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二卷) > 第十章 韩信之死

第十章 韩信之死

“既如此,大臣们都去朝中道贺,为何唯独不见你去呢?”萧何反问。

“听到了一点风声。”韩信淡淡地答道。

“我近日身子不舒服,所以……”韩信搪塞道。

“近日从前线传来好消息,高祖打败了陈豨,马上就要回朝了,这件事你不会不知道吧?”萧何问。

“你是朝中重臣,别人都去了,你不去,只怕有点说不过去啊!”萧何说道,“今儿我正好有空,不如我陪你去宫中转转吧!”

一番海阔天空后,萧何知道该演的戏已经演了,该是进入正题的时候了。于是他来了个单刀直入。

“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韩信对这位大恩人哪里会有提防呢!

就这样,两人交谈得轻松而愉快,一如往日地促膝而谈。只是两张笑脸背后,一张是纯真无邪的,而另一张却是略带苦涩的。

就这样,韩信当即换了衣服跟着萧何去了宫中。但他哪里知道,他此次去宫中竟成了他人生中的绝唱。刚一到宫中,早已“恭候”多时的武士们就把韩信捆了个“活木桩”。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兄不但用兵如神,是我望尘莫及的老师,单看棋盘上你的棋路清晰如行云流水般豪迈奔放,如此不拘小节的思路,境界之高,在棋道上亦是我的老师啊!”萧何亦笑道。

惊呆了的韩信,急忙回过头找萧何求救,这时却发现萧何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练成“凌波微步”了,转眼间已没了踪迹。

“夜等客人人不至,闲敲棋子落花灯。”萧何顺口也吟了一句有关“棋”的诗。韩信这时才发现萧何来了,他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道:“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罪人韩信,你可知罪?”萧何走了,吕后出现了,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既然韩信不肯自动送上门来,萧何于是采用了下策,亲自去请韩信。到了韩府,当时韩信正在下围棋,他一边下还一边有感而发地吟道:“酒不醉人人自醉,棋不迷人人自迷。”

“臣何罪之有?”韩信反问道。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他内心里,他真希望刘邦这次最好是失败,败得一塌糊涂最好。如果是这样,已被“架空”的他才会再次显示存在的价值(吃了败仗,刘邦也许才会想到用兵如神的他)。因此,听了刘邦大获全胜的消息,他反应很冷淡,并没有像其他大臣们一样去朝中道贺。

吕后随后说出了韩信两项罪名。

听到刘邦平叛陈豨凯旋的消息,朝中大臣们的反应很是积极热烈,第一时间纷纷到朝中表示祝贺。只有韩信的脸上面无表情,无喜、无嗔、无怒、无怨,难道他是真的已修炼得心静如水了吗?

1.陈豨被高祖擒住后(纯属吕后信口雌黄,陈豨此时正在匈奴那边度蜜月呢),已供出你和他有暗谋之实,想里应外合来对付朝廷。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好主意,吕后连连称好。于是萧何马上就把这件事付诸行动了。

2.你府中的舍人尹中魁之弟供出你和陈豨有书信来往。

4.手到擒来:皇后您只需要先派刀斧手埋伏在宫中,韩信一到,就杀无赦。

随后,吕后就直接宣布,韩信“谋杀”罪名成立,判处死刑,并立即就对他施行了“虎头铡”。

3.连锁反应:韩信如果能自动送上门来最好,如果他不来,也不用着急,我萧何再亲自去请他来。

可怜的韩信哪里说得一句争辩的话来,只是在头颅掉下来的那一刹那间,吟出这样一句挺有深意的话来:“悔当初没有听从蒯彻之言,如今居然栽在一个女人的手上,这是天意啊!”

2.顺理成章:朝中大臣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必定都会前来朝贺。

一代名将就此乘风而去,他挥一挥衣袖,来不及告别昨日的云彩,带走了无尽的怨恨。这就是“败也萧何”的由来。

1.先造声势:佯说高祖已凯旋归来,陈豨也已被擒住了。

悲喜两重天

萧何的具体步骤为:

刘邦平定陈豨造反后,回到朝中就听到韩信死的事,他的反应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韩信一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如今钉拔了刺没了,一大心病也就消除了;忧的是吕后以这种“赤裸裸”方式直接就把韩信“咔嚓”了还是不妥的,至少朝中的大臣会有看法的。

随后聪明的萧何出的主意是:诱歼韩信。

只是他知道事已至此,已无弥补的余地了。当然,刘邦就是刘邦,对细微之处恐怕比女人还要敏感。韩信临死前那句话,又让他劳师动众地去寻找一个人——蒯彻。

“是……臣……这就想想。”萧何已是满头大汗。

成了通缉犯的蒯彻马上就被抓住了。刘邦听说蒯彻被擒后,亲自来审讯这个有“反革命思想”的人。

“你既然已明白,就出一个主意吧,能把韩信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最好。”

“听说你当初曾力劝韩信造反,可有此事?”刘邦的审讯以问话的形式展开。

“皇后的意思是……”萧何看着吕后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杀意,感到了一丝寒意。

蒯彻没有多大的惊慌,答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韩信一直不服朝廷管理已经很多年了,如今又要谋反叛乱,这样的人留着岂不是对我大汉皇朝的威胁?”

刘邦终于大怒了,他认为审讯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马上给蒯彻下达了煮杀的极刑。你既然这么嘴硬,就让你清清白白地来到这个世上,然后再清清白白地去吧!

这句话说到萧何心坎里去了,他默然不语起来。

“且慢,臣是冤枉的。”关键时刻,蒯彻还是镇定自若。

“当年韩信是你一手提拔和推荐起来的,如果真出了什么大事,只怕你这个做丞相的也脱不了干系啊!”

“你散布反革命反大汉帝国思想,罪不可恕,何冤之有?”刘邦当年跟项羽交战久了,也学会了“狮子吼”功夫,只可惜他的火候跟项羽来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口说无凭,只有拿到他造反的真凭实据才能定罪啊!”萧何其实对韩信还是挺信任的。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天下混乱,英雄并起,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我劝我的主子反叛,好立下千秋功业。可惜他并没有听从我的意见,否则我和他也不会落到如此的地步了。”蒯彻冷笑道:“当时想成大业的英雄那么多,难道陛下您都要煮了不成?”

“都是尹中胜的举报,他说韩信要乘高祖出征之际,乘机袭击太子啊!”吕后说道。

刘邦闻言半晌说不出话来,蒯彻这是大彻大悟之感言,还是发自肺腑之言已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话说得确实高深啊!寓意太深了。于是,刘邦收回成命,放了蒯彻。

“证据何在?”萧何吃了一惊,轻声反问道。

蒯彻出了宫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直奔韩信那座孤坟而去。他没有像寻常人那样对韩信磕头祭拜,他只祭不拜,因为他对这个自己的主子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很痛惜,如果他当初能听自己的话,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韩信吃了豹子胆,居然想与陈豨里应外合来造反,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啊?”吕后直接问。

是啊,韩信可以在行军打仗时料事如神,可以比别人见识远上百倍甚至数千倍,但对自己的命运却一点都没有预料到。

面对尹中胜的造访,吕后正中下怀。此时她已成功捍卫了自己儿子的太子位置,她正野心勃勃地想在朝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韩信很光荣地成了她的磨刀石。吕后知道韩信也不是省油的灯,要对付他也不容易,于是她找来了一个得力的帮手——萧何。两人在密室中进行了一次对话。

这样窝囊的死去,韩信死不瞑目,蒯彻也无法释怀啊!他以自己的方式祭拜了一番,最后吟唱了一首诗,随后飘然而去,消失在滚滚红尘中。而他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久久不曾散去,竟成了千古绝唱。

对于这一切,尹中魁的弟弟尹中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马上就想出了一条救兄长的妙计来。在前不久陈豨派来使者说服韩信造反的事上大做文章。

新的起点

韩信虽然是率兵百万的帅才,为人做事也不拘小节,但他又岂能容别人动他的女人呢?于是尹中魁马上去蹲监狱去了。而且派人去审讯他,待证据齐全后,他就要向尹中魁开刀问斩了。

平定陈豨的叛乱后,刘邦马上又对赵、代两地分而治之。赵王如意管他的赵地,代地由他的另一个宝贝儿子刘恒来掌管。

其实尹中胜的哥哥尹中魁也没干什么大事,只是干了一些勾搭女人的偷情勾当,谁知却惹到韩信的头上来了。尹中魁利用英俊的外表和韩信一个侍妾陈姬好上了,有了一腿后,如果韩信不发现那倒也罢了。但韩信是啥人物,他不知道的事,自然也会有人告诉他的。告诉韩信这件事的是韩信的另一个侍妾孙姬。告发的原因不说大家也明白了。同是侍妾相煎能不急吗?

这个刘恒乃是刘邦另一个爱妃薄姬的儿子。刘邦最宠爱的两大妃子,除了戚姬就是薄姬了。如果说戚姬如同山野里娇小可人的百合花的话,那么薄姬就是幽谷娇娆冷艳的郁金香。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直接拉韩信下水的是他手下一个叫尹中胜的人。尹中胜悄悄地到吕后(刘邦此时正在第一前线平定陈豨的造反)那里,告发韩信造反,不为名也不为利,就是因为他哥哥尹中魁的事。那么尹中魁终究又干了什么事,非要逼得尹中胜撕破脸皮往绝路上逼呢?

刘邦虽然也喜欢这个冷美人,但毕竟他最爱的还是热美人——戚姬。再加上他后宫佳丽三千,每天晚上都有交不完的“家庭作业”。因此,冷落冷美人也在情理之中了。

前面已经说了,陈豨被刘邦逼得叛乱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联合用兵如神的韩信一起造反,但韩信此时已“咬定青山不放松”,决定继续愚忠下去。但“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韩信虽然决定愚忠下去,但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允许韩信得过且过地活下去。

说白了,封刘恒为代王,就是刘邦对薄姬的一种补偿。而即将去上任的新代王刘恒马上就得寸进尺,向刘邦提出了一个更为苛刻的条件。他以自己年幼为名,要求母亲薄姬一同去上任。

其实这句话我们并不难理解,相信读者一定都对“萧何月夜追韩信”记忆犹新。换句话说,韩信之所以能被刘邦重用,完全是萧何的功劳。当时他不断地向刘邦推荐,并且不惜追出千里去追这个人才,才使得这个当年默默无闻的人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韩信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特别是东归时他对汉中三王初试牛刀后,其天才般的军事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功成名就后的韩信感谢了很多人。感谢生他养他的父母,感谢小时候给他热馍馍的老婆婆,甚至还感谢那个逼他做出胯下之辱的小混混。而在韩信心里,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萧何。

刘恒这样做是有深意的(其实是薄姬教刘恒这样做的)。一方面母亲在宫中遭冷遇,本来就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后宫之争。前段时间戚姬和太后的太子之争,已让后宫之争的问题真真切切地摆在众人面前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成也萧何。

吕后现在正在拉拢后宫的其他贵妃们。而戚姬仗着是刘邦最宠的妃子,也不甘落后,自然会全力出击。薄姬也是聪明人,她自然不愿意卷入后宫的是是非非中。而只要脱离了宫中就可避开卷入这场战争。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事实依据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选择离开,这是最明智的选择。然而,她到代地后就真的可以暗淡刀光剑影,就真能稳处一方的平安吗?让我们看看后面历史的发展进程就知道答案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