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一卷) >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决战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决战

虞姬点了点头,幽幽地说道:“大王一定会胜的。”

项羽深情地看了虞姬一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我明天还会和刘邦决一死战的。”

项羽叹道:“但愿如此。”

虞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向温柔如斯的她,此时几乎在咆哮:“不,这点困难怎么会难倒你呢?我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巨鹿一战你是何等的威风,彭城一战你是何等的英雄,荥阳一战你又是何等的顽强,因此,只要你在,不管是残兵败将,还是身处绝境,咱们都还有机会,你说是吗?”

此时已有仆人送上饭菜来,虞姬给他斟着酒,这么多年了,她了解他的脾气,遇到困难或者是不顺心事的时候,他就会喝酒来解闷。项羽接过酒一饮而尽,脸上的痛苦之色更浓、更密、更深,仿佛刚才喝下的是人生的苦酒。

项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仍是叹道:“此一时彼一时,怎么能同日而语呢?彭城一战,我带的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岂能跟现在衣冠不整、食不果腹的残兵败将相提并论呢?”

就这样,虞姬慢慢地斟着酒,项羽慢慢地喝着酒,谁也没有再说,但千言万语已浓缩在酒里。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营帐的大门突然开了,一个士兵带着一阵寒冷的风闯进来。那士兵进了营帐后,跪地嘶哑着嗓子说道:“大王,汉军乘着夜色包围我们了。”

“大王何出此言,昔日彭城你只带了三万精兵不就解决战斗了吗?现在至少还有好几万人吧。”

“知道了,下去吧。”项羽一脸的平淡,似乎早就料到这种结果了。那士兵还想说什么,但嘴唇嚅动了好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默默地退去了。

项羽闭着眼,微微地摇了摇头,沉默了半晌,叹道:“这一败只怕很难东山再起了。”

这时的项羽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来。这么多年来,他南征北战,经历了多少战役,打败了这天下所有的英雄。然而转眼间,自己已由事业的顶峰跌到了谷底。这一切来得太快,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命运有时太捉弄人了,当你爬到最高峰时,却突然从上面重重地摔下来,就算你不被摔死,你的心也早已死了。

天色渐暗,项羽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营帐,瘫坐在木凳子上。虞姬从来没有见过他这般灰暗的脸色,上前安慰道:“大王别灰心,胜胜败败又如何?只要有大王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大决战似乎并没有人想象中的那样有悬念,以楚军全线溃逃而告终。

项羽不知不觉有点醉了,虞姬扶着他睡下了。此时正值隆冬时节,寒风呼啦啦地吹打着帐篷,阵阵的冷意直透过来。虞姬不知不觉中也感到了一股冷意。但冷归冷,她还是默默地守在项羽身边,静静地看着这张熟悉的脸,仿佛这一夜过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看了。正在这时,四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怪异的歌声,歌声由远到近,一下子似乎近了许多。

四面楚歌

歌声如怨如怒,如哭如泣,如悲如诉;歌声忽强忽弱,忽高忽低,似鬼哭,又似狼嗥……

项羽这时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穷途末路。

虞姬不由吓得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但她又不忍叫醒睡得正香的项羽,只是蜷缩着身子默默地流眼泪。

请大家注意这个数字,又是三万。彭城时三万是个吉利的数字,但在垓下,三万就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了。在彭城,三万人马的“三”通“上”。到了垓下,“三”就通“伤”了。

这悲凉的歌声从四面八方传入楚军营阵中,马上就在楚军将士心中产生了共鸣。

他凭着出色的个人功夫,成功突围了。只不过他突围出来再回顾自己身边的人数时,虎躯一震,差点没掉下马来。出战时有十多万兵马,现在经过韩信十面埋伏的洗礼后只有三万来人了。

从歌声中他们想起自己的亲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是啊,背井离乡多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扬名万世。

楚军顿时豪情万丈,纷纷跟着项羽向外闯。最后的结果很简单,项羽没有死,他不可能这么快就死了。

然而今天的大决战败得太快了,败得一塌糊涂,败得彻彻底底,甚至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面对汉军的十面埋伏,项羽“求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知道此时他手下的楚兵也一样,于是他决定马上冲出重围去。他叫钟离昧和季布两大猛将断后(龙且死后,季布代替他的位置),他做先锋。突围前为了鼓舞士气,他叫了一句口号:“宁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在歌声的作用下,他们的心开始动摇了,他们已无心再作抵抗,于是纷纷开始逃离。

人就是这样,当你总是站在高处不胜寒时,你就会想,要是有一天能有一个真正的对手多好啊,那样我就不会这么孤独寂寞了。可当真正的对手站在自己面前,并且就要把你推下悬崖时,你突然又会想,这一战不能败啊,这一败不但一世英名从此没了,而且连尸骨也无存啊。每到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求生的欲望都会特别的强烈,越是困境越是能激发人的斗志,就是这个道理。

歌在继续,楚军的逃离也在继续。

然而项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只听见连响三炮,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开始发动总攻了,但见汉兵遍地开花,骑兵、步兵层层有序,那个壮观,没法形容。换作一般人只怕早就被吓死了,但项羽可不是一般人,战神章邯都不是他的对手,关键时刻他临危不乱,活命是他现在的第一要务。只有先活着才能再来求胜啊。

逃离的楚军中还包括项羽现在的左膀右臂钟离昧和季布。钟离昧是项羽手下最得力的部将,而季布在龙且去世后,顶替了他的位置,他同样是项羽手下最为得力的部将。他们两个本来是誓死也要跟随项羽一条道走到底的,但韩信亲手导演的这一场《四面楚歌》,竟勾起了二人的无限情愫来:哪个人没有父母?哪个人没有妻儿?哪个人没有亲人?哪个人不思念自己的故乡?面对楚军们的纷纷逃离,钟离昧和季布也无能为力去阻拦了。

就这样,项羽每冲出一阵敌军,还来不及喘气,又会出现一路敌军,最后他凭借个人的勇猛,并且以牺牲了大量楚军为代价才连冲出了七八阵,总算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完了,一切都完了,眼看大势已去,钟离昧和季布在亲信部下的劝说下,只好夹在楚军中逃了。

现在这种情况就和曹操如出一辙,项羽的感叹话音未毕,只听见炮声又响起了,两边又闪出两路伏兵来。领军的是樊哙和曹参。项羽同样使出浑身解数,不多时樊哙和曹参也招架不住了,纷纷败退,他又带领楚兵杀出重围了。

至于钟离昧和季布两人的命运究竟如何,后面会有详述,这里先按下不表了。

在闯第二关之前,项羽先说了一句开场白: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原来也不过如此啊。如果你是一个三国迷,一定会知道曹操在兵败赤壁、败走华容道时,曾在逃跑路上的险要处发出过三次感叹,每一次嘲笑诸葛亮不会用兵的时候,都会出现诸葛亮早就派出守在那里的伏兵来。最后如果不是知恩图报的关羽放了他一马,只怕他在华容道就要结束其光辉的一生了。

霸王别姬

项羽正手痒呢,面对四面涌现出的敌人,他一身绝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只见他指南打北,指上打下,指东打西,直打得周勃和灌婴两人手忙脚乱。不多时项羽率领楚军就冲出了包围圈,第一关顺利闯过。

而项羽这个时候也被这煽情的歌声惊醒了。

正在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十面埋伏中的第一队人马出场了。周勃和灌婴带着汉军杀出来了。

项羽突然看见伏在自己身边泪眼滂沱的虞姬,不由惊问道:“你怎么了?”

就这样,你逃我追,我追你逃,不知不觉已进入了韩信布下的阵中。

虞姬赶紧收住眼泪,强打着笑脸,还没来得及张口说话,一个士兵又魂不守舍地冲进了帐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大王,不好了,楚军们都逃得差不多了,连钟离昧和季布将军都乘夜逃走了……”

项羽正愁没抓住这个可恶的韩信抽他的筋、剥他的皮才解恨,马上实行了千里追踪战术,韩信逃到哪里项羽追到哪里。

“啊……”项羽这一惊非同小可,但惊愕的表情一闪而过,随即又镇定下来了,问道:“还剩下多少人?”

项羽心里正在感叹着被围着的滋味不好受时,见韩信主动来挑战,二话不说就杀了出去。韩信哪里敢和项羽硬碰硬?他只得采取了边打边逃的战术。

“只有几千,不到一万了。”

等布好阵后,韩信亲自带了三万精兵去挑战项羽,大决战的序幕正式拉开。请大家注意韩信带的人马的数量是三万,不知是巧合,还是韩信有意所为。这正是项羽当年回救彭城所带的人数!

“知道了,你先退去吧。”项羽脸上依然平静,只是他看似平静的脸上掩盖下的内心的痛苦,谁人又知道呢?

大决战前,韩信首先选了十个出色的将领,这些将领中当然包括樊哙、英布、彭越、周勃、曹参、灌婴等勇冠三军的人物了。然后把士兵分成十队,每个人负责一队。以十面埋伏布阵,阵与阵之间层层相围,层层接应,紧密而有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

士兵退去后,他抬头再看虞姬,只见她又是泪流满面,晶莹的泪珠一滴一滴顺着她洁白无暇的脸往下掉。项羽再也忍不住,眼眶一红,热泪盈眶而出。

垓下原本是个小地方,哪料到一夜之间聚集了四十万人马,顿时漫山遍野、人满为患。刘邦虽然带兵打仗多年了,但哪里统过这么多兵。就在这时,他做出了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那就是及时把这三十多万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信。事实证明,刘邦这押宝似的举动,使韩信的才华在这一战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是啊,他忍了太久了,他坚强得太久了,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只不过他从小就被叔父项梁教诲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就一定要坚强,一定不能流泪。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默默忍受,宁可让眼泪倒流到肚子里去,他也坚决不让眼泪掉下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韩信对这一至关重要的大决战如何进行部署。

这么多年他的确做到了,没有人看见他流过泪,哪怕是再危急再困难的时候。

而如今这垓下大决战已不可避免,名义上可以看做是刘邦和项羽的最后决战,但实际上是韩信和项羽的对决。

但此时他知道憧憬明天的大决战已是不可能了,士兵们都逃得差不多了,连钟离昧和季布都走了,他已无回天之力了。面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他再也忍不住了,隐忍了多年的委屈和积怨在这一刻爆发了,泪水像决堤的河水泛滥成灾。

单从以上分析,项羽已处于绝对的劣势。而让他雪上加霜的是,刘邦身边此时多了一个用兵如神、料事如神的韩信。项羽之所以会有被围的这一天,全是拜这个韩信所赐。他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几乎把天下的诸侯都搞定了。能说服的就招降,不能说服的就动武,总之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他。

此时已火烧眉毛了,按理说他们也应该乘夜逃出刘邦的包围圈,再图东山再起的事。但此时,两人泪眼相对,竟忘了这天地之间还有他人的存在。

第二,刘邦的联军从四面八方围来,他们都是有备而来,而且士气高涨,最终目标就是彻底击败项羽。这和他们在彭城的骄傲轻敌思想已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折腾了大半天,项羽又开始喝酒,但虞姬此时已成了泪美人了,眼泪哗哗直流,酒水泪水混在一起,项羽一口喝干,脱口而出:

第一,项羽虽然拥有十万之众,但这是一个疲惫之师,由于粮草的短缺,现在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试想,吃饭穿衣这是人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还谈什么打仗?

力拔山兮气盖世!

但现在在这个小小的垓下就不同了。

时不利兮骓不逝!

第二,项羽当时做出果断的决定,只精挑细选了三万精兵从齐地出发进行强有力的反击,他们行动迅速,作风勇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刘邦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骓不逝兮可奈何,

第一,刘邦他们当时因轻而易举就夺得项羽的老窝彭城而沾沾自喜,存在夜郎自大麻痹大意之心。

虞兮虞兮奈若何?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彭城之战,当时形势和这完全不同。

虞姬一听和唱道:

十几万相对于现在刘邦三四十万联军来说是有点少。但如果你知道项羽当年只带三万精兵就杀得刘邦四五十万联军丢盔弃甲,甚至连刘邦本人也九死一生才逃得性命,你就会知道原来项羽就是项羽,论勇猛他如果说是第二,谁也不敢说是第一。这一点我们从秦朝悍将章邯身上就可以深切体会到。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人数虽然是一比三四,但很多人都会认为,项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彭城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还可以组织人马和刘邦进行一次大决战。

汉军已略地,

但危难中他还是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将才应具有的素质。他把所有的将领都聚集在一起,清点了一下人数,还有十几万。

四面楚歌声;

项羽此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带着虞姬回到自己的老窝彭城去。然而,面对刘邦几路大军的合围之势,彭城竟成了项羽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大王意气尽,

是啊,人生就是这样,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昔日的辉煌如今已变成了明日黄花。

贱妾何聊生?

项羽刚刚见到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虞姬,两人还来不及柔情蜜意,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的四路大军就围拢过来了。直到这时,不可一世的项羽才第一次有了穷途末路之感。

项羽正被她的歌声震撼不已时,看似文弱娇小的虞姬这时做了一个连钟离昧和季布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没能做出来的事,她猛地抽出项羽腰间的宝剑抹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公元前204年12月,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

项羽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一代美人就此香消魂散,留下的是叹息,伤感,还是哀怨呢?后来有一种娇小柔美的小红花命名为“虞美人”,算是对这个被淹没在战争涌流中的美丽灵魂进行告慰吧。

兵败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