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李继迁又带兵焚毁了处于战略中央的会州要塞,这次引起了宋廷高度重视,遣知秦州田仁朗、西上閤门使王侁、宫苑使李继隆会剿,传檄麟、府、夏等州以及日利、月利等部落配合作战。李继迁丝毫不惧,又围攻河西三族砦,砦主折御乜本来就想投靠李继迁,于是杀死监军投降。王侁就是上一篇说到逼杨业送死的那个小人,他借三族砦失利弹劾田仁朗,宋太宗果然大怒,召回田仁朗问罪。田仁朗解释道:"曹光实意外被杀,他的旧部现在士气很低落,还需要增派援军才能防守绥州,三族砦离绥州又那么远确实没法救援。但是现在我已经定下了擒住李继迁的计策,就是要怀柔羌人,或者以厚利使各部酋长打击他。"太宗没有杀他,但是削职流放,王侁成功坐上主将的位置。
这是李继迁起事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忠于李氏的酋长们很是激动,前来归附的部落更多。有人建议李继迁可以自称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号令蕃部。但张浦非常冷静,指出现在刚得到一座城就称王太急切,现在应该建立指挥体系,并给各部酋长预设官职,激励大家各自为战,使朝廷疲于应付。于是李继迁自称都知蕃落使、权知定难军留后,张浦等人各领官职,预署折八军、折罗遇、折御乜、嵬悉咩等酋长为并、代、丰、麟州刺史,勾勒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雏形。
王侁的战略思想与田仁朗正好相反,是要以优势兵力打击李继迁以立军功。果然宋军主力攻打银州,李继迁不是对手,丧师数千,弃城而逃。王侁立下一个收复银州的大功,但是离田仁朗最初定下的战略却越来越远。李继迁虽然败走,但是啸聚沙漠,只等宋军兵锋稍减即可利用拓跋氏在羌人中的群众基础东山再起,终究是可以重立祖业的,只有田仁朗的怀柔政策,将羌蕃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才是消除割据的根本之策。李继迁逃走后又纠集一些忠心于他的部族继续抵抗,但他们与宋帝国禁军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很快,宋军击破了几十个部族,125个部族投降。王侁意气风发,却不知他这样做已经给宋廷留下了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