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63章 西印度洋(十九)

第263章 西印度洋(十九)

在桑切斯船长的满脸忧愁之中,“圣迭戈”号帆船顺着海浪,缓缓靠近了跃进港。这个港口的条件不怎么样,因为缺乏国家级别的投资,单靠民间资金的运作,最终也只能搞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格局,凌乱无比,技术也有点落后。至少,这个港口就没有蒸汽引水船和蒸汽牵引船的服务,大型船只靠港要非常小心,非常考验技术。

想来想起,桑切斯船长没好的办法,手头这艘船估计还得再用个几年。家里还有两条吨位更小破帆船,也得继续撑着。只能寄希望于采购的东岸商品拉到欧洲去后可以大赚一票,如此几回之后,差不多就能攒够钱了。

桑切斯船长的技术无疑是过硬的。在他的指挥下,“圣迭戈”号安然停靠在了三号码头,也就是俗称秦家码头的地方。本港口还有三个码头,一号码头俗称西朱码头,与三号码头命名方式差不多,由东岸商人西门孝、朱诚东投资建设;二号码头因为常年集散蔗糖、椰子、棕榈油、小麦、高粱及各色水果而被称为农行码头。一二三号码头靠的很近,都在河口三角洲的北端,而在南端,东岸商人与葡萄牙商人合资建设了四号码头,俗称“新河口码头”,主要出口木材、奴隶、象牙等特产商品。

这就难了!

整个港口四个码头统一归葡属莫桑比克总督派出的官员管理。但说实话,他们并不专业,根本不明白现代码头是如何运作的。跃进港名义上是一个自由港,但比起开普敦简直就是反面教材大全。若不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鬼才愿意来这个地方做生意呢,吃拿卡要不说,还得不到优质的服务,只有一肚子老气。

而在经受了这么一番刺激后,桑切斯船长现在也郑重考虑起了更换船只的可行性。不过算来算去,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除非能够取得优惠低廉的贷款。但这种贷款,在巴西是不可能得到的。那些犹太人(葡属巴西的犹太人占了人口的5%以上)都是贪婪的吸血鬼,利率高得要死。但如果在东岸申请贷款,那也很困难,人家凭啥给你一个外国人贷款呢?目前除了大型航运公司,或者国家政策倾斜的惠民船只(渔船、内河船等等)之类,在东岸买船,基本都是用自有资金买,还没发展出船贷之类的制式金融业务,除非你自己上门去谈。

三号码头是美洲移民专用码头,大量从巴拉圭、查科平原、巴西高原搜集来的原住民在此登岸,然后按照各自民族划区暂住,如克兰迪区、克丘亚区、瓜拉尼区、图皮区、梅斯蒂索区等。“圣迭戈”号出发时载运了788人,抵达三号码头时,下船的还有592人。剩下的人除了少数不幸死亡外,大部分其实都是生了病,被迫滞留在开普敦和义成港了。当地官员支付了桑切斯船长一笔小钱,出了份证明,然后就把他打发走了。

唉,真是没法混了,风帆船要拿不出手喽。尤其是风向多变、海况复杂的南非近海,风帆船真心危险,搞不好就船毁人亡。或者即便船只没有沉没,但各种涌浪产生的巨大力量,仍然会对船体结构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圣迭戈”号的龙骨是用橡木做的,船体其他部分用的都是廉价木材,真的经不起太多折腾,维修费用和船只折旧成本占去了每次航行利润的很大一部分。

码头上有从新华夏借调来的一批民兵武装人员,他们负责管理五个美洲原住民居住区,同时核对到岸人员数量,为他们编造身份证明,给运输船只支付费用。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移民运作后,这些人早就对程序非常熟稔了,因此很快就为桑切斯船长办妥了手续,然后给了张台湾银行的现金支票,就算是完事了。

三千吨的蒸汽轮船,航速超你一倍,载货量还多,货物还不容易被海水打湿,成本就不用谈了,低就一个字!就是千吨级的机帆船也比“圣迭戈”好啊,航速快,安全性高。

桑切斯船长拿着支票,茫然地在码头上转着。这里确实是比较繁华的,各种店铺都有,但看起来80%都由东岸商人在经营。他作为一个葡萄牙人,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竟然找不到任何一点熟悉的东西,真是见了鬼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桑切斯船长尽职尽责,一直在船长室内指挥航行。但也正因为如此,在看到一艘又一艘船只超过“圣迭戈”号之后,他的心态终于炸了,对这艘原本无比自豪、无比喜爱的船只产生了厌恶。原因无他,航速太慢了!

大街上有很多荷枪实弹的东岸民兵,少数葡萄牙警察——很明显,这是仿照东岸制度建立的新机构——见了这些大兵,一个个自觉让到了路边,脸上还挂着谄媚的笑容。

“圣迭戈”号三桅帆船是12月3日从开普敦港出发的。在大海上慢悠悠地航行了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在当月最后一天看见了跃进港的海岸线,整个旅程行将结束。

三号码头上也停泊了几艘内河小火轮,其中一艘正在装运旅客。桑切斯船长看了看,都是换了新衣服的印第安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排着长队上船。这些小火轮,看样子都是东岸本土淘汰的旧船,一艘也就能勉强塞个八十多人的样子。航速不快也不慢,航行到上游塞纳镇的话,大概也就一天一夜的样子。就是不知道他们夜间敢不敢行船了,应该可以吧,赞比西河下游这一段,内河小船航行的话,还是很便利的。

桑切斯船长觉得这个条件不错,各取所需。东岸人得到了运输人员的船只,他赚得比以前多,双赢。虽然不是很理解为何一定要对印第安人赶尽杀绝,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生意,哪怕二十圆一个人的运输费用利润很低(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且还是按到岸人头算的。

不过这条河还是得好好保护。听说东岸政府在组织一批商人集资,成立一家商业运河公司,即赞比西运河公司,专门为这条黄金水道进行维护。前期投资可能会比较大,清淤疏浚,航道拓宽,裁弯取直,暗礁清理等等,工作量还是不小的。此外还要建设相对稳固的河堤,如果可能的话,建一些船闸和提水站,既有利于灌溉,也可以用来收费,一举两得。但这又涉及到运河沿岸的治理,比较复杂,总督阁下未必愿意让东岸人如此深入地插手他们的土地,估计还要来回谈判多次才能有眉目。

一怒之下,拉了一船商品到青岛港卖完后,也不回国了,直接报名参加了运输印第安人到非洲去的活动。任何人只要凭借出发港和目的港东岸官员出具的证明文件,就可以到东岸国内任意一港口申请一定量的钢条、五金制品、机器零部件、化学品乃至设备整机的采购。

目前经营着赞比西河航运业务的主要是一家东资私营企业赞比西航运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16条二手小火轮,专门在塞纳镇和跃进港之间河段运输货物和人员,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从塞纳镇往上,航行就有些复杂了。不是不能走,而是河道情况复杂,有些地方水比较浅,急需清理,部分河段水流湍急,危险性较大。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方面,那里一片荒芜的,啥也没有,谁乐意去啊?

作为整个南部非洲综合条件最好的港口,同时还有政策支持的因素,以开普敦为母港进行各种贸易航行的船只占据了相当比例。桑切斯船长的“圣迭戈”号以前一直在累西腓和青岛港之间来回做贸易,但因为竞争激烈,收益一直不如意。很多有门路的人,可以以优惠价格在累西腓买到大量坚果、木材、蔗糖、可可、亚麻等特产商品,然后运到东岸去贩卖。可当桑切斯船长上门去买时,价格高就算了,质量方面也不如意,都是人家挑剩下的次等品,且还经常缺货,这尼玛如何能忍?

不过听说新生的东卢安瓜王国与马拉维王国正在上游这一片(后世莫桑比克太特省北部)进行竞争。当地其实也有一些葡萄牙庄园主存在着,葡萄牙王国认为是自己的领土,但东卢安瓜和马拉维都没理他们,继续进行着竞争。一旦他们真的在当地站稳脚跟的话,出于移民需要,塞纳镇往上太特这一段就又有了价值,航线势必会开通。

从本土到河中,从河中到义成、新华夏,从新华夏到本土,从本土到远东、印度,各种各样的船只,各个国家的商品和人员,往来交流,络绎不绝。

桑切斯船长隐隐觉得,太特高原这块地方,葡萄牙王国估计别想独占了,都是赞比西河黄金水道惹的祸啊!

南非近海这些年一直挺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