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先把仗打好了要紧。仗打好了,一切皆有可能!
部队里顿时产生了很多流言。不少人喜气洋洋的,说自己这帮人要被军部收编了,要成为正式野战部队,以后都要飞黄腾达了。杨洋少校也朝这方面想过,因为陆军部想要扩充兵力的念头一直很强烈,始终没有断过,这事倒并非没有可能。
在皮斯科与来自顺化县的保安团交接完防务后,龟岛支队全军登上了一支运输船队,顺着强劲的秘鲁寒流,一路北上,朝巴拿马地峡方向驶去。
龟岛支队在皮斯科城休整了十天左右。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两身新军服,且还是深蓝色的正规军服装。杨洋少校一开始觉得可能是军需仓库的那帮人发错了,或者土黄色的预备役军服不够了,但通过询问军需官后,才知道上级给他们发的就是这个。
他们中途在瓜亚基尔港停留了一下。船队有一批物资要送到这里,是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专用设备,同时还有几万个马口铁空罐头。杨洋有些好奇,找人打听了一下,得知是本地一位西班牙商人采购的。此人非常有政治头脑,在东岸大军甫一登陆的时候,就主动捐赠了一整个果园的水果,投靠的意图相当明显。
这样的部队,能守好万卡维利卡,然后伺机攻占瓦曼加?杨洋少校觉得不太可能。只希望他们不要鲁莽,好好利用现有的城防设施,先稳住阵脚再说吧,查尔卡斯和秘鲁的高原内陆,靠的是水磨工夫,一时半会攻不下来不要紧。慢慢磨,慢慢消耗,时间在东岸这一边。
秘鲁军团方面非常高兴,没有白拿他的东西,而是用市价进行采购。另外,还表示可以给这位商人贷款,帮助其发展水果罐头产业。这就是第一个投靠的好处,被秘鲁军团立了典型,当做样板来了一波政治宣传。据说,那位商人的代表法里亚斯先生目前已经是瓜亚基尔军管署的常客,在他的鼓动下,很多瓜亚基尔的地方贵族、商人投靠了过来,很快就帮助东岸占领军稳定住了当地局势。
杨洋少校其实不是很放心这些过来“接防”的大叔们。因为客观原因,东岸全国各县保安团民兵的整体年龄是偏大的,三十来岁的最多,其次是二十来岁的,甚至四十岁以上的也有不少。这些人,血勇之气早就被社会消磨掉大半了,加上生活环境又优越,打起仗来非常滑头,非得有人在后面狠狠地踹他们的屁股才行。
在此登岸的陆军主力也早已经北上,先后攻占了基多等十余座大小城镇。目前已经占领了圣菲波哥大检审法院区的考卡山谷,随后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该地区首府波哥大,一路围攻金矿区麦德林。
所以,当昌顺县保安团这帮子没怎么见过血的民兵抵达万卡维利卡时,龟岛支队上下是十分骄傲的——非国民,也有春天!
杨洋少校在皮斯科时看过一些战报。知道秘鲁军团主力打得很凶猛,战事也很顺利。在围攻基多城的时候,他们一口气聚集了超过了三百门各型火炮,倾泻了数万发炮弹,打得后勤军需官们直跳脚,然后把已成一座废墟的城市拿下。
龟岛支队目前尚余四千人左右。可以说,在残酷的战斗及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都是好男儿,都是精英。他们也许有着各自不良习性,战斗技能也是野路子,但你不能不承认人家那耀眼的光芒。战场从来都是最好的学校,能从这所学校毕业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样泼辣大胆的作战风格,杨洋少校是有些吃惊的,同时也非常羡慕。妈的,老子就没打过这么富余的仗!
唯一既有机会又蕴藏着极大风险的其实就在秘鲁这一片了。以龟岛支队为例,孤立无援,转战千里,战功赫赫,风光无限,同时你也别忘了,这支部队前前后后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金钱、荣誉、地位,都要拿命去换,很公平,也很残酷。
在进攻卡利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足以载入东岸陆军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因为战线漫长,道路狭窄失修,后勤补给不足。东岸陆军竟然搞了一次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白刃冲锋”的战斗。在那次战斗中,足足一万两千多名士兵端着刺刀,趁着夜色朝集结在卡利城的数千西班牙守军发起了攻击。
南智利那边要好一些。当地的西班牙势力非常薄弱,基本是平推的节奏,非国民、流放犯组成的部队没有太多的考验,较为安全。但这事怎么说呢,也不能说是好事,因为得不到获取战功的机会,非常遗憾。这对那些本就是想直接获得正式国民身份的人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于一些野心较大,想通过这次战争捞取更多好处的人来说,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西班牙人被东岸陆军的气势所慑,一败涂地。五千守军被杀伤两千多,余部也亡魂大冒,沿着考卡山谷溃散,至此再也无法对东岸陆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加入这些杂牌炮灰部队也有讲究,更靠运气。在亚松森那边,很多杂牌直接担任了冲锋破阵、试探敌军火力、夜袭敢死队等任务,伤亡率惨不忍睹,一场战斗下来损失三分之一到一半人是常有的事。加入这种部队,就很不值得,因为存活率较低。
说实话,杨洋少校对这场战斗非常神往。一名士兵,只要打仗多了,也许不怕火枪对射,毕竟中弹死了也就死了,那是一瞬间的时间,由不得你多想。但白刃格斗不一样啊,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的东西,完美体现了部队的训练、纪律、勇气和决心,非精锐不能为之。
战争是一个翻身的好机会,这一点所有人非国民都知道。多年前加入“保国军”、“安国军”、“护国军”等临时杂牌部队而发迹的非国民可不少,他们的传说至今仍在激励着后来人。因此在一听说招募“炮灰”后,所有人都激动了,纷纷踊跃报名,期待着一飞冲天。
也是在这场战斗之后,考卡山谷一带的西班牙人就完全破了胆。之前还愿意抵抗一下的,有些时候甚至还表现得很顽强,但现在只要看到东岸陆军上刺刀,就两腿颤颤,不知所措,胡乱应付一下就转进了,让东岸人耻笑不已。
不过苦虽苦,大伙还能忍受,但时不时受当地人的白眼,被他们嘲笑、奚落,就分外让人难受了。东岸虽说是个移民国家,但歧视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他们这些非中国移民,高鼻深目的,虽然当面指指点点的少,但无形中的排斥却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让大伙羞怒交加,心里恁地不爽快。
杨洋少校是正儿八经的陆军马粪,本人也非常推崇甚至迷恋白刃格斗——事实上,90%的陆军军官都喜欢这调调——只不过龟岛支队啥情况自己心里有数,没那个条件罢了,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尝试一下吧。
奶奶的,可不是么?当年弟兄们好苦,在码头上日晒雨淋地干苦力,在种植园里累得直不起腰来,结果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都被那可恨的庄园商店、服务社的价高质次的商品给掏空了。但他们依然没有离去,咬牙忍着。所求的,可不就是待工作年限满了,符合条件之后,申请这大东岸的国籍么?唉,往事不堪回首,那段岁月,不提也罢。
离开瓜亚基尔港之前,秘鲁军团正式授予了龟岛支队支队长杨洋中校军衔,以表彰他的攻击。五个大队总计也有数十名军官得到了授衔,整支部队的士气被擢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龟岛支队有几个在秘鲁立下了战功,火线升官的中队长、小队长们,曾经就在昌顺县的码头扛过包。其他老兵骨干们,也有在隔壁的顺化港种植园里干过的,此时一个个趾高气扬,“小人得志”的感觉扑面而来。
离开瓜亚基尔港后,运输船队规模小了很多,但却新加入了七艘海军战舰。他们将全程护送这支船队抵达巴拿马地峡一带,随后掩护他们择地登陆。
说实话,龟岛群岛的官兵们看着这帮盔歪帽斜的保安团将士心里非常舒爽。他大爷的,终于也有人来领教这鬼地方的威力了。尤其是保安团官兵们的平均年龄偏大,不如小伙子们那般身强体壮,对高原环境适应得没那么快,因此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脸色奇差无比,不知道是身体不舒服呢还是心里不舒服。
巴拿马,可不是什么小地方,保不齐会有西班牙人的战舰冒死出击,还是小心为妙。
龟岛支队在万卡维利卡城与来自昌顺县的保安团交接了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