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歌德谈话录 > 1831年3月8日,星期二

1831年3月8日,星期二

“同样,魔性也喜欢附着在地位显赫的大人物身上,例如腓特烈大帝和彼得大帝。

“类似的情形在音乐中达到了极致,因为音乐更加莫测高深,完全不容理智靠近它,它所产生的影响会控制一切,谁也不可能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宗教仪式因此也少不了音乐,它是能对人产生奇妙影响的主要手段之一。

“已故大公爵也是如此,所以没有谁能违抗他的意志。他只要静静地待着,也无须显得和善和蔼,就对人产生了一种吸引力。我遵照他建议做的一切全都取得了成功。每当自己的理智跟理性不够用的时候,我就只需要去问他该怎么办,他仅凭直觉发表点意见,我就能立刻心中有数,对未来的成功有了把握。

“文学里肯定存在一些魔性,尤其是在所有的理智跟理性都不大管用的无意识方面,所以文学的影响也就超出了理解的范围。

“他似乎获得了控制我想法和追求的神奇本领。须知一旦失去了魔性只剩下人性,他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整天心烦意乱。

随后谈到他传记的第四卷,不经意间又探讨起魔性这个问题来。歌德讲:

“拜伦身上也有强烈的魔性在起作用,因此才能对广大民众产生难以抗拒的魅力,特别是女性没法不为他倾倒。”

“沃尔特·斯科特是位无与伦比的大天才,难怪他对整个读书界产生了如此非凡的影响。他启发我思考许多问题。在他的创作中,我发现了一种自有其特殊法则的全新艺术。”

“这种我们称为魔性的影响力,”我试着说,“似乎渗透不到有关神性的观念里边。”

今天在餐桌上歌德一开始就对我讲他正读《艾凡赫》。他说:

“小伙子啊,”歌德道,“对神性的观念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我们对这最高存在的狭隘理解究竟有什么意义!土耳其人用一百个圣名称呼他们的神安拉,我即使也这样仍然力不从心,神性的内涵无边无际,我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魔性之于文艺;魔性、人性和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