追穷寇”,反而调转军马,来了个凯旋,欢欢喜喜地准备向汉武帝邀功去了。
3.汉武帝宠爱李夫人,爱屋及乌,自然宠爱李广利。他本想打造继卫青、霍去病之后的“天王级”的新领军人物,因此,敢有人小觑李广利,便是跟他过不去。司马迁却哪壶不开提哪壶,汉武帝脸上无光下不了台,把司马迁送进监狱也就是情理当中的事了。
闲话少说,因为裙带关系,李广利挂帅后,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他带领三万精兵从酒泉出发,目的地很明确,直捣匈奴右贤王的军事根据地——天山。结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广利如尖刀般突入匈奴的腹地,打了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停战了N年的右贤王哪里料到汉军会突然从天而降,结果只能用惨败来形容。
分析的结果是:汉武帝对司马迁已动“杀心”。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李广利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他身后也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女人。这个女人是继卫子夫之后,最让汉武帝为之倾狂为之动容的人。她便是汉武帝一生中三个最宠爱的妃子之一——李夫人。至于李夫人和汉武帝的爱情故事后面会有详叙,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最终杜周为了迎合圣意,没有再做什么调查走访之类的事,直接把“罪大恶极”的司马迁判了死刑,罪名是:欺君罔上,诬蔑百官,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李广利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成为此次出征的主帅,原因是:背景硬、后台足。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宫刑”。
但以苏武为首的代表团遭到了“失踪”后,汉武帝忍无可忍,眼看万事俱备,这才决定好好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匈奴。李广利就这样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用钱赎罪很容易理解,“宫刑”却鲜有人知道。在古代“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性。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也许是最早的无菌室概念),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所谓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所谓阴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刑。至于称为椓刑,见于《尚书·吕刑篇》,“椓”据《说文》释是以棍击伐之意,据马国翰《同耕帖》载,古有椓窍之法,谓用木棍敲击女性下身,以破坏其生育机能。
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才暂时取消了对匈奴动武的政策。再加上匈奴遭受重创后,吃一堑长一智,不仅远遁塞北,而且聪明地以和亲为诱饵和汉朝谈判,结果这一谈就谈了N年也没有正式结果。再加上汉武帝又忙于搞定其他周边小国,所以无暇顾及匈奴。
总之一句话,宫刑简直就让人生不如死,所以很多被判了死罪的人宁愿“死则死尔”,也不愿接受宫刑、痛苦而绝望地苛活于世。春秋的韩非提到过一种非常可怕的治国之道。他说:“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就是说,统治的最佳办法,第一是禁其心,言论比行为重要,而心又比言论重要。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汉武帝早期因为宠爱卫子夫,爱屋及乌,重用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从而打造了抗击匈奴的“双子星”。然而,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英雄气短”之人,年纪轻轻,正值人生和事业最辉煌的时候,生命却戛然而止。
司马迁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在被判死刑后,家里没钱,又没有达官显贵来帮他,无依无靠,拿五十万钱赎罪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他只能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那么这个李广利究竟又是什么来头呢?
然而,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宫刑。
也正是因为条件和时机成熟了,汉武帝发兵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那是一个夏天,汉武帝派出了贰师将军李广利挂帅亲征匈奴。
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2.南边南越的叛乱搞定,西边的大宛等国被征服,东边的朝鲜也归附。只剩下北边的匈奴对汉朝虎视眈眈。换句话说,东西南北,现在只剩下“北劲”还在和汉朝较劲了。而汉朝现在四海平定,已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来打击匈奴了。
直到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五十岁的司马迁时来运转,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崇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1.他派出的寄予厚望的大型“汉使团”如牛泥入海,一去不复返。这让他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了。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两国和谈用得着扣留使者么?看样子不给你匈奴点颜色看看,你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汉武帝终于决定对匈奴动武了。原因有二: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樵称《史记》是“六经之后,唯有此作”。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凡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归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年轻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