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卞和与玉 > 第3章

第3章

依然的沉默。

“石棉县,四川的中部,成都的西南方向。”她努力提供更多信息,给更多的抓手去让大家打破僵局。

这时,大家凝重的表情突然松懈了下来。辅导员告诉她,有人分享了那个叫石棉的地方的信息,当然是在数字空间,通过芯片。

“四——四川哪里?”一个同学开了口,或许他也来自四川?

在那台老旧的台式机变成砖之前,她搜索过植入芯片的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芯片,就像是人的黑匣子,它记录着主人每时每刻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表达的,甚至人的情绪,都有对应的生物化合物参数。而且不同于黑匣子的被动记录,芯片之间还可以传播转译信息。有一套专属芯片植入者的语言系统,那是一连串数字、是不同像素的组合、是复杂几何图形的拼接。这样的语言系统,对禾小玉这样的“原人”而言,简直如天书般难以理解,但对“两栖人”,他们从小浸泡在这样的“信息素”之中,“生物质地”的“本体”和“数字质地”的“分身”之间早已建立起一套高效的链接机制。某种程度上说,数字、色彩和形状的组合,是同时涵盖了时间、空间、触、嗅、味、听、视觉的立体信息,相较语言这种扁平的信息传播方式,前者拥有强大得多得多的传播能力。

“我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山村,家里并不富裕。”她要打破僵局,要让大家知道眼前这个所谓的“残疾人”可以掌握主动权,“我家乡的人,都没有安装芯片,所以我也没有。”

“石棉县的特色……”她努力回忆着以前从台式机上背下的内容,“那里有全世界唯一的碲元素独立矿床。碲元素,是非金属里导电性最好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制作半导体……”

或许只是对她而言的沉默……

辅导员突然尴尬地咳了两声,“感谢禾小玉同学具有特色的分享。”然后兀自拍起了手,用掌声宣告,她生平的第一次自我介绍,就这么结束了。

沉默……

后来的大学生活,并不比这天好过多少。

“我——没有安装芯片。”她知道问题在哪里。

她尝试报名社团,但没有一个可以坚持两次活动以上。仿佛有道无形的障碍,把她和所有人划清了界限,她能做的,只是坐在一边,摆出人畜无害的微笑,期待等到一个“原人”,或者一个“两栖人”,愿意认识她,哪怕出发点只是对动物园里另一个物种的好奇。可结果呢?她就像一个黑洞,像她提到的碲矿一样令大家感到陌生。如果放在20年前,这不是问题,五感的交流可以破冰,可惜今天的人不善于这一点,一个都不善于。

辅导员的舌头不自觉地舔了下嘴唇,“同——同学……”可以看出他并不习惯开启嘴巴这个动作,“可以打开自己的传感……”

和人际一样糟糕的还有学业。大一都是必修课,她没有选择,硬着头皮去问老师,您课上的那段“沉默期”,传达了什么信息?能不能用语言表述下?久而久之,有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冒出一句,哦,我忘了班上有未植入芯片的同学,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重复解释。每当这时,她都有荆棘在脸上倒着剌的感觉。

“我——我叫——禾小玉。”最简单的开场,却引来了大家的面面相觑。她的声音很清脆,是这个年华的少女最骄傲的资本,此时却仿佛帮她在所有的美好前乘了个负号。

进了大二,开始有选修课,她总是挑年纪大的老教授开的课,不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能听懂。那些老教授和她一样,并不善于使用芯片传递讯息,即使他们100%做过植入。而且老教授,更喜欢使用纸质书这种传统的方式教学,这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厚重感。记得曾经有个调研,问学生和老师,知识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便捷的,易于获得,快速迭代的。老教授们的回答是,厚重的,令人敬畏的,充满历史沉淀的。所以每次新课,当她领到沉甸甸的书本时,总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笑、点头、鼓掌……笑、点头、鼓掌……笑、点头、鼓掌……几轮后,所有人看向了她……

不是没想过去植入芯片。学校给学生交了保险,令人庆幸的是,芯片植入在保险涵盖范围内,不幸的是,报销比率只有90%。虽然自费比率不高,但对她来说,仍是笔天文数字。她想过贷款,也想过打工,但没有芯片就没有信誉背书,没有银行愿意贷给她,也没有雇主愿意用她。这是个死循环。

她看着那些来自城市的同学莫名其妙地笑、点头、鼓掌……仿佛空气里有什么对她隐身的信息素在危险地传播,这是别人的喜剧,却是她的默剧。

三年级的一天,有个男生对她说,做我女朋友吧,我给你钱。

在辅导员让全班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亲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她知道他所谓的女朋友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有真正的女朋友,也因为他脸上的那种表情,她曾经见过。小时候,有大城的人,驱车一路颠簸来她们山里,只为尝一尝陌生的野味。当奇怪的肉端上桌时,那些城里人脸上流露的,就是这种表情。

父亲没有骗她,她五感俱全,却难以与人交流,因为她没有身份芯片。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自己,和野味一样,是种货品,可以换取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