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王宏济教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宣传维修性与维修理论的意义和作用,建设通过法规和标准的形式将维修性与维修保障纳入装备研制领域。1986—1987年,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维修性通用标准GJB368《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促使装备设计思想和研制内容发生重大变革,从此开始将维修性和维修保障纳入设计,提高装备整体效益,降低全寿命费用。该成果198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为我军装备研制与维修改革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王宏济教授提出“应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优化装备的维修制度”的建议,并主编了GJB178《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要求与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制定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程序和方法,在陆、海、空三军现役装备和新研装备上获得应用,对节省装备的全寿命费用,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
在王宏济教授等专家倡导下,以维修性与维修理论为核心和重要内容建立的兵器运用工程新学科、专业,1989年被国务院列入我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继后全军多所院校开设了硕士研究生兵器运用工程专业,1993年军械工程学院该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三、开辟了装备战斗恢复力研究的新领域。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王宏济教授潜心研究国外维修理论,先后翻译或主持翻译国外关于维修与维修性工程具有代表性的四部著作,累计240余万字,先后印刷四万余册,将国外60—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维修和维修性理论引入我国,为实现我国维修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维修理论和总结我军装备维修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装备全系统全寿命观念”。由他主编《装备维修工程学》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装备维修工程学能用教材。以他为带头人的维修工程新学科建设成果,1989年获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王宏济教授潜心研究战场抢修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战斗恢复力”新概念。强调将战场抢修问题作为武器系统研制、使用阶段必须考虑与准备的重要内容,以提高装备再生能力,适应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迫切需要,引起全军及国防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战场抢修与战斗恢复力理论与应用研究,为提高我军战损装备的再生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维修性与维修理论新体系。
由于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成就,王宏济教授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并受表彰,首批享受100元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他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宏济教授原籍江苏南通,1921年5月生于上海,1946年毕业于中国兵工大学,曾在兵工企业工作,1949年8月参加人民解放军。他是国防科技、教育战线的著名学者,是我国维修性与维修理论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是兵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新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为我军装备研制与维修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