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00章 长刀之夜

第300章 长刀之夜

他知道,这次大意了,栽了!

彼时苏丹刚刚睡下,在听闻炮声之后,迷迷糊糊间还以为打雷了。但是当太监们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告诉他赫拉伯里的军队在攻打行宫之后,他一下子就惊醒了,继而脸色苍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之前与赫拉伯里在朝堂上多次交锋,他就知道这个人不好惹。不过他自己也不差,有着苏丹的大义名分,废帝兄长的很多支持者也倒向了他,同时还拉拢了斯帕西军团这支关键的军事力量,更别提宗教界几乎毫无保留地支持他,让他一度以为慢慢扳回了局势,赫拉伯里不得不对他让步妥协了呢。

统军将领都是赫拉伯里的心腹,很多人都参加过征讨格鲁吉亚之役,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忠心自然不用怀疑。因此,在一声令下之后,四万大军毫不犹豫,第一时间行动,炮轰行宫!

但是,你居然敢掀桌子?政治不是这么玩的啊!

率军赶来的是正在附近平叛的军队。之前色雷斯西部地区发生武装叛乱,赫拉伯里派了六万多人前去镇压。镇压完毕后,表面上各部开始返回驻地,但实际上拖拖拉拉,去向成谜。现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这些人居然被赫拉伯里调到了埃迪尔内!

外面的炮声越来越密集,渐渐地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喊杀声。艾哈迈德苏丹在太监们的伺候下换上了士兵的衣服,正打算浑水摸鱼,暗中逃走呢,结果连去了几处,都发现毫无破绽,没有一点空子可钻。

本来在行宫内陪伴苏丹的赫拉伯里悄然离开,秘密抵达了大军之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是惊掉人下巴了,赫拉伯里当着部将们的面,宣布了数十名大臣、将领及宗教界人士的罪状,然后下令攻击埃迪尔内行宫,将这些“罪臣”全部处死。

接着,护卫行宫的宫廷侍卫将领库尔鲁卢·阿里帕夏被大炮炸死的消息传来,一下子击碎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阿里帕夏是艾哈迈德苏丹心腹中的心腹,理发师出身的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曾经率军击败过奥地利军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艾哈迈德苏丹继位后,对他非常赏识,不但把自己的堂妹、废帝穆斯塔法的女儿艾米娜苏丹嫁给他,同时还提拔他为宫廷侍卫统领,可以说非常信任了。

只是,出发前言笑晏晏,但抵达后发生的事情就让人有些笑不出来了。1月31日晨,数量高达四万的军人从附近营地出发,在军官的带领下,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抵达了埃迪尔内,然后把行宫团团包围了起来。

在前来埃迪尔内狩猎之前,艾哈迈德还在支持者的帮助下,迫使赫拉伯里同意库尔鲁卢·阿里出任叙利亚总督,可见此人是艾哈迈德苏丹手中最重要的心腹大臣。本来打算狩猎完毕后就前往大马士革赴任的,结果现在居然死了?死了!

前往行宫狩猎,艾哈迈德苏丹也跃跃欲试,毕竟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年轻人,对这些事情比较热衷。再一个,终日窝在托普卡帕宫中也不是什么好事,多出来刷一刷脸,多见一些人,有助于提高他的威望,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于是,狩猎之旅就在各方的皆大欢喜之下开始了,苏丹带了千余名宫廷侍卫,在四千多斯帕西军团官兵的护卫下,与嫔妃、大臣们离开了伊斯坦布尔,浩浩荡荡抵达埃迪尔内。

艾哈迈德三世有些晕,他感觉到自己下半辈子的下场可能不会比已经被幽禁的兄长好多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几件事上,赫拉伯里并没有一手遮天,相反还很愿意听取各派的意见,并让渡了相当的利益出来,让人相当意外。剑拔弩张的关系,就是这样被慢慢缓和了下来,大伙也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有了后面埃迪尔内之行。

……

其实,在一月份来此已经有些晚了。正常都是秋天过来,正是野兽长膘的时节,这会已经是大冬天,真的不太适合打猎。不过呢,谁让前阵子事情太多呢?先是加尼沙里军团裁员及整顿的收尾工作,接着是几位小军阀的下野去职,再有便是全国税制改革,总之忙得天昏地暗,大家都精疲力竭。

赫拉伯里悠闲地抽起了阿拉伯水烟,对外界密集的枪炮声充耳不闻。他在思索,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办。

前往埃迪尔内行宫狩猎是奥斯曼帝国皇室的传统。艾哈迈德苏丹上位也几年了,之前一直为了保持形象,没去这个地方折腾。今年在大维齐赫拉伯里的提议下,终于决定来此狩猎一番。

在他的精心设计之下,艾哈迈德苏丹的势力应该是土崩瓦解了,连带着他的诸多政敌也会灰飞烟灭。无法拉拢的宫廷将领、野心勃勃的斯帕西军官、墙头草般的小军阀、顽固不化的宗教长老以及对他阳奉阴违的大臣耆老们,这次一并送你们去见真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埃迪尔内行宫将就此破败下去之时,新苏丹艾哈迈德在一众文武大臣们的簇拥下,车辚辚马萧萧,再一次驾临了这座兄长曾经长居的宫殿。

一帮子傻逼,以为政治就只是阴谋诡计呢。跟你们在朝堂上斗来斗去,那是我愿意陪你们玩。现在我玩腻了,准备充分了,直接掀桌子,看你们还怎么玩!

埃迪尔内行宫,就此败落了。太监们被解散,女人们被放回,修缮维护资金停止拨发。偌大的行宫,只留了寥寥百余名守卫。这些人心不在焉,时常溜号,以至于行宫里长满了衰草,成了狐鼠的乐园。

艾哈迈德苏丹不会死,也不会被废,这是赫拉伯里与心腹们商议后的结果。但今后他将没有任何自主权了,就是宫廷中养的一只金丝雀,是奥斯曼帝国的吉祥物,一个工具人罢了。

赫拉伯里接手这里后,将残存的金银发放给了将士们作为奖赏。所剩不多的艺术品则一一带回,存于托普卡帕宫中,也就是现任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居所。

苏丹控制在手中,这次又清理了这么多政敌,今后应该会没人再给自己掣肘了。东岸人提出的经济改革可以深入施行下去,在这方面,亚美尼亚商人财团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持。那个霍尔尼西安家族的代表他之前已经见过了,直接表态愿意提供一百万第纳尔的资金用来整顿军队,作为交换,今后会在商业方面给予他们层层便利。

他信赖的军队抛弃了他,出卖了他。艾芬迪在众叛亲离之下被流放,结果死于半路。加尼沙里军团的士兵们没能把苏丹卖出一个好价钱,郁闷之下直接洗劫了埃迪尔内行宫,里面大量珍贵的艺术品不知去向,行宫本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伤,有的地方甚至起了大火,损失严重。

赫拉伯里当然知道亚美尼亚财团背后站着谁,但这事不是重点。东岸这个庞然大物,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势力盘根错节,赫拉伯里还没有与他们作对的打算。反正他们要的主要是经济利益,政治方面偶有插手,也多是有关俄罗斯、高加索一带的事情,与他的利益没有根本性冲突。

穆斯塔法苏丹当然不知道!他最大的消息来源就是太监阿加们以及大维齐、大教长艾芬迪。但太监阿加们慑于艾芬迪的权势不敢乱说话,艾芬迪本人为了圣战能顺利推行又报喜不报忧。于是乎,当赫拉伯里带着人马杀进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穆斯塔法才如梦初醒,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经济改革深入推行后,还有政治方面的改革。东岸顾问建议大量任用新式人才,赫拉伯里对此没有异议,但也没全盘接受。呵呵,新式人才,不就是留学东岸归来的官员么?那些人能力和见识确实都不错,但忠心就很可疑了,不足以信任。

但老话怎么说呢,乐极生悲。穆斯塔法苏丹你是爽了,但臣民们已经生活不下去了啊!外部战争的失败,内部改革的混乱,贪官污吏横行,匪兵强盗招摇过市,整个国家一团糟了你知道吗?

但他也不敢全然回绝,毕竟仰仗东岸的地方还很多,关系闹僵了可不好。那么,也就只有挑挑拣拣,弄一些自己相对信任的留学背景官员上任了,就按东岸人说的到沿海港口任职吧。至于其他的,就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暂时冷处理好了。做下围攻行宫这种大事,成功后少不得要大肆封赏,官职可是十分紧俏的,怎么可能全给你留学派官员?

从艺术角度来看,埃迪尔内行宫辉煌壮丽,美轮美奂。行宫典藏中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珍贵艺术品,价值不可估量。穆斯塔法苏丹曾经在此常年逗留,连伊斯坦布尔的多尔马巴赫宫、托普卡帕宫都不愿意回,乐此不疲地狩猎野兽以及美女,简直爽到天上去。

唔,还有海军方面需要安抚。麦扎茂特·侯赛因帕夏一直对自己十分支持,答应他的订购东岸战舰的事情也不能拖了。唉,怎么到处都绕不开东岸人?亚美尼亚财团受他们控制,听说一些希腊和犹太商人也在向他们靠拢,海军更是与东岸关系好得不得了,言语间推崇备至,仿佛他们是世界第一海军一样。已经差不多接管了伊兹密尔等商业大港的留学派官员们不用说了,很多时候都以过东式生活,说汉语为荣,他们到底听不听自己这个大维齐的话,有时候他真的很怀疑。

埃迪尔内行宫,历朝历代都有营建,前后累积花费了帝国数千万金色庚,代价不可谓不大。前任大维齐费祖拉赫·艾芬迪为了讨好苏丹穆斯塔法,以便独揽朝政,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搜刮民脂民膏,将行宫大大地修缮了一番。

对,外交方面也不能忘了。传统盟友法兰西王国大使曾经找过自己,请求奥斯曼帝国对瑞典予以支持。这真是可笑,路易十四这个人,都什么时候,居然还有闲心插手波罗的海的战事。虽然他自己也很看不惯俄罗斯人,一直想找机会收拾他们,但现在真的不可能,至少几年内不可能。不过,出动大军不行,派出小股人马进入西乌克兰,扶持一下菲利普·奥尔利克这个哥萨克头子,让他与倒向俄国的马泽帕打擂台,似乎是可行之事。西乌克兰现在暗流涌动,俄国人借着东正教渗透统战了不少哥萨克酋长,可不能让他们把这片土地撬走了。

1708年1月31日,埃迪尔内行宫内,奥斯曼帝国大维齐赫拉伯里·艾哈迈德看着芳草萋萋的庭院,微微叹了口气。

事情千头万绪,真是烦心啊。赫拉伯里站起身,看着不远处几乎照彻夜空的火光,感慨地叹了口气。