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风涛 > 译后记

译后记

历史小说需要兼顾史实还原与小说趣味。《风涛》 以史实为素材创作,其中许多故事来源于《高丽史》和《元史》,而高丽和元国之间的往来书函有不少是原文照搬了 《高丽史》和《元史》中的内容,可见井上靖在创作时已经广泛阅读了史料,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风涛》作为二次性史料看待亦无不可。但比起还原历史事实,井上靖更重视小说的艺术性与趣味性。在历史记载的框架之下,他在其中融入了许多的想象和虚构,以激活单调乏味的历史文献,为小说增添了艺术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对高丽王元宗、忠烈王以及谋臣李藏用、金方庆的心理活动刻画详尽,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体现了作者娴熟的文学技巧。另外,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个人的史观,在叙事的过程中一一铺陈开来,通过阅读其作品,就能了解作家的思想,就等于与作家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对话。了解井上靖的思想,本书必读。

《风涛》创作于1963年,是井上靖一系列西域小说的收官之作。作品名称来自于元世祖忽必烈颁发给高丽国的诏书中的一句“勿以风涛险阻为辞”,其用意是鞭策高丽不得推诿出使日本的责任,要担负起充当侵略日本的排头兵的职责。“风涛”一词也是串联全文的关键词,横亘于使臣和日本统治者之间的海域上掀起的是风涛,导致东征元军覆灭的是风涛,元国统治者针对高丽国君臣挑起的多次事端亦是风涛,可以说整篇作品充斥着一阵阵的惊涛骇浪。日本文艺评论家筱田一士认为该作品“技法娴熟,内容充实,很适合作为井上靖对其西域小说系列的‘总决算’”。

鉴于历史小说这一题材的特殊性,关于井上靖和其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评论并非一边倒。有评论家认为其太过于主观臆断缺乏真实客观性,过于注重小说的趣味性,很难划定为历史小说,也有评论家认为他巧妙地把握了史实与虚构的平衡。对此,作家王蒙在《井上靖与西域小说集》(作家出版社 1988)的序文中曾有过论述:“他写得深沉,细腻,……

但这就是历史小说——或更具体地说——是西域小说的魅力所在。在广袤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中,特定的人们试图努力地去对抗严酷的大自然和滔滔的历史洪流。他们的力量也许很弱小,努力也许只是徒劳,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分明又体现着一种诗意的壮美、寂寥和命运的无常感。

同时他又写得相当平淡……作品中表达出一种悲天悯人的心肠,一种超越最初的情感波澜的宁静,一种饱经沧桑的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俯视,一种什么都告诉了你了的直截了当,同时什么也没有告诉你的彬彬有礼。他的风格很独特,很有味儿。”

如果期待的是一部类似于《平家物语》那样的军记物语或者战争小说,那么这篇小说无疑会让人感到失望。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只有战争背景下人们的迷茫、努力、抗争和失意。

私以为,然也。平淡,但有味儿,这也是我在翻译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初读 《风涛》,也对其平淡略感讶异,但在边读边翻译的过程中,讶异之心渐渐被填埋、充实、垒高,加之也有众多名家对其价值的肯定,故斗胆请允许译者在此心安理得地说一句,这部小说很值得一读。

我是在接到翻译任务后才开始阅读这篇小说的。原以为这会是一幅相当宏大的战争绘卷,描绘的是涉及数十万人的惨烈的战争场面,不料作者的用意根本不在于战争本身,而是着眼于处于蒙古高压下、处于战争风暴前夕高丽君臣们的各种反应,只有一场场入朝、出使,各种政治暗流的涌动、各种政治派别的角力,战争场面的叙述被一一略过,最高潮的元日两军作战的场面几乎没有提及,只说满载元军士兵的战船开出去,第二天却等回了海面上漂浮着无数战船的残骸云云。

如果读起来感觉索然无味,并无一得,那也许就是译者的问题了。说起来,在成稿的过程中,译者没少给重庆出版社的编辑魏雯女士添乱,许多拗口的表达,承蒙她的指正才得以一一展平,在这里借一席之地谨表谢意。另外,期待关注井上靖作品的读者朋友们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的翻译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师妹蔡春晓。当她询问我有无兴趣翻译 《风涛》 一书时,我满口答应。原因在于,《风涛》所探讨的忽必烈东征、日称“蒙古袭来”,与我本人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关注的是江户时代众多有关壬辰战争,即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争的文艺作品,所谓“朝鲜军记”。而“蒙古袭来”作为壬辰战争前史,作为侵朝的理由被众多日方文献屡屡提及,如“异国侵略我国 (蒙古袭来) 之事古来数度有之,而我国侵略异国之事,不曾耳闻”,其目的是为侵朝行为开脱,主张是出于主动消除外敌威胁的正当性。而忽必烈军队两次因遭遇“神风”而覆没一事,更被视作日本“神国论”的完美论据而津津乐道。

——覃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