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周末有空的时候,给你做点吃的。”临走时,她脱口而出,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是在意林俊琢的。
林俊琢什么也没说,瘦了一圈的脸上仍然挂着只对她温暖的笑。
导师和Susana都还没给反馈,这段时间她无所事事,研究经费还有一点,她打算回去再看看那片释放了她想象力的麦田。
“你注意身体,别太辛苦。”其实想说的话不止这些,可临到嘴边,却变得索然无味。
当时的她不会知道,这第二次麦田之行,会让她的命运发生彻底的转变。
所以当林俊琢百忙之中看了她的文章,而且二话不说,直接把团队在《Nature》的助理介绍给她时,她红了眼眶。
那时是2043年10月,她的生命还剩不到5个月。
那段时间,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林俊琢他们团队日以继夜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刷新着保真度和相干时间的世界记录。最紧张的几个月,林俊琢甚至是直接睡在实验室。但即便如此,几大期刊的核稿速度甚至赶不上记录的突破速度。经常一篇文章还在走流程,数据就被世界另一头的同行刷新。
她走上省道,坐进冶金公司的车,没有去碲矿,而是直接下了山脚。中午开始下雨,她没带伞,只能躲在山岩下等雨停,可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她有点害怕。
她把成果写成论文,发给了导师和林俊琢。
天色渐晚,不能再留在这里,她脱下上衣,盖在头顶,冲进了雨里。那时,她距离那片野麦田只有不到20米。突然一道闪电劈了下来……
她对麦子和周围的土壤取样,带回了S大的实验室,很快发现土壤和麦穗植株中,都含有一种特殊的碲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严格的蜂窝分形结构,对能量的利用和分配效率极高,且在各个能级上,晶格都保持着稳定的分形结构。
她应该是懵了片刻,所以当那道延迟荧光出现的时候,她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分形结构的麦子?
只是几秒钟,却仿佛比一生还要漫长。脑海里有无数名词闪过,她仿佛回到了大四的那个清晨,晨光微曦,身体彻底醒来前,大脑已在后台飞速运行。
她上前,折下一只麦穗,细细观察。野麦刚至灌浆期,整颗植株还泛着嫩嫩的青色,但麦穗的形状已经初具,看上去,竟是六角的蜂窝状,而且和普通麦穗双侧结粒的结构不同,这野麦穗更像一个饱满的果实,里面包裹的每颗籽粒,也是六角蜂窝状。
自旋三重态的一对激子,相互作用并湮灭后,会产生一个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迅速消失,并产生一个光子,发生延迟荧光现象……
余光刚瞥见的时候,她甚至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麦子。怎么会有麦子,长那样的形状?
有一种准粒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
2043年5月10日黄昏,她在大水沟山脚的沙渚上,看到一片野麦田。
那天,她从地上拾起一本书,回翻封面,是7个硕大的宋体字——《马约拉纳费米子》。
********************
空间重新恢复了黑暗,蛇信般的闪电还在天上肆虐,但此时,这世上再没什么力量,能阻止她靠近那片野麦田,靠近刚才被击中的那个点。
它就在那里,只是从未被发现。
一根麦穗上,残留着黑色的碳痕,她用手轻轻抹净,六角穗粒正中央,那个极小的点,仿佛是一道门,通往着,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