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回来,就知道城墙防空洞塌了。好几个人跑去看,知道你们不在,也没有人受伤,才放心。”子蔚轻叹,“没想到房子震塌了。”
他们继续刨出几件桌椅箱笼,排列在炸弹坑边。饮水器皿都已粉碎,没有水喝。这时腊梅林中走出一个人来,这人风度翩翩,神采俊逸,穿着浅驼薄毛衣,深灰西服裤,依然北平校园中模样,正是萧澂萧子蔚。
“日本飞机炸得真准,正好在房子前面,要是炸弹落在房子上,可就什么也没有了。”
峨、嵋姊妹扑向瓦砾堆,床拉出来了,书箱完好无损。弗之打开书箱,见书稿平安,全不知已经过一番浩劫。他慨叹道:“这下子咱们全家都在一起了。”
“谁叫弗之是代表人物呢。炸弹也找有代表性的地方掉。”子蔚故作轻松,对碧初说。
碧初沉静而哀伤的眼光抚慰着他。“没事的,”她说,“那箱子在床底下。”他们本要带着它,因祭物已很重,便给它找了个好地方。
碧初知他的用意,勉强一笑。峨特别感动,心想萧伯伯真是好人,总在宽慰别人。
“我的书稿!”弗之猛然叫道。
“大戏台那边收拾了一间屋子,孟太太先过去休息吧!我们张罗搬东西。”子蔚说,“我去找个挑夫。”
“毕竟我们一家人都在!”碧初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是啊!在这战乱之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谓不幸中之大幸了。坐了一会儿,碧初发令动手收拾。我们人还在,我们还有头、还有手呢!
说话间又来了几位先生和庶务科的人。都说现在找不着人的,还是大家动手,随即抬的抬提的提,还有人找来扁担,挑起两个箱子,往大戏台那边运送。
“坐一会儿吧。”半晌,弗之说,从碎瓦中拖出一个凳子来,让碧初坐下。
弗之命嵋陪母亲先去休息,嵋说:“让姐姐去吧,我帮着搬东西。”
他们怔在那里。没有哭泣,没有言语。时间仿佛停滞在炸弹坑边。
她在倒塌的土墙边出出进进,身上原来的泥土未曾收拾,现又加了许多,红一块黄一块黑一块,颇为鲜艳。小娃则成了个小花脸,前前后后跟着她。一些小东西,其中有龟回买来的砚台,都是他们两个刨出来的。
他们站在家门前时,觉得神经已经无法承受苦难的砝码了。他们的家已成为一片废墟,房前面一个炸弹坑,可以装下一辆老式小汽车,幸亏这是一枚小炸弹。瓦砾之间,还有半间屋架挺立。半截土墙上贴着嵋和小娃写的大字。那时他们正在临九成宫字帖。
峨提了一个网篮,陪碧初先走了。众人又刨了一阵,有些埋得深的,只好以后再说。弗之不知怎样感谢才好。
孟家人走过腊梅林。林中靠防空洞那边落了一枚炸弹。炸弹坑看不见,烧焦的树林还在冒烟。黑烟下还是郁郁葱葱的梅林,迎着他们。
一个职员说:“用不着谢的,明天说不定炸到我头上。还得给我——”他本想说还得给我收尸呢,说了一半,咽下不说。大家都拿了些什物,往大戏台走了。
弗之示意碧初拿些钱,碧初早拿了一百元递过来。弗之交给邻居,邻居说:“孟先生好人!快看你家房子去!”
嵋和小娃走在腊梅林中,忽听见马蹄嘚嘚,愈来愈近。
“试试看。”
“骑兵!”小娃说,“骑兵没用!”
“送医院吗?”
他们站在一棵腊梅树下,望着祠堂街。一会儿,一骑云南小黑马跑过来,进了大门。一个干净的、英俊的少年骑在马背上,两眼炯炯有神,脸上则是平静的,像是刚从书房走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庄无因。
一个人说:“他是震伤,不是炸伤。”
“庄哥哥!”他们两个大声叫起来。庄无因跳下马,把马拴在腊梅树上。一手一个拉住他们俩,三人半晌说不出话。
弗之一行人听得明白,没有说话,忙走进门。见几个人抬着担架过来,是另一家邻居。心下一惊,问道:“不是说没有伤人吗?”停下看时,见是看祠堂的申大爷,闭目躺着,微微喘气。
“我们听说了,我立刻骑马来了。”无因目光流露出关切和一点凄凉,“你们害怕吗?累吗?”两人低头不答。
“不有伤人,不有。”罗老板摇手,神色于愁苦之中露出一点侥幸的安慰。“我们也出城了,走亲戚去了,神差鬼使!”他欲言又止,终于还是说了:“你家先生的住处也塌了。”
“听着,”无因果断地说,“你们俩到我家去住,爸爸妈妈派我来说这事。”
“伤人没有?”弗之忙问。
“哦,不。”嵋果断地摇头,“我们要和爹爹和娘在一起。”
杂货铺罗老板从大门出来,见到弗之说:“你家去外头躲了,大命人呀。防空洞塌了,我刚刚看过。”
“庄哥哥,我们还要守着腊梅林。”小娃说。
进城后李涟一家往南,弗之一家往北。他们走上祠堂街,就觉得异样。邻居杂货铺关门下板,祠堂花园高墙里冒着黑烟,有些人在祠堂大门出出进进。
“孟合己很有想象力。”无因轻拍小娃一下,“好,这话等会儿再说。”
谁都没想到,他们已经没有家了。
三人走到大戏台,见进门处的玻璃震碎了,两扇窗掉了下来。没有大损伤。孟家栖身之处是戏台顶上的小阁楼。因楼梯过于窄陡,上下不便,没有人住。这时阁楼上很热闹,楼梯不时有人上下。
嵋看见了,她像被什么重重地撞击了一下,有些发晕。她尽量镇定地随着大人走,不添麻烦。心里在翻腾:可怜的人!一定是住在这里的,没有跑警报去,如今变成鬼了。鬼是什么样子?鬼去打日本人才好,日本人太凶狠了。跑警报的也死了,不知死了多少人,有几个新鬼?可千万别到我家来啊。
峨拿着盆巾走下来说:“从窗口看见你们了。娘说让你们先去洗脸。”她向无因点点头。
弗之一行人走回城内。经过小东门,见火已熄了。人们在倒塌的房屋前清理,有几个人呆呆地坐着,望着这破碎的一切。一棵树歪斜着,树上挂着什么东西,走近时才知是一条人腿。大人忙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往路的另一边走,似乎是远几寸也好。
“庄哥哥骑马来的。”小娃报告。
敌机没有再来,解除警报响了。留下了尸身和炸碎的肢体,留下了瓦砾和仇恨。
“你能在马上看书吗?”峨问。
“不共戴天”!弗之在心里咀嚼这四个字,一面叹息,世界上,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啊。
“不能。”无因回答,随即转脸对嵋说:“马太快,会摔下来。我骑车看书,因为自行车是百分之百听指挥。马做不到,只能百分之八十——也许更少一些。”
“我看见日本兵在机舱里得意地用机枪扫射,那女孩——不共戴天!”李涟恨恨地说。
两个孩子在公共用水的地方洗脸,很快洗出一盆泥汤。峨吩咐再洗一遍。嵋和小娃很迟疑,他们不敢多用水。水是雇人挑的。
弗之和李涟对望一眼,都在痛恨自己的无能。
“你们快成夏洛克了。”无因说,“你们洗,我去挑水。”
李涟大声说:“防空系统有消防队,大家跑回去没有用啊!”人们不听,三三两两走了。
“你知道井在哪儿?”峨冷笑。
“等下嘛,等一下。”有人劝他。这里很多人都住小东门一带,又有几个往城内跑,要去救火。
“想找就能找着。”无因说话间已跑出几丈远。
忽然一个人大声叫起来:“我的家!你鬼杂种炸我的家!”他跌跌撞撞向河对岸跑,被人拽住了。
水很凉,两个孩子不想再洗,但觉得姐姐这样来招呼真是天大的面子。既然无因肯挑水,就多用些。他们又洗一遍,水的颜色浅多了。经峨认可,一起上楼。
飞机转了几圈,飞走了。紧接着,小东门一带传来轰隆巨响。人们屏息凝望,见几簇火光,从地上升起,在阳光中几乎是白色的。“小东门起火!小东门起火!”人们压低了声音说。
秦校长和夫人谢方立在房间里。谢方立较碧初大几岁,面容清秀,于慈和中有几分严峻,似是从秦巽衡那里分来的。碧初用毛巾擦着小娃的手脸,怕生冻疮。
“我们的飞机?我们积贫积弱的祖国,哪里有飞机!”弗之深深感叹。又见小娃那样小,满身红土,却站得笔直,专注地望着自己,关心着我们的空军,心里一阵酸热,温和地说:“可以说我们根本没有国防。我们的人民太贫困,政府太腐败——这些你还不懂。”
谢方立也拉着嵋教她轻轻搓手,一面说:“你们三个孩子精神都很健康,都是经得起事的。”她本来想到的是两个孩子,及时纠正了。又叹息道:“这里和圆甑方壶的日子没法子比了。”
小娃挣扎着站起来,大声问:“爹爹,我们的飞机呢?为什么不来?”
“他们倒是从不叫苦,知道怕苦也没有用。”碧初擦干小娃的手脸,命他走开,自和谢方立低声说话。
美丽的蓝天,你就放纵敌人的飞机这样任意来去吗?丰饶的原野,你就忍受敌人的炸弹把你撕破吗?
小娃走到弗之身边,听他们讲话。
敌机又飞回来了,在空中盘旋。
秦校长说:“从去年九月二十八日敌机首次来炸,今天是最严重的一次。这一阵对敌机轰炸有些麻痹大意,看来还是得疏散到乡间去。前些时在城西看了几处房子,几个理科研究所设在那儿。修房搬迁仪器等事都得抓紧。卣辰他们几家家眷已在西里村住下,这样最好。文科研究所设在哪儿好?”
树林边传来哭声,是死者的亲人在忍受死别的痛苦了。一个人哭道:“小春啊小春,你才十二岁,你才十二岁!”小春,是最普通的女孩名字,十二岁,刚刚是嵋的年纪。这个不相识的同龄人已经消失了。
弗之说:“严亮祖的一个副官在东郊龙尾村有一处房,愿意借给我们,给研究所用很合适。我还没看过。”
这时士珍议论着,那边炸死好几个人,很可怕。她脸色苍白,语调紧张。
秦巽衡大喜,说:“那好极了。我叫人和严军长联系,请他介绍去看房。除了研究所,眷属也要快些疏散。孟太太身体不好,这样跑警报是受不了的。”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娘。”嵋在心里说。
“我们在龙尾村一带找房子吧?”弗之看一眼憔悴的碧初,又看一眼盛放书稿的箱子。叹道:“逃到昆明来还要藏,还要躲!曹操曾说,我辈为盛世之英杰,乱世之豪雄。我们是否盛世之英杰还不可说,可真是乱世的饭桶了。”
小娃凑近碧初耳边,说:“娘,我觉得过了好些好些年了。”
巽衡微笑道:“饭桶才好。饭桶里出人才!”
弗之一行人赶过来了。之薇、之荃见到士珍,都停了哭。嵋和小娃依在碧初身侧,觉得十分平安。
小娃靠在弗之身边,忽然说:“有了造飞机的人,就能有飞机了。”
李涟等帮着把土扒开。一会儿,嵋醒了。她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天还是那样蓝,那朵白云还在不经意地飘着。外公,警报,飞机,炸弹在她脑中闪过,她随即意识到,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
巽衡膝下无子女,见小娃点漆般的眼睛,专心望着,不由得摸摸他的头,说:“多有几个小娃这样关心的人就好了。我们学校有航空系,就是培养造飞机的人才。”
小娃身上土较少,先醒过来,只觉浑身无力。他见嵋在不远处,大半身让土埋着,忙爬过去,一面扒土,一面叫道:“小姐姐!你醒醒!”叫了几声,嵋仍不睁眼。“是不是以后只能给小姐姐上祭了啊!”小娃想,几乎心跳都停了。但是他不哭!
弗之说:“小娃从小喜欢飞机。”
忽有一架敌机俯冲,用机枪扫射地上的中国人,机枪的哒哒声十分清脆。李涟护着孩子,抬头定定地看着敌机。等敌机飞走了,过来看嵋和小娃。
小娃沉思地说:“我可不喜欢杀人的飞机。”
三个炸弹落在小河对岸,排列整齐。炸弹碎片飞起成弧形,恰好越过嵋等藏身的河岸,掀起的红土落在震昏了的嵋和小娃身上。之薇、之荃离得稍远,震得眼前发黑,不禁放声大哭,泪水和着红土糊在脸上,连眼睛也睁不开。李涟赶忙一手揽着一个。
“庄无因挑水来了。”峨、嵋在窗前站着,看见无因很稳地挑了一担水往公共用水处去了。
“炸弹!”嵋猛省,正要翻身抱住小娃,轰然一声巨响,她什么也不知道了。
姊妹俩向碧初说怕多用水的事,谢方立笑了,说:“人都这样想就好了。”
一架飞机俯冲,那时的飞机扔炸弹时都俯冲,以缩短距离。在这一刹那,嵋感到十分恐惧,那感觉像是有一只手把身体掏空了。她想跑去找母亲,可是动弹不了。这时蓝天里多了几个黑点儿,一个比一个高一点,向下坠落。
一会儿无因上来,向大人招呼过了,走到碧初身边站立。
天仍很蓝,白云仍很悠闲。“我们要是都死了,天和云还是这样。”嵋暗想。
“在西里村住,得自己挑水吗?”谢方立问。
“快卧倒!快趴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嵋本能地把小娃推倒,自己也趴下,心想有什么事就护住小娃。
“有时候挑。雇了人的,可是有时候不来。”
这时飞机已到头顶,轰隆隆的声音震得人心发颤。除了这声音,四周是一片死寂。
又说了些话,秦氏夫妇告辞。
小娃拾了些石子儿要扔出去,自己说:“当机关枪。”嵋忙制止了。
无因提出要嵋和小娃去西里村住几天,说这是爸爸妈妈和无采的意思,说了忙加上:“也是我的意思。”
之荃指着天空嚷嚷:“日本飞机!”
碧初望着弗之,弗之望着嵋和小娃,说:“你们自己决定。”
十八架飞机,排成三个三角形,在蓝天上移动,似很缓慢。那朵白云还在那儿。飞机穿过了它,直向树林上空飞来。
嵋立刻说:“我们和庄哥哥说过了,我们要和爹爹和娘在一起,一刻也不离开。”她靠着碧初站着,很想抱住娘,但她已不是小姑娘了,已经快赶上娘一样高了。
没有多久,敌机来了。
“多谢你,无因。”碧初轻声说,“他们去住当然高兴,就是不愿意离开家。由他们吧。”
河岸边,李涟靠着之荃坐下来。孩子们对紧急警报并不陌生,仍在捡石子。捡了堆起来,一会儿又推平。嵋不参加这游戏,只望着蓝天遐想。
无因心里颇为失望,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总觉得和嵋在一起有一种宁静的愉快。他和玮玮讨论过,找不出是什么原因使嵋能安定别人、抚慰别人。大家都不再提这事。三人说学校里的事,无因分析他们的中学小学大概要搬家,全体都得住校。
“不要去了,不要走动。”碧初温和地对峨说。弗之走过来说,看见孩子们在河岸下坡处捡石子,地点很好,李涟留在那里照顾。碧初点点头。
“同学们住在一起,一定好玩。”嵋和小娃意见一致。
正说着,紧急警报响了,树林里忽然静下来。随着警报声,一下子地上少了好些人,不知藏到哪里去了。
“上课下课都在一起,一定麻烦。”这是无因的意见。
士珍大声笑道:“你这是父子不同舟的意思。今天不要紧,今天飞机不会来。”
一时子蔚来招呼吃饭。单身教职员组织了伙食团,吃包饭。轮流管理,有采买、监厨等,安排周密。现由厨房给孟家人单做了饭,大家下楼去。嵋等喝了很多米汤。米汤稠而黏,汤里煮了好些大芸豆,有小娃的小手指长。
碧初惦记嵋和小娃,有气无力地说:“峨,你去看看嵋他们干什么呢,叫他们过来。”峨刚迈步走,碧初又说:“他们的地方要是好,就不用过来,不用凑在一起。”
饭后,峨等三人送无因走。在祠堂大门前,无因跳上小黑马,在原地转了个圈,随即蹄声嘚嘚,向北去了。他出城再向西可以快些。在马要转弯时,无因回头一笑,他很少笑,笑起来有几分妩媚。似是说,我们不怕!我们会活得好!这一笑停留在嵋的记忆中,似是一个特写镜头,和那骑马的身影一起,永不磨灭。
树林里,几副吃食担子生意很好。人们端着碗,有的站、有的坐、有的蹲,稀里呼噜地吃着。空气中飘着食物的香气。
暮色渐浓,从阁楼的窄窗望出去,可以看见几缕红霞。
若是平常什么人这样说话,峨定要给个脸色。因士珍不是平常人,也就不能以常理对待。峨一点不生气,也不检讨问得冒失。
峨说家里住不下,“又没有我的住处。”吴家馨来看望,两人一起到南院去了。
士珍不高兴地说:“瞧你这人!我们和这些邪门歪道可没关系!两码事!你别瞎搅和!”
弗之把两个煤油箱叠着放,一面念念有词:“这是书桌。”又拖过一个竖着放,“这是椅子。”
峨好奇地问:“你的教和这些有关系?”
嵋和小娃分别擦着煤油灯的灯罩和灯台。嵋不断向灯罩呵气,借着湿气好擦。灯罩被擦得纤尘不染,透明得几乎消失在空气中。他们为爹爹点上这盏明光锃亮的灯,这一天的惊慌、劳累、仇恨和屈辱等感觉,都减轻了。
士珍在说话,一半对碧初一半是自言自语:“云南这地方很奇怪,我常见的神祇大半都看不见了。眼前净是带色的云啊、霞啊,还有雨,成串的雨。弄得我真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着没落的。要不然,吕老太爷的事,我能不知道?”她停了一下又低声说,“这里有些女人兴养蛊。知道什么是蛊?就是有毒的蛇蝎、蜈蚣什么的。养蛊得练,练好了用手一指,就能让人中毒!”
“三个孩子里,最让人担心的是峨。”碧初靠在床上看着他们,轻叹道。
“不可以。”弗之阻拦道,“好几个同学要找饭吃呢,峨不能去。”他的目光逐渐严厉起来。峨不情愿地走回母亲身边。
弗之有同感:“没有办法,担心也没有用。”
李涟见状,说:“孟离己去最合适。生物系,和药有点关系。”
他们对望了一下,彼此都感到安慰。
“你?”弗之微怔。峨素来不怎么关心家的,看来也知道操心了。“不要,还不至于。你才二年级。家里还过得去。”
弗之放好稿纸,端正地坐下,仿佛还在方壶的书房,背后挂着那副大对联:“无人我相,见天地心”。砚台里还有余墨,他蘸饱了笔,写下几个字:“中国自由之路”。
峨忽然走过来说:“爹爹,我想找个事做。”
楼梯咯噔噔响,有人上楼来了。
“年轻人历练历练也好。”李涟说,“最近有一个药店要找个会计,也就是记账,很好学。好几个学生争着去,叫我很难办。”
楼下有人说:“严太太当心。孟太太就在楼上。”
李涟说起给学生发放贷金的事。学生们离乡背井,都在长身体的年纪,凑合吃饭。老滇币作废,新滇币以后也要作废,法币贬值,物价涨得快,伙食愈来愈糟。有些学生开始找事做,看来找事的会愈来愈多。
弗之忙站起,嵋和小娃迎到门口,果见吕素初进房来。
“谁也管不了许多。”峨说。
素初先向弗之说:“亮祖到省府去了,不能来,叫我问候你们,受惊了。慧书要跟着来,怕添乱没有让她来。”然后几步走到碧初床前,两人唤了一声“大姐”“三妹”,都滚下泪来。弗之带两个孩子走到角落里,让她们姊妹谈话。
碧初道:“不知婶儿怎么过活。”
“大姐,”碧初说,“我们没什么事,不过我这些时身子虚弱些。今天是爹救了我们一家。若不是到郊外去给爹上祭,我们就埋在城墙底下了。”
峨也说:“娘瞎想什么!”
“听亮祖说,今天投弹地点在东南郊,炸毁民房百余间,死伤上百人,是最严重的一次轰炸了。今天我们没有走,想着不会来炸,还真来了。当时慧书在家。飞机来时,荷珠不停地念咒。”素初只是叙述,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两人对碧初的健康情况讨论了一番。素初说:“我们明天一早到安宁附近的宅子里去,也就是我和荷珠。别人有差事的有差事,上学的上学。”
“不至于,哪至于呢!”弗之打岔说,“老人已仙去,不要再琢磨这事了,不然反惹不安。”
碧初暗想,不知带不带那些毒虫。
“莫非被日本人——”碧初自言自语,眼泪滴滴答答落下来。
素初又说:“三妹一家就到龙尾村住吧。虽是乡下房子,还宽敞。”
士珍不答,似在入静。
“大姐,我正要和你说,托你们和房主商量。弗之的意思,把那房子借给文科研究所,他们正需要房子。你们同意吗?”
碧初正怀疑吕老人死因,颤声问道:“究竟是怎样的呢?”
素初沉吟道:“那你们住哪里?”
士珍却不行礼,大声评论说:“依我看,老先生实非善终。”
“在龙尾村找民房,离文科研究所近,也方便。”
李涟夫妇见了弗之夫妇,得知孟家是来郊祭,李涟立即向北方三鞠躬,弗之二人忙一旁还礼。
素初从来不对任何事作评估,见碧初这样说,便道:“想来房主也不会不同意,反正房子闲着没有用。”她说着拿出一个绣花小包袱,“三妹家遇见这样的事,总得添置什么——”
“我们和孟姐姐去玩。”之荃大声说。四个人跑到树林西边小河旁,这里离城已很近了。
碧初不等说完,坐起身伸手接住包袱,说:“弗之的脾气大姐是知道的,我们决不能收。”
“孟家二小姐和小娃在这儿。”一声招呼,是李涟一家人来躲警报了。说话的是李太太金士珍,她还是那样僵硬的瘦,倒是不显得憔悴。两个孩子之薇、之荃也望着那豌豆粉担子。嵋上前说话。“都这么高了,长成大姑娘了。”士珍评论。
素初见她态度坚决,叹息一声,不再勉强。
约有一顿饭时刻,空袭警报响了。树林里人渐渐多起来,都是从小东门出来的。还有几副吃食担子,其中一个卖豌豆粉。顾名思义,那是一种豌豆做的食物,加上各种作料,微辣微甜,孩子们很喜欢。小娃不觉多看两眼,嵋忙拉他走开。他们知道日子艰难,从不提出要吃什么,穿什么。
“倒是要托大姐办件事。”碧初从床里边拿出一条宽腰带,里面是从北平带出的全部细软,摸出一对金镯子,递给素初一只:“我人地两生,你替我卖了吧,可以贴补家用。”
碧初靠着峨坐下,嵋和小娃跑开去。“不要走远!”碧初叮嘱。
素初无语,接过了放进小包袱,起身告辞。
“都这个时候了——”弗之一句话未完,见远处五华山顶升起三个通红的球,遂改口说:“就在这儿休息一下也好。”他见碧初面色苍白,是走不动了,忙向附近小树林找了个坐处。
月光如水,抚慰着这刚经过轰炸的高原城市。人们睡了。碧初斜倚枕上,累极了,却不能入睡。她望望窗外的月色,又看看弗之伏案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天这么好,”碧初忽然说,“既然出来了,就多待会儿,怕有警报。”
孟樾的那一盏灯还在亮着,继续亮着。
他们收拾东西往回走,走上石板路,走下田埂,到了离城最近的村庄。蓝天上那朵白云,仍在追随着。
炸不倒的腊梅林
“不要暴殄天物。”嵋说。她相信这符合公公的想法。
好一片月色!照得腊梅林亮堂堂的。弥漫在空中的焦土味和血腥味已经不大觉得了,清爽的腊梅树的气味随着月光飘散在这里,似乎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拿回去吧。祭神如神在,已经用过了。”弗之说。
我望北方,我的这扇窗是朝北的。远处天空有一丝极薄的云。爹,你是不是从那上面向下望?你究竟遇到什么事?怎么不给女儿托一个梦?
碧初已止了哭,低声问:“东西还拿回去?”
可叹人有记性,也可庆幸人有记性。若是没有记忆,人只顾眼前,大概会快活些。就连今天的轰炸也已是过去了。可我们怎能忘记!我们从北平逃到云南,走过国土的一半,还没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今天若不是给爹上祭,怕早已葬身黄土之中了。爹离开我们,只是一种方式,爹用死这一方式救了我们。我知道,这是爹要的。我不哭的,爹,有灰尘落到眼睛里了。
香头上那点红逐渐矮下去,颜色渐暗,终于熄灭了。大家又站了一会儿,弗之示意收拾东西。
大姐刚刚送来钱,想要周济我们,我没有要。明天二姐也会送来的,我当然也不收。二姐不会奇怪的,倒是亮祖早就说过,三妹一家太矫情。“这帮教授读进去的书比大炮还硬!”是吗?要是这帮读书人自己能化为大炮就好了,可又没有这样的本事。
峨等依次敬酒、行礼,小娃还加一碗水,他一面哭,一面高声道:“还我河山,公公教我的,还我河山!”他想着公公教他刻图章,在肥皂上刻过这几个字,稚嫩的童音在绿丛中回绕,像是一个誓言。
武汉已经失守,湘桂一带战争也不容乐观。真要一步步打回去驱逐敌寇,收复失地,谈何容易!抗战不是一年两年完得了的,以后的日子还要艰难,我们必须靠自己。这是爹的教训,也是中国人从古到今的祖训。永远要自强不息!其实世上无论大小事,大至治国兴邦,小至修身齐家,归根到底都得靠自己。我操持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家,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原则,是不容更改的。
弗之取了一杯酒,心中默念:“舅父一生忧国忧民,一腔正气,在沦陷区,必然是过不下去的。我们不知详情,我却知道,舅父的精神,上昭日月,下育后人,永远不死!”将酒酹地,撩衣行跪拜之礼。
弗之辞去教务长的职务以后,时间充裕多了。他能专心著述,是我的愿望。我自己没有职业,对社会没有贡献,弗之应该多做,把我欠的给补上。他写文章,一支笔上上下下飞快挪动,我看着都累得慌。我总说慢点好不好,何必赶得这样紧!他说简直来不及写下自己的思想,得快点啊,不知道敌人给我们留多少时间。看秦校长和萧先生的意思,迟早还要弗之分担学校的事。学校培育千万人才,是大事,他不会怕麻烦不管的,可人的精力有限。我不能分他丝毫精力。
峨等也都泪流满面,要上前劝慰。弗之示意不必,让她痛快哭一场,以减轻悲痛。
到云南日子不长,东西消耗很快,精力也用得快。我常觉得自己气力不够,身体是大不如前了。我不知道自己能支持多久,也许有一天就随爹你老人家去了。那就得靠大姐二姐来照顾三个孩子——还有弗之谁来照顾?孩子们没有我,总还会过下去,他们终究要离开父母的。弗之没有我,可怎么活呢?我是死不得的。
碧初持杯在手说:“爹,你走了。我们离开家不过一个多月,你就走了。爹究竟是什么病?出了什么事?我们姊妹三人都不在跟前,真是不孝!”说着放下酒杯痛哭失声,匍匐在地。
可是真太累了。
碧初拿着一束香,待弗之点燃后轻轻晃动,火光画了个圆圈,随即熄灭。二人居前,三个孩子在后,行三叩首之礼。
爹,你不要担心。搬到乡下去,不用跑警报,可能会好一些,能多有时间料理家里这些事。只是弗之和孩子们要上课,怎样照顾他们?怕再也难找到腊梅林了。大姐和荷珠到安宁附近住,想必是天天打麻将消磨时光。其实大姐和我一样是应酬不来的,只是个戴着眼罩的小毛驴,只管向前拉磨。倒是二姐,在牌桌上一边搓牌一边比首饰,十分挥洒自如。应酬这里的官员太太们,这本来就是她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要迁到重庆可能更适合她。
峨、嵋随他去找水,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潺潺地流着。小娃舀了水端回丘前,大家肃立。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都是外在的,都要靠自己去对付战胜。现在最使我担心的是峨,我不知道她会走怎样的路。
小娃忽然说:“娘,我去给公公舀一碗水。”
峨的古怪是亲戚们都感觉到的。论环境、教育、遗传,她和另两个孩子毫无差别。可是她就这么不一样。近来她似乎和家里好一些了,显得懂事些了。不料昨天我听到片断的话,令我猜疑不止。
碧初点头。大家将丘前稍做清理,摆开祭品。菜肴前放了杯箸,按人数斟了五杯酒。
昨天下午我在林边屋前拣菜,峨和吴家馨回来了,在林子里站了一会儿,轻声说话。听峨说,不要告诉我娘。不知道她们说些什么,似乎各有一个秘密。吴家馨的是关于男朋友的,峨的是关于家里的。我一方面高兴峨还没有交男朋友,那真让人担心!一方面我又不安,关于自己的家,能有秘密,多么奇怪!
弗之问碧初:“就在这里?”
人的禀性各异,不可强求。峨十二岁时,家里为小娃周岁煮红鸡蛋,峨两手拿三个有剪纸花纹的鸡蛋说好看。嵋跑上去要一个,峨无论如何不给。我说厨房里多的是,给一个吧。峨一句话不说,两手用力,把三个鸡蛋捏碎了。
三姊妹本打算联合祭奠,因各家活动不同,乃分头行事。玹子原要参加孟家郊祭,又因父母即将离开昆明,便回小石坝去了。孟家五人在田间走着,他们走完田埂,又走了一段石板路。走过一条小岔路,见一片树丛中有一个小丘,绿色覆满。
那时的峨正是嵋现在的年纪。现在嵋已在扫地洗碗,操心着不要暴殄天物了。
嵋抬头看看姐姐,仍只顾拔毛。碧初挣扎着蒸了白面馒头。宝珠梨是云南特产,汁水多而甜,用它做祭礼是峨的主意。
嵋和小娃最让人担心的是长得太快,营养跟不上,会得病的。我要看住的是他们的身体。而对于峨,我要管的是她的心。可那怎么管得住!我得打起千百倍的精神领她走那些还不可知的迷魂阵,这种迷魂阵其实是在自己的心里,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更诡秘。
峨从学校回来,认为这简直是多余。“带点毛有什么关系,反正是扔在那儿。”
只怕我精神不够用。我也不愿让弗之分心。爹,你老人家要帮助我。
祭礼是嵋率领姚嫂准备的。姚嫂杀鸡煮鸡,嵋煮一方猪肉,细心地拔猪毛。她要把肉皮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给公公的啊。
月色这样好,照得腊梅林枝丫分明。那些枝丫是我晾衣服的地方。我把衣服晾在树枝上,一下又一下抻平,还要不等全干,再展一遍。自从离开北平,我们从来没有熨过衣服。可是我们的衣服仍然平平整整,就在晾衣服时这一下一下的功夫。
弗之心里有点明白。吕老人早就觉得自己活着是个累赘,是附痈赘疣,自己动手除去是很可能的。只是这话不能和碧初说。
这样的月色!把高原的残冬装点得清寒澄澈。爹,记得我在老家时学过吹箫吗?我吹的是曾祖母用的旧箫,很粗,颜色暗红,很容易吹。我拿着箫坐在园中草亭上,爹说,箫声和月色最相配,箫是联系着大自然的。王褒《洞箫赋》中有句云:“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这是说箫身。又形容箫声:“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其巨音……若慈父之蓄子也,其妙声……若孝子之事父也。”可是现在,爹,我再没有慈父的荫庇了,要行孝也不可得了。好静啊,这腊梅林。后来弗之送过我一对玉屏箫,较细,可惜没有带出来。这箫颜色金黄,上面刻着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爹记得吗?二十四桥明月夜!全都陷在敌人的铁蹄之下,山河残破,民不聊生,箫声呜咽,归途何处?
“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句话碧初向弗之说了不下几十遍,“若是病,完全可以写清楚,爹也不托个梦来。”
弗之也说箫是从大自然来的,声音和着月光最好。可是我只在方壶花园里吹过很有限的几次,以后不曾再吹。爹也不曾问过我,爹知道,我的生活里,有更丰满更美好的东西。我教过峨、嵋和小娃一首儿歌:“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中吹出新时调。”
碧初从严府回到家便病倒了,发烧,不思饮食,躺了几天才能起床。父女们生离成为死别,本是可以料及的,不过在老人跨过生死界限的重要时刻,没有侍奉在旁,做儿女的于悲痛之外又有悔恨歉疚等复杂情绪,使得悲痛格外沉重。
我教育孩子们要不断吹出新时调。新时调不是趋时,而是新的自己。无论怎样的艰难,逃难、轰炸、疾病……我们都会战胜,然后脱出一个新的自己。
峨和嵋,轮换着和弗之用扁担抬一只篮子。本来弗之要一手提,被大家否决了。篮里装着一只公鸡、一方猪肉、四个白面馒头、四个宝珠梨,还有一瓶酒及杯箸等物。他们要找一块好地方为吕老人上祭。
腊梅林是炸不倒的,我对腊梅林充满了敬意,也对我们自己满怀敬意。
灌木丛上的露水还没有干。
我们——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
蓝得透亮的天空上,有一朵白云,淡淡的,像一片孤帆,随着孟弗之一家人默默地行走。出小东门,石板路愈来愈窄。跨过一条小河,绕过两个村庄,他们继续走着,要走得远些,更远些。
月近中天,弗之仍在写着。
昆明冬日的田野,北方人很难想象。似乎是冬天遗忘了这一片土地,春夏秋都不肯让出自己的地盘,各自交错地显示着神通。绿色还是均匀地涂抹在村庄旁小河边,一点赭黄偶然地染在树梢。便是有一点没有覆盖的土壤,也显得那样湿润,明显地在孕育着生命。
爹,我知道,你正从云朵上望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