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年12月15日,从纳斯卡城返回已经两三天时间了,皮斯科城附近一直处于诡异的平静状态。
龟岛支队司令杨洋少校既感觉有些奇怪,同时也感觉有点放心。敌人不来,那就不来呗!能有多大事?反正出发前上头也说了,尽最大努力调动敌军,并没有说完不成这个任务就怎么样了。兴许那位索萨总督看穿了秘鲁军团的真正意图,又或者他特别胆小,特别能苟,这都不是他杨某人能左右的。
不来就不来吧,老子先把部队整训好了再说。第四大队人员扩充到了八九百人,但看着实在是不像样,是时候好好整顿一下了。
整顿的第一步是思想整顿。鉴于一路以来士卒多是强征入伍,或者裹挟从军,这个大队官兵们的思想、纪律、士气都很成问题,每天都有人开小差,若是再不好好整治,怕是人都跑光算球了。
马丁内斯在支队司令部“学习”了一个晚上,回去后先来了第一轮整顿。他直接告诉队伍里的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周围都是沙漠,绿洲里的农庄和城镇也被东岸人抢掠一空,他们跑是没地方跑的。即便不被东岸骑兵抓回来,也会死于饥渴,实在没必要。
讲完了后果后,他又谈起了留下来的好处,那就是每天都有饱饭吃,还有不错的衣服穿(军服难道不是衣服吗?)。如果东岸长官们高兴了,还会给他们发一些烟丝、葡萄酒、奶酪、腌肉等食物,不比你在农庄、林场或矿山里服役强?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每个月可以有三圆钱的津贴领。这可是实打实的东岸金圆券,硬通货,老老实实当兵,给自己攒点钱,难道不香吗?
最后,他也谈起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即家人。马丁内斯信心十足地告诉大家,西班牙王国在南方新大陆的统治“很快就会结束”,东岸人将是确定无疑的新征服者。这个时候不抓住机会跟着新征服者一起干,难道陪着西班牙一起殉死吗?没道理的!只要大家奋勇作战,以最快速度赶走西班牙人,那么他们的家人就会安全,大家也能获得一场富贵。
至于新统治者是谁,很重要吗?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才是最实惠的。跟着东岸人一起战斗,迅速结束当前混乱的局势,保住大家美丽的家园,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叫曲线救国,里面的道理非常深奥,大家仔细品品就明白了。
负责任地说,马丁内斯这最后一条简直是在胡扯。聪明如他当然知道,东岸人是不会留这些印第安人或梅斯蒂索人在新大陆的,他们一定会被迁走,不管他们乐不乐意。所谓富贵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不存在的!撑死了在战争结束以后东岸人补发个几十圆遣散费,让他们打包滚去非洲大陆,前提还是你能活到那个时候。
倒是他马丁内斯及大队里的各级土生白人军官,可能获得一场难得的富贵,借机跳下即将沉没的西班牙破船,加入新征服者的体制。他对此还是蛮有信心的,原因无他,东岸军队战斗力强,待大批援军登陆后,打秘鲁的那些殖民军团士兵还不是跟砍瓜切菜一般?
当然马丁内斯并不清楚龟岛支队的使命。如果知道的话,他肯定无法保持现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事实上根本不会有大队人马在秘鲁登陆,至少短期内不会。东岸共和国秘鲁军团的首要目标,是利马以北的重镇瓜亚基尔,随后是该检审法院区的首府基多。至于随后向哪发展,说实话连支队司令杨洋少校也不是很清楚。可能北上进军圣菲波哥大检审法院区,也可能南下利马,都说不准。
也就是说,龟岛支队其实是一支孤军,他们注定要在秘鲁南方的沙漠里折腾很久,不断调动、袭扰敌军,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东岸人的增援,就只能通过海上,且还不一定能安排几艘船过来,毕竟第三舰队要“伺候”主力军团,能不能分出人手和船只还两说。
杨洋少校当然没把这些事情告诉第四大队的官兵们,不然的话,怕是连马丁内斯也要惶恐不安,于战局无益。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蒙在鼓里,榨尽他们的最后一点油水。
马丁内斯队长在给第四大队的官兵们做完心理疏导后,支队司令部也派了一名少尉参谋过来指导。这位参谋嘴皮子很溜,直截了当地鼓吹东岸大军的实力以及西班牙军队在他们打击之下的种种丑态。随后,他又大讲特讲东岸的富饶,仿佛这些和第四大队的官兵们有一毛钱的关系一样。
总之,在经过这么一番整顿之后,第四大队的士气恢复了不少,开小差的人大为减少,甚至于在昨天已经绝迹。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现实,打算老老实实地当兵吃粮,不再想有的没的,想了也是糟心,什么也改变不了,不是么?
马丁内斯的第二轮整顿主要是针对技能训练的。说实话,这些兵在被强征入伍之前基本都是农民或苦力,真没啥军事技能。即便在跟着龟岛支队打了几仗后,依然算不得合格的士兵。而这,从历次战斗中他们超高的伤亡率就能看得出来,真的是菜啊!
马丁内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招来的兵就这样被战场“筛选”、“淘汰”,因此他从东岸参谋那里讨教了一些练兵的法子,趁着这几天没战事,天天在训练场上操练他们。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反正比什么都不训练来得强。
而就在第四大队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训练行动的同时,支队司令杨洋少校也在对其他三个大队进行整编。在他们出战的这段时间内,玄武港方面也送过来了一批援兵。援兵有七百余人,是秘鲁军团先遣支队的一部分,全部来自南锥各县的保安团。
令人欣喜的是,南锥人民几乎人人骑得骏马,这批人也不例外。因此,杨司令直接把他们中的大部分编入了第一大队,使得这个大队的总兵力达到了一千,且每人配备一匹战马,一匹驮载物资的骡子,是他手中的王牌部队。
另外两百多人,他编入了第二大队。编入后该大队有兵七百五十人,以步兵和炮兵为主,为此他还从第一大队中抽调了部分训练有素的守备团炮兵过来。这个大队的机动性虽然不强,但也是支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他们掌握着二十多门火炮。
第三大队整体没动,仍然是五百人编制,步骑混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只是起侦察作用。这个大队目前驻扎在河北岸原西班牙人的营地中,但杨洋已经打算把他们撤回来了。在总共只有三千兵力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收缩固守,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三千人马,两千步卒、一千骑兵,这样的实力,即便西班牙人来个上万人,要啃下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而且,杨某人也从来没想过龟缩挨打的事情,有一千骑兵在,战局大有可为!如今就看西班牙人什么时候过来,好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富贵,本来就是险中求。自己当初既然主动请缨担任这个危险的支队司令职务,就已经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要么光彩照人,完成任务后载誉而归,要么军破身死,马革裹尸而还,如此而已!
1704年12月20日,皮斯科城南方的沙漠中终于出现了敌军的踪影。根据侦察兵回报,那似乎是敌人的骑兵部队,这让杨洋少校有些吃惊。骑兵有极强的机动力,这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同时也打消了他派第一大队在外围游弋并伺机偷袭的念头。
这狗日的西班牙人,一上来就给我出难题啊!幸好老子刚接收了大量军事物资和人员的补给,皮斯科城的防御工事也整饬了一番,不然还真麻烦了呢。
妈的,来就来吧,你们来得越多,越说明主力被吸引过来了。等到瓜亚基尔港外海一声炮响,你们就等着傻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