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二卷) > 第二十一章 盛极必衰

第二十一章 盛极必衰

“恭敬不如从命,那臣斗胆一猜了。您现在身居丞相要职,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已达到了顶峰,荣华富贵自是无与伦比了。因此,我猜丞相的心思可能是诸吕和少帝的事。”

“我的心思,先生能为我猜一猜吗?”陈平问。

“看来先生看透了我的心思。”陈平淡然一笑,随即问道,“Why(怎么办)?”

“丞相有心事吧!”一阵寒暄后,陆贾就直奔主题了。

陆贾沉默片刻,只说了十二个字:“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陆贾的话别人也许无法理解,但身在那种处境,聪明的陈平自然明白陆贾话中的含义——这是叫他主动和太尉周勃亲近啊!

陆贾这才以“流浪者”的身份找到了朝中丞相陈平。当然,陆贾这次到了陈府后,不再像往常一样,给主人家吹拉弹唱,用艺人的才华来打动主人,从而换取一口饭,大方的还可以领到一些小费。

陈平其实对朝廷的忠心也不比陆贾少。但吕后掌权后,他就没有说话的权力了。他清楚地记得新丞相王陵因为公然和吕后作对,结果上任不到几个月就被逼得光荣下岗了。于是他和周勃无奈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或许有人会对陈平和周勃这种做法感到不满,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陈平和周勃是没得选择的,吕氏的势力正是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和吕后作对,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牺牲了他们两个也许没什么,但对整个汉室江山、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就是极为不负责了。

一般人会认为这个陆贾够清闲的啊!其实他内心却是极为痛苦的。他一直想报答当年刘邦对他的知遇之恩,但自吕后掌权后,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无法撼动吕氏的,于是他才选择归隐。而现在一大把年纪了,他整天在外面流浪,其实是在拉拢人心,等待时机。就在刘章巧妙地打响了反击吕氏家族的第一枪后,陆贾知道他等的时机终于来了,是他该出手的时候了。

他们之所以隐忍就是为了日后的反戈一击。现在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但在没有经陆贾点化之前,他和周勃虽然信念和理想大抵是一致的,但那时他们的交往仅仅限于点头之交而已,并没有琴瑟合鸣地联手来抗敌。而陆贾这“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十二个字中,已经很明确了。陈平的丞相职务就是“相”,而周勃的太尉职务就是将啊!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刘邦走后,吕后掌权,刘邦身边的红人陆贾也因此失宠了。陆贾干脆直接炒了吕后的鱿鱼,回家种田去了。当然,他也不是闲着的主,在乡下生活了好几年,眼见自己的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他便离家出走,过起了逍遥自在的流浪者生活。

陆贾见时机已到,于是把预谋已久的平定吕氏计划全盘托出。个中细节这里不必细表,各位读者看到后面就自然会明白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也没有错。就在陆贾的将相联合、齐力断金的计划准备妥当的时候,机会来了。因为,周勃的七十大寿到了。

刘邦当了皇帝后,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毕竟打江山靠的是武力,而守江山靠的就是知识了。陆贾不但在老师的职位上尽职尽责,而且还把刘邦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润色后,编成了一本书,书名叫《新语》。据说该书上市后,极为畅销,风头直盖过了刘邦在楚汉之争时写的第一本处女作——《告天下诸侯书》。

周勃那是啥人物,当年刘邦去世前,立朝中第三代将相继承人时,他被点名为将相三人组中的一员。后来他如愿的当上了朝廷的第三把手。这个时候他的太尉一职虽然实权都被吕后剥夺去了,但同样在朝中享有重量级待遇。他的七十大寿,自然办得热闹非凡。

陆贾其实也算一个朝中重臣了。当年刘邦在位时,他为朝廷制定礼仪礼法,很得刘邦的赞赏。更为重要的是陆贾还成了“半文盲”的刘邦第二个老师。

那天,周府前车来车往,可谓是门庭若市。而周勃的七十大寿也因陈平的到来达到了高潮。陈平这回送上的礼金只有当年的刘邦可以一比,当年还是小小的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吕府,一出手就是一万贯。可那时的刘邦毕竟沾了流氓的光,只是写了一条空头支票,回去时反而搭上了吕家十八岁的黄花闺女。

当然,大多数大臣们是在期待着,而极个别先知先觉的人却早已行动起来了。这里首先得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革命思想”的传播者陆贾。

这时陈平的礼金是:黄金五百两,乐队一队。这样大的贺礼唬得众人目瞪口呆,周勃当时自然又惊又喜,上座的位置非陈平莫属了。当然,陈平送了这么重的礼金,他这一趟也没有白来。在酒桌上两个朝中元首级人物不断举杯豪饮,感情就这样升级了。

自从刘章当着吕后的面给了不可一世的吕氏家族一点颜色后,一时间朝中非拥吕大臣都纷纷露出喜色,他们都感叹道:人才啊!人才。刘氏后辈中有如此英雄人物,看来复兴刘氏家族值得期待啊!

周勃在生日过后不久就回访了陈府,顺便回赠了陈平五百金。其实两人都是看淡钱财的,他们都视钱财如粪土,但这次却通过这价值不菲的“粪土”,两人一来二往,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感情进一步升级。饮水不忘挖井人,陈平和周勃把那五百金推来推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便转给了陆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一旦汇集在一起却是巨大的。

这么多钱给陆贾做什么呢?做活动经费,让他去联络一切反吕人员。陆贾于是花钱如流水,到处结交有识之士,劝他人背吕助刘,在他晓之以理,动之以“金”的双管齐下的手腕下,朝中众臣纷纷表示愿弃暗投明,和吕氏划清界限。游说的结果可谓立竿见影,效果显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随着陈平和周勃这两大朝中元老级人物的感情不断升级,朝中的事配合得相当默契,就像是两道铁门关。眼看风头不对,吕氏家族的人这才渐有收敛之势。

刘章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打响了反击吕氏家族的第一枪,虽然这一枪看似微不足道、看似不值一提,但却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吹响了反击吕氏家族独霸天下的号角。

毕竟岁月不饶人啊!这时的吕后年事已高了,而陈平和周勃的联合她又岂能不知?于是她一边感叹岁月催人老时,一边又在感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然而,她此时只能这样感叹而已,却对陈平、周勃、陆贾的三强联合无可奈何。

吕后刚才可是雾里看花,但见血花满天飞,差点没被吓得半死。但她先前已答应了他军法行酒的,此时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了。不久心有余悸的吕后就下令撤宴了,一场盛世之宴就此宣告结束。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吕氏的地位遭到撼动时,就在吕后无计可施时,这个时候国内又出了一件大事。南越王赵佗宣布从大汉皇朝中分离出去,宣布独立。

这有点类似于追杀凶手或者是擒贼一样。下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颇显侠士风范。当然,刘章在回刀入鞘后,还是得对刚才的行为有所交代的,他对吕后是这样说的:“报太后,刚才有人逃席,臣已按军法处置了。”

对于吕后来说,她岂容别人背叛她?非要给这个不识好歹的赵佗一点颜色看看。隆虑侯周灶成了这次的征西大将军。

吟诗过后,酒还得继续啊!又几轮过后,吕氏家族的一些人已是三分酒意,七分醉意了。眼看刘章的巡酒一轮又一轮,丝毫就是没有停的迹象。一个吕氏家族的人见这样喝下去,非喝个胃穿孔不行。于是,他来了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眼看敬酒将敬到自己跟前,他趁众人不备,起身就准备溜之大吉。但刘章早就把他当目标给盯上了,此时岂会让他逃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一个箭步追上去,一招“力劈华山”,手起刀落,一刀就结果了他。

吕后归西

这样的诗词属于通俗类型的,有点类似于当年曹植在曹丕的逼迫下所作的七步诗。这首诗的意思,就连文盲也听得懂,更别说吕后这样的精明人了。但在这种宴会的公开场合上,她又不好发作,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吕后的烦忧归纳起来有三点:

刘章不再客气,一首朗朗上口的种田诗脱口而出:“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铲之!”

1.南越王造反。周灶去平南越王赵佗的造反并不是一帆风顺,相反,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周灶的十万大军还没有到南越,在阳山岭时就不能再前进了。倒不是说南越王赵佗已打到这里来了,而是他手下的士兵不争气,得了瘟疫。原因很简单,这十万人都是关中人,他们土生土长在北方,到了南方,他们哪里适应得了啊!结果多数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了。得病的人多了,再加上大家都吃住在一起,渐渐就成了瘟疫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这个时候吕后提议每人吟诗几句以助酒兴。众人的诗虽然粗俗点,但好歹大家都在兴头上,于是乎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轮到刘章时,他是这样对吕后说的:“臣想为太后作耕田歌,太后你说怎么样?”吕后点头答应了。

2.陈周联盟。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既然是军法行酒,这对众人的酒量是一个超级大考验啊!酒过三巡后,众人都有了七分酒意,三分醉意。

3.天狗吃太阳。惠帝死前就曾出现过两起天狗吃太阳的奇观,此时吕后也难逃厄运。在她临政的第七年,天狗又出现了,大白天的把太阳吞下肚子,顿时昏天又暗地。

什么叫军法行酒,也许有人不懂。但如果去掉“军法行酒”四个字中的“行酒”两个字,单提“军法”这两个字,大家就略知一二了吧?当时吕后心情正是很好的时候,哪里会料到这个平时温顺得像只绵羊的吕家女婿会有什么阴谋呢?自然答应不迭了。吕后不会料到,这一点头却赔上了吕家人的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种种不祥迹象表明,这天下又有大事要发生。果然,没过多久,吕后就病了,病得还不轻,一病不起。

刘章生为刘氏家族的一员,自然对那洋洋得意的吕家人很是不满。偏生这时吕后叫他做宴会的监酒官。刘章本来不乐意,但这是吕后的命令,而且吕后也是把他当“自己人”看待才叫他的,于是他计上心来。在遵命的同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臣乃将种,既然太后命臣为监酒官,臣请求军法行酒。”

据说吕后的病还跟一次祭礼有关。每年三月初九,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礼。这年也不例外,只是在祭礼归来的路上,出现了意外。轿中的吕后突然惊叫一声,其声之大足以震破人的耳膜,其情之悲足以吓破人的肝胆,其意之切足以勾起人的灵魂。

参宴的重臣们也许是受气温反差的影响,一半人像飞雪中的夜行人一样阴寒着脸,而另一半人的脸却如篝火般喜气洋洋。不用多说,阴着脸的那一半人是朝中非吕氏的成员,而带着笑语喜形于色的那一半人则全部是吕氏家族的人(由此可见吕氏家族的人在朝中重臣中占的比例之大)。

众护卫惊问出了什么事。吕后呜咽地说她被一只狗一样的东西咬了一口。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吕后所云,在他们的层层保护下,不要说一只狗了,就连一只蚂蚁也难碰到吕后啊!吕后见什么也找不到,只好不了了之了。

那是一个隆冬的时节,一年的末头又要到了,因此,吕后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请的朝中重臣有百多位。大厅外寒风萧萧,飞雪飘零,哈气成冰。而大厅内却篝火缭绕,火光四射,红红火火。

回宫后,被咬的地方已是青肿一片。她心中惊疑,便召太卜算了一卦。太卜称是赵王刘如意在作祟。太后半信半疑,命医官调治,但无论太医如何努力,结果最终是无效。

而事实上,这个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对吕氏家族把持政权的行为也是不满的,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刘邦的孙子,作为刘氏家族的一员的使命,不久,他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吕后没辙了,只得暗中派人到赵王刘如意的墓前代为祈祷,可谓其言也悲、其情也痛、其悔也深、其泪也真,但结果却还是只有两个字:无效。随后吕后伤痛一天强过一天,人比黄花瘦。只是勉强地维持着她人生中的最后的日子。

刘章知道吕家的女人得罪不起,因此,他没有像他的叔叔刘交和刘恢那样,以暴力对付吕家的女人,相反,有了两位叔叔的前车之鉴,豁然开朗的刘章就变得“聪明”多了,他对吕家的女人就极力讨好。也正是因为这样,吕后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后生还是很满意的。

吕后被怪物咬是史书的记载,真假自然令人怀疑。但生老病死乃是人类不变的规律,吕后的一生也终究快要到终点了。即将撒手而去的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两件事。

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刘章是刘肥之子,刘肥英年早逝后,刘章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后来在吕后的刘吕联婚政策中,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

1.立她的外孙为鲁元王。大家都知道,吕后一生中只生了一儿一女。儿女都早逝,随后她的准女婿张敖也英年早逝。她儿子刘盈没有为她留下一个真正的孙子(当年刘盈后宫妃子们的怀孕都是吕后做了手脚)。因此鲁元公主临死前生的儿子张偃成了她唯一嫡亲的外孙。病危间,吕后为了让张偃这一脉能传下去,下诏立他为鲁元王,为了使只有十岁的张偃能够当好他的鲁元王,吕后还格外开恩,立了张敖前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张侈为新都侯,张寿为乐昌侯。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在刘氏家族的封王刘友、刘恢、刘建等人被吕后铲除、吕家的封王进一步壮大时,蓄谋已久的“吕氏春秋”也达到了鼎盛。然而,吕氏春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并没有维持多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首先站起来反压迫的就是朱虚侯刘章。

2.下达了她临政的最后一个诏书(遗诏)。命吕王吕产为相国,以吕禄的女儿为少帝的皇后,以审食其为皇帝太傅,以确保她死后,朝中政权仍牢牢掌握在吕氏家族人的手里。

一剑之威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晚,吕后结束了其光辉而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