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豨自立为代王,发兵攻打赵、代之地。但刘邦早有提防,于是乎他草草办理了父亲的葬礼,然后亲自带着大军来平叛了。刘邦的大军走到代地附近(邯郸),他就下令安营扎寨不再前进。他在这里做了三件安抚人心的事。
公元前197年9月,陈豨与王黄、曼丘臣等人把汉朝的大旗给撤下了,正式换上一面新旗帜,造反。
1.免去丢失了二十多座城池的常山太守与太尉的罪刑,并且继续重用他们为常山太守与太尉,火速灭敌。
这时他的部下就提醒他说:当初刘邦就是利用狩猎的机会把韩信擒住的。这次既然刘邦对大王您已产生了怀疑,你去参加葬礼肯定凶多吉少啊!是啊!这么说来那是不能去了。既然不能去,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造反。
2.在赵地找了四个壮士,封他们四人为将,赐一千户封邑。让他们充当先锋队,为其他各路大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时间。
皇帝的老子葬礼安排得自然很隆重了。因此,朝中的大臣自然也就都要来参加了。陈豨也收到请柬了。收到请柬后,他就犯难了。他心就想了,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该去呢?如果去了会不会有危险呢?
3.花费大量的RMB去收买王黄和曼丘臣的部下,在金钱效应的带动下,让王黄和曼丘臣两人几乎成了光杆儿司令了。
破敌
做了这几件事后,刘邦采用了武侠中最为经典的武功战术:以静制动。面对刘邦的不“动”,陈豨却坐不住了,他开始行动了,他把他的部下分成了三路来和刘邦展开对战。
种种迹象表明,刘邦都大有对父亲越来越好之迹象,但就在这时候刘太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看来他真是福大命不大啊!
1.王黄、曼丘臣带兵一千屯扎曲逆(只有这么多人可派了,谁叫他手下的士兵纷纷倒戈到刘邦那里去了)。
但父亲毕竟是父亲,母亲早逝,对于刘邦来说,他只有这么一个父亲了。因此,他原谅了父亲当年的“过错”。为此,他还为这个可爱的父亲建了一个“仿中原里村”。让父亲住在宫中也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2.张春率一万人渡过黄河攻聊城,侯敝负责接应。
太上皇很是尴尬,只是笑笑,什么也没有说。
3.赵利守东垣,另勾搭上韩王共同进军。
那一年的元旦,刘邦举行了朝中盛宴,刘太公作为太上皇自然也参加了,酒席上的刘邦突然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来,心中有点泛酸,于是乎,他就对刘太公说了这样一句话:“记得在家时,父亲大人总是说我不务正业,还总是说我不如二哥,父亲大人,现在你觉得你两个儿子谁的产业大呢?”
“敌不动,己不动,敌一动,己先动。”这是武学中的至理名言。
就在陈豨密谋造反的时候,刘邦也没有闲着。他忙得很,因为他痛恨也深爱着的父亲刘太公去世了。之所以说痛恨,是因为当年刘太公对他太有偏见了,总是看不起他。他甚至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当年那句常挂在嘴边的“不务正业的小子”,像一片乌云挥之不去。那个时候他对父亲是有看法的,说白了,他心里还带着些许恨意的。
看似刘邦在邯郸静悄悄得很,但陈豨刚刚行动,刘邦也行动了。刘邦采取的最稳妥也是安全实惠的办法:瞄准目标,各个击破。刘邦针对陈豨进行了如下部署:
一场叛乱一触即发。
1.郭蒙及曹参迎击聊城,对付张春。
就这样,说客这次也没有白来,他虽然没有完成说服韩信的既定任务,但好歹还是带回了王黄和曼丘臣两员猛将(韩信的心腹)。
2.樊哙来对付侯敝一路。
陈豨当年就和王黄、曼丘臣有过深交,他们都不满汉王对主子韩信的态度,此时见主子不心动,他们两个却不愿一辈子被“软禁”在府上,于是决定去和陈豨一起再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3.灌婴去曲逆,目标直指王黄、曼丘臣。
于是他派一个说客对韩信进行了说服工作。韩信看完陈豨的信后,半晌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当初我兵权在握,谋士蒯彻劝我反叛,那时如果反,可能现在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了,但当时我都没心动。现在天下形势已定,我不想再蹚这浑水了。说客说服不了韩信,眼看交不了差了,于是退而求其次去说服韩信的两员部将王黄和曼丘臣。
4.柴武负责去平定韩王。
这个人就是淮阴侯韩信。统军百万的帅才,带兵打仗,战无不胜,天下英雄无人能出其右。
刘邦自己亲自率大军,任郦商和夏侯婴为大前锋,直逼东垣。
当然,他反之前,还想去说服一个人,只要这个人肯和他联手,那么他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加大。
以上是刘邦针对陈豨而出的招。而除此之外,刘邦派了周勃去偷袭赵地的城都(陈豨的老窝)。事实证明,刘邦果然是出色的军事家,以牙还牙,双方对阵的结果是汉军全线告捷。
两个例子一举出,陈豨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刘邦都对他起了疑心,那他还坐在这里干什么,难道坐等刘邦挥刀来砍自己的头颅吗?思来想去,陈豨最终决定:造反。
周勃不负众望,他的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荡平了武郡,动摇了陈豨的根基。接着,捷报频传:郭蒙大败张春;樊哙平定清河常山,斩杀了侯敝;灌婴更是威不可当,赶走了王黄和曼丘臣。
2.原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根本就没有反意,还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除去了封王降为侯。
面对各路大军的全线胜利,刘邦亲自坐镇的这一路同样不甘落后,他们也顺利拿下了赵守利的东垣城。对陈豨打击更大的是,王黄和曼丘臣被灌婴打败,押送给了刘邦,免去了刘邦一番“相思”之苦。对待甲级战犯,刘邦不再心慈手软,马上把这两人送上了断头台。
1.韩信在楚汉之中起到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作用,还被除去了封国降为侯,现在还“软禁”在京城中,空有侯名,什么事都不能做。
而此时唯一不明朗的就是柴武对韩信这一路了。
陈豨很快知道了刘邦派人来秘密调查的事,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马上召开了一次内部政治会议。会议一开始,陈豨就抛出刘邦调查他这个话题,问他的部下该怎么办?他手下这些门客正唯恐天下不乱,马上给陈豨举了两个例子来告诫他。
韩信投靠匈奴后,心里并不很快活。他虽然也得到了冒顿的重用,但再多的钱财也不能消除双方血性上的差异。更要命的是,他忍不住思乡之情了。都说叶落归根,他也早已过了不惑的年龄了,想到自己的下半辈子将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了,他心里那是啥滋味,谁也说不清。
刘邦听说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受到了挑衅,怒不可遏,于是下令御史府(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检察院)全权负责调查这件事。御史府的官员们一番忙碌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和周昌的几乎一模一样:陈豨很多举动反常,似有造反之意。
也正是因为这样,接到陈豨的求救信后,他便决定南下支援,顺便回到中原去看看。然而,这一看,又看到了什么呢?他刚刚出发,就看见他的一个故友。这个人的名字叫柴武。
第一次,周昌除了惊羡外,并没有其他的想法。第二次,周昌除了感慨外,也没有其他的想法。第三次,周昌除了惊羡和感慨外,就有了其他的想法了。周昌再也坐不住了,马上赶到京城去见刘邦,并且以密谈的形式说出了陈豨的“作风问题”。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刘邦的故意安排,两个昔日的好朋友此时却在战场上相遇了。两人眉目传情了一阵,并没有交手的意思。双方就此僵持着。
这样壮观的场面着实让周昌吃惊啊!他经常在刘邦身边,就算皇帝出巡也不过千把人,而这个陈豨的出访竟然可以跟皇帝相媲美。
但很快柴武的仁慈之心就消除了,因为这时其他各路大军已频频告捷了。唯有他这一路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
然而,陈豨如果像普通人一样去找周昌,以周昌的为人和性情自然是很乐意,但问题出就出在,每次去周府,陈豨都太过重视自己的礼仪了。他每次随行的人员都有近千人,车子近百辆,场面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牛。
“如果主子将来怪罪下来,我的乌纱帽就不保了。我岂能为了友情,而葬送了美好的未来?”柴武想到这里,拔出身边的剑,一剑斩断自己的衣袍。
周昌来了之后,他代替了陈豨的地位,成了代相。而陈豨光荣地退居二线去了。饶是如此,陈豨并无怨言,相反他对周昌还是很敬重的,还经常去“问候”这个新代相。
既然此情无计可消除,那我就来个割袍断义好了。柴武割袍断义后,老友的情义才下眉头,计谋就上心头了。当然,说是计,也是最简单的计谋而已,因为柴武只不过来了个突然大撤军。
由于如意还是个小孩儿,代国之地就是陈豨说了算,说白了,他就好比是代王。也正是因为这样,代地的英雄豪杰无不对他敬重有加。而陈豨又礼贤下士,因此更得人心。就这样,陈府门前每天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门庭若市。
本来叙旧的好朋友突然走了,韩信心里很是失落。于是他马上决定去追击。当然,他此时追的目的也不再想跟柴武重修于好,而是想捉住他去向冒顿请功。
这个陈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分封大会时,他是被刘邦封为阳夏侯的。后来刘邦经不住戚美人的蛊惑封如意为代王时,由于如意太小,戚姬又舍不得让她才八岁的宝贝儿子远离自己去代地上任,于是陈豨的身份转身一变,由“阳夏侯”变成了代国的“代相”。
可惜,事实证明,韩信没有经过大脑的这一举动是很不明智的,他追啊追,当追入一片丛林时,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中了埋伏的韩信被好友柴武亲手斩于马下。
周昌是个正直的人,但正直的人也得为人做事,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昌上任后,和他直接有冲突的就是陈豨。
而陈豨此时早已如丧家之犬逃到了匈奴人的地盘,去当冒顿的走狗去了。至此,陈豨的造反宣告失败。
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