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53章 洪流(一)

第553章 洪流(一)

俄罗斯帝国的灰色牲口洪流,看起来还是十分吓人的。数量众多不谈,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在西方军官多年的训练下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现在他们的战斗经验也十分丰富了,不再是以往那种被瑞典人一冲就垮的弱鸡模样,已经可以和他们打得有来有回。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瑞典军队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东岸政府暂时并不打算惹他们不快,所以注定要让立窝尼亚人民失望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们当然考虑到如今处于瑞典王国统治下,因此曾经暗地里与东岸政府接触,请求帮助他们成立一个单独的自治区,实行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为此可以给予东岸商人和企业特权。但东岸政府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同意他们的这个请求——比起立窝尼亚人民的福祉,东岸政府更关心的是瑞典王国在抵御沙俄势力西侵时发挥的作用。

看清了这点的立窝尼亚精英们,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幻想,开始给自己考虑后路了,免得下一次战争打到里加时,他们再遭受一遍苦难。这些人的主要移民方向是库尔兰公国,毕竟离家近,环境、文化、风俗几乎没什么不同,安全方面也有保障,因此过去的人最多,让米陶方面兴奋不已,这都是白捡的人才和钱啊!

所以,如果没有东岸人横插一手,没有库尔兰公国这么一个对比模板,立窝尼亚的贵族们大概早就投向俄罗斯了。但他们现在似乎有一个更好的效忠对象,那就是东岸人。谁不希望有钱,有好的生活,有安全感呢,跟东岸共和国走的,似乎经济上都得到了发展,跟他们作对的,似乎都非常惨,那么你还需要怎么选择?

次要的移民方向是处于东岸人控制下的但泽港。这个地方其实也很有意思,全新的制度,全新的文化背景,对一些喜欢新挑战的人来说是个好去处。只要在那儿有个固定住所,有个正经工作,居住个几年之后,申请当地户籍很容易就能办下来,那就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海外户口”了,还是很有价值的。

里加甚至整个立窝尼亚的贵族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效忠俄国沙皇将比效忠瑞典国王拥有更广阔的自由度。而且你说俄国人粗鄙,那确实是真的,但北欧人又有什么文化?你也可以问问南方的波兰人,瑞典的军纪与俄罗斯比起来,到底谁更差一些,恐怕他们也没法说出个一二三来,因为都特么地差到了极点!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只要你克服了旅居海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困难,那么但泽港可能比库尔兰公国更适合。俄军离此可并不远!灰色牲口洪流旦夕可至,如果必要的话,其实他们还是有胆量挑战一下库尔兰公国的地位的,比如派兵进入,看看你东岸人会怎么办?说实话,他们并没有太多求着东岸人的地方,没有什么是无法舍弃的,只要彼得下定了决心,那么库尔兰公国也不安全。

里加的地方名流们将其看在眼中,并羡慕不已。俄国人其实也给他们开过价,比如他们将尊重本地民众的路德宗信仰以及该教派的一切特权,彼得一世还许诺将因为瑞典国王查理十一的“削减”政策而被没收的土地还给立窝尼亚的贵族们。城市的官方语言将是德语,而不是俄语,农民仍将保持实际上的农奴身份——农民们的意见无关紧要,相反贵族们喜欢农奴,而他们的意见是彼得沙皇不得不重视的。

与之相比,直接受东岸人管辖的但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事情的级别程度不同。真惹恼了东岸人,他们派出在但泽港的军舰,直接封锁你正在大肆扩建的喀琅施塔得军港,让你空有港口却无航线,这岂不是很悲剧?费那么多的心力与瑞典交战,不断向波兰和立窝尼亚方向发起攻击,难道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海滨度假胜地而不是对外交流口岸?再说了,就彼得保罗要塞及喀琅施塔得军港外的那片海,黑沉沉的,还挺脏,真有人愿意来度假吗?

与里加相比,库尔兰公国的温道港如今倒越来越有立窝尼亚一哥的气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立窝尼亚人、波兰人、瑞典人、德意志人的涌入,然后反过来给这座城市创造价值,促进其发展。

俄国人现在所做的,基本就是想探明东岸人的底线。他们心里没底,怕是东岸人自己也不知道底线在哪里,那么就只能用切香肠战术了,先搞立窝尼亚,没反应,那就再升级一下,搞库尔兰公国。如果反应强烈,那么谈判退回去好了,不打紧。如果反应没那么强烈,那么俄罗斯帝国是有那个能耐顶住东岸人制裁,将其一口吞下的。

随后,刚果河流域的新库尔兰殖民地成功建立起来了,并通过与东岸的贸易,极大降低了殖民地建设成本,同时还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商品销售市场。波罗的海连绵不断的战争也给库尔兰人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因为始终没有被卷入战争,无论是德意志人杀过来,瑞典人打过去,还是波兰、俄罗斯军人冲来,库尔兰公国均保持了难得的宁静,战火没有燃烧到国土范围内,对外贸易也没有受到任何封锁,因此吸收了大量资金和难民,这反过来又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财力去经营新库尔兰殖民地,讨好东岸人。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库尔兰公国真的安全吗?他们只有三千人的安保部队,只要俄国人愿意付出代价,灰色牲口洪流几天内就能淹没这个小得可怜的国家,这没有任何疑问。

从先代大公开始,他们就勇于开拓海外,千方百计获取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贸易机会。他们确实成功做到了,虽然一开始经历了不少波折,在加勒比海、西北非一带的殖民活动先后以失败告终,还赔了不少钱,但却趁此结识了东岸人,这或许是他们的海外殖民探险活动中所得到的最大的宝藏。

以里加为代表的立窝尼亚贵族、商人们对瑞典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这个国家人口太少,战事太多,即便拿到了很多东岸贷款,但那又如何?你有人吗?如今德意志、俄罗斯等敌对势力的军队战斗力也在成长,与瑞典之间固然有差距,但趋势是缩小的,特别是查理十二在乌克兰损失了至少两万精锐老兵之后,瑞典军队比起以往也大大不如。长期消耗之下,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商贸繁盛的国家必然更能持久。

里加的逐渐堕落,与隔壁库尔兰公国的蒸蒸日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个国家面积不大,条件和周边地区差相仿佛,人口更是稀少,本不可能与“发达”、“富裕”、“安宁”沾上任何关系。但怎么说呢,运气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还非常重要。

因此,他们现在与库尔兰公国高层的交流非常频繁,大有结成统一战线,抱团取暖,以在未来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是的,没错,俄罗斯的崛起确实是欧洲数百年来未有之变局——中,更好地存活下来。

但任何一座辉煌的城市,想要有所发展,都离不开安定的环境。不光自身要安定,周边的经济腹地也要安定,里加显然不太具备这样的条件。在政治上,他们属于瑞典,必须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提供金钱、物资乃至人丁。但在经济与社会上,被德意志文化渗透了数百年的他们与瑞典人根本不是一路的,若不是更不想被俄罗斯人统治的话,他们甚至有可能直接起义,或者投靠普鲁士,这一点不夸张。要知道,为了应付在波罗的海南岸此起彼伏的暴动和战争,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给富庶的立窝尼亚人民分派极其沉重的赋税,这不但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商业秩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只可惜东岸政府目前过于谨慎,对于如何干涉瑞典内政,也仅仅只停留在经济方面,对于其他的,说实话主要靠驻地外交人员自行发挥。说白了,虽然国力强大了,但东岸人还没有完全转变过心态来,缺乏一种我就是要干涉你的霸气。因此,对于里加贵族、商人群体私下里的请求,他们目前仍然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作为瑞典第一大城市,里加在过去上百年间都以发达的贸易和富裕的人民著称。即便迭经战火,这里还有分门别类的批发市场,有船舶制造企业,有食品、皮革、木材加工企业,人民有着广泛的海外关系,每年都有逾百万圆东国法币从遥远的地方汇过来,对本地区任何一位君主都产生了致命诱惑。

在这样一种混沌不明的情况下,18日下午,沐浴着晚霞的东岸陆军第五混成团数千人悄然穿越边境,抵达了但泽县。他们刚刚结束了为期数月的军事警戒任务,准备到但泽休整一段时间。而在他们返回之前,新军第一师九千余人早已提前数日南下,前往华沙。

1714年7月18日,里加城,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