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50章 东归(七)

第450章 东归(七)

“这……”瑚毕图也有些吃不准了:“兴许是小人记错了吧。哦,对了,想起来了,是吕宋南边的棉兰老岛上有郑氏的地盘,还有广东李氏的地盘,唔,可能还有一点东朝人的地盘,但不清楚有多大。那个岛上,听说回教徒不少,东国人兴趣不大,便扔给郑家和李家了,自己重点经营吕宋。”

“这事你从哪里听到的?老夫读《号角报》,上面可是信誓旦旦地说,吕宋全岛可都是东朝土地啊。那边设有马尼拉、奎松等十县,近来有多了不少广东来的移民,是东国人寄予厚望的重点经营地区,怎么可能轻易让出去?”隆科多问道。

话说,郑氏在棉兰老岛上的经营其实有点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投入不足。自从1698年郑氏派兵千余建立石井卫城之后,十四年来未扩展地盘,基本上处于消化状态。这本来是正道,理应如此,不过让东岸顾问感到不满的是,福州方面对这里太不上心了,投入严重不足。发展至今,整个石井卫(一卫城、三守御千户所)只有四万五千余人口,经济上以农林牧渔为主,进展十分缓慢。

“大人,吕宋岛那边听说还有郑氏的地盘。若不是出海这么一趟,咱还不知局促一隅的郑氏海匪,居然在吕宋岛开疆拓土了。”瑚毕图说道。

更让东岸人恼火的是,前些年郑氏借口用度紧张,将原本补贴移民的一人八两银子削减为四两,这大大降低了移民的积极性。毕竟台湾就在福建附近,既然补贴那么少,与前往台湾屯垦一样,那么何必冒风险去南洋呢?所以,发展到现在,人口不足,经济毫无起色,也就周边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土著回教徒,不然怕是都站不住脚被赶出去了。更有甚者,在去年的时候,郑氏还将一笔三十万圆的东岸贷款挪做军费,理由是顺国咄咄逼人,福建本土形势紧张,必须加强军备。

“这几个县要开发出来,没个几十年是不可能的。”隆科多站在一处高岗上,俯瞰着下面蜿蜒的河流、青翠的树林以及稀疏的村落,说道:“不过东国人的恒心、毅力当真了不得,投入如此之大,还数十年如一日,怪不得赚得如许多的财富。这可不是光靠抢的啊,也得自己会打理、经营。”

与郑氏相比,潮州方面的力度还稍微大一点。李元胤没死之前,就先后设立了韩阳、国忠二县。九年来,虽然地盘没怎么扩大,但消化得十分快速,以采矿、森工及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体系一日千里,目前两县已拥有七万多人口,这对小小的潮州府来说很不容易,让东岸人非常满意。

不过听说马来亚管委会也在讨论修通连接几个县的一等国道的事情了。这事没说的,台湾建筑公司承揽,而且这次他们也不准备赚这家公司便宜,官方会动用大量搜捕到的土人奴隶平整地基,以降低台湾建筑的成本,给他们留下足够多的利润——没错,这就是还人情!

李元胤死后,李忠信继位,他非常懂政治,因此表态继续开发棉兰老岛殖民地,且会扩大多少亩耕地云云,为韩阳矿业公司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态度就十分到位了,也赢得了东岸顾问的欣赏,未来想必会有更多的贷款援助,在棉兰老岛的殖民中超过郑氏一点都不困难。

他也趁机去了一下附近的两个县,即都东县和林萝县。嗯,是坐船去的,陆地上森林密布,人迹罕至,只有几条小道连着,走一辆车都悬乎,两辆相向而来时会车就是个大麻烦,道路条件也很差,故走陆路完全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隆科多、瑚毕图二人弄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毕竟这方面的信息太少了。虽然都是公开的,但一时半会从哪里收集?还不是从市井流言中汲取。所以,有矛盾的很正常,以后再慢慢弄清楚好了。不过此时他们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东国朝廷的主持下,大陆南方的几个小政权,基本都下南洋殖民了,假以时日,所获财富当不在少数。

隆科多在文莱所见,感觉这里比第乌那地方要好一些。可能城市的整体财富没人家富裕,但至少干净、整洁、有序。而且看得出来,城市规划比较好,听说东国人在原来文莱苏丹国都城以西、以北的荒地上营建新城,请了本土的大鹏设计事务所,规划时就考虑了十年、二十年后人口渐多时的情况,因此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隆科多其实有些担心,如果大清不能在两代人之内统一天下,那么今后至少在财政方面,多半只会越来越疲敝。北方,物产就那么些,比不得有海外贸易的南方兴盛,即便将士更勇猛一些,战斗力更强一些,但今后工业大发展的时代,这种优势可能只会被慢慢抵消,这令隆科多十分忧虑。

毫无疑问,回收的过程非常漫长,因为地方开发需要一个过程,时间拖长了,会极大影响台湾建筑公司的收益,最终导致利润底下,有时甚至不挣钱。但他们并不在乎,台湾银行的投资哲学从来就不是盯着某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他们的眼光非常长远,以与政府搞好关系为主要目的,这里亏了别处再补回来,总体挣钱就行。

“瑚毕图,你也看到了,海外无论是普通的粮食、木料、盐、糖、肉鱼都不少,甚至就连中国传统的茶、生丝、瓷器的制备都上了规模。此外还有诸多珍奇,我等听都没听说过的商品,如此富庶,经营日久,必所获甚多。”隆科多点了一根烟,叹气道:“惜我大清无缘经营海外,没有这些来钱的营生。你说说看,长此下去,该怎么办?”

不适合农业的土地也不会浪费,台湾建筑公司会进行房地产开发,包括公寓楼、商铺、仓库、道观等功能性建筑,上下水管道、公路、煤气灯系统、有线电报等配套设施也会完善起来,全程由己方垫资,开发好后交给马来亚管委会,由他们销售给新来的移民、商人、军人和官员,慢慢回收成本和利润。

“大人,顺逆似乎也没这个门路……”苦思冥想了半天,瑚毕图也只能拿这个说事了。

台湾建筑公司也在随后跟进。森林砍伐完毕后,他们负责清理、改造土地,适合种地的交给台湾农业,由他们开办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园。粮食他们是肯定不会种的,直接从佛渡港以及邻近的吕宋岛采购便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是以生产蔗糖、烟草、棕榈油以及引种的橡胶更为合适。

“你倒挺会苦中作乐。”隆科多气笑了,道:“你觉得,东国两千万人,国力比之大清七千万人如何?”

目前文莱殖民地的开发主要是民间自己在做。马来亚管委会随手签发了一张又一张的采伐许可证,准许民间商人或政府企业圈地伐木,发展森工产业。台湾银行旗下的台湾森工是其中的佼佼者,每日里加工出大量的各型号板材,装船后运往北方销售。市场主要在登莱,热带巨木材质密实,柔韧性好,适用于很多场合,竞争力很大。

“五倍以上。”瑚毕图毫不含糊地说道:“人家能实打实地利用两千万人,大清能有效利用的,怕是还不到两千万。幸而顺逆也就那样,不足三千万人口,目前国力远远不及大清,他们可没东朝的手段。”

不过说真的,这文莱殖民地也够地广人稀的。那么大的土地,偏偏只有十余万人,文莱一县还占了很大比例,委实有点不像话。不过也难怪,那些个县,大部分地方都不是啥住人的好地方,原始森林占据了最大的面积,沼泽、草地、丘陵也随处可见,不花大力气开发,是不可能有多少可用土地的。

“也只能这样聊以自慰了。”隆科多烦躁地点起一根烟,道:“船明天就起航了,下一站广东。这个机会不错,咱睁大眼睛好好瞧瞧。”

前者就只是一个港口,文莱县辖的一个镇,商贸比较发达,日进斗金。后者的范围就比较大了,目前包括文莱县、都东县、林萝、淡布隆、老越这五个设立较早的县份,以及刚刚设立的古晋、坤甸、沙巴三县。也就是说,文莱殖民地辖下共有八个县,大约十一二万来自山东、广东、宁波的移民,规模确实不小了。

“大人,广东是伪明惠国公李氏的地盘,咱们上岸后务必小心。”瑚毕图突然提醒道:“幸好大人英明,买了几顶东国样式的帽子,咱们再修饰修饰,只要不出差错,应该就没人可以认出来了。”

文莱港和文莱殖民地还是有区别的。

“唔,是得小心。”隆科多抽了口烟,道:“届时他们几个就别下船了,就你我二人。广州城,老夫也没见识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