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 第十章 谁强谁做东——李自成与张献忠的饭局恩怨

第十章 谁强谁做东——李自成与张献忠的饭局恩怨

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代表帝国同造反大军达成了招安协议:由陈奇瑜按造反军战士数目,每一百人派一名安抚官加以监视,负责遣返原籍安置,所过府县由当地政府供应粮草,同时檄止官军进兵,以免发生冲突。

陈奇瑜居然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些人的投降,并且向朝廷报告,兵部尚书张凤翼大力支持。因为不想打仗,所以就把敌人想得很善良。

当官兵把造反军的人数告诉陈奇瑜时,这位看上去很有能力并且秉承着儒家“诚信”思想的帝国军人一点都不惊讶,他真以为流寇是说一不二的人。

陈奇瑜的智商连猪都不如,相信了他。李自成开始了悔罪过程。他先是将军中缴获所得金银财物集中起来,然后派人去见陈奇瑜,说明了自己造反实在是逼不得已,如今天兵一到,我等甘心为天兵效劳。

从峡谷中出来后,造反大军与官兵还吃了一顿大餐。在这顿饭后,造反大军与官兵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换马骑、换衣穿,睡觉搂抱在一起。在一天夜间,四万多造反人士背信弃义——他们大概根本就没有信义,将前来安抚他们的帝国官员与士兵统统杀掉,又走上了与帝国为敌的路上来。李自成从汉中脱险后,以迅雷之势攻西安附近地区,声威大振。

李自成等造反大军受到帝国正规军的大肆屠杀,被迫又跑回了陕西。陈奇瑜紧追不舍,在训练有素的帝国军队追击下,造反大军狼狈不堪地逃进了汉中栈道地区,并且极不情愿地被追进车箱峡。张献忠也被追进这个鬼地方过。帝国军队将峡谷堵得水泄不通,老天不可能总帮李自成,接连下起雨来。并且持续了两个多月,李自成与他的手下们天天泡在雨中,又缺雨衣少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决定投降。

陈奇瑜招抚的失败让崇祯皇帝大为恼火,立即被崇祯皇帝投进监狱。崇祯七年十一月,内战专家兵部尚书洪承畴来到了陕西,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军务。这个人很干脆,对流寇采取的手段只有一个字:杀。

事实上,这些人刚进入中原时很吃得开得益于两点,第一,造反阵营不断壮大,因为有太多的百姓吃不上饭;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原地区的战区指挥官都不善于和他们打交道,并且拥兵自保。但当陈奇瑜到来,统一指挥后,他们注定会失败。

这年年底,流寇第二次进入河南,因为这里许多啃树皮的人,这就是流寇的温床。在整顿后,李自成率领着自己的队伍主力向皖北方面挺进。崇祯八年正月,造反大军经河南汝宁府东入安徽,十一日攻克颍州。

流寇还得跑!

该年正月十五日清晨,造反大军突然冲进凤阳,并且烧毁了皇陵享殿和龙兴寺。也就是这个时候,李自成与张献忠产生了点不愉快。两人的矛盾之所以没有激化,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点外,还有一点则是,两人的矛盾没有时间激化,因为三天后,南京方面官兵就从南京向凤阳进军,他们只好逃出凤阳。

崇祯七年春,崇祯皇帝派出陈奇瑜到中原跟流寇打交道。帝国几乎四分之三的兵力全调往河南陕州(今陕县),然后移师南下,向湖北均县、竹山一带的起义军进剿。

崇祯八年,一直以镇压造反人士为荣的卢象升来到河南。他开始了对李自成、高迎祥和张献忠的剿杀。第二年五月,卢象升部官军齐集于豫西洛阳一带,把造反军由陕西折回中原的路堵死,陕西巡抚孙传庭和三边总督洪承畴部官军开始围剿高迎祥。

就在叫天天不应的时候,母亲发威了,它把自己结成了冰。李自成们兴奋异常,率领几十万造反大军像旅游一样从黄河冰上进入中原大地。据说,这是对造反大军来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但明帝国却痛苦不堪。(有一种说法,明朝灭亡跟当时的气候有关,在这一点上得到印证)流寇一进入中原后,势力大兴。

崇祯九年二月,高迎祥率部西返河南,在登封、鲁山、南召山中流窜。经过帝国军队的分化瓦解,高迎祥的部众纷纷叛变。高迎祥如丧家之犬,只顾着逃跑哪里还会在意手下的人越来越少?

身为流寇,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打不赢就走”是他们的传统。但向哪里走是个问题,因为再往西,就出国了。向东,等于找死,只能向南,进中原。但有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孙传庭和洪承畴当然要痛打落水狗,高迎祥跑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终于有一天追到马召原,双方开战。高迎祥正专心地打仗,他的部下却利用雨后大雾,高迎祥下马张弓射敌之机,偷着把高迎祥的坐骑和部卒向南拉走。等到高迎祥发现这一阴谋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脱下甲胄隐蔽在草丛里,不幸被官军俘虏。被官军搜索到押到了北京后,被处以凌迟。

两人的合作还算愉快,李自成有一点谋略,高迎祥的声望在西北地区又不错。从崇祯三年到崇祯六年,李自成一直与高迎祥并肩战斗在陕西,随着帝国平叛军数量的增加和军队指挥官的智慧增长,他们在陕西混不下去了。

高迎祥一死,李自成的机会就大大地有了,没有投降的造反人士们拥戴他继为闯王,率领七万多名人马,继续与官兵周旋。

不知是否有因果循环,朱元璋当年就是靠着成千上万的流民而得到天下的,二百多年后,他的家族也受到了流寇的侵袭,并最终被流寇所灭。据说,李自成是因为在地主门前撒尿而被捉进监狱的,后来,许多吃不上饭的农民围攻当地政府,政府解散,犯人们纷纷走出,大家一商议就造反了。李自成先是投靠了流氓无产者“不沾泥”,做了一名队长。不久,“不沾泥”投降明朝,李自成率领残部逃脱。崇祯三年,李自成投到了闯王高迎祥麾下。

崇祯十年后,伟大的战略家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并对造反人士进行“十面张网”战略。李自成等造反人士活得都不怎么样,第二年,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的两路大军合击于陕西潼关。这是他自造反以来第一次与帝国最骁勇的士兵与最有谋略的指挥官所打的一场战。

李自成的造反史其实就是一部明末“流寇”史。

意料之中的,一战之下,队伍即溃散。于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八骑入商雒山”事件诞生了,主角就是李自成。

但后来山海关一战,满洲人认为自己的担忧真是多余,李自成的军队与八旗军相比,战斗力不是一个段的。

从崇祯三年他造反开始算起,到崇祯十一年十年时间里,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军打得生存不下去,就跑到河南。在河南又被人赶回陕西,然后是湖北,山西。总之,该跑的地方都跑了。如果不是他天生而来的狡诈,比如诈降,还有满洲人总在东面捣乱,李自成早已经被拉到北京砍脑袋了。

李自成在那个年代,对于明帝国而言,是个人物。后来他不费吹灰之力攻下北京,吓得要进中原的满洲人魂不附体。满洲人到北京城下不下四次,每次都无功而返,李自成仅用三天就拿下北京,简直是战神。

明末流寇造反,有一个先天优势,那就是在明朝东方总有个流氓——满洲人——帮他们。一旦他们快要生存不下去了,满洲人就在那面闹事。所以,帝国的军队只好抽调回去对付满洲人,他们得以喘息。

这是历朝历代从没有过的现象,崇祯十一年,李自成还能骑着骡子上山下山,就是因为满洲人帮了他大忙。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李自成一提造反的事,或是希望张献忠再造反的事,张献忠就打哈哈。这让他无法忍受,所以,他决定走。牵着五十匹骡子回到了商雒山。

这次两人的饭局,倒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只是李自成自己觉得非常不舒服。他也是个有自尊的人,尤其是在同志面前,张献忠肯定没少给他脸色看,但这种脸色都是隐藏在请他吃猪肘子下的。李自成如果不傻,当然就能感觉得到。

李自成回到山上,用张献忠给的物资开始招兵买马。明朝末期,饮食状况极度恶劣的人非常多,不久,李自成就凑起了一万人马,准备东山再起。

但看在李自成实在太可怜的份上,他还是给了李自成一批物资。首先是一些吃的,其次是一些衣服,然后就是五十匹骡子,都比李自成骑来的那匹大。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终于吃得脑满肠肥,宣布造反。李自成得知后,大喜过望,率领着人马就冲下山来,但很快,陕西总督郑崇俭带领军队来打他,李自成凑的士兵还没有脱离饥饿线,仗当然没有办法打。一战过后,人马四散,李自成只好自认晦气。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就又想到了张献忠。

李自成坚决要走,并且希望张献忠看在大家都是同志的份上,能给自己点物资。张献忠险些没有笑死,他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给这位李同志什么呢,给他马,没有人骑,给他武器,没有人用。这不是等于一个穷鬼来要锅,要柴禾吗?

此时,张献忠正如鱼得水,听到李自成又来了。心情跟上次就截然不同了。他对另一位头领,也是他的手下罗汝才说,“李自成这小子还真能折腾,咱老子的养了近一年时间才敢和敌人撕破脸。他在深山里啃了半年树皮,说杀出来就杀出来。”

李自成在谷城住了几天后,就想走。张献忠挽留,他认为,回到山里,也是啃树皮。出山,又没有人肯为你卖命,你就在这里养老吧。

罗汝才说:“他现在可落魄,咱们得帮他一把。”

也许,两个人都是奸猾之徒,互不相信。张献忠不相信李自成仅仅是来吃饭的,李自成也不相信张献忠真的就归顺了大明朝。

张献忠摸了摸脑袋,对明帝国,他倒没有什么见识,但对于那些同志,他有着很深刻的见解。在众多同志中,最数李自成有出息,百折不挠,而且,很会收揽人心。如果真让这个人再起来,那他张献忠以后就多了个对手了。

李自成刚把一块猪肘子吃掉,擦了嘴,抬起头来,微笑着只说了两个字:“不可”。李自成说完这两个字,又去盘里挑了块肘子,不说话,只是闷头吃。

这个时候,张献忠想得并非是联合起来与明军斗,他看着自己的势力在逐步膨胀,“攘外必先安内”从骨子里向外散,逼着他考虑点正事。

酒过数巡,张献忠拍了拍李自成的肩膀说:“瞧,咱老子现在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你在山上啃树皮做甚。跟咱老子学,降了他们,以后就不用东躲西藏了。还有肉吃,哈哈。”

这正事就是,先易后难。

不过,张献忠似乎对那件事已经忘了。许多年后,我们知道,并非是张献忠忘了,而是他看到李自成如今这副狼狈样,心上太舒服了。一种报复的快感使他暂时还没有把那件事想起来。看着李自成狼吞虎咽,他比当了皇帝还高兴。

明帝国是最难对付的,而自己的同行们是最容易对付的。尤其是看上去将来会有出息的李自成,如今他正处在落难时,对落水狗绝不能留情。

果然不出李自成所料,张献忠的确设宴盛情招待。李自成吃得很爽。但他一直提防着张同志,毕竟当年在凤阳,两人有过矛盾。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李自成虽然现在如丧家狗,但影响力还在。一旦自己明目张胆地将他杀掉,同行们会怎么想。张献忠可不是孤胆英雄,他将来还是要或多或少地靠一靠同行们的。

当然,一切都是在隐秘情况下进行的。李自成把自己脑袋包了个严实,跟着张献忠的人来到张献忠家。两人一见,似乎份外亲切。

每到这个时候,也就是想杀一个人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杀时,只有一个办法:请他吃饭。在饭桌上,什么事都能发生,食物中毒,喝多了耍酒疯把人杀了,都在人们意料之中。

李自成跟几个兄弟商量了一下,几个兄弟找来一匹骡子(这种东西是马与驴杂交出来的),李自成骑在上面,从山间小道摇晃着就下来了。

奸谋就这样产生,并且马上开始实践。

可以说,崇祯十一年,张献忠在谷城活得太滋润了。李自成来找他,就是听说他吃得肥头大耳。他吃肉,李自成想,自己还不喝口汤!

李自成虽然落魄,但手下还跟着几百号人,每个人虽然都有点残疾,可一旦主人有难,他们还是会扔了拐杖挺身而上的。张献忠顾虑的当然不是这几百号人,而是李自成。

李自成准备去找张献忠时,张献忠已经在谷城吃了半年军粮,他虽然投降,但提出的条件是,自己的军队不能动。不但不能收编,他还招人。明朝将领的愚蠢,在这个时候暴露无疑。在张献忠的贿赂下,许多官员都替他讲话。朝廷源源不断地给他送吃送喝,还送粮草。

用他的话来讲,李自成这小子比咱老子要狡诈。

他带着伤痛把部队拉到了湖北麻城、蕲州一带,与射塌天刘国能等合营。此时朝廷在军事攻势的同时,也展开了强大的招抚攻势。而张献忠、刘国能见如果不投降,只能被歼,就投降了明朝,这一年是崇祯十一年(1638)。

所以,这个饭局怎么设,就成了张献忠自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件难事。

不久,张献忠重回湖广,杀向郧阳地区。六月,滇将龙在田、楚将许名世援郧,击败张献忠。张献忠被迫北撤,进入河南的南阳地区。在南阳,张献忠被打得屁滚尿流。这年八月,狡诈的他想伪装成官军,骗开南阳城的大门。可惜,他遇上了明军聪明的大将左良玉,左良玉不但识破了他的诡计。还追他,不但追,还射他。张献忠肩膀上中了一箭,险些丧命。

史料记载这段故事时,说,张献忠“欲图之”,李自成“觉之”于是,“怒而遁之”。

张献忠等部先攻安庆,未果。三月,农民军复攻蕲州、黄州等地,并在安庆附近重创明军后,连下数城。

根据这段描述,我想,张献忠肯定在没有摆饭局之前就对李自成下了手。或者是准备好了一套计划,准备实施,被李自成发觉了。

这年秋天,张献忠曾与其他各部合攻过襄阳城,但没有成功。于是,张献忠便与罗汝才等向东移动。至崇祯十年(1627)正月,诸部顺江而下,与久踞在皖西英山、霍山一带的贺一龙、贺锦合营,烽火直达淮扬,搅得江北一片惊慌。

然后,他又赶紧请李自成吃饭,李自成当然知道这是鸿门宴,就坚决不去,大怒而走。

崇祯九年正月,张献忠随闯王高迎祥东下安徽,一度曾围攻滁州,大震留都南京,逼得卢象升火速来救。农民军转而攻打凤阳,未果,便又进入河南。至七月,高迎祥在陕西被俘,张献忠成为势力最大的首领,活跃在河南、湖广一带。

这场饭局这样还没有开始,就匆忙地结束了。

在崇祯八年(1635)底至九年(1636)上半年,张献忠追随高迎祥,转战于河南、安徽、湖广,他们的主要对手就是刚刚由湖北巡抚升任总督五省军务的卢象升。

张献忠还没有来得及后悔,明军就朝他来了。他只能边打边跑。李自成跑到其他几个同行那里,借了点人马,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自凤阳分手后,大家各自发展。张献忠率部南攻,围庐州、掠舒城、安庆,陷庐江。屠戮巢县、无为、潜山、太湖、宿松诸城,然后从皖西英山等地进入湖广境内,弄得罗田、麻城、黄安等地,处处报警,最后又借道河南,转回陕西。

对李自成而言,从头再来的日子太多了,但这一次心里有点恼火,因为张献忠想要做了他。他一直把这仇恨埋在心里,等着有一天可以报仇。

李自成就凭他这句话,断定此人将来是个祸害。那时,号称闯王的老大高迎祥还活着,各个起义军首领都在,李自成也怕把事情闹大,就没有把张献忠怎么样。

我一直认为,强盗之间是没有“义”的,封建社会的那些起义,大可以解释为“起”来反“义”。有时候,由于生存危机,他们往往猪狗不如。李自成气愤张献忠想干掉自己,其实他本人后来能以流寇头的身份进北京,就是因为他把同行们都干掉了。

张献忠与李自成有过合作,那就是当年联合打安徽凤阳。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皇族不少。打下后,张献忠杀了几批人,放了几把火,又抢珠宝。李自成看不过去,就训斥了他几句,张献忠说:咱老子想干什么,关你屁事!

明末农民军中起事最早、影响最大的就属“十三家”了,这十三个人除了死于于战场和投降官军者,将近一半是被自家人干掉的。李自成就是在火并中胜出的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张献忠于崇祯三年造反,由于阴狠歹毒,大家都叫他“八大王”。

比如前面提到的罗汝才,在当时造反队伍中名气很大,左金王、革里眼这两人也都是流寇中的佼佼者,但这三人全被李自成吃掉了之手。

张献忠和李自成是老乡,都是陕西人,他又和李自成同一年出生,几乎同时参加了造反军。据野史载,他出生的那一天满天红光。后来得知,这红不是希望的红,而是血液的红。张献忠的肝有毛病,所以脸色蜡黄,身材倒是很高,长了一个老虎的下巴。他曾在延绥镇当过军吏,因为肝火旺盛杀了人。要处斩时,主将陈洪范对他的状貌感到惊奇,于是向总兵官王威请求把他释放了。这一放,四川人后来就倒霉了。张献忠屠川的历史被我们永远定格。

罗汝才是被李自成在命其队伍攻城的间隙中突然袭击,斩于自家营帐中的,左金王、革里眼被李自成请来吃饭,吃到半路,李自成背后就跳出了许多流寇来,对着二人不分好歹,一通乱砍,两人就这样死在饭桌上。

李自成找张献忠,直接的目的就是,吃顿好的。至于将来的理想规划,等吃饱了再说。

所以说,李自成就没有脸怨恨张献忠,可如我们所知,他一直记着这个仇,风水轮流转,仅两年后,张献忠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几天后,他见风声的确远去,就做了个决定。他要去找同志张献忠!

李自成应该感谢兵部尚书杨嗣昌,是他制订的一系列围剿计划,把张献忠逼上了死路。崇祯十四年(1641)八月,明朝总兵左良玉在信阳与张献忠相遇。两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见面就开打。在这之前,张献忠取得了玛瑙山大捷,所以骄傲了。恰好又中了“骄兵必败”的魔咒,被左良玉打败。张献忠受伤,乘夜东奔。左良玉急追,恰好当时天下大雨,江溢路绝,张献忠着才捡了一条命。但半路上又被左良玉副将王允成打了一通,只剩下了十多人。

一方面是惊喜与恐慌,另一方面,他们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了,全靠草根与树皮为生。饮食情况很糟糕,几个人经常会肚子突然疼痛,李自成的转圈恐怕与此有关。

他没有办法,只好来投李自成。

如同一个天天被人追杀要帐的人,突然追杀他的人消失了。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不适应。李自成就是这种情况,有那么几天,他在商雒山总转圈。

李自成兴奋异常!

崇祯皇帝急忙召洪承畴、孙传庭率所部勤王。洪、孙到京后,洪被任命为蓟辽总督,孙被任命为保定总督,留在北方防范清军再次入边。这两人一走,李自成活了。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还是在两年前,他骑着骡子去见张献忠。如今,张献忠连匹马都没有,如同一个乞丐一样就奔他来了。

危急啊!

他设宴,请张献忠吃大餐。

总之,明国人一直在死,清军一直在向西来。华北接连四十余城池丢失,山东济南也被攻克,崇祯的叔伯兄弟德王朱由枢被活捉。

但张献忠一向吃喝都很好,而且又刚被人打得如此狼狈,哪有心情吃饭。两人追忆往事,感慨万千。李自成想方设法地将张献忠的思路拉到两年前,第二场饭局时。

就在李自成跑进商雒山时,在明帝国的东面,清军从墙子岭入边,蓟辽总督兵部侍郎吴阿衡战败被杀。清兵纵横河北,逼近京师。宣大总督卢象升入援,也于十二月中旬战死。退休的大学士孙承宗在老家高阳组织抗清,城陷被俘不屈而死,孙家儿孙子侄全部战殁。

张献忠极力回避,两个人在饭桌上打起了转弯抹角的嘴仗。最终,张献忠在李自成一字一句的提醒下,终于想起了当初他想“图”李自成的事情。

后来,他才知道,那段时间,纯是自己吓唬自己。因为负责扫荡商雒山的明军都已经调回北京。

他一想起来,李自成就绷起脸,剑拔弩张。幸好,与张献忠关系不错的罗汝才替张献忠解了围。这顿饭才吃了下来。

李自成感慨了两天,就恢复到平时的惊弓之鸟状态中去了。

但李自成没有忘记自己险些被张献忠要了命的仇,只要张献忠在这一天,他就必须要除掉他。

刘宗敏虽然四肢不怎么发达,但头脑的确简单。为了证明自己从此后死心塌地地跟李自成,他把自己的两个妻子全都杀掉,以示了无牵挂。其他亲信也把自己老婆杀掉,以示绝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光杆一个,跟李自成打天下。

僵局总得有人打破,张献忠承担了这一角色。在最后一场饭局上,他希望李自成能给自己点兵马,使他东山再起。李自成冷冷笑道:“我给你多少呢?不如这样,我手下几十万人都归你指挥,我封你为大将。”

刘宗敏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单就把那根短的抽了出来。李自成又痛哭起来,捶了刘宗敏几拳,嗔怨道:“你这该死的,居然不相信我。”

张献忠险些没有背过气去,这明显是在羞辱他。当初,两人可是平起平坐的,凭什么要自己听他的呢。

于是,他找来一根树枝,折成六段,其中有一根短于其他五根,他握在手里,让刘宗敏抽一根,如果是那根短的,就是天让他做天子,如果不是,任刘宗敏去。

他在桌子上就站了起来,脸色很难看。李自成的记忆立即被他那张难看的脸勾回来了。他大怒,拔剑要砍了张献忠。又是罗汝才,站了出来。低声对他说,“留着张献忠,可以使他扰汉南,分官军兵力。”

他虽然有种活下去,但他的兄弟刘宗敏却没有勇气在深山老林里活下去了,他决定投降。李自成痛哭,说:“当初有大仙给我算命,说我是天子命。如今沦落到山贼的地步,我也不留你。还是让老天告诉你,你现在跟着的人是不是天子吧。”

李自成毕竟是做大事的人,想想,自己如果杀回陕西,南方就会空虚,如果没有人在这里扰乱明军,他将来的前途也无法保障。

仅半年时间,李自成屡败屡逃,身心俱疲,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思来想去,却不甘心。他当初在家乡陕西造反,一路走下来,虽然被明军击败过,却从来没有败得这么狼狈。革命尚未成功,自己怎可轻言死。

罗汝才见他不说话,就把张献忠来出房间,第二天,偷偷给了张献忠五百骑,让他赶紧逃走。(我疑心这是李自成授予的,不然,罗汝才肯定不敢。)

李自成必须也只能向潼关跑,结果,他中了孙传庭的埋伏圈,突围出来的一批人逃进汉南山中,但山中的百姓恨透了这群强盗,纷纷拿棒子当武器,将他们打死。李自成只好再逃,带领少数亲信逃进了商雒山里。

张献忠离开李自成后,张献忠以自己“破襄阳,逼死杨嗣昌”的威名吸引了几个造反小头目,并逐渐展开行动,但范围明显缩小,只局限在河南北部。

不过倒霉的是,对付他的明军陕西战区总司令洪承畴对他这种想法已有判断,洪司令命手下骁将孙传庭在潼关南原设置三重埋伏,他的直属部队曹变蛟等,则有计划地将李自成的部队向赶猪一样朝潼关驱赶。

崇祯十五年,他的机会来了。帝国军队的主力都去对付满洲人,他趁势在河南一跃而起,直取湖北,在进攻汉阳前,李自成一直在攻打。张献忠为报上次李自成欲杀自己尺仇,在李自成屡攻不下的情况下,出奇兵,先攻下了汉阳。

六个月前,李自成率领造反军进入四川,七月,明将贺人龙和马科在广元与其开战,李自成败,八月,他在南江与明军战,又败。逃进川北群山中躲了一段时间。八月中,他侥幸逃出深山回到陕西,在陕西东南方转悠了两个来月,明军步步紧逼,他与部下商议,攻破潼关向东跑。

不久,他又击败了帝国最后一位内战行家杨嗣昌,一跃而成为可以问鼎北京的流寇人物。李自成也刻苦努力,从陕西出发,开始西进。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这个同行想过要杀自己的行为,在进攻北京之前,他给武昌称王的张献忠写了封“恐吓信”:老回回已降,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皆为我所杀,下一个就是你哪。

他仰天也有目的,是看天气,如果再下雨,他和手下几个兄弟真就活不下去了。秋雨过后,树林里阴冷潮湿,他们当初被追得狼奔豕突,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带点行李进来。

张献忠恼怒至极,在部将面前大揭了李自成当年走麦城托庇于自己的老底,声称要北伐擒李。但他虽然说,可自己没有把握,一旦李自成真的不进北京,而是来打他。天知道谁会赢。他派人送了几箱子金元宝给李自成,李自成把金元宝留下了,也把他的人给留下了。张献忠又大骂李自成不已。直到后来老张在成都称帝,听见百姓嘴里冒出“张家长李家短”的俗语都会给赏,说这是“我家胜自成之兆”,弄得老百姓诚惶诚恐。

李自成这段时间,心情坏透了。此时已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天,商雒山上秋意十足,李自成在凉风中,仰望天空。如果我们把李自成在树林中仰望天空的画面定格,还以为他在观赏风景。其实不是,他一面仰着脸看天,一面还得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因为明军搜索了他半个月,就快要搜到这里来了。

不久后,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在逃跑过程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偷农民家的粮食而被农民用锄头活活打死。一年后,张献忠也被清军射杀。两个人的恩怨才算彻底完结。

两人都有过机会,能在饭局上把对方置于死地,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这说明,对方在当时还是有利用价值的,更说明,两人的命都非常好。

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乞丐难做。想要从别人那里要口饭吃,不但要承受别人的鄙视,遇到脾气不好的老爷,还会挨揍。有位哲人说,饿的时候不要去找泛泛而交的朋友。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这两位当年最优秀的“流寇”在饭桌上,当然也谈不上君子。于是,才有了两人的两次交锋。谁强谁做东,在他们看来,是硬道理。因为谁是东道主,谁就有权力大声说话,大刀砍人。

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乞丐难做。想要从别人那里要口饭吃,不但要承受别人的鄙视,遇到脾气不好的老爷,还会挨揍。有位哲人说,饿的时候不要去找泛泛而交的朋友。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这两位当年最优秀的“流寇”在饭桌上,当然也谈不上君子。于是,才有了两人的两次交锋。谁强谁做东,在他们看来,是硬道理。因为谁是东道主,谁就有权力大声说话,大刀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